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设计)题目 蒋士铨杂剧四弦秋研究 姓名与学号 马坤 3080104391 指导教师 楼含松 年级与专业 2008 级汉语言文学 所在学院 人文学院 浙江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诚信承诺书1.本人郑重地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 ,是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学校和学院有关规定完成的。2.本人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引用他人的观点和参考资料均加以注释和说明。3. 本人承诺在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和研究内容过程中没有抄袭他人研究成果和伪造相关数据等行为。4. 在毕业论文(设计)中对侵犯任何方面知识产权的行为,由本人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年 月 日
2、一、 毕业论文二、 文献综述三、 开题报告四、 外文翻译毕业论文中文摘要蒋士铨是清代中叶著名的文学家、戏曲家。他的戏曲成就在当时较为突出,被日本著名汉学家誉为“乾隆曲家第一” 。蒋士铨共流传下来戏剧十六种,传世较广的是其自选戏曲集藏园九种曲 (又名清容外集 ) 。 藏园九种曲之一四弦秋是蒋士铨以白居易琵琶行为蓝本创作的一本杂剧,立意深厚,文辞优美,颇得当时和后世戏曲理论家的好评。本文从创作动机、人物形象、叙事技巧、语言艺术和地位价值五个方面初步考察分析四弦秋 ,以期显明和延续四弦秋的魅力。关键词:蒋士铨;戏曲;四弦秋 ;琵琶行 ;毕业论文AbstractJiang Shiquan is a f
3、amous litterateur and dramatist of middle Qing Dynasty. His opera achievement was more prominent at that time; a famous Japanese Sinologist honored him “the first dramatist in Qianlong period”. Therere sixteen kinds of dramas in all handed down to this day, a wider spread of which is the optional dr
4、ama set “Nine kinds of drama of Cang Yuan”. One of the drama set, “Four Strings Autumn”, was created by Jiang Shiquan basing on the famous poem “The Pi-pa Player” by Bai Juyi; it had won praises from dramatists of different ages for its far-reaching conception and beautiful language. This article ma
5、kes a preliminary study of “Four Strings Autumn” from the five main aspects of creation motive, characters, narrative techniques, language arts and the status and value in history to highlight and remain the charm of the drama.Key words: Jiang Shiquan; drama; Four Strings Autumn; Pi-pa Player毕业论文目录一
6、、 引言1二、 四弦秋的创作动机1三、 四弦秋与琵琶行之比较3(一) 、人物形象之比较4(二) 、叙事技巧之比较7四、 四弦秋的语言艺术8五、 四弦秋的地位价值11六、结语12参考文献13致谢14毕业论文1蒋士铨杂剧四弦秋研究一、引言蒋士铨(1725-1785) ,字心余、苕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是清代中叶著名的诗人、戏曲家。蒋士铨有着多方面的文学成就,诗词文曲,无一不工。他一生著述颇丰,主要有忠雅堂诗集 、 忠雅堂文集 、 铜弦词和藏园九种曲等。世人一般以为,蒋士铨“最擅长者莫如诗” ,他一生创作了两千多首诗,与袁枚、赵翼并称为乾隆三大家。此外,蒋士铨的戏曲成就也独步一时,共流
7、传下来十六种戏剧,其中杂剧和传奇各八种,成就卓越,被誉为“乾隆曲家第一” 、 “雅部之殿军” (青木正儿语) 。李调元雨村曲话评其藏园九种曲 “为近时第一。以腹有诗书,故随手拈来,无不蕴藉,不似笠翁一辈优伶俳语也。 ”1蒋士铨在戏曲方面的成就或许不及关汉卿、汤显祖等享誉世界的大戏曲家,但就其数量和质量而言,对其戏曲作品的研究理应受到我们的重视。然而自十八世纪以来两百多年,对蒋士铨戏曲的考察和研究始终不够细致、不够深入。除了冬青树 、 临川梦和空谷香等历来较为有名的传奇得到详细的研究外,蒋氏的大部分戏曲作品往往为人所忽略,其中也包括颇得评论家称赞的作品四弦秋 。 四弦秋是蒋士铨藏园九种曲中的一部
8、杂剧,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 。据蒋士铨四弦秋自序所言,他创作该作品只花了五天时间。该剧甫一脱稿,蒋士铨的友人扬州徽商江春即命家伶搬演,一时间文人墨客纷纷题词称赞。该剧直至道光年间还是京城各戏班常演的剧目,出自该剧的折子戏送客 、 女弹词成为昆曲的保留曲目,至今久演不衰。作为一部十分具有生命力的戏曲作品, 四弦秋一直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前人虽然对四弦秋有所评价,但往往限于形式和篇幅,未能对作品本身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拟从创作动机、人物形象、叙事技巧、语言艺术、地位价值等多个角度初步考察四弦秋这部作品,以期显明和延续四弦秋的魅力。 2二、 四弦秋的创作动机1 张玉奇论藏园悲剧 ,张玉奇
9、编蒋士铨研究论文集 ,江西人民出版社,1989 年 5 月第 1 版,第 43 页。2 本文所引用的四弦秋 ,均据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 ,中华书局,1993 年 2 月第 1 版。毕业论文2四弦秋是蒋士铨以琵琶行为蓝本创作的一本杂剧。在蒋士铨之前,前代已有两位知名戏曲家将琵琶行改编为戏曲,分别是元代马致远的青衫泪和明代顾大典的青衫记 。这两部戏曲各有其特色,在当时与后世也获得了一些比较好的反响。那么既然已有两篇相关剧作,蒋士铨为什么还要再一次将琵琶行改编为戏曲,其动机用意何在?笔者以为主要有以下几个缘由。琵琶行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创作于元和十一年(816)秋,恰值诗人贬谪江
10、州近一年时间。白居易于送客江头时无意中听到一位琵琶女的琴声与遭际,引发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千古感伤。 琵琶行以其饱满的情感和丰富的叙事内容得到后代两位戏曲家的青睐,他们将短短“六百一十二言”敷演成极生动曲折的爱情故事。以马致远的青衫泪为例,其内容大致为白居易、名妓裴兴奴与茶商刘一的爱情纠葛,最终白裴二人有情人终成眷属,戏曲圆满结局。以此来看,此剧大抵以写三角恋情为核心。顾大典的青衫记比青衫泪更进一步,剧本中增添了人物小蛮和樊素(白居易侍妾)等,人物之间纠葛更多,剧情也更加复杂化。虽然从戏剧本身而言,其故事性是必要的,但如青衫泪和青衫记之类的改编显然并不符合白居易的原意。白居易
11、创作琵琶行之要旨见于其序中:“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1琵琶女在诗中的出现,是由于二人有共同的天涯沦落的命运,白居易由琵琶女之伤感而联想到自身的命运,不禁泪湿青衫,与爱情毫无瓜葛。而马致远和顾大典以才子佳人、多角恋情的俗套模式来改写琵琶行 ,所作剧本不仅没有新意,落入以往窠臼,还在某种程度上损毁了白居易的形象。蒋士铨即认为这两部剧本“以香山素狎此妓,乃于江州送客时,仍归于司马,践成前约。命意敷词,庸劣可鄙。 ”2此应为蒋士铨创作四弦秋的最主要动机。蒋士铨所作之杂剧四弦秋 ,完全依照白居易原诗原意,并严格按照历史事实步步推进,最终抒发了白居易由沦落天涯而迸发出的最深
12、沉的感伤,这也是作者本人郁结于心的感伤。白居易的经历,虽不会经常发生在别人身上,但他的这种感伤,却时时刻刻有人遭受。蒋士铨一生仕途坎坷,辗转飘零,同时作为一名诗人和戏曲家,他比常人拥有更多的失意和无奈。在他的笔下,不仅有对沦落之感的由衷抒发,还有对世道的不满和抨击、对壮志难酬的愤怒和无奈。因而在该剧第二出改官中,蒋士铨花费了不少笔墨写世道的混乱污浊,白居易如何无端被贬江州,并就此事表达了自己强烈的不满和控诉,最集中体现在:“咳,方今有道之世,尚且如此,难怪六朝扰攘时,贤人把臂入林也。 ”3蒋士铨在四弦秋序中也说道:“捕贼一疏甫上,竟遭谴谪,固政府好恶之偏。而得旨施行,又何为者?岂以殿中论事,抗
13、直干怒。时虽赞解于裴度一言,而宪宗厌薄之心究不能释,因而借以出之耶。呜呼!1 白居易琵琶引并序 ,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685 页。2 蒋士铨四弦秋序 ,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 ,中华书局,1993 年 2 月第 1 版,第 185 页。3 蒋士铨四弦秋 ,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 ,中华书局,1993 年 2 月第 1 版,第 199 页。毕业论文3此青衫之泪所难抑制者也。 ”1这里,蒋士铨既是为白居易报不平,也是为自己的坎坷仕途叫屈。以他人之事,浇自己心中块垒,这也是蒋士铨创作四弦秋的动机之一。同时在四弦秋剧本中,也反映了蒋氏的某些良
14、苦用心。 四弦秋共一本四折,内容主要为:长安名妓花退红因年老色衰,嫁与九江茶商吴名世为妻,不料吴名世重利轻别离,不顾妻子的挽留和眷恋,随其他茶商一同往浮梁买茶去了,自此音讯杳然;白居易以言事得罪,被贬为江州司马,一年后在浔阳江头送客,恰值花退红夜半被梦惊醒,伤心独奏琵琶;白居易听见琵琶声后邀花退红上船相见,她于弹唱中诉说身世际遇,声泪俱下,白居易听后无限感触,泪湿青衫。四折戏中,第一折、第三折以及最后一折皆以花退红为中心,描述花退红的笔墨占了全剧大半。蒋士铨详细叙述了花退红如何知晓“弟走从军阿姨死” 2,如何被丈夫吴名世抛在浔阳江头,如何在梦中与故人相遇互诉往事,如何在被梦惊醒后独自弹拨琵琶。
15、在一连串的细节描述中,蒋士铨对花退红的种种心理无不体察入微,细细道来。这也反映了蒋士铨对女性人物的关注、理解和同情。 四弦秋并不是蒋士铨唯一一部描写女性悲剧命运的戏曲,他还塑造了空谷香中的姚梦兰, 一片石中的娄妃,香祖楼中的贫女李若兰等。尽管这些妇女性格各异,身份遭遇也都有不同,但她们的命运是一致的,都摆脱不了悲剧的结局。 四弦秋中的琵琶女花退红亦是如此,她虽辗转从良,却逃脱不了被丈夫抛弃的命运。从这个角度来看,对女性苦难形象的怜悯之情是蒋士铨又一创作的动机,不过这个动机更隐秘一些,已经融入到他日常的戏曲创作中去了。三、 四弦秋与琵琶行之比较四弦秋创作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 ,距离白居易写
16、作琵琶行的元和十一年(816) ,已过去了近一千年时间。在这段相当长的时间里, 琵琶行广为世人传诵,经久不衰,足可见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也正因为此,才有了后世戏曲家的青睐和改编。但诗歌和戏曲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体裁,即使四弦秋完全依照白居易原诗敷演,二者之间还是有许多不同的地方。以下笔者将从人物形象、叙事技巧两方面分析四弦秋与琵琶行的联系和区别。(一) 、人物形象之比较1 蒋士铨四弦秋序 ,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 ,中华书局,1993 年 2 月第 1 版,第 185 页。2 白居易琵琶引并序 ,朱金城笺校白居易集笺校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 年 12 月第 1 版,第 686 页。毕业论文
17、4在叙事诗琵琶行中,白居易主要刻画的人物是身世凄惨的琵琶女和沦落江州的自己,其他在座之人并不显明,暗含于背景当中。而蒋士铨创作的杂剧四弦秋 ,主要人物不变,依然是琵琶女和白居易,但作者无论刻画其中哪一位人物都更加细致生动,戏曲中还增添了许多原诗没有的情节。尤其是琵琶女此人,蒋士铨将其塑造得极为丰满,身世经历、人物性格一一交代完全,并给她取了一个十分应景的名字花退红。主要人物之外,原诗中提到的茶商、穆曹二善才等与琵琶女密切相关的人物,在四弦秋中都有出现。蒋士铨根据剧情需要为他们安排了一定的场景,如较为重要的茶商,蒋氏取其名为吴名世,详细记述了琵琶女如何被他抛下的过程,场景鲜活真实,如在眼前。除此
18、以外,蒋士铨为使四弦秋的剧情更加饱满,还在剧中增添了一些原诗中没有的人物。如吴名世的商友乌子虚,琵琶女船上的艄婆,白居易的友人薛存诚,抓拿盗贼的官兵等等,这些人物的出现,既充实了戏曲的内容,使事实交代更加圆满,也从各个方面烘托了主要人物白居易和花退红,由此可见,单就人物方面而言,蒋士铨的改编是较为成功的。首先来分析四弦秋与琵琶行中的主要人物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既作为叙述者而游离于诗外,又作为叙事的主人公而存在于诗中。这种双层的叙事状态,使得白居易的形象更富于内涵和深意。 琵琶行全诗长达六百余字,据其内容可分为三段:第一段讲述白居易送客浔阳江头,偶遇从京都而来弹奏技巧精湛的琵琶女,主客一同
19、欣赏她优美绝伦的琵琶声;演奏结束后,琵琶女向在座诸位讲述自己不幸的身世,她本是长安城一名倡女,因年老色衰嫁给了茶商,不料茶商重利,往浮梁买茶去了,抛下她独守空房;白居易自贬谪江州已有近一年时间,在这穷乡僻壤地段,连一段优雅的乐曲也难能听到,这落魄二人不经意间的相遇,琵琶女凄切的低诉,引发了白居易长久以来郁于心中的不平之气,不禁泪流满襟。从内容来看,有关白居易的叙述仅限于第三段,内容也较为单薄,不过是叙述“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1,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偶然听到的一曲京都琵琶音便如同仙乐一般了。白居易的沦落之感,一如琵琶的轻吟、江水的缓流而绵绵于心。然而诗中叙述仅止于此,至于他为何被贬
20、官、长久以来情绪如何,诗人未交待半语,似乎他的心事全由一曲琵琶牵引而出。笔者在前已有所述,白居易作为诗歌的叙述者,本身是真实存在于历史当中的,所以琵琶行的相关背景暨白居易的相关事迹,历史上已有记载。由于诗人本身和时代的原因,有些内容并未能写入诗中。但四弦秋为后世人所作,蒋士铨为使戏曲内容更加圆满, “乃剪划诗中本义,分篇列目,更杂引唐书元和九年、十年时政,及香山年谱 、自序,排列成章,每夕挑灯填词一出” 2。因此我们看到四弦秋中专门有一出改官 ,1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吴大奎、马秀娟译注元稹白居易诗选译 ,巴蜀书社,1991 年 10 月第 1 版,第 227 页。2 蒋士铨四弦秋序 ,周妙中点校蒋士铨戏曲集 ,中华书局,1993 年 2 月第 1 版,第 18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