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doc.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087752 上传时间:2018-12-0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doc.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doc.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doc.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doc.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doc.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虹口区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虹口区委组织部“十三五”时期,是我国 经济进入新常态,加快 实现创新驱动的关键时期,是上海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时期,也是虹口打造“硅巷” 式科技创 新区域的关键时期。人才是虹口发展的第一资源,创新驱动的实质是人才驱动,为进一步集聚人才、开发人才、用好人才,根据上海市人才发展“十三五” 规划和虹口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一、“十二五”期间虹口人才发展的成绩与不足“十二五”期间,虹口 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积极推进人才工作,促进人才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2、,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人才、人才引领产业” 的效应,基本 实现“ 十二五”提出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加。截至 2014 年底,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专业 技术和技能人才总量达到 12.17 万人。非公有制领域人才10.57 万人,成为本区人才队伍的重要主体。人才质量不断提升。中央及市级高层次人才、区级领军拔尖人才、60 岁以下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近百人;区域内及周边有 5 家著名高校和十余家研究机构,区级人才的梯队建设、开发、培养不断完善,基本形成以市场配置为主渠道、以产业集群为载体的人才集聚机制。人才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健全区域人才工作体制机制

3、,通过重大人才工程推进,培养和集聚了一批高层次- 2 -人才,引领和带动了各类人才队伍开发,实现了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机制不断健全,配套政策、经费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日趋完善。有利于人才脱颖而出、持续发展的事业环境、生活环境、文化环境不断优化。“十三五”时期,世界 经济环境仍然比较复 杂,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前景广阔,机遇和挑战相互交织,时和势总体上仍较为有利,虹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自身优势来看,经过多年努力,虹口具备了金融资本优势、人才及创新项目优势、文化及综合配套优势、中心城区资源优势,为吸引、培养、使用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但是,面对未

4、来发展新使命、新要求,虹口人才发展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重点产业发展需要的创新创业人才集聚还不够,特 别是具有国际经验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及其团队严重缺乏,与建设科技创新中心特色区的要求有较大距离;金融、航运、文化创意人才的规模和实力与打造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创新创业载体平台能级有待提升、服务载体功能相对落后、创新创业生态还需要进一步优化,与高层次人才、专业 人才、青年人才等创新创业诉求、与“大众创业、万众 创新”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人才服务体系还不能满足需要,人才公共服务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和功能缺失;人才工作体制机制方面,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5、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发挥用人单位的主体作用方面,还需要加强探索和创新。二、“十三五”期间虹口人才发展工作指导思想、目标任务(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 3 -记关于人才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 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 的指导方针,突出文化虹口、财富高地、创新创业热土的发展定位,以开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人才为重点,以实施宏才工程为抓手,创新人才发展政策,优化人才发展环境,推动人才项目引进,促进科技金融对接,为打造上海国

6、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重要功能区、具有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力区、开放多元的海派文化传承发展区、宜居宜业宜游的高品质城区,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二)发展目标到 2020 年,虹口人才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以创新人才集聚为关键,引 进和培育相结合,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政策,建立更加灵活的人才管理制度,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环境,充分发挥各类人才在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把虹口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区域内规模大、素质高、结构优、活力足的人才高地,让虹口成为创新创业人才集聚之地,优秀人才发展之地,青年人才成长之地,各类人才圆梦之地。1.人才总量进一步增长全区人才资源总量达到 15.76 万

7、人;区域非公企业人才总量达 14.16 万人。科技投入占区级财政支出比重(期末)达到 4%,每10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 30 件,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 10%。2.人才结构进一步优化- 4 -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等国家 级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才持续增加,入选上海“千人计划” 和上海市 领军人才等市级重大人才工程的人才形成一定规模,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队伍实现年轻化,区域内形成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高层次产业人才、学科技术带头人、优秀企业家等覆盖面广、梯队合理的优秀人才队伍。3.创新创业人才活力进一步迸发引进集聚科技创业人才 5000 名、重点产业创新团队 500 个

8、、海内外高层次人才 50 名。引领 4000 人成功创业,培育孵化 100 个优秀创业项目,选拔培育 100 名优秀青年创业人才。建成众创空间 30 个以上,其中社会资本参与投资或管理的超过 50%。序号 指标 单位 属性 2020 年1 人才资源总量 万人 预期性 15.762 科 技 投 入 占 区 级 财 政 支 出 比 重 (期 末 ) % 约束性 43 每 10 万 人 口 发 明 专 利 拥 有 量 件 预 期 性 304 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例 % 预期性 105 引进集聚科技创业人才 人 预期性 50006 引 进 海 内 外 高 层 次 创 新 创 业 人 才 数 人 预

9、期性 507 建成众创空间 个 预期性 303、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围绕虹口未来发展,突出“高精尖缺” 导向,着力 发现、培养、集聚重点人才群体,统筹抓好各类人才,推动人才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5 -(一)打造重点产业人才集群金融人才。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任务,以构建财富管理高地为目标,积极参与上海金融“黄金三角 ”整体布局,不断加强政策聚焦,建立金融人才信息库,完善金融人才储备机制,加大金融服务业人才吸引、培育和激励力度,重点培养以财富管理为主的新兴金融行业人才,全面推进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航运金融等为重点的金融服务业发展。航运人才。主动融入“一带一路” 国家战略,

10、全面 对接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依托虹口南部地区城市功能的发展,创造与国际接轨的航运服务业发展环境,搭建航运服务产业人才发展平台。借助“船员评估示范中心 ”平台,打造集船员招募、培 训、考试、评估等为一体的航运人才产业链,辐射本市及周边地区。加大紧缺和急需人才吸引力度,重点培养航运复合型人才。探索建立中国(上海)航运专业人才市场,吸引和培育高端航运服务业、游轮游艇游船服务、航运总部经济、船员服务等领域优秀人才,吸引船舶管理公司、船员培训机构、劳务派遣公司、境内外船东企业等入驻,不断提高航运人才资源配置能力、服务能级。商贸人才。结合时代发展,围绕商业和贸易领域能力提升,加大对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

11、、技术型、复合型人才的培育,造就一批熟悉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的商业与贸易领域的领军人才,积极吸引熟悉网络零售、物流配送、虚拟营销的新型商业人才和熟悉贸易相关政策和法规、了解贸易规则与惯例、精通现代国际商务技巧的综合型贸易人才。文创人才。充分利用虹口文化优势突出特点,积极搭建发展平- 6 -台和展示舞台,依托俱乐部、工作室等交流互动载体,重点培养文艺创作、音乐影视、数字出版、移动互联、时尚传媒、工业设计以及赛事经纪等专业人才,推动虹口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业服务人才。依托上海低碳经济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大柏树知识创新与服务贸易圈建设,充分发挥虹口创新创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为工程勘

12、测设计、工程技术与规划管理、节能环保服务等人才发展提供载体平台。依托北外滩金融和航运双重承载区建设,重点吸引法律咨询、会计审计、保险公估、资产评估、投资管理、工程管理等行业人才,通过积极开展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服务创新,加快提升专业技术服务业水平和能级。“四新”经济人才。重点围绕“中国制造 2025”,依托安悦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美钻石油海洋钻采设备、普利特改性塑料新材料等“四新” 企业基地,培育 创新科技型人才、生 产技术型人才与科学研究型人才;提升花园坊、灯具城、1876 老站等“四新” 经济基地能级,吸引企业运营管理型人才;加大产业政策、产业项目支持的倾斜力度,建立“四新 ”企业 服务绿色

13、通道,培育 “四新”经济企业,推 动“四新” 经济人才 发展。(二)推进社会发展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教育人才。围绕虹口建成现代化教育强区目标,以名师名校长建设为重点,加大教育人才开发力度,继续保持虹口基础教育全市领先、并达到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国内一流水平。积极推动基础教育校长专业化标准化制度建设,实施“卓越校长领航” 计划,开展针对校长专业化发展的分层分类实岗实训。积极推进中小学职称制度改革,完善绩效考评体系和激励机制,优化绩效工资分- 7 -配方案,深化教育系统引进高层次优秀人才的倾斜性政策,创新研训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搭建“七层级 ”教师人才梯队,推动教师多元化发展和有序流动。加强

14、师德师风建设,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配置均衡、具有国际化视野、充满活力的名校长、名教师队伍,涌现一批在上海市乃至全国有一定权威影响力的学校管理人才和骨干教师。卫生人才。按照建成与虹口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具有虹口特色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要求,以医学领军人才、紧缺人才和青年人才为重点,着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制定和完善重点学科、紧缺专业引进人才的奖励政策,打造一批能够带领本学科持续发展的区域医学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大力培养优秀青年医学人才。按照每万服务人口配备 4-5 名全科医生,加强基层全科医师队伍建设。建立紧缺人才预警和管理机制,加强精神卫生、儿科、康复等

15、紧缺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康复治疗师、医务社工等新型卫生人才队伍。推动人力资源下沉基层,引导具有一定资质的执业医师以全职或兼职的形式充实家庭医生队伍。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在收入待遇、岗位设置、进编落户、教育培训等方面向家庭医生、学科带头人、紧缺人才倾斜,在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中向临床一线、紧缺和关键岗位倾斜。建设若干个国内先进、国际知名、特色突出的专科或专病诊治中心,实施区域医学学科(专科)建设项目,推动区属医疗卫生机构心血管介入、创伤、肿瘤、康复、全科等薄弱学科建设,为卫生人才提供发展平台。文化人才。按照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要求,抓住虹口文化发展特点,以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文化人才为重点,抓好文艺创作、文

16、艺- 8 -表演等多门类、多层次文化人才的选拔培养工作,挖掘和培育文化后备人才,构建以中青年骨干为主体的合理梯次结构,努力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领军人才。搭建文化骨干放手使用、展示才华的舞台平台,让文化人才在参与重大活动、项目、文化志愿者服务中脱颖而出。加强与有关部门合作,围绕虹口文化特色,提出“虹口版”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为优秀青年艺术人才培育搭建实践平台。发挥行业协会、群众文化团队和文化爱好者在文艺创作中的作用,加大社会文化人才资源的发掘力度。体育人才。积极配合推进上海市业余训练“百千万队伍” 建设工程,积极推荐业务强、素质高、作风硬、绩效好的教练员,进一步完善“ 优秀教 练员工作室 ”和“

17、明翔计划”,加大青年骨干教 练员培养。健全和完善优秀后备人才库建设,强化营养、训练、医务监督等方面保障,加大优秀后备人才选、育、荐等工作。加大体育人才社会招聘力度,完善青年体育人才“传、帮、 带” 机制,加大体育系统内局机关与基层事业单位人才轮岗锻炼力度,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提高体育系统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三)统筹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党政人才。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为核心,以各级领导班子为重点,强化思想建设、能力建设、实践磨练、严格管理,建设一支适应创新驱动发展要求、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党政人才队伍。开展大规模干部教育培训,构建

18、理论教育、知识教育、党性教育和实践锻炼“ 四位一体”的干部培养教育机制。加 强党政干部勤政廉政建设。 进一步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加大党政后备干部队伍建- 9 -设和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力度,推进党政干部跨部门交流,加大挂职锻炼力度。健全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探索行政执法类、专业技术类公务员分类管理改革。推行权责清单制度,明确政府职能边界,编制权力运行流程图,规范公务员履职行为。社会工作人才。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提高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强化基层社会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专业社会工作者开发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工作者在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方面的专业作用。强化居民区工作队伍建设,通过

19、拓宽来源渠道、提高薪酬待遇、畅通发展空间,形成结构合理、来源广泛、素质优良的居民区工作队伍。完善社区工作者职业化体系,建立健全社区工作者岗位等级序列、薪酬体系。实施平等开放的社会工作人才开发机制,重点培养一批社会组织的代表人才和优秀典型,引导带动社会组织人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充分发挥作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聚焦区属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组织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创新引进、评价、激励机制,增强国际化培训力度,探索制定个性化培养路径,试点推行人才培养孵化计划,加快推进企业经营管理人才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依托龙头企业,建立优秀企业家人才库和创新创业人才联盟。 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企

20、业培育机制,建立覆盖企业初创、成长、发展等不同阶段的政策扶持体系,培育以高新技术企业、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创新型企业集群。高技能人才。配合重点产业、行业发展,发展和资助一批首席技师、技能大师,建成一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探索建立技能、学校、企业“ 三位一体” 的职业培训服务体系, 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 10 -模式、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渠道和职业发展通道,大力提升技能人才水平。4、实施“宏才工程”围绕建设“硅巷” 式科技 创新区域目标,以实施“宏才工程”为抓手,整体推进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养、激励等开发工作,强化创新创业项目引进落地、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面激发城区创新创业活力。(一)高端开发计划实

21、施高聚计划。建立面向全球、突出市场、单位主体的引才机制,制定高层次人才创新支持、科技人才创业支持、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支持、重点产业紧缺人才引进、海外优秀专家集聚等专项计划,加大相关配套服务力度,大力吸引能够推动和引领虹口发展的“千人计划”专 家、院士、 领军人才、高层次产业 人才及科技创新、金融、航运、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等领域紧缺急需的海内外优秀人才和团队。实施高峰计划。加强与“千人计划” 创新创业 人才联系,探索建立市“ 千人 计划” 创业 园虹口分园;运用政策配套和服 务,积极吸引跨国公司总部或地区总部、国内百强企业总部入驻虹口,大力推进总部经济,充分发挥总部经济在吸引、集聚、配置高层次人才的独特作用,形成虹口产业发展的制高点。采用“ 校企直通车”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绿色通道 ”、高校创新创业集聚园区等有效方式,推 进企业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等技术研发高地建设。(二)创业虹口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