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镇 江 市 人 民 政 府 办 公 室 文件镇政办发2015 128 号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 于 印 发 镇 江 市 物 流 产 业 发 展 规 划(2015-2020 年 )通 知各辖市、区人民政府,镇江新区、“三山” 景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企事业单位:镇江市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15-2020 年)已经市政府第47 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2 镇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5 年 6 月 18 日 3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全市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
2、展方式、建设生态镇江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42020 年)、江苏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 规划,及市委、市政府关于“十三五 ”发展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等,特制定本 规划。规划期为 20152020 年。第一章 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1.1 发展现状“十二五” 期 间,全市 认真执行镇江市 现代物流业发展“十二五” 规 划(2011-2015 ),以降低物流成本为核心,以物流集聚区建设为载体,以重点工程推进为抓手,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完善服务配套功能,推广多式联运经营、提升协调发展水平,加强资源整合利用、增强辐射带动能力,着力构建长三角地区有影响力的区域
3、物流中心,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物流产业规模持续扩大。2014 年,镇江市实现物流业增加值 213.5 亿元,占全市 GDP 和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 6.6%和 14.5%;完成重点物流项目投资 50 亿元,其中,惠龙 e 通货运集配电子商务平台、招商局物流一期等项目的建成运营,对全市物流业发展起到积极示范带动作用。现代物流体系逐步形成。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煤炭、钢铁、矿 4 石等大宗货物和集装箱水路运输为主的港口物流,以大宗商品运输为主、具备铁水多式联运条件的铁路物流,以装备机械、危化品、农产品等为特色的公路物流,以及具备了依托周边三大机场,开展航空快件、电子产品、精密仪器等贵重物品运输的基本条
4、件。全市传统物流服务加速向综合第三方物流服务转变,电商物流、冷链物流、甩挂物流等特色物流逐步发展壮大。物流载体能力逐步增强。全市以沿江、沿路、沿河为轴线的物流园区初步形成,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按照全市“三集” 发展要求规划的 5 家物流园区加快推进,形成了综合物流园与专业物流园共同发展的格局。东部依托亿吨大港和国家级开发区形成港口综合物流园;西部以惠龙港物流为主体形成钢铁专业物流园;扬中和丹阳沿江区域形成以工程电气、汽配等地方特色制造业为支撑的专业物流园;城市南部形成以金山物流、农批市场为主的城市配送物流基地。龙头企业带动效应明显。2014 年底,全市共有重点物流企业(基地)31 家,其中,营收
5、亿元以上物流企业 10 家。全市共有 5A级物流企业 1 家,省重点物流企业和基地 14 家,省级物流企业技术中心 5 家,涌现出了惠龙易通、建华物流、索普物流、飓风物流、中联网仓等一批在电商物流、危化品物流、供应链物流等诸多领域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物流企业。总体来看,我市物流业发展已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但是,物流业“散、弱、低 ”等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 现为:一是港口优势 5 未能充分发挥,利用结构不合理。全市万吨级码头及公用码头泊位数占比较少,港口资源未能充分利用。二是增值服务偏少,技术水平偏低,多数物流企业停留于运输、仓储、堆场、装卸、搬运等单一货运功能上。三是管理割据现象严重,大交通体制还
6、未形成。四是现代化仓储、多式联运设施不足,物流基础设施之间不衔接、不配套问题比较突出。五是公共管理平台较弱,全市综合型现代物流管理服务平台尚未建立,现代物流信息技术及物流信息系统运用面小。1.2 面临形势1.2.1 政策机遇国家正在大力推进“一带一路” 战略和长 江经济带建设,镇江物流业发展将迎来广阔空间。应当抓住机遇、主动作为,充分接受上海自贸区辐射,进一步发挥镇江岸线和港口资源优势,积极融入“ 一带 一路” 战略和 长江经济带建设 ,加快打造完善的物流发展体系,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物流基地。同时,互联网+战略加快实施,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在物流业得到广泛应用,广大生产流通企业提供了越来越低成
7、本、高效率、多样化、精益化的物流服务,二三产分离、制造服务化趋势进一步显现。我市物流行业应加快形成以新技术、新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和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流通效率。1.2.2 发展基础与周边城市相比,2014 年镇江市地区生产总值不高,但是增 6 长幅度较大,达 10.9%,列全省第 2,说明镇江的经济发展势头较足。经济的发展是物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同时将带动物流需求快速成长,发展空间十分广阔。图 1-1 2014 年镇江与周边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长率1.2.3 镇江交通运输发展情况2014 年镇江市等级公路里程为 7263 公里,内河航道里程597 公里,其中水深
8、 1 米以上 450 公里;港口码头泊位数为 340个,其中万吨级为 48 个。码头长度 29222 米,港口货物吞吐量15877 万吨,其中长江港 14061 万吨,港口集装箱运量 37.5 万标准箱。表 1-1 2014 年镇江与周边城市交通运输情况货运量(亿吨)城市 等级公路(公里) 公路 水运 航空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南京 10355 1.21 1.51 25.6 2.10无锡 7655 1.24 0.24 8.76 2.09常州 8856 1.08 0.21 1.53 0.33 7 苏州 12665 1.20 0.11 0 4.78镇江 7263 0.70 0.14 0 1.59南
9、通 18031 1.13 0.72 2.16 2.20扬州 9270 0.65 0.51 0.31 1.21连云港 11839 0.80 0.16 0.15 2.10淮安 12197 0.56 0.58 0.25 0.71盐城 17272 0.52 0.96 0.3 0.78第二章 发展要求与目标2.1 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坚持改革开放和创新驱动,主动融入国家“一 带一路” 战略,牢牢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大机遇,依托镇江市港口岸线资源和区位交通优势,以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减轻资源和环境压力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开放为动力,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产业发
10、展的政策环境,推动物流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为全市“ 产业强 市、生 态立市” 建设提供物流服 务保障。2.2 战略定位总体定位是:根据苏南现代化建设示范区规划提出的建设全国重要的区域性物流基地要求,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 发展战略,结合全市发展需要,发挥交通区位优势,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推进港口、物流、产业、城市融合发展,将镇江打造成长江经济带上的重要物流枢纽和长三角区域性物流中心。在服务范围上,立足宁镇扬常泰,服务长江三角洲,辐射长 8 江经济带,融入“一 带一路” 建设。在服务对象上,重点服务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航空制造、海洋工程等新兴产业;主要服务工程机械与装备、汽车及配件
11、、钢铁、石油、煤炭、绿色化工等主导产业;积极服务粮油、农产品等农副产业,以及城乡商贸流通与配送业等。在功能定位上,运用好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积极发展智慧物流。加强物流金融、物流解决方案设计等增值服务功能。提供运输、仓储、中转、信息处理、流通加工、装卸搬运、代办货运业务等基础服务功能。强化沿江物流带腹地产业集聚功能,使沿江地区成为全市物流重大项目建设的密集区和主阵地,助推形成全市经济转型率先发展的新增长极。2.3 发展目标到 2020 年,建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便捷高效、绿色环保、图 2-1 镇江市物流产业辐射范围 9 安全有序,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物流产业生态体系,实现物流产业规模
12、和效益的双提升、现代物流体系与专业特色服务功能相协同、集聚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发展目标。全市物流业各阶段发展目标如下:表 2-1 2015-2020 年镇江市物流产业发展目标指标分类 具 体 指 标 2014 年 实绩2015年 目标2020 年 目标社会物流总额(亿元) 9210 10000 20000社会物流总费用(亿元) 509 550 800物流业增加值(亿元) 213.5 238 380社会物流总费用与 GDP 比率(%) 15.6 15.3 14.0港口货物吞吐量(亿吨) 1.6 1.5 2规模目标集装箱吞吐量(万 TEU) 38 35 70省级物流基地(企业)数(个) 14 16 25交易额超 100 亿元物流基地数(个) 2 3 5载体目标5A 级物流企业(个) 1 1 2 10 第三章 空间布局及发展重点综合镇江物流发展重点领域和货物流向,及江河、铁路、公路等交通条件因素,应着力构建“一核三片八区”的物流产业发展新格局,引导镇江物流产业和相关产业集聚发展。图 3-1 镇江市物流产业发展空间布局一核三片八区3.1 一核即镇江物流核心区,以新区大港为中心港区,辐射镇江 “金三角” (新区、 扬中、丹阳 东北部)以及谏 壁、高桥、新民洲,凭借该区域优良的港口优势和占据全市 70%的经济规模优势,打造以镇江特色港口为核心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具体由“一基地、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