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1 页 第一单元 传染病学总论 【传染病学特点】 【大纲要求】 总论 考什么? 感染的概念 感染过程的表现 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 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 感染病的发病机制 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 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临床特征 传染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 重点内容 传染病感染过程: 5 种表现及含义 传染病流行过程中 3 个基本条件 传染病的基本特 征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2 页 【概念】 传染病感染过程的 5 种表现 病原体被清除 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 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免疫学检查有特异性免疫反应 显性感染(临
2、床感染) 病原体被清除 病原携带 状态 排出病原体,有传染性,携带病原体超过 3 个月者为慢性携带者。 潜伏性感染 免疫功能不足以清除病原体,而将其局限,一旦免疫功能下降,才引起显性感染。 不排出病原体,与病原携带不同。如单纯疱疹( HSV)、带状疱疹( VZV)、疟疾、结核 【 A1 型题】 感染过程的五种表现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最常见的是( )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 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最不常见的表现是显性感染。 【 A2 型题】 王某,女性,患慢乙 肝 10 年,血 HBsAg( +), HBeAg( +), 抗
3、 HBc( +),其 12 岁女儿体检时抗 HBs( +),追问病史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王某女儿属于( ) A.垂直感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 B 【答案解析】抗 HBs( +),无任何临床症状,未注射乙肝疫苗,应该隐性感染过。 【 A2 型题】 男性, 20 岁,无任何不良反应,体检时,发现血清 HBsAg 阳性,转氨酶等其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 ) A.重复感染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潜伏性感染 E.病原携带状态 【正确答案】 E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3 页 【答案解析】 HBsAg 阳性,转氨酶等其
4、他肝功能检查均正常,应为病原携带者。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病原体作用 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作用、宿主的免疫功能和外环境三个因素。 传染病感染过程中免疫应答作用 感染病的发病机制 传染病的发生与发展 入侵部位 只有入侵部位适合 ,病原体才能定植、生长、繁殖及引起病变。 机体内定位 不同的病原体在 机体内定位不同 ,各种传染病都有自己的规律性。 排出途径 不同传染病的病原体排出途径不同,有的单一,有的多个。 组织损伤的发生机制 病原体直接损伤 毒素作用 免疫机制 重要病理生理变化 常见的主要有发热、代谢改变等。 传染病流行的 3 个基本 条件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5、 第 4 页 影响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因素 自然因素:自然环境中的地理、气象、生态等。许多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均可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区性。 社会因素:社会制度、经济与生活条件、文化水平、人口密度等对传染病的流行过程有决定性影响。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 有病原体 有传染性 有流行病学特征 有感染后免疫力 传染病的临床特征 病程发展的阶段性 急性传染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具有一定的阶段性,通常分为四个期。 潜伏期 前驱 期 症状明显期 恢复期 复发与再燃 后遗症 常见的症状与体征 发热 发疹 毒血症状 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反应 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增生可出现充血、增生等反应,表现为肝、脾和淋巴结的肿大。
6、传染病的诊断 【 A1 型题】 传染病的诊断依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5 页 A.临床症状,体检及生化检查 B.临床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实验室检查 C.临床资料,疫苗注射情况,实验室检查 D.临床症状,流行病学资料,病原学检查 E.流行病学的检查,病原学检查 【正确答案】 B 传染病的治疗 原则:治疗、护理和消毒、隔离并重。 方法: 一般及对症疗法:包括隔离、消毒、护理、心理治疗;降温、镇静、强心、改善微循环、纠正水电解质失衡及电解质紊乱、应用糖皮质激素以及血液透析和血浆置换等。 病原治疗 康复治疗 中医药治疗 传染病的预防 管理传染源 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我国法定传染
7、病 第二单元 病毒感染 常见疾病 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病。 按病原学分类,目前有 甲型、乙型、丙型、丁型和戊型肝炎 。 考什么? 病原学 流行病学 发病机制与病理 临床表现 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诊断与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最重点是什么? 各型肝炎病毒特点 各型肝炎的传 播途径 急性肝炎及重型肝炎的诊断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6 页 各型肝炎病毒特点 甲型肝炎病毒( HAV) RNA 病毒 只有一个血清型和 1个抗原抗体系统 IgM 出现早,有现症感染意义 IgG 抗体,存在多年,有保护力 乙型肝炎病毒( HBV) DNA病毒亦称
8、Dane颗粒 有 3 个抗原抗体系统 续表 丙型肝炎病毒( HCV) RNA 病毒 抗 HCV 为非保护性抗体,而是感染指标 丁型肝炎病毒( HDV) RNA 病毒 是一种缺陷病毒,必须借助 HBsAg 包裹才能成为感染性病毒颗粒 戊型肝炎病毒( HEV) RNA 病毒 儿童及年青人多隐性感染 ,老年人多发病。 HBsAg and HBsAb H-hepatitis B S surface Ag-antigen Ab-antibody HBeAg and HBeAb e 壳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7 页 HBcAg and HBcAb C-core HBV 3 个抗原抗体系统:
9、【 A1 型题】 对 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抗体是( ) A.抗 -HBs B.抗 -HBe C.抗 -HBc-IgM D.抗 -HBc-IgG E.抗 -HBV-DNA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8 页 【正确答案】 A 【答案解析】只有表面抗体具有保护性。 “ 大三阳 ” “ 小三阳 ” 乙肝五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9 页 流行病学 各型肝炎传染源及传染期 各型肝炎 传染源 传染期 甲型肝炎 患者及 亚临床感染者 无 病 毒携 带 状态 起病前 2 周到血清 ALT 高峰后 1 周,少数可延至起病后 30日。传染性最强阶段是黄疸前期 乙型肝炎 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 急
10、性患者:起病前数周,持续整个急性期。 慢性患者和携带者传 染性与 e 抗原、 HBVDNA 及 DNAP 是否阳性有关 续表 各型肝炎 传染源 传染期 丙型肝炎 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 丁型肝炎 急、慢性患者及携带者 戊型肝炎 患者 起病前 9 日到病后 8 日 各型肝炎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 粪 -口 乙型肝炎 母婴传播 血液、体液传播,经破损皮肤和粘膜进入机体 丙型肝炎 输血及血制品 戊型肝炎 粪 -口 【 A1 型题】 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 ) A.甲型肝炎病毒 B.乙型肝炎病毒 C.丙型肝炎病毒 D.戊型肝炎病毒 E.丁型肝 炎病毒 【正确答案】 C 【答案解析】甲、戊型经粪
11、口传播,乙型经母婴、血液及体液传播,丙型主要经输血传播。 各型肝炎易感人群 甲型肝炎 普遍易感,多在幼儿、儿童及青少年时获感染,隐性感染为主。可获持久免疫力 乙型 婴幼儿最危险期,高危人群: HBsAg 阳性母亲的新生儿, HBsAg 阳性者的家中医执业医师考试辅导 传染病学 第 10 页 肝炎 属、反复输血、血液透析、多个性伴侣、静脉药瘾者、接触血液医务工作者 丙型肝炎 反复输血、血液透析、静脉药瘾者易感 戊型肝炎 普遍易感,儿童多为隐性感染,成年人特别是老年人多为显性感染 发病机制 各型肝炎 发病机制 甲型肝炎 在肝细胞内复制仅引起肝细胞轻微损害,免疫应答(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后,肝脏
12、出现明显病变 乙型肝炎 免疫应答导致,其中以细胞免疫为主。 丙型肝炎 HCV 的直接杀伤作用及免疫反应共同导致 丁型肝炎 HDV 对肝细胞直接致病性,同时也有免疫机制参与。 戊型肝炎 与甲型肝炎类似 病理 病理 急性肝炎 肝细胞变性和坏死,以 气球样变最常见 ,伴局部淋巴细胞为主的炎细胞浸润。汇管区改变多不明显。 慢性肝炎 小叶内除有不同程度肝细胞变性和坏死外, 汇管区及汇管区周围炎症常较明显 ,常 伴不同程度的纤维化。 淤胆型肝炎 轻度急性肝炎表现,伴明显肝内淤胆:毛细胆管及小胆管内有胆栓形成 活动性肝硬化 弥漫性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伴明显炎症。 静止性肝硬化 假小叶周围边界清楚,间隔内炎性细胞少,结节内炎症轻。 续表 病理 急性重型肝炎 肝脏体积明显缩小,肝小叶内肝细胞坏死广泛,汇管区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 亚急性重型肝炎 肝脏体积缩小或不缩小,肝脏表面和切面均可见大小不等的再生结节。肝组织新旧不一的亚大块坏死或桥接坏死,有胶原纤维沉积,幸存者则进展为肝硬化 慢性重型肝炎 在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病变基础上,出现大块性(全小叶性)或亚大块性新鲜的肝实质坏死。 慢性肝炎炎症活动度分级与纤维化程度分期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