1、1河北建筑工程学院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实施方案(讨论稿)根据我院事业发展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结合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 2007 年 1 号和教育部 2 号文件精神以及河北省教育厅、财政厅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 ,经学院研究决定,在我院全面实施“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以下简称质量工程) ,现就实施该工程提出如下方案。一、实施质量工程的意义(一)培养人才是高校的重要使命。提高本科教学质量,既是我院教育发展形势需要,也是办好让社会、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提高学生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需要,更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二)实施质量工程,是
2、提高办学能力与水平的需要。几年来,经过本科教学基本建设,使我院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教育质量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有待加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需要进一步转变。因此,迫切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和水平,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三)实施质量工程,是我院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校园,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 2007 年 1 号文件和教育部 2 号文件精神2以及教育厅、财政厅冀教高200728 号文件的重要
3、举措。质量工程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推进改革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为手段,按照“鼓励特色、重在改革”的原则,加强内涵建设,提升我院本科教育的质量和整体实力。(四)实施质量工程,需要调动学院各方面的力量,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上。各单位各部门要提高认识、积极服务于教学中心工作,切实解决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实际问题,为教学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指导思想与建设目标(一)指导思想以教育部、财政部 2007 年 1 号和教育部 2 号文件以及教育厅、财政厅冀教高200728 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
4、,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建设目标通过质量工程的实施,使我院专业结构和专业设置更加合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更加深入,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明显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管理制度更加健全;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使我院在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3需要。三、建设内容(一)专业建设1、大力加强本科专业建设。以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为核心,以专业基本建设为基础,以课程体系优化
5、与教学内容改革为重点。以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拓展专业内涵,构建专业链、专业群平台为目标,充分整合、集成各方面优势和资源,统筹协调加强专业建设,重点培育建设一批专业基础相关、内在联系紧密、资源共享、优势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创新高地。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新兴交叉、社会急需的原则,全面启动品牌特色专业建设,通过重点投入、重点建设、精心打造,建设一批具有示范和辅射作用的品牌特色专业,带动学院专业水平的全面提升。“十一五”期间将建设院级品牌、特色专业 5-8 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 2-3 个,力争全国重点建设特色专业有所突破。建设省本科教学创新高地 1-2 个。2、积极做好专业评估及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
6、。 “十一五”期间力争使我院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学专业和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通过专业评估,其他工程技术专业加快做好专业评估和专业认证的准备工作。3、加强专业整合。积极调整和优化现有专业或专业方向。积极申报新专业;对市场需求旺盛的专业要做大;对具有明显特色和学科优势的专业要做强;对竞争力不强且贡献力不足的传统专业要加以大4力改造和调整;对某些建设不力而办学质量难以保证或具备条件但市场需求状况不好的专业,要限期整改,或暂停招生,直至撤消;对学科相近、重复建设的专业要进行整合。(二)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1、继续推进精品课程、重点课程建设。按照“全面建设、突出重点、注重应用、强化特色”
7、的建设原则,在保证全部开设课程达标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择基础条件好、学生受益面广的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进行重点建设,力争建成一批示范性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精品课程,带动全院课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高。 “十一五”末院级重点建设课程将建设到 60 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到 40 门,省级精品课程建设到 6 门,争取建设 1 门国家级精品课程。2、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新教材和立体化教材建设,制定教材建设规划,鼓励教师编写新教材,有计划地组织编写一批反映学术发展前沿,适应新世纪教学改革要求,内容新、水平高、特色突出、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完善教材评审、评价与选用机制,加强对教材
8、的建设、选用等的过程管理。 “十一五”期间学院将着力建设院级、省部级规划教材 40-50 部,国家级规划教材 5-10 部。力争有 2-4 部教材能进入教育部“万种新教材建设项目” 。3、推进网络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平台建设。加强实施数字化学习平台建设,创建有利于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多样化的网络课程教学模式,使我院的校园网建设成为面向全院乃至全省高校的5精品课程和立体化教材的数字化资源中心,建设成为具有示范作用和服务功能的数字化学习中心,实现国家、省、院级精品课程及重点建设课程的教案、大纲、习题、实验、教学文件以及参考资料等教学资源网上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免费享用的优质教育资源;通
9、过实验教学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实现实验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并最大限度地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的共享。(三)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1、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全面规划和设计本科实验实践教学体系;合理设置和布局实验室,突出实验室共享平台建设,建立以学科或学科群为基础的跨系跨专业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立和完善实验室院(系)两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规范创新实验教学管理;改革实验课程体系,构建由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实验和创新实验组成的实验教学体系;加强院(系)与行业联系,吸纳社会优质资源,建设多元化的实习实训基地;加强对综合性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 、教学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的质
10、量监控,切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的实验实践课程体系,实验实践平台管理体系和实验实践技能评价体系;“十一五”末建设 3-5 个左右院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 个省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建成各类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 100 个以上。2、继续开展各类大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活动。对应于国家、省组织的各类大学生竞赛活动,积极组织院内的预赛和培训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和创新精神。在6落实好已有奖励政策的同时,在场地和设备条件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3、鼓励大学生开展创新性实验。学院每年将设立大学生创新性实验基金,促进学生自主创新兴趣
11、和能力的培养。支持大学生开展发明创造。支持大学生利用自己的成果进行创业,鼓励大学生参与教师的科学研究。4、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客观需求,根据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的原则,修订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通过优化课程内容和调整学分、课时,强化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加大学生学习的自主选择;加大选修课比例、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加大实践教学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完善本科培养方案的管理,切实保证培养方案的执行。最终形成符合教学规律、适应学科发展、社会需要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的培养方案;形成综合化与个性化有机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满足学生自主学习和
12、个性化发展的需求。5、英语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学。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改革英语教学模式,推动双语教学课程建设,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6、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研究。坚持以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以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实践的教学改革思路,不断创新教学改革研究管理模式,激励广大教师从事本科教学研究与改革实践,全面促进创新7人才的培养和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确立与建设高水平建筑院校相一致的本科教学的定位、思路和特色,力争在各级教学改革立项、教学成果评奖均有较大幅度增加,院级及其以上教改立项超过 100 项,院级及其以上教学成果奖超过 50 项,省级教学成果力争有
13、所突破,在教学研究成果推广应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四)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严把教师队伍质量关,完善和落实引进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高层次人才到我院工作;开展院级教学名师评选活动,大力表彰在教学和人才培养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加强本科教学团队建设,重点遴选和建设一批质量高、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建设有效的团队机制,推动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结合,发扬传、帮、带的作用,完善中青年教师的培训与培养机制;加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建立和完善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严格执行教授、副教授每年为本科生授课制度;实施教师职称评定教学考核一票
14、否决制度。 “十一五”末我院将建设 10 个左右的优秀教学团队,并有 23 个左右的教学团队成为省内一流的团队。培养院级教学名师 15 名,省级教学名师 12名。(五)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1、优化教学质量监控组织体系,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方法与机制。将网络技术引入教学质量控制环节,实现对教学活动的动态评价和动态调控。完善已有的教学检查、听课、学生评教、教师评学、院级督8导等制度。强化教学质量过程控制,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监控与保障,实现全过程的质量调控与管理。形成包括教学目标监控体系、教学过程监控体系、教学信息监控体系三部分的一个完整闭合的本科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初步实现对教学质量的
15、全面监控和全程监控。2、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不断完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健全教学质量评价的组织机构,创新教学质量评价的政策机制,落实教学质量评价的操作措施。建立和完善课堂教学评价、专项检查评价和社会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结合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专业评估、课程评估等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制定与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多元化教学质量标准,健全严格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六)教学管理体制的创新在总结我院 2004 年以来试行学年学分制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纳国内外完全学分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适合我院实际情况的学分制运行体系和实施模式,进一步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16、构建“按学年注册,按学分选课、按学分毕业,按绩点授位”的教学管理模式。优化教学管理人员的结构,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保持教学管理队伍的相对稳定,建立奖惩机制,定期组织教学管理干部培训,构建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教学管理队伍。四、组织管理9(一)学院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决定质量工程的重大方针政策和总体规划。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质量工程的日常工作。各系(部)要成立由系主任牵头的领导小组,指定专人负责,统筹负责本系质量工程项目的规划和实施。(二)质量工程由学院拨专款进行建设。专项资金实行项目管理,单独核算、专款专用。院质量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质量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和评估。(三)各部门要强化教学质量的“一把手责任” ,把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作为各部门工作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根据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并结合我院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围绕影响学院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明确目标要求,制定具体措施,扎实推进质量工程。10附件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领导小组名单主 任:王海龙副主任:李延涛 委 员:翁维素、郭秀云、马立山、白润山、陈忠海、梁建民、桂 垣、董仕君、吕 广、刘建臣、徐丕青、孙宏凯、方合林、赵连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