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药理学复习资料大总结 第一章 绪论 药物 :是指可查明或改善机体的生理功能或病理状态,对用药者有益,达到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计划生育目的的物质。 药理学的研究内容 : 机体 /病原体 药物 一、 药物代谢动力学 (一)、体内过程 药物代谢动力学 PK:机体 /病原体 药物 药物在机体作用下发生动态变化的规律 ADME:吸收( absorption) 分布( distribution) 代谢( metabolism) 排泄( excretion) 药物转运方式:略。 解离度 pKa:药物解离 50%时所在溶液的 pH。 弱酸性药物在酸性溶液中解离型少、非解离型多,易跨膜转运。弱碱性药物相
2、反。 吸收 :药物从用药部位向血液循环转运的过程。 影响因素:药物理化性质( mainly)、剂型与剂量、给药途径、吸收环境 首过消除 :指某些药物在首次通过肠粘膜和肝脏时,部分被代谢灭活而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 分布 :药物从血液向组织、细胞间液和细胞内液转运的过程。 分布影响药物作用与强弱。分布是药物从血液消除的一种方式。 规律:再分布 、选择性与不均匀性、动态平衡(血与组织,反应药效 ) 影响因素: 与血浆蛋白结合 ;药物理化性质;体液 pH 值; 生物膜屏障 ;组织器官血流量。 自由型药物 +血浆蛋白 结合型药物(不能跨膜转运,暂时无活性,结合率因药而异) 注意:血浆蛋白含量相对稳定
3、,结合部位和结合容量有限。 结合率高药物饱和后,继续给药,游离型药量药效。 高结合率药物同服或先后服,产生竞争性排挤现象(例:华法林、保泰松)。 对于慢性肝、肾病人,老年人 ,儿童,作用、毒性。 生物膜屏障:血脑屏障(通透性变化:与蛋白结合 -,新生儿、脑炎 -); 胎盘屏障(所有药物均能通过);血眼屏障。 生物转化或代谢 :药物在机体作用下发生化学结构改变。主要在肝脏。 转化类型:相(功能基团化)反应:氧化、还原、水解; 相反应:结合(与葡萄糖醛酸、硫酸、甘氨酸等结合)合成(甲基化、乙酰化) . 意义:药物消除的重要途径。 多数药物:活性降低(解毒); 少数药物:活化(可待因)、活性改变(普
4、萘洛尔、非那西汀)、毒物(异烟肼)。 药物代谢酶:专 一性 -乙酰胆碱酯酶;非专一性 -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肝药酶)。 肝药酶:主要 -细胞色素 P450 酶系; 特点:酶活性有限;变异性、个体差异大;选择性低或专一性差;可被诱导或抑制,影响药物代谢动力学 PK 药物效应动力学 PD 2 药物相互作用。 酶诱导剂:长期应用某些药物可使酶活性增强(苯巴比妥、苯妥英钠、利福平)。 酶抑制剂:能够减弱酶活性的药物(氯霉素、异烟肼、西米替丁)。 排泄 :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经机体的排泄器官或分泌器官排出体外的过程。 肾排泄:受血浆蛋白结合率和肾血流量的影响。 方式:肾小球滤过经 肾小管被动重吸收入血剩余
5、药排出。 改变尿 pH 可以影响重吸收。 肾小管主动分泌,依靠转运载体,竞争抑制。如青霉素与丙磺舒 胆汁排泄:由肝细胞主动转运到胆汁中。 肝肠循环 :药物在肝细胞内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从胆汁排泄到小肠被水解,再经肠黏膜上皮细胞吸收,由肝门静脉重新进入血循环的过程。 意义:使血药浓度维持时间延长。 肠道排泄:口服未吸收部分、胆汁排到肠道后未循环部分、肠黏膜分泌部分。 其他:唾液(与血药浓度相关平行,可用于血药浓度监测)、 乳汁(弱碱性药易从乳汁分泌)、汗液、泪 液、肺呼气。 (二)、速率过程 时量曲线 /浓度 -时间曲线: MTC: 最小中毒浓度 MEC: 最小有效浓度 AUC: 曲线下面积 消
6、除速率类型: 一级速率消除:单位时间内体内药物浓度按恒定比例消除。大多数药物按一级速率消除。 消除速率 dC/dt = -KC K:速率常数 要点: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直线; 被动转运药物属一级动力学过程; 主动转运药物在体内药量远低于体内转运能力时,符合一级动力学; 一级动力学消除呈指数衰减,单位时间内等比消除,但消除具体量不同; 半 衰期恒定,与剂量或浓度无关。 零级速率消除: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按恒定的量消除。少数药物。 dC/dt = -K0C0 = -K0 要点:时量曲线在半对数坐标纸上呈曲线; 主动转运药物,当超过机体消除能力时,以零级动力学消除。 按恒量消除,单位时间内消除的
7、百分率不同,消除具体量相同(等量消除)。 3 半衰期不恒定,与初始血药浓度有关。 混合速率消除:少数药物小剂量时以一级速率转运,而在大剂量时以零级速率转运。 米 -曼方程 dC/dt = -(Vmax C)/(Km+C) Km:米 -曼常数 ,最大速率一半时的药物浓度 Km C 时:一级动力学,等比。 Km C 时:零级动力学,等量。 房室概念和房室模型: 抽象概念,反映药物在体内转运及转化速率的均一性。 一室模型:转运速率比较均匀,时量曲线为一直线(对数)。 二室模型(右图):转运速率不均一,时量曲线为双相曲线,可分解为两直线(分布相、消除相)。 药动学参数: 峰浓度( Cmax)和达峰时间
8、( Tmax):指血管外给药后药物在血浆中的最高浓度值和出现时间,分别代表药物吸收的程度和速度。 曲线下面积 ( AUC):指时量曲线和横坐标围成的区域 ,表示一段时间内药物在血浆中的相对累积量,是计算生物利用度的重要参数。 生物利用度 ( F):药物经血管外给药后能被吸收进入体循环的分量及速度。 绝对生物利用度 F=(AUC 血管外给药 /AUC 血管内给药 ) 100% 评价不同给药途径药物的吸收。 相对生物利用度 F =(AUC 血管外给药 /AUC 血管内给药 ) 100% 比较剂型制剂。 表观分布容积( Vd):理论上药物均匀分布应占有的体液容积。 小大:血浆,全身体液,组织器官,集
9、中某器官或大范围组织。 分布容积越小,药物排泄越快,在体内存留时间越短。 意义:计算体内药量;估算药物分布范围。 半衰期 ( t1/2 half-life):血浆中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一室模型: t1/2 = 0.693/k; 二室模型: t1/2 =0.693/。 反映药物消除快慢的程度,也反映机 体消除的能力。 一次用药后经 4-6个半衰期后体内药量基本消除。 清除率( CLs):单位时间内多少毫升血浆中药物被清除。 CLs = Vd Ke = FD(实际吸收的药量) /AUC 多次用药: 等剂量等间隔给药(最常用):间隔一个半衰期; 间歇给药: 剂量不变,间隔大于 t1/2,
10、无累积现象。 负荷量与维持量给药: 首次加倍剂量,迅速达到稳态浓度。 个体化给药:安全有效合理。 4 二、 药物效应动力学 药物效应动力学 PD:药物 机体 /病原体 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阐明药物防治疾病规律的学说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 药物作用:药物对机体的初始作用 动因。 药理效应:药物引起机体生理、生化功能或形态变化 结果。 药效分析 :兴奋 -原有功能水平加强;抑制 -原有功能水平减弱。 直接作用 -直接接触;间接作用 -反射或调节。 选择性:一定剂量下对组织的作用差异。与剂量有关。 形成的原因:药物体内分布的差异、机体组织细胞的结构不同、生化功能存在差异。 选择性高,作
11、用范围单一,针对性强。 治疗作用 :对因治疗、对症治疗、补充治疗(补充缺乏物 质)。急治标,缓治本,标本兼治。 不良反应 untoward reaction / Adverse drug reaction:引起机体生理、生化机能紊乱或形态学变化,不利于患病机体、甚至给病人带来痛苦的反应。有害;不期望;安全剂量即可出现。 副作用:药物在 治疗剂量 时引起的与防治目无关的作用。药物固有,可预见;原因:药物选择性低,作用范围大。 毒性反应:药物引起生理生化机能和结构性病理变化。原因: 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 。 分为急性、慢性。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后 遗效应:停药后药物血浆浓度 已降至阈浓度以下 时
12、残存的药理效应。如巴比妥催眠次日乏力。 继发反应:药物治疗作用后产生的一种继发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 变态反应:机体受到药物刺激后发生的不正常免疫反应。与药理作用无关,不易预测。 特异质反应:少数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遗传异常引起。 停药反跳:长期应用某种药物,突然停药,原有疾病加剧。 量效关系 :量反应:定量表示药物效应,可用具体数量或最大反应百分率表示。研究对象:个体。 质反应:全或无反应。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量效 曲线 /浓度 -效应曲线 以效应为纵座标,以剂量或浓度为横座作图,得到一直方双曲线。 当把剂量或浓度改为对数时可得到一对称的 S 型
13、曲线(右图)。 对于质反应:以阳性反应百分率为纵坐标,以剂量或浓度为横坐标作图,可以得到与量反应相似的曲线。 最小有效量、最大效应见图。 效价强度:指能引起等效反应(一般采用 50%效应)的相对浓度或剂量,其值越小,强度越大。 与“最大效应”相区别。 半数有效量( 50 % effective dose, ED50):在群体中引起半数个体有效的剂量;引起实验动物的半数有效的剂量。 半数致死量( 50 % lethal dose, LD50):在群体中引起半数个体死亡的剂量,表示药物的安全性。 5 治疗指数( TI): TI = LD50 /ED50、 药物安全性。 安全范围: ED95 - L
14、D5 之间的距离。安全指数( SI): SI = LD5 /ED95 构效关系 :药物的化学结构与药理活性或毒性之间的关系。 拟似药:结构近似药物与同一受体结合引起相似作用。 拮抗药:结构近似药物引起相反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靶点 药物作用机制:改变机体内环境、补充机体缺乏物质、影响神经递质、介质或激素的影 响;作用于靶点。 靶点:受体(详见下)、酶、离子通道、运载体、免疫系统、基因、其他。 (三)、受体 经典受体学说 :占领学说 受体只有与药物结合才能被激活并产生效应,而效应的强度与被占领的受体数目成正比。 修正:不仅需要亲和力,还需要内在活性(药物引起药理效应的能力,效应力)。 其他学
15、说:速率学说、二态模型学说。 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激动药: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结合并激动受体产生效应。 完全激动药:有较强亲和力和较强内在活性。 部分激动药:有较强亲和力,内在活性不强 。 拮抗药:能与受体结合,具有较强亲和力而无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指数 pA2:当激动药与拮抗药合用时,若 2 倍浓度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抗药时激动药所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药的摩尔浓度的负对数值为 pA2。 pA2越大,拮抗作用越强。 竞争性拮抗:能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受体结合,可逆。量效关系曲线右移。 非竞争性拮抗:与受体结合非常牢固,分解很慢或不可逆,不能达到原有的最大效能。量效关系曲
16、线高度下降。 受体 的调节: 耐受性:连续用药后药效减弱的现象。 受体脱敏:指在长期使用一种激动药后,组织或细胞对激动药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 受体下调:药物浓度过高,作用过强,或 R 长期处于激动状态,由于机体自我保护措施,使受体数目下降。意义:直接导致受体对药物敏感性下降,产生药物耐受。 受体上调: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时,受体数目增加。(反跳现象)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k1 D + R DR E k2 KD = k2/k1 = DR/DR KD:解离常数,最大效应一半时的剂量; 1/ KD:亲和力。 亲和力指数 pD2 = - log KD 四、影响药物效应因素、合理用药:略。 1 药物:
17、是指具有调节机体各种功能和改变机体所处的病理状态,用于预防 ,治疗 ,诊断疾病的化学药物 . 2 药理学 :是研究药物于机体相互作用规律和原理的一门学科 . 3 药效学 :主要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 .和作用机理的科学 ,又叫药物效 应动力学 6 4 药动学 :主要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变化 . 5 副作用 :指药物在治疗剂量时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 . 6 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有效浓度以下时而残存的药理效应 . 7 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后所出现的症状 . 8 继发反应:指药物治疗作用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 . 9 效能:指药物产生的最大效应 . 10 效价强度:引起等
18、效应的相对浓度或计量 . 11 LD50:又叫半数死亡量,能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浓度或计量 . 12 治疗指数: 13 量效关系:药物的效应,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计量的增加 (变 化 )而加强(变化),这种计量与效应的关系称为量效关系 . 14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特殊蛋白质,能与内源性神经递质,激素或药物等结合,产生生理或药理效应 . 15 向下调节:长期使用激动药,可使受体的数量减少,又称衰减性调节 . 16 向上调节:长期应用阻断剂,可使受体的数目增加,又称上增性调节 . 17 完全激动药:指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 . 18 部分激动药:这类药物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但内
19、在活性弱 . 19 竞争性结抗药:与激动药可逆性竞争相同受体降低激动药与受体的亲和力,可不降低内在的 活性 . 20 非竞争性结抗药:与受体不可逆结合,使激动药的亲和力与内在活性均降低 . 21 受体的特性有哪些? 特一性 敏感性 饱和性 可 可逆性多样性可调节性 22 试从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论述激动药与结抗药的特点? 激动药与受体结合能产生该受体兴奋的效应 ,有较强的亲和力,又有较强的内在活性的药物 拮抗药与受体结合不能产生该受体的兴奋的效应 ,具有较强的亲和力较强,但内在活性弱 . 第三章 1 半衰期 ;指血药浓度下降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 2 耐受性 :连续用药后出现药物作用下降 . 3
20、 耐 药性 :指病原体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4 肝肠循环 :有些药物在肝细胞与葡萄糖醛酸等结合后排入胆囊中 ,随胆汁到小肠后被水解 ,游离的药物被重新吸收 5 恒比消除 :又叫一级动力学消除 ,是指单位时间内药物消除的比例恒定 . 6 恒量消除 :又叫零级动力学消除 ,即在单位时间内始终以一个恒定的数量进行消除 . 7 被动转运 :药物从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的扩散渗透 ,它不耗能 ,不需要载体 ,无饱和现象无竞争抑制 ,是大部分药物的转运方式 8 主动转运 :药物可从低浓度一侧跨膜向浓度高的一侧转运 ,耗能 ,需要载体 ,有饱和现象有竞争抑制 ,是少数药物的转运方式 . 9 生物利用度
21、 :指血管外给药时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利用的程度 . 10 稳态血药浓度 (Css):等量等间隔给药 ,随着用药次数的增加 ,血药浓度的积累 ,速度逐渐减慢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 ,此时的血药浓度仅在一定范围内被动 ,又称为坪值 . 11 肝药酶抑制剂 :使药酶的活性降低 ,减慢某些药物代谢的药物 12 肝药酶诱导剂 :使药物酶的活性增加 ,加速其它药物代谢的药物 第六章 传出神经系统( ENS)药理概论 7 (一)、传出神经系统的分类 解剖学分类: 植物神经系统(交感、副交感);运动神经系统 按递质分类 : 胆碱能神经 分布: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极少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汗腺); 副交感神经节前、节后
22、纤维;运动神经;支配肾上腺髓质内脏神经。 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 绝大多数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二)、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胆碱乙酰转移酶 递质的转运 :乙酰胆碱 Ach 合成(神经末梢):胆碱 + 乙酰辅酶 A Ach + 辅酶 A 贮存: Ach + ATP + 蛋白多糖 贮存囊泡内。 释放: ACh 突触间隙, 量子化释放。与受体结合产生效应。 灭活:分解为胆碱 +乙酸,乙酰胆碱酯酶( AChE)水解,效率高。 去甲肾上腺素 NA 合成: 贮存: NA + ATP + 嗜铬颗粒蛋白 贮存囊泡内。 释放:钙调节,膜融合,胞裂外排。 灭活:摄取与酶灭活。 神经摄取:突触前膜摄取 NA入神经末
23、梢、囊泡, 为主动转运,是主要的摄取方式。 地昔帕明:神经摄取抑制剂;利血平: 囊泡摄取抑制剂。 非神经摄取:心肌、平滑肌摄取 COMT、 MAO 灭活 神经末梢内囊泡外 NA MAO 灭活 少量 NA血液 肝、肾 COMT 和 MAO 灭活 摄取能力: ISP Adr NA。 受体 :胆碱受体 毒蕈碱型 M受体: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所支配的效应器。 亚型: M1、 M2、 M3、 M4、 M5 阻断剂:阿托品、哌仑西平、达非那新 烟碱型 N受体:中枢神 经系统,外周神经,神经肌肉接头。亚型: NN(神经)、 NM(肌肉)。 阻断剂:曲美芬( N)、筒箭毒碱( M)。 肾上腺素受体 受体:突触前
24、膜、后膜。 1 激动剂:苯肾上腺素、甲氧胺;阻断剂:酚苄明、哌唑嗪。 2 激动剂:可乐定;阻断剂:育亨宾。 受体:激动剂: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阻断剂:普萘洛尔。 1 心脏,激动剂:地诺帕明;阻断剂:美托诺尔。 2 血管、支 气管平滑肌,激动剂:特布他林;阻断剂:布他沙明。 分子机制:配体门控受体 -N 受体。 G蛋白偶联受体:、 M、 DA、 5-HT 受体。 传出 NS主要受体及其效应:详见后面。 (三)、传出神经系统药物的作用方式和分类 直接作用于受体 :激动受体 -拟胆碱药、拟肾上腺素药;阻断 /拮抗受体:抗胆碱药、抗肾上腺素药。 影响递质 : 影响递质生物合成:左旋多巴。 影响递质
25、生物转化:抗胆碱酯酶药 -间接拟胆碱药,新斯的明、有机磷酸酯类农药。 影响递质转运:影响释放 -麻黄碱和间羟胺;影响贮存 -利血平 -抗肾上腺素能神经药。 影响 摄取 -地昔帕明 -选择性 NA 摄取抑制剂。 8 第七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乙酰胆碱 体内过程 脂溶性低,不稳定。 PO 不吸收,在胃肠道迅速被水解。 大剂量静脉注射才有效。工具药,不常用。 药理作用 M 样作用 心脏:心肌 : M2R(+),负性频率、负性传导、负性肌力。 心率 ,心肌收缩力。对心房明显。 血管:舒张。血压下降。 平滑肌:收缩。迷走 N( +),活动。(支气管、胃肠道、泌 尿道、子宫)。 瞳孔:括约肌收缩(缩瞳),睫
26、状肌收缩。 腺体 : 分泌。(泪腺、汗腺、支气管腺、消化腺)。 N样作用(大剂量) 激动自主神经节 NN-R, NM-R。 NN:节后胆碱能神经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同时兴奋。 肾上腺髓质嗜铬细胞肾上腺素。 NM:骨骼肌收缩。 相互作用 ACh 对抗剂: M样作用 -阿托品;神经节 N 样作用 -六甲双 胺; 神经肌肉接头 N样作用 -筒箭毒碱。 卡巴胆碱 类似 ACh,作用较持久, PO有效。治疗青光眼。 氯贝胆碱 治疗术后尿潴留、腹气胀、胃滞留症。禁用:哮喘、溃疡、甲亢。 醋甲胆碱 治疗口腔粘膜干燥症。 毛果芸香碱 药理作用 选择性激动 M-R,眼、腺体作用明显。 Pilocarpine 眼
27、 :缩瞳 -瞳孔括约肌 M-R( +) 降低眼内压 -缩瞳前房角间隙加大房水回流增加眼内压降低 调节痉挛 -睫状肌收缩 悬韧带松弛 晶状体变凸 视近物清楚 调 节痉挛 腺体:分泌增加,汗腺和唾液腺最明显。 平滑肌:兴奋性增加。 临床应用 青光眼 -温和、短暂,闭角型效果好,开角型也适用。 全身用药 -抗胆碱药中毒解救。 口腔干燥症。 过量可见类似毒蕈碱中毒症状,可用阿托品对抗。滴眼时压迫内眦,防止流入鼻腔。 1 毛果芸香碱对眼的作用及应用? 作用:缩瞳 ,一种是瞳孔括约肌另一种是瞳孔扩大肌降低眼内压,前房角间隙扩大,使房水易进入循环,从而眼内压降低调解痉孪,睫状肌收缩(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
28、物体成像在 视网膜前,调解于近视临床应用:青光眼,主要治疗闭角型青光眼虹膜睫状体炎,与扩瞳药交替应用使瞳孔时扩时缩,可防止虹膜与晶状体粘连 2 新斯的明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作用: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兴奋骨骼肌:对骨骼肌的兴奋作用很强抑制神经肌肉接头胆碱酯酶兴奋骨骼肌运动终板上的 N2-R促进运动神经末稍释放 Ach兴奋肠道和膀胱平滑肌作用胃收缩增强胃酸分泌增多膀胱逼尿肌收缩,产生排尿对眼 .腺体 .心血管和支气管平滑肌作用较弱 3 新斯的明的临床用途有哪些? 9 重症肌无力手术后腹胀及尿潴留阵发性室上 性心动过速 第八章 抗胆碱酯酶药 与 ACh 相似,也能与 AChE 结合,但结合较牢固,
29、使 AChE 受抑制。 乙酰胆碱酯酶 真性 ChE:即 AChE(存在于突触间隙),水解 ACh。 假性 ChE:水解琥珀胆碱等。 易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新斯的明、毒扁豆碱、多奈哌齐、他克林。 难逆性抗胆碱酯酶药:有机磷酸酯类。 新斯的明 药理作用 抑制胆碱酯酶活性; Neostigmine 直接激动骨骼肌运动终板上 NM-R,故对骨骼肌兴奋作用较强; 对胃肠道平滑肌作用较强,其他较弱。 体内过程 口服后吸收少而不规则(加大剂量)。不易通过 BBB、角膜。 临床应用 重症肌无力( mainly); 对抗非除极化型肌松药作用(如筒箭毒碱),除极化型禁用; 阿托品中毒; 手术后腹气胀和尿潴留; 阵发
30、性室上心动过速(不常用); 青光眼。 不良反应 过量:恶心、呕吐、腹痛、心动过缓、肌颤; 胆碱能危象:过量使骨骼肌运动终板处 ACh 堆积,导致持久去极化,加重N-M传递功能障 碍,肌无力症状加重。 中毒解救:洗胃、维持呼吸,常规给以阿托品。 禁忌:机械性肠梗阻、尿路梗阻;支气管哮喘。 吡斯的明 与新斯的明类似, M 样作用较轻。 毒扁豆碱 可逆性 AChE 抑制剂,选择性不强,表现为 M 样和 N样作用,易通过 BBB。 药理作用 胃肠道和支气管平滑肌:兴奋;腺体分泌。 心率先慢后快,血压先降后升;骨骼肌, CNS:小剂量兴奋,大剂量抑制。 中毒:呼吸麻痹。 眼:缩瞳,降低眼内压,调 节痉挛
31、。 临床应用 青光眼:与毛果芸香碱合用,起效快作用强,刺激性亦较强。 抗胆碱药中毒:阿托品、东莨菪碱、中枢抗胆碱药中毒。 不良反应 睫状肌收引起调节痉挛(头疼、眼痛、视觉模糊); CNS 作用:大剂量中毒致呼吸麻痹。 有机磷酸酯类 中毒及表现 途径:皮肤、呼吸道、消化道 机制:磷原子以共价键与胆碱酯酶羟基结合,生成难以水解的磷酰化胆碱酯酶,失去水解乙酰胆碱的能力,导致 Ach 在体内大量堆积。 表现:急性胆碱能危象, M样 -缩瞳、分泌增加、平滑肌收缩; N样 -肌颤、麻痹、心动过速、血压升高; CNS-先激动后抑制。 解救原则 清除毒物,避免继续吸收。注意:敌百虫不能用碱性溶液洗胃(转化为敌
32、敌畏)。 对症治疗:阿托品,及早、足量、反复。 胆碱酯酶复活药:碘解磷定、氯解磷定、双复磷。 AChE复活药 碘解磷定:( PAM) +磷酰化 AChE复合物磷酰化解磷定 +胆碱酯酶 10 游离: PAM+有机磷磷酰化解磷定。 用于中、重度中毒治疗。静注给药、反复给药。 不良反应:乏力、视力模糊、恶心等。剂量过大引起 N-M 传导阻滞。 氯磷定:作用强, im、 iv,不良反应少。 双复磷:进 入 BBB,作用强、持久,兼阿托品样作用。 (三)、促乙酰胆碱释放药 氨吡啶 逆转竞争性 N-M 阻滞药作用(肉毒杆菌中毒); 治疗神经性疾病:肌无力、脑脊髓硬化、 AD; 维拉帕米过量解毒。 1 碘解
33、定的作用机制及作用特点? 机制: PAM磷酰化 Ach PAM -磷酰化 AchE 复合物(裂解) 磷酰化 PAM游离 Ach PAM+有机磷酸酯类 磷酰化 PAM 磷酰化 PAM 随尿排出体外 作用特点:对不同的有机磷酸酯类疗效有差异:内吸磷效果好, 敌敌畏中毒效果疗效差对骨骼肌作用明显,可迅速缓解骨骼肌震颤症状对体内已积聚的 Ach 所产生的 M 样表现无对抗作用,应与阿托品合用 2 有机磷酸酯类中毒如何治疗? 消除和避免再吸收毒物减少吸收,移出现场皮肤吸收中毒者,用温水或肥皂水清洗皮肤口服中毒者:用 2的 NaHCO3 洗胃 ,导泻硫酸镁 积极使用解毒药及早,足量,反复注射阿托品,对抗
34、M 样作样,达到“阿托品化” 所谓阿托品化是指四肢温暖,面色潮红,心率较前加快,瞳孔较前扩大,肺底湿罗音消失与胆碱酯酶复合药合用 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 分类 : M胆碱受体阻断药:阿托品类生物碱、人工合成代用品; NN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节阻断药; NM胆碱受体阻断药:神经肌肉阻滞药(骨骼肌松弛药) (一)、 M 胆碱受体阻断药 阿托品 药理作用 竞争性阻断 M受体,对各亚型选择性较低;很大剂量时阻断 N 受体; Atropine 对外来胆碱酯类拮抗作用强。 作用出现顺序:腺体分泌减少瞳孔扩大胃肠道运动减少皮肤干热红心率加快中枢先兴奋后抑制。 抑制腺体分泌 :唾液腺、汗腺最明显;泪腺、呼吸道腺体;大剂量减少胃液分泌。 引起口干、皮肤干燥;对胃酸浓度影响小。 眼:扩瞳、升高眼内压、调节麻痹,局部 /全身给药均出现。 平滑肌:对过度活动或痉挛状态的平滑肌有明显松弛作用; 缓解胃肠绞痛,支气管、输尿管、膀胱解痉;胆囊和子宫影响小。 心血管:治疗量阻断 M1受体,心率轻度减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