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 汉 理 工 大 学 “十 一 五 ”发 展 规 划( 汇 编 )武汉理工大学2007 年 6 月前 言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是关系到我校未来五年整体发展与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学校规划编制工作小组在全面总结学校“十五”发展规划实施工作和深入研究“十一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总趋势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了“十一五”学校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机遇与挑战,科学论证和提出了“十一五”学校发展目标与任务、困难与对策,并于 2005 年年底完成初稿。初稿以不同形式,在不同层面反复征求、听取了各学院、各部门,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离退休教职工、民主党派人士代表的意见,经 20 余
2、次修改,2006年 4 月通过第一届教职工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2006 年 5 月经中共武汉理工大学委员会全体会议审定后予以发布。在学校规划工作的基础上,学校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校园建设等以及各学院“十一五”规划于 2006 年 11 月前相继完成初稿。2007 年 3 月根据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与任务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与完善,并经各分管校领导审阅。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及各项分规划是我校“十一五”各项事业发展的纲领,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各学院、各部门二级目标责任制签订、考核的重要依据,现汇编印发实施。“十一五”是我校以内涵发展为主,全面提升教育
3、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时期。 规划在实施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新情况、新矛盾、新困难。各学院、各部门要随时将出现的问题与发展规划与改革办公室联系,以求得到及时的研究与解决。由于时间仓促,力量有限,本汇编难免有疏漏之处,敬请谅解。 汇编在编制过程中得到了各级领导、各学院、各部门的大力支持,借此,谨致以衷心的感谢!发展规划与改革办公室2007 年 6 月目 录第一部分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1第二部分1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学科建设规划142.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本科教学建设规划263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研究生教育规划344.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375. 武汉理
4、工大学“十一五”教师队伍建设规划486.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567.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校园建设规划628. 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精神文明建设规划66第三部分1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712交通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773管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834机电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905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956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037汽车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108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169信息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2210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2511自动化学院“十
5、一五”发展规划13012航运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3713文法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4514理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5415经济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6116艺术与设计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6717外国语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8118物流工程学院“ 十一五 ”发展规划 18519政治与行政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19520化学工程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0121国际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0622网络(继续)教育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1023职业技术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1724体育部“十一五”发展规划22125华夏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229第四部分1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
6、产业集团发展规划2382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后勤集团发展规划2471武汉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规划“十一五”时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关键时期,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十一五”时期也是我校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的重要时期。为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自主创新战略,根据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要求,为全面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第一部分 “十五”工作回顾与“十一五”面临的形势一、 “十五”工作回顾1 “十五”主要工作“十五”时期,是我校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 5 年。学校面对三校合并错综复杂的局面,统一思想,团结拼搏,坚
7、持发展是硬道理,提出了“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凝练出了创建“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以发展促融合,以融合求发展;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办学思路;顺利实施了机关机构、管理干部和学科、院系调整 “两大战役” ,开展了全校教育思想和学科建设 “两大讨论” 。通过五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实现了初步融合,全面完成了“十五”规划提出的主要任务,在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等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综合实力有很大增强,办学声誉明显提高,社会影响逐渐扩大,学校整体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为学校“十一五”时期
8、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高举“211 工程”建设旗帜,学科建设实现重大突破提前并超额完成了“九五”建设目标,高水平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九五” “211 工程”建设项目验收,顺利完成了“十五” “211 工程”立项建设工作。国家重点学科由 1 个增加到 3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由 3 个增加到 9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由 9 个增加到 60 个,硕士点由 40 个增加到 123 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由 3 个增加到 7 个,初步形成了较为完整并反映我校优势和特色的学科体系。(2)坚持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开展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工作,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积极探索教育国
9、际化的新路子。全日制在校学生 46073 人,其中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 37522 人,研究生 8400 人,留学生 151 人,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由 110 调整到约 14。此外,专业学位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网络(继续)教育、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和独立学院得到有序发展。获国家级、省部级精品课程 23 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成果奖 43 项,大学生获国家级奖励 100 余项。(3)加强科技创新,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获重大进展科研与科技产业工作超额完成了“十五”目标,创新能力不断加强。年科技经费由4000 余万元增长到 3 亿余元,五年累计到校科技经费超过 10 亿元。获国家级、省部级科2技成果奖 11
10、0 项,授权专利 235 项,被“三大检索”收录科技论文 1706 篇,新增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 8 个,与国内大型企业集团共建研发中心 46 个。科技产业年销售收入由 2640 万元增长到 4.78 亿元。大学科技园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了学校的社会影响。(4)转变人才观念,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实施了“高层次拔尖人才引进和培养工程” 、 “中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 、 “中青年教师博士化工程” ,人员结构及教师队伍结构明显改善,教师和管理队伍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职工 5975 人,其中固定编制教学科研人员 2905 人,院士(含共享)由 3 人增加到5 人,长江学者由 2 人增加到
11、 3 人,新增楚天学者 4 人。教师占教职工数的比例由 38.2上升到 48.6,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由 4.5上升到 20.6。(5)面向行业、社会、国际,坚持开放办学学校实现了教育部与交通部的共建、教育部与湖北省武汉市的共建,与贵州省、海南省、柳州市等省市及一批大型企业集团签定了全面合作协议,成立了校友总会和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董事会。与国外 100 多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形成了多种国际合作办学模式,建成了“国际玻璃研究中心”和 “国际管理经济教育合作联盟”两个国际合作平台。(6)积极推进南湖新区建设,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完成了新老校区规划与功能分区。新建南湖新区约 20
12、00 亩,已完成征地、拆迁和部分学生宿舍、学生食堂、道路等基建项目,一期已入住 4800 名新生。老校区新建项目 32 项,竣工面积 239070 平方米,完成了逸夫楼、余区综合教学楼、东院体育场及学生宿舍、食堂等一批新建、维修改造项目。完成了瓦屋垄拆迁和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改善了教学、科研条件和办学环境。(7)规范管理,加强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探索开展了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全面推行了二级单位目标责任制,实施了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推动了制度创新,加强规范管理。以教职工代表大会为载体,以校务公开为核心,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初步形成学校可持续发展的
13、保障体系。(8)加强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成效明显建立和完善了学校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学校中心工作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构建了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和贫困学生联动资助体系,加强了离退休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群众性健身运动和竞技体育成效明显,改善了教职工的生活待遇,维护了学校稳定与安全。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湖北省文明单位,2005 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2困难与差距“十五”时期,学校在取得重大成绩的同时,与学校“两个一流”战略目标的要求和国内著名大学相比较,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与差距。(1)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方面国家重点学科、一级学科和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学科偏少,学科布局不尽合理,部分学科内涵
14、不足,理学和人文社会科学偏弱。博士生规模偏小,标志性教学成果较少,教育教3学质量有待提高,师德师风、学风有待进一步加强。(2)科研与科技产业方面原始创新能力不强,学术影响不大,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少,支持行业与区域发展的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少,在国际最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少,有重大科技和社会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少。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有待进一步加强,科技产业需要进一步做强做大。(3)师资与管理队伍方面大师级人才和有国际影响的学者太少,高水平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不足,国家级创新学术团队偏少,管理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4)资源优化配置与科学管理方面国家财政投入较少,社会资金支持不多。学校资源有限而
15、且分散,办学成本较高,南湖新区建设及学校快速发展存在一定的经济压力。内部管理存在缺位与越位现象,协调配合不够,执行效率不高,依法办学、民主治校有待进一步加强。二、 “十一五”面临的形势“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积极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促使我国高等教育、区域经济及建材建工、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快速发展,为我校“十一五”时期实现第二次跨越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同时,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激烈竞争,也使我校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在大众化阶段,到 2010
16、 年高等教育在学人数的毛入学率将达到 25%左右,高等教育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依然存在。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我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全面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将步入以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为主要目标的新阶段,坚持优先发展教育,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与人才强国战略仍是今后一个时期的基本国策;社会对各类专门人才的需求将更加多样化,对高等教育质量会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需求也更为迫切,从而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强大的社会需求和广阔的空间。随着我国加入 WTO进程的深化,国外教育资源纷纷进入我国高等教育市场,使我国高等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高
17、等学校整体发展迅速,但由于国家投入的差别和各学校自身发展能力的不同,正呈现分层加剧、不进则退的态势,给学校发展形成新的外部竞争压力。2创新型国家建设和“三大行业”快速发展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2006 年我国明确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企业真正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和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全面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与动力,必将促进与我校建设和发展密切相关的建材、交通和汽车三大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为我校学科专业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提供有力的支撑,也为学校服务于“三大行业”开拓出许
18、多新的领域。同时,探索企业与学校新的良性互动机制,发展企业与学校新的合4作共赢关系,是保持和发展学校行业特色与优势所面临的新问题。3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给学校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先后实施了率先发展东部地区、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我国将加大区域协调发展的力度,提出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发展战略。湖北地处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位置,在中部地区崛起中将发挥重要战略支点作用。湖北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将极大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扩大对科技与人才的需求,为我校服务区域经济提供更加广阔的舞台。学校也将面对中部地区经济相对欠发达的现实,积
19、极参与区域经济建设,为解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所面临的重大社会经济问题和关键技术问题提供全方位支持并接受新的考验。“十五”时期,学校全面完成了武汉理工大学中长期发展战略规划的第一阶段目标,为学校实现综合实力跨越、提升的第二阶段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时期希望与困难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但希望多于困难,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认清形势、居安思危,抢抓机遇、克难奋进,努力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第二部分 “十一五”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发展思路、建设目标和主要指标1指导思想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育人为本、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以提升内
20、涵为主线,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自主创新战略、特色战略、国际化战略和协调发展战略,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文化创新,进一步加强依法治校、科学治校和民主治校,构建和谐创新校园,为早日建成“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的多科性、开放式、特色鲜明的研究型大学奠定基础。2发展思路坚持“以特色创优势,以创新求发展;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共建”的发展思路。切实把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三大行业”快速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学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开展学科、科学研究和教育思想创新
21、大讨论,进一步调整、优化学科结构、专业布局和校园功能;牢牢抓住本科教学迎评促建创优、科技创新平台和创新团队建设以及南湖新区建设等重点工作;实现学科建设方式由学校投入为主向学院自我良性发展为主转变,增长方式由规模发展向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主转变,管理方式由粗放管理向科学规范管理转变,学校发展由教学研究型大学向研究教学型大学转变,努力实现学校第二次跨越式发展,为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和“三大行业”发展提供科技、人才和智力支撑。3建设目标“十一五”时期是我校以内涵发展为主,全面提升教育质量、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学校将大力实施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队伍建设、
22、5国际化、校园建设等六大工程,认真做好实施“十一五”发展规划的全局性基础工作,初步建立六大体系: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特色鲜明、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培养模式多样、课程结构优化、教学设施先进、注重素质教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鼓励自主创新、基地与团队协调、产学研相结合、服务国家、 “三大行业”与区域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结构优化、充满活力、素质良好、勇于创新的师资队伍体系;以高水平国际合作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以提升国际化水平为目标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体系;以现代化校园为支撑、以数字化校园为主体、以现代大学管理方式为核心的大学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学校整体实力明显增强,处在全国同类高校前列。4主要指标到
23、“十一五”末期,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 36000 人左右,研究生规模 12000 人左右;教师编制 3900 个左右(含流动编制 700 个左右) ,其中科研编制 800 个左右(含流动编制) ,院士(含共享)达到 8 名左右、长江学者达到 5 名左右,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固定编制教师总数比例达到 40%左右;建成国家重点学科 58 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 1215 个;培养国家级教学名师 23 名,新增国家级精品课程 5 门左右,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45 项,国家级教育教学基地 23 个;五年内到校科技经费累积达到 1518 亿元,其中纵向科技经费比例占 30%以上,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 120
24、150 项,力争新增国家级科研基地 13 个;2010 年实现科技产业年销售收入 1015 亿元;投资约 7 亿元,基本完成南湖新区主体工程的建设。二、主要任务1学科建设工程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构筑学科平台,汇聚优秀人才,提高创新能力,大力加强“211工程”重点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建设,突出新兴交叉学科,重视理学、管理、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强化学科优势和特色,促进学科深层次融合,走内涵发展的道路,形成结构更加合理、重点更加突出、特色更加鲜明、发展更加协调的学科专业体系。(1)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大力提升重点学科水平以实现学校“整体水平国内一流,部分学科水平国际一流”为目标,大力加强“十一五
25、” “211 工程”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学科建设。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建材、交通、汽车三大行业发展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凝炼学科方向,突出学科特色,重点建设绿色建材制造技术及节能建筑体系、新能源电动汽车技术、高性能船舶技术、低品位非金属和金属矿产资源有效利用与环境工程、特种装备与物流技术等学科领域。通过大力提升重点学科水平,部分优势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接近或达到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产学研结合的重大突破。(2)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通过承担和实施一批重大的科技项目,建设一批学科交叉基地,构筑多学科的平台和团队,促进优势特色学
26、科与新兴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发展。面向科学技术前沿和新兴交叉学科,重点发展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先进制造技术、重大工程安全智能检测与监控技术、智能交通技术等学科领域。6(3)重视理学基础地位,推进管理、经济和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发展重视理学基础地位,结合学校优势和特色学科,进一步凝炼理学学科方向,促进理学与工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等学科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为我校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提供理学支撑和基础。加强管理和经济学科的交叉,重视管理、经济学科面向政府、 “三大行业”和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决策咨询研究,为推动区域经济和建材、交通、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提供人力和智力支撑。
27、加强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与协调发展 , 重视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在人才培养与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重点加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思想政治教育和设计艺术学的学科建设,积极扶持科学技术哲学、教育学、新闻传播学和中共党史(党建)等学科建设,努力构建具有我校理工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群。(4)完善学科建设制度,不断提高学科建设效益进一步完善以立项建设评审、过程评估和项目建设效益评价为特色的学科建设制度,多渠道筹措学科建设资金。对重点学科建设的立项、中期检查和验收等全过程实施更加科学的监控,确保学科建设取得更大的效益。充分发挥优势学科的牵引作用,提升学科建设整体水平。力争建成国家重点学科 58
2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 1215 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 7080 个,硕士点达到 150 个左右。2人才培养工程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统筹各种层次各种类型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学科、专业、师资、课程、教材、基地和教学研究的协调发展。稳定本科生规模,扩大研究生规模,大力拓展国际合作教育,完善网络(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终身教育体系,规范和促进独立学院的发展。取得一批标志性的教学成果,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获得优秀,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1)加快专业结构与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根据学校发展战略目标,优化人才培养结构,进
29、一步开展专业结构和布局调整,整合优化教学资源。本科专业总数控制在 80 个左右,全日制普通本科生规模 36000 人左右,研究生规模 12000 人左右,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调整到约 1:3。此外,专业学位教育、留学生教育、国际合作教育、网络(继续)教育和职业技术培训教育等稳步协调发展。(2)改善教学条件,构建高水平教学支持体系以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优为目标,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加大本科教学经费投入,加强实验教学基地建设,根据学校的学科专业特点,分层次、分类别地组建“412”实验教学基地体系,即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心、学科综合实验中心、学院实验中心、工程训练中心,专业实验室,特色专业实训基地、学生课外创新基地。有计划地加强研究生培养条件建设,提高教学硬件和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提高本科生、研究生教学资源使用效率。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的资源协调与共享的运行机制,依托优势学科,将科技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建成在国内有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