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094949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2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医方剂配伍理论的历史研究研究报告在中医药物疗法中,众多的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中医方剂是由药物组成的,是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适宜的药物,按照组方原则,酌定用量、用法,妥善配伍而成,而配伍理论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 释名医学上的“方” ,其原始意义如何,尚未见专门的考证。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为:“方,并船也” 。中医“方”的出现,表明用药进入一个更高的互相配合的阶段。方剂的最古老的名称是“汤液” 。据晋皇甫谧甲乙经记载, “汤液”的创始人是传说中商初的伊尹,他“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 。这里将“本草”与“汤液”相对,正体现了单味药向调和众药的趋势演进。 吕氏春秋曾引用伊尹

2、的话:“调和之事,必以甘酸苦辛咸,先后多少” 。 1这就更进一步说明, “汤液”是一个复合体,多味相合,并有一定的调和方法。用多见的服药剂型“汤液”来代指方剂,是中医早期古朴的命名法。而“方”字的提炼,某种意义上更能体现其“相并”配伍的本质。早期文献中, 庄子逍遥游第一中的一段话明确表示, “方”已经具有“药方”的含义:“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客闻之,请买其方以百金。 ”2这个“方” ,毫无疑问是今日的处方或方剂的意思。剂,早期多通作“齐” ,即将多种药料配制成的药剂。 周礼天官冢宰卷二:“掌肿疡、溃疡、金疡、折疡之祝药劀杀之齐。 ”3上述的“齐” ,也相当于药剂,大多是经过加工炮制过的药方。

3、 “齐”和“剂”有时具有调剂、调节的意义,如后汉书刘梁传:“和如羹焉,酸苦以剂其味。 ”4这里的“剂”字很明显是调剂。现代的剂型、制剂等术语中的“剂” ,也都与调剂的意义密切相关。宋代医书中用“剂”来代指一类药方最多的是宋赵佶圣济经 。其书卷一“体真篇”谈到药石中的“阳剂刚胜,积若燎原,阴剂柔胜,积若凝冰” 。所谓阳剂,就是温热燥烈类的方药,阴剂就是阴寒柔润类的方药。其书卷十乃专立“审剂篇” 。其中对“剂”1吕不韦.吕氏春秋本味.上海商务印书馆缩印明嘉靖唐尧臣本:81.2庄周.庄子.见:浙江人民出版社.百子全书.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4:2. 3上海商务印书馆.周礼天官冢宰.卷二. 上海

4、商务印书馆缩印长沙叶氏藏明翻宋岳氏相台本:22. 4范晔.后汉书.北京:中华书局,1965:2636.2的解释是:“因药以制剂,犹设官焉;因剂以疗疾,犹分职焉。 ” 5这里“药”和“剂”已经是两个不同的层次。其意义是充分发挥各药的作用,使之配合成(方)剂,发挥协同治病的作用。 圣济经在宣、通、补、泻、轻、重、滑、涩、湿、燥这原属药物性质的十种分类系统后加上“剂”字,从而使之变成了十种不同方剂的分类法。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的“剂”实质上也与“方”相差无几,但似乎更偏于指代一类的方剂。考“方剂”一词的出现,医书晚于史书。见诸史书的记载在梁书陆襄传中:“襄母尝卒患心痛,医方须三升粟浆,忽有老人诣门货浆

5、,量如方剂,”6记载“方剂”一词最有影响的是新唐书方技传许胤宗:“脉之妙处不可传,虚著方剂,终无益于世,” 7由于这是正史所载,因此后世引用者甚多,从而加速了“方剂”一词的广泛使用。 新唐书是北宋欧阳修、宋祁等撰,说明“方剂”在当时已经为儒臣所熟知。配伍是现代名词,而在古时则代以“和剂” 、 “处齐”等涵义相近之词。依据中医药学名词记载配伍是:“根据治疗目的和药性特点,选择运用相应的理论原则,配合应用药物的方法。 ” 理论是指概念、原理的体系,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基于上述概念,本文关于配伍理论的选择标准为:在理、法确定的前提下,在方和药的层面,探讨依据某种理论选择药物并组成有效的方剂。2 概

6、述关于中医方剂学的配伍内容,古代医家已经有较多论述。在查阅古医籍后,认为能总结出较为完整的发展脉络和理论体系的部分方剂配伍理论是君臣佐使、药性、七情。依据四库医家类总叙记载:“儒之门户分于宋,医之门户分于金元” 。宋金元时期在我国历史上是医学理论的大发展时期,而方剂的配伍理论在此时期亦有较大的发展和完善。因此将方剂配伍理论发展分为 3 个阶段:宋以前、宋金元、明清。以下将按照历史朝代的演进简介各方剂配伍理论发展的主要脉络。5赵佶.圣济经.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0:177. 6姚思廉.粱书.北京:中华书局,1973:409. 7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5800. 3

7、2.1 宋以前(公元 960 年以前)在宋以前,关于方剂配伍的论述主要见诸于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和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 。 黄帝内经 、 神农本草经二书中主要论述了方剂配伍的理论,而较少有应用于方剂的配伍和解释方剂的配伍。而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则记载了君臣佐使和将五脏五味补泻用于配伍方剂。2.1.1 黄帝内经中的记载黄帝内经中记载了君臣佐使、气味与六气淫胜、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五脏五味补泻、标本、五行生克等配伍内容。君臣佐使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云:“方制君臣,何谓也?歧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歧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帝曰:善。 ”王冰

8、注曰:“上药为君,中药为臣,下药为佐、使。所以异善恶之名位。服饵之道,当从此为法;治病之道,不必皆然。 ”8即主病药物为君药,辅佐君药的为臣药,策应臣药的为使药,而非神农本草经中所说的上品药为君药,中品药为臣药,下品药为佐、使药。而王冰认为以三品分君臣佐使是道家服饵之法,非医家所用,医家是按黄帝内经中君臣佐使的涵义来制方的。气味与六气淫胜素问至真要大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 9在黄帝内经中记载的气味配伍主要是结合六气淫胜理论来阐述,如素问至真要大论:“司天之气,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泻之;” 10气味厚薄阴阳升降关于气味厚薄阴阳升降, 黄帝内经中主

9、要有以下记载:素问至真要大论:“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 11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 12“气味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 138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62.9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18. 10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05. 11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433.12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

10、1.13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5. 4五脏五味补泻 关于五脏五味补泻较早的记载是素问脏气法时论:“岐伯曰: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 。 14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 。标本标本一词首见于素问标本病传论:“故治有取标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故知逆与从,正行无问,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15五行生克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与五脏相配为肝木、心火、脾土、肺金、肾水。关于五行生克的记载个见于素问玉机真藏论:“肝受气于心,传之于脾,气舍于肾,至肺而死。心受气于脾,传之于肺,

11、气舍于肝,至肾而死。脾受气于肺,传之于肾,气舍于心,至肝而死。肺受气于肾,传之于肝,气舍于脾,至心而死。肾受气于肝,传之于心,气舍于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 ” 162.1.2神农本草经中的记载君臣佐使因神农本草经原书已佚,本论文所引神农本草经内容皆录自神农本草经最早注本梁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 。 神农本草经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以应人。无毒、有毒,斟酌其宜。欲遏病,补虚羸者,本中经。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欲除寒热邪气,破积聚,愈疾者,本下经。 ” 17

12、 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录中总结为:“养命之药则多君;养性之药则多臣;疗病之药则多佐,犹依本性所主,而兼复斟酌。详用此者,益当为善。 ”并解释其涵义说:“今安上品药性,亦皆能遣疾,但其势力和厚,不为仓卒之效,然而岁月常服,必获大益。病既愈矣,命亦兼申。天道仁育,故云应天。中品药性,疗病之辞渐深,轻身之说稍薄,于服之者,袪患当速,而延龄为缓。人怀性情,故云应人。下品药性,专主攻击,毒烈之气,倾损中和,不可恒服,疾愈即止。地体收杀,故云应地。今合和之体,不必偏用,自随人患苦,参而共行。但君臣配隶,应依后所说,若单服之者,所不论耳。 ” 18 以上可概括为上品药为君药,中品药为臣药,下品14程士德.素

13、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42. 15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158. 16程士德.素问注释汇粹.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290.17陶弘景.神农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7. 5药为佐、使。上品药药性和厚,主养命,无毒,能治疗疾病,久服延年;中品药主养性,无毒或有毒,可祛除疾病,但延年之力稍缓;下品药主治病,有毒,不可久服,病愈即止。药性药性一词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19药性的涵义古今有差异。 神农本草经云:

14、“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 ”20 据此可知,药性指四气和五味。而中华本草载:“药性是药物的性质与效能,是对说明药物各种治疗作用特性的抽象性、理论性的概括,如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等。 ”21 药性的涵义古今有差异,且今义比古义范围更广本文依从后种涵义。七情七情一词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叶华实,草石骨肉。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合和当视之。相须、相使者良,勿用相恶、相反者。若有毒宜制,可用相畏、相杀,不尔,勿合用也。 ”222.1.3 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记载关于依据药物三品

15、分类法所制方剂的记载依据神农本草经序中对药物三品分类法所制方剂的记载可见于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陶隐居云:依神农本经及桐君采药录 ,上中下三品之药,凡三百六十五味,以应周天度,四时八节之气。商有圣相伊尹,撰汤液经法三,为方亦三百六十首。上品上药,为服食补益方者,百二十首;中品中药,为疗疾祛邪之方,亦百二十首;下品毒药,为杀虫辟邪痈疽等方,亦百二十首。凡共三百六十首也。实万代医家之规范,苍生护命之大宝也。 ” 23这说明汤液经法中方剂是依三品分君臣佐使的原则制方,数量为三百六十首。其中用上品上药组成补益方百二十首;用中品中药疗疾祛邪之方一百二十首;用下18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

16、生出版社,1994:79. 19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4. 20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3.2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中华本草.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37.22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0.23王雪苔编著.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2.6品毒药虫辟邪痈疽等方一百二十首。此论述与王冰三品分君臣佐使的原则是表明药物善恶等,而非配伍原则的论述不同。惜汤液经法原书已佚,无从考据,仅能从陶弘景所述略窥一二。五脏五味补泻 较早应用五脏五味补泻法解释方剂配

17、伍的是梁陶弘景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或有夙痼,或有时恙,一依五脏补泻法例,服药数剂,必使脏气平和,” 24在书中按照“辨肝脏病证文并方” 、 “辨心脏病证文并方” 、 “辨脾脏病证文并方” 、“辨肺脏病证文并方” 、 “辨肾脏病证文并方”顺序论述,每一脏皆有大、小和补、泻汤,如有大补肝汤、小补肝汤、大泻肝汤、小泻肝汤。并在“辨肝脏病证文并方”条文后说明:“故经云:以辛补之,酸泻之;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适其性而衰之也。 ”25以小泻肝汤为例。方中包括枳实、芍药、生姜三味。按照上述“以辛补之,酸泻之”之原则,对照原书提供的二十五味药物的五味属性可知:生姜味辛,枳实、芍药味酸 26。以味酸之枳实、

18、芍药泻肝,辅以味辛之生姜,以达泻肝之旨。而大泻肝汤方中包括枳实、芍药、生姜、黄芩、大黄、甘草六味。以味酸之枳实、芍药泻肝,辅以味辛之生姜、苦味之黄芩、咸味之大黄、甘味之甘草,五味俱全,共奏泻肝之效。所以,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中的各脏大、小和补、泻汤皆是按照五脏五味补泻法来配伍方剂的。其他如唐甄权药性论和唐蒋孝琬杂注本草在书中亦记载了君臣佐使的不同涵义,后文将分述之。2.2 宋金元(公元 9601368 年)宋金元时期是医学理论大发展的一个时期。受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展的影响,中医学亦有较大的发展,尤其在医学理论方面。在方剂学史方面,部分医家开始广泛探讨方剂的配伍理论,并应用于方剂的

19、配伍中。这一时期医家探讨配伍理论的论述较多,选择论述较为集中且有所发展的部分医方书简述如下。2.2.1 宋代医方书中的记载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附指南总论卷上论三品药畏恶相反:“相反为害,深于相恶。相恶者,谓彼虽恶我,我无忿心,犹如牛黄恶龙骨,而龙骨得24王雪苔编著.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8.25王雪苔编著.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39. 26王雪苔编著.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校注考证.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8:52. 7牛黄更良,此有以制伏故也。相反者,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今画家用雌黄、

20、胡粉相近,便自黯妒,粉得黄即黑,黄得粉亦变,此盖相反之证也。药理既昧,所以不效,人多轻之。 ” 27上述论述阐述了相恶、相畏、相反和相杀的关系,并比较了相反为害,深于相恶。圣济总录宋赵佶圣济总录卷四治法记载了本标的内容:“病有本标,治有缓急,知所先后,乃得其宜。凡言本标,其说有三,有气之本标,若六气为本,三阴三阳为标是也。有病之本标,若百病之生,或生于本,或生于标,或生于中气是也。有治之本标,若取本而得,取标而得是也。三者虽若不同,要之皆以所因为本,所应为标。” 28本草衍义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八记载防风黄芪相须为用: “防风、黄芪世多相须而用。唐许胤宗为新蔡王外兵参军,王太后病风,不能言,脉沉

21、难对,医告术穷。胤宗曰:“饵液不可进” 。即以黄芪、防风煮汤数十斛,置床下,气如雾熏薄之,是夕语。 ”29太医局诸科程文较早记载主辅应用于方剂配伍的是宋太医局诸科程文 。书中记载解释方剂配伍的理论是主辅,如“卷八”记载:“治假令产后虚烦候,正一辅二奇方黄芪汤:黄芪为正,味甘微温,无毒。主补虚生川郡山谷,恶龟甲,用一两,蜜炙,剉。茯苓为辅,味甘平,无毒。主烦满。生泰山山谷,大松下。马兰为之使,恶白蔹,畏牡蒙、地榆、雄黄、秦艽、龟甲。用半两,剉。人参为辅,味甘微寒温,无毒,主五脏,调中。生上党山谷。茯苓为之使,恶溲蔬及藜芦。去芦头,用半两,剉。 ”30上述内容表明黄芪为正,茯苓、人参为辅。而畏、恶

22、、为使等内容是参考神农本草经 。书中有较多以主辅分析方剂配伍的实例,此不赘述。2.2.2 金元医方书中的记载伤寒明理论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 ”31此外, 药方论中选择仲景医方 20 首,依据君臣佐使和药性配伍理论详解其方剂的配伍。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上本草论第九认为:“故补上治上27宋太平惠民和剂局编.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6:282.28赵佶.圣济总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2:122.2

23、9寇宗奭.本草衍义.清光绪 2 年丙子(1876)至 13 年丁亥(1887)归安陆氏刻本.1.30太医局诸科程文.当归草堂医学丛书本.光绪四年秋日刊:14.31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明万历 29 年辛丑新安吴勉学刻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8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故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为味不纯粹者也。故味所厚则泄之以下,味所薄则通气者也。王注曰:味厚则泄,薄则通。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故附子、干姜,味甘温大热,为纯阳之药,为气厚者也;丁香、木香味辛温平,薄为阳之阴,气不纯粹者也。 ”32 刘完素将黄帝内经中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具体药物和组方相联系,认为补下治下的急剂

24、应该由气味厚的药物组成,如附子、干姜之类,为纯阳之药;补上治上的缓剂则由气味薄的药物组成,如丁香、木香之类,气不纯粹之药。此外,刘完素还提出根据病位远近之不同,组方用药的气味厚薄及药味多少也不同:“是以论气味之薄厚,合奇偶之大小。肝肾位远,数多则气缓,不能速达于下,必大剂而数少,取其迅急可以走下也。心肺位近,数少则其气急,不能发散于上,必小剂而数多,取其气宜散可以补上也。 ”33素问要旨论金刘完素在素问要旨论六气所胜用药中阐述风胜的治疗原则:“厥阴之胜,木旺,当先补其不胜。木旺者,先补其脾土,然后方泻其肝木也。治以甘清者,甘味和其脾。清者,春木旺,凉泻用,可以甘清。佐以苦辛者,脾苦湿,急食苦以

25、燥之,以辛润之。以酸泻之,是酸泻肝木之旺气也,是乃先归其不胜者,然后方泻之。 ”34此论述较黄帝内经中的记载更为详细。此外素问要旨论司天之气补泻用药中记载了用药补泻歌诀,这使得用药内容更易理解和传播。医学启源君臣佐使关于君臣佐使的记载为:“用药各定分两,为君最多,臣次之,佐使又次之。药之于证,所主停者,则各等分也。 ” 35气味厚薄阴阳升降张元素对药物中的气味厚薄、阴阳升降的关系有所阐发:“升降者,天地之气交也,茯苓淡,为天之阳,阳也。阳当上行,何谓利水而泄下?经云:气之薄者,阳中之阴,所以茯苓利水而泄下,亦不离乎阳之体,故入手太阳也。麻黄苦,为地之阴,阴也,阴当下行,何谓发汗而升上?经曰:为

26、之薄者,阴中之阳,所以麻黄发汗而升上,亦不离乎阴之体,故入手太阴也。附子,气之厚者,乃阳中之阳,故经云发热;大黄,味之厚者,乃阴中之阴,故经云泄下。竹淡,为阳中之阴,所以利小便也;茶苦,为阴中之阳,所以清头目也。 ”36 张元素关于药物性味与升降的关系,亦有论述:“苦药平升,微寒平亦升;甘32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33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934刘完素.素问要旨论.见:胡国臣主编.刘完素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33.35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6

27、4.36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569辛药平降,甘寒泻火,苦寒泻湿热,甘苦寒泻血。 ”37 此外,在医学启源下卷药类法象一书对药物分为“风升生” 、 “热浮长” 、“湿化成” 、 “燥降收” 、 “寒沉藏”5 类,并明确气味厚薄与阴阳升降,如防风:“气味俱薄,浮而升,阳也。其用主治诸风及去湿也。去芦。 ”38五脏五味补泻金张元素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加入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其内容见于医学启源中的“用药升降浮沉补泻法” 、 “脏气法时补泻法”等,如:“肝胆:味辛补,酸泻;气温补,凉泻。” 39即五脏各有酸、苦、甘、辛、咸补泻之不同,也有寒、热、温、凉

28、补泻之不同,这些阐释和发挥对五脏疾病的制方用药很有指导意义。而“脏气法时补泻法”认为:“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甘草。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五味子。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白术。” 40此论述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增加了相应的药物。归经据医学启源各经引用记载:“太阳经,羌活;在下者黄柏,小肠、膀胱也。少阳经,柴胡;在下者青皮,胆、三焦也。以上十二经之的药也。 ”41上述记载给出了六经的引经药,并且有上下之分。此外,张元素还提出根据病发部位所属之经选用引经药,如医学启源用药凡例记载:“凡疟疾,以柴胡为君,随所发之时,所属之经,分用引经药佐之” ;42 又如医学启源随证治病用药记载:“头痛须用川芎。如不愈

29、,各加引经药,太阳蔓荆,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苍术,少阴细辛,厥阴吴茱萸。 ”43上述内容表明太阳头痛用蔓荆子,阳明头痛用白芷,少阳头痛用柴胡,太阴头痛用苍术,少阴头痛用细辛,厥阴头痛用吴茱萸。由此可知张元素临证配伍方剂时对于一种病证,依据病发部位所属不同之经而选用不同的引经药。张元素认为引经药物配伍其他的药物可以走其他经。如医学启源药类法象记载:“升麻足阳明胃、足太阴脾引经药。若补其脾胃,非此为引用不能补。若得葱白、香芷之类,亦能走手阳明、太阳,能解肌间热,此手足阳明经伤风之的药也。 ”44此表明升麻本为足阳明胃、足太阴脾引经药,若与葱白、香芷配伍则能走手阳37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

30、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5638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6839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5840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5815941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6342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943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5444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17010明、手太阳经。五行制方生克法金张元素医学启源五

31、行制方生克法:“夫木火土金水,此制方相生相克之法也,老于医者能之。 风 制法:肝、木、酸,春生之道也,失常则病矣。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辛,以甘缓之,以辛散之。 暑 制法:心、火、苦,夏长之道也,失常则病矣。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45 其后并给出 2 首依此配伍的方剂为示例。珍珠囊张元素提出引经报使说,按照十二经分列每经的引经药,如在珍珠囊中记载“引经报使”:“足太阳膀胱经:羌活、藁本。足少阳胆经;柴胡、青皮。足阳明胃经;升麻、葛根、白芷、石膏。 46东垣试效方金李杲将气味厚薄阴阳与具体的五味相联系,如东垣试效方卷一用药法象:“味之薄者为阴中之阳,味薄则通,

32、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为阴中之阴,味厚则泄,酸苦咸寒是也;气之厚者为阳中之阴,气厚则发热,辛甘温热是也;气之薄者为阳中之阴,气薄则发泄,辛甘淡平寒凉是也。 ”47图经备要本草诗诀元周天锡图经备要本草诗诀书中“序例备要”标明依据神农本草经记载:“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以应天。无毒,多服、久服不伤人。欲轻身益气,不老延年者,本上经。 ”而直接标明某药为君药,如标明丹砂、消石、水银为君药。但是,书中所标注为君药的不一定是上品药,如“草部中品”中的麻黄、知母、白芷、防己等都标为君药。同时,上品药亦全非君药,如规定“草部上品”中的细辛、黄连、丹参为臣药。 48总之,宋金元时期宋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

33、局方论述阐述了相恶、相畏、相反和相杀的关系,并比较了相反为害,深于相恶;宋赵佶圣济总录记载了标本理论;宋寇宗奭本草衍义卷八记载防风黄芪相须为用;宋太医局诸科程文记载了应用主辅解释方剂的配伍;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选择仲景医方 20 首,依据君臣佐使和药性配伍理论详解其方剂的配伍;金刘完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将黄帝内经中气味厚薄阴阳升降与具体药物和组方相45张元素原著,任应秋点校医学启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8:214.46张元素.珍珠囊.见:郑红新主编.张元素医学全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73. 47李杲.东垣试效方.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42.48周天锡.图经备要本草诗诀.见:郑金生主编.海外回归中医善本古籍丛书(第九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4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