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广东省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项目核查 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如期高质量完成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任务, 根据广东省交通运输厅转发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加强项目核查确保完成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目标任务的通知(粤交规函 2017 937 号 ) 要求, 开展全省乡镇和建制村通畅路线核查,确保到 2020 年我省已建成 的 通乡 镇 和建制 村硬化路仍保持良好路况,制定本 实施 方案。 一、指导思想 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是民心工程,是交通扶贫的重要内容之一,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要 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农村公路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
2、农村公路建管养运协调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以更高的认识、更大的决心、更实的措施,切实落实地方主体责任,认真抓好此项工作,绝不可搞“ 数字”达标,确保通硬化路建设成果经得起实地检验,经得起群众考验; 确保到 2020年,我省已全面完成的镇通行政村硬化路仍保持良好路况, 为我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二、实施范围 全省镇通建制村公路 通达 通畅路线,路线 明细表 以电子版发 放 。 核查时点为 2016 年 12 月 31 日。 2 三、实施机构及职责 为切实保证核查 到位,由省公路局负责牵头布置开展,各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抓具体落实,要做好本地区项目核查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3、,并及时向同级人民政府汇报有关工作情况,指导县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分级负责,以县为单位开展项目核查并认真完成后续整改工作,切实做到统计指标与实际状况“一一对应”。 四、实施内容 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建设已实施多年,不同阶段建设投资和标准存在差异,早期项目建设标准较低,加之有些地方养护不到位,部分项目存在“畅返不畅”等现象,应通过认真核查并及时整改达标。请各地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尽快组织开展本辖区内乡镇和建制 村通硬化路项目核查工作,并根据核查情况对存在问题的项目进行整改,具体要求如下: (一)根据统计指标开展通畅状况复核。 以 2016年交通运输综合统计年报、全国农村公路基础数据和电子地图库为依据
4、,按照民政部门相关文件,再次核准通硬化路乡镇和建制村名录。对已报通畅的乡镇和建制村逐一核查实际通畅状况,比如路面宽度是否达标,是否存在水毁路段,是否存在危桥,特别是核查实际路况是否良好,是否存在“畅返不畅”( MQI 或 PQI 低于70 分)的问题。结合核查情况,建立市级“畅返不畅”整改项目库(格式见附件)。 请各地市级交通运输主 管部门于 6 月 10 日前完成核查工3 作,并向省 公路 局报送核查报告(含电子版)。核查报告内容应包括“畅返不畅”的乡镇和建制村项目情况,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下一步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计划安排等。同时,请将地市级“畅返不畅”整改项目库一并报省 公路 局审核
5、汇总。 (二)对核查出的问题,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落实地方责任,制定适合本地区的整改方案和时间计划,及时进行路况整治,确保路况达标。同时,要加强养护管理,及时实施养护工程,确保到 2020年,通乡镇和建制村硬化路均保持良好路况,基本实现有路必养,养必到位。 (三)省公路局将根据各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上报的整改工作计划,开展相应督查工作。对整改措施不到位,不严不实、弄虚作假,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地市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及时查处,责成有关部门整治,并追究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责任。 五、实施要求 (一)加强 组织领导。为确保工作顺利实施、取得实效,各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加强领导、精心
6、组织,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成立由相关单位组成的实施管理机构,切实做好组织协调及督导推进工作。要结合实际,争取沿线地方政府的支持,建立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协调推进的工作机制。要将路域综合治理纳入当地政府的总体工作规划,依靠地方政府力量,协同整治,提高治理成效。 (二)积极筹措落实资金。对核查出路况不达标的项目要4 积极进行整改并加强平时养护管理。所需资金由各市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筹措,保障及时足额到位,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资金保障。 (三)加强技术支持。各地市交通主管部门要因地制宜、因路制宜,多手段综合整 改 。加强工程设计和规范施工组织管理,保证方案合理可行,保障工程质量可靠。 (
7、四)加强监督检查。各市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工作的监督检查,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按照部、省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时间节点推进。 (五)加强整改效果评估。要建立工程整改效果后评估机制,以质量、安全、进度、效益四项主要指标为基础,建立和完善符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改造工作考核指标体系,对工程整改效果进行科学全面的考核评估。 (六)营造良好舆论氛围。综合运用各 种媒介和宣传平台,大力宣传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的重要意义和实施成效,使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及广大群众熟知各自责任、权利和义务,在全社会形成爱护公路、依法保护公路的良好氛围,为保持良好路况创造条件。 附件:乡镇和建制村“畅返不畅”整改项目信息备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