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1095870 上传时间:2018-12-05 格式:DOC 页数:82 大小:4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2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2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2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2页
自考企业经济统计学串讲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章 总论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二、企业组织类型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 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 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了解企业的基本概念及企业运行的基本过程;掌握企业运行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了解企业组织与经营;掌握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以及企业三大核算的内容。 一、企业与企业经济运行 (一)企业的含义(二)企业的经济运行(三)企业运行的条件(一)企业的含义企业是从事生产、流通和服务活动的盈利性组织,进行独立的生产经营,并从法律上确认其具有独立权力、利益和责任。构成企业的两个基本条件(P2):其一,企业是一个独立的以盈利

2、为目的的经济实体。经济实体是指直接从事生产经营的经济组织,企业作为经济组织,借助于一定的物质技术条件把各个生产要素合理的组织起来,从事商品等的生产经营。其二,企业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实体。这是从法律角度对企业地位的认定,它表明企业是根据法律规定成立的,具有独立财产和从事自主经营的经济实体。1.有关企业的补充说明(1)法人(2)产业活动单位(3)公司(1)法人应具备的三个条件: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独立拥有和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2)产业活动单位(P3 称为工厂)附属于法人单位,不能独立进行经济

3、核算具有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经济活动;单独组织生产、经营或业务活动;掌握收入和支出的会计核算资料。(3)公司(P17)经政府许可、两人以上集资组成的一种企业组织形式。主要形式有:无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无限清偿责任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负有限清偿责任股份公司以发行股票、筹集资本的办法成立的公司。(二)企业的经济运行企业的经济运行可以概括为投入与产出的运行两头连着市场。 (P4)企业经济运行,又表现为企业的存量和流量之间不断的运转和扩大。 (P5) 存量某时点上的结存量,如物品库存量、资金结存量等;流量段时期的累计量,物品、资金的使用量、投入量、产出量等。(三)企业运行的条件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

4、件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1.企业运行的内部条件(p.5p.6)人力要素劳动力和企业家物力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能源;财力要素资本金或资产,包括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其他资产;信息要素各种信息的搜集、整理、分析与运用。应学好统计学。2.企业运行的外部条件企业经营环境包括的范围极广,大致可归纳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思想文化环境等。 二、企业组织类型(一)企业组织(二)企业类型(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一)企业组织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 2.企业组织系统 1.企业组织结构及其表现形式(P.10)(1)企业组织是企业经营管理组织的简称,它包括企业领导制度、管理体制和组织结构等方面的内容。其中组织结

5、构是企业内部各部门与企业不同层次管理相结合的组织形式。(2)常用的组织结构有:直线式组织结构:职能式组织结构: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矩阵式组织结构;事务部组织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 直线式组织结构又叫军队式,首长负责制。垂直领导,优点是政出一门、集中、快速;缺点:受个人知识、能力所限,决断容易出现错误。职能式组织结构,下设各职能部门。优点:为首长分担比较细致的职能工作;缺点:下级部门政出多门。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上级部门的各个职能部门,不能对下发号施令。政出一门。上级的各个职能部门成为了参谋部。矩阵式组织结构,按某种项目或任务单独组织,具有一定的临时性。受双重领导。事务部组织结构,目

6、前跨国公司常使用的结构。多维组织结构即立体组织结构,是针对事务部的一种改进。2.企业组织系统(P.11)(1)厂部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挥机构。企业内部生产行政的最高指标机构,由厂领导包括正副厂长和三总(总工程师、总经济师和总会计师)以及各主要职能机构所组成,集中企业的主要权利,处理企业有关全局性、长远性,对内对外的重大问题。(2)车间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为企业三级行政组织的中间环节,起承上启下的作用,车间拥有相应的人力、物力条件,但一般只是企业内部执行生产经营任务的单位。(3)班组它由直接从事生产的职工所组成。从事原始记录最基本的地点。(二)企业类型1.分类标志

7、及原则(1)以产业活动单位(产品)为准(2)产品以直接用途为准(3)以产品的主要经济用途为标志2.常用分类标志的分类常用分类1.按部门分工或经营领域分类(P.13)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三次产业分类A- 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 制造业D-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G-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软件业 H-批发和零售业I-住宿和餐饮业J-金融业K-房地产业L-房租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斟查业N-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2.按经济类型分类(P.14)公有经济与非公有经济(1)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

8、国家或公民集体所有的经济成分,包括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2)非公有经济是指资产归我国内地公民私人所有或外商、港澳台商所有的经济成分3.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类(P.15)内资企业、港澳台企业、外资企业(1)国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联营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私营企业、其他企业。(2)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包括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商投资股分有限公司。(3)外商投资企业。包括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4.按企业生产规模分类(P.16)大、中、小型企业按企业生产规

9、模分类,企业可以划分为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5.按企业组织形式分类(P.16)单厂企业、联合企业6.按其他标志分类 (P.17)在企业经济统计中,还可以采取其他不同的标志分类。例如:按企业生产的要素密集程度的分类,按企业的隶属关系分类等等。(三)企业的主营与附营(P.17)1.企业主营与附营的划分主营是企业主要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附营是企业除主营外从事的其他生产经营活动。2.企业的多种经营 “一业为主,兼营别样。 ” 三、企业经济统计的基本内容 (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 (二)企业投入统计 (三)企业产出统计 (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 (五)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 (一)企业活动条件统计(P

10、.20)1.企业内部活动条件统计人力统计。包括企业职工人数及其构成-技术构成、文化构成、年龄构成、工龄构成等等。物力统计。在物力统计中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个是劳动手段统计,包括企业的房屋、生产设备和动力设备等等。财力统计。作为生产条件实行商品周转的动力,是以资金存量表现的,有固定资产与流动资金。2.企业外部活动条件统计企业经济统计除了进行企业内部人财物的统计外,还应该进行相应的外部条件即外部环境条件的统计研究,包括社会政治、科技水平、发展速度、市场需求及变化、资源供给、价格水平、协作单位和竞争状况有关信息进行统计考察。(二)企业投入统计1.物化劳动投入统计2.活劳动投入统计:活劳动的投入主要体

11、现在劳动的报酬投入。3.综合投入统计 (三)企业产出统计(P.22)1.成果表现实物量。包括(1)产品品种,不同的行业的企业品种固然不同,即使同一行业的企业也有多种不同的花色和型号。(2)产品质量产品的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有质量才有数量。(3)产品数量。产品数量有不同的计量方法,最常见的是用实物量和货币量进行计量考察。2.成果表现价值量。产品不论是物质产品,还是各种类型的服务,在进行价值量统计时,都有两个基本问题。价值构成价值构成有三部分组成,物化劳动价值 C。活劳动价值 V,剩余劳动价值 M,生产出来的产品,除包括新创造的价值(V+M)外,还包括转移价值 C,而转移价值又有劳动手段的转移价值

12、C1 和劳动对象的转移价值C2。在产品价值量统计中,由于价值构成是否包括转移价值及包括的范围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产值指标。价格表现现行价格。不变价格。(四)企业经济效益统计(P.24)1.从生产角度和使用角度考察经济效益经济效果、经济效用、经济效益;投入与产出的各种形式;2.从劳动投入考察经济效益劳动占用与劳动消耗的各种形式;3.从管理水平等其他因素考察经济效益包括除上述因素外的其他因素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五)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P.27 图表)1.企业经济活动条件指标体系在企业经济活动的条件方面,人力条件有各种劳动数量构成指标,包括技术、文化、性别以及年龄、工龄构成等等。2.企业投入指

13、标体系在企业投入统计指标方面,如前面所说的三要素的投入即劳力投入、劳动手段投入和劳动对象的投入,而且彼此有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投入统计指标,而且一种投入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反映,并分别构成相应的指标体系。3.企业产出指标体系在企业产出统计指标方面,有品种、质量和数量三个方面的统计指标。4.企业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对企业经济效益的统计,需要从不同方面进行经济效益统计考察,从而产生相应的经济效益指标体系。四、企业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P.28) (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二)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三)企业核算是国民核算的微观基础(一)企业三大经济核算 1.企业统计核算如上所述(1)企业经济

14、活动条件统计(2)企业投入统计(3)企业产出统计 (4)企业经济效益统计2.企业会计核算仅限于资金范围,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的全部经济活动。企业核算是以货币为计量单位,对企业经济活动的过程及结果,进行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并据编造会计报表的核算。其主要内容包括:凭证的填制和审核、账户的设备和记账、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会计报表编制等几方面。3.企业业务核算对企业各种经济技术业务活动最原始的登记与记录,是各项管理活动的依据。要及时反映,及时上报。又称原始记录。(1)供应阶段:在供应阶段,企业用货币资金购买原材料,支付原材料(或配套产品)的买价和采购费用,同供应单位发生结算关系。(2)生产阶段:在生产阶

15、段,生产资料同劳动力直接结合。(3)销售阶段:在销售阶段,企业出售产品,取得货款。(二)统计核算与会计、业务核算的协调1.三大核算的相互关系(P.30)以会计核算为中心;以业务核算为基础。2.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标志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P.31)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重要标志和具体内容。(1)原始记录与原始凭证协调统一。原始记录有原始凭证是业务核算、会计核算以及统计的基础依据。(2)指标口径协调统一。由于分析研究的不同,不同核算所用的口径,常常存在不相同的情况。(3)分类方法协调统一。有的分类方法是统计研究需要的,从会计和业务核算看,却作用不大。相反。有些分类是适应会计和业务核算需要的,

16、统计分析即用不上,需要统筹兼顾,尽量保持协调统一。(4)计算过程协调统一。(三)企业核算是国民核算的微观基础(P.32)国民核算就是国民经济核算,也就是国民经济统计学。 (P.36)国民经济核算以整个国民经济为对象,综合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环节之间的内在联系。包括五个方面:国民生产、投入产出、资金流量、国际收支、资金负债。企业核算既要为企业服务,又要责无旁贷地为国民核算服务。MPS: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SNA :国民账户体系包括食物产品、服务产品 五、企业经济统计学与有关经济、管理诸学科的关系 (P.33)(一)与企业经济学的关系(二)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三)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一

17、)与企业经济学的关系1.企业经济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企业经济学研究微观企业经济活动规律性科学(生产、经营、管理) 。着重从经济理论上研究企业经济活动的内在关系及规律。属于经济学。微观经济是针对宏观经济而言,主要研究单个企业或资源所有者如何对有限的资源进行分配,以取代最大的效益。2.企业经济统计学与企业经济学的区别联系企业投入少、产出大、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关键之一在于发挥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而劳动积极性与劳动配制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企业经济统计学 研究微观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数量特征与数量关系的方法论科学。(三)与企业管理学的关系(P.37)企业管理学是专门研究企业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的应用

18、科学。无非是怎么设置机构,是企业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企业经济活动的核心是经营与管理。包括人、财、物的筹集,供、产、销的筹划。还要与外部的宏观环境变化相适应。1.企业经济统计内容和范围的变化,即从过去单纯从生产过程统计转化为对企业整个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统计。2.企业经济统计工作职能的变化。即从过去只注重于反映国家计划的完成状况,转化为建立以企业经济统计效益为中心的企业经济统计体系,从过去只起检查、监督的作用,转化为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企业统计学为其提供所需的各种信息资料,在内容、范围、职能上应与其相一致。(三)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P.36)国民经济统计学属于宏观层次的统计研究。研究宏观经

19、济中的各种数量特征和关系,为宏观调控提供依据。GDP:国内生产总值=各部门的增加值之和1.国民经济统计学的概念及其研究内容企业统计学属于微观层次的统计研究,研究企业投入、产出过程中的各种数量特征和关系。但都属于统计学方法论科学。基本理论与方法是相同的。2.企业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区别与联系企业统计以国民经济统计学为向导,为国民经济统计提供基础资料。国民经济从横向来看,是工业、农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部门和文化、教育卫生和旅游等非物质生产部门的综合体。习题一1.什么是企业?企业与工厂有什么区别?2.企业运行需要哪些内外部条件?3.企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4.简述企业三大核算

20、及其相互关系?5.简述企业经济统计学与国民经济统计学的关系?第二章 企业统计组织与工作一、企业统计组织工作 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要对企业经济统计的工作过程、组织系统及资料来源有所认识;掌握企业原始记录设置原则、统计台账的登记、厂内报表填报及统计报表制度;掌握企业统计信息化的有关内容。 一、企业统计组织工作(一)企业统计组织系统 (二)企业统计工作过程 (三)企业统计资料的来源 (一)企业统计组织系统(P.39) 1.企业统计组织系统 以综合统计为中心,以车间统计为基础。在企业,综合统计一般设在综合计划部门或生产部门,如综合计划处(科)或生产

21、处(科),小型企业为计划(生产)股,而大型的集团公司可设经济运行部,其主要任务是根据上级统计报表制度要求以及本单位生产作业管理和经营管理的需要,制定本企业的统计制度,包括原始记录和统计台账,班组统计是企业内部最基层的统计记录,根据需要可调协一个兼职统计人员或核算员,以保证统计工作的质量和连续性。车间统计,应根据其实际情况及规模,设置专职或兼职统计人员,向上对企业职能部门及综合统计部门负责,向下对班组负责。厂部统计(各职能部门统计、综合统计)2.企业统计工作过程 (二)企业统计工作过程(1)企业统计调查(2)企业统计整理(3)企业统计分析(1)企业统计调查(P.41)定义:搜集管理所需要的各种原

22、始资料的过程,是企业经济统计工作的第一阶段,也是企业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的前提。主要调查方式:按调查范围分为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全面调查是对被调查对象中所有单位全部进行调查。其主要目的是要取得总体、全面、系统、完整的总量资料。非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单位进行调查。按调查时间分为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经常性调查是连续性的调查,它随着事物的时间上的发展变化而连续不断地进行登记,其主要目的是获得事物全部发展过程及其结果的统计资料,如对企业产值、产品产量、原材料消耗的连续进行登记等等。一次性调查不是连续登记的调查,它是对事物每隔一段时期后在一定时间点的状态进行登记。按组织方式分为统计报表制度(

23、详见 P.56)和专门调查。统计报表制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布置,自下而上的提供统计资料的一种搜集资料的形式专门调查是为了解与研究某些经济情况而专门进行的调查。专门调查又分为普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等等。企业统计调查的主要工作原始记录的设置与填写,详见 P.48。(2)企业统计整理(p.42)定义:将大量、凌乱、分散的原始记录整理成反映事物综合数量特征的各种统计指标的过程。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步骤:资料审核完整性(不缺不漏),准确性(准确、真实)。综合汇总登录台账。使原始数据分类集中,便于汇总计算,便于保管、利用。编制厂内报表按厂部各职能部门需要编制,将各种信息输送到综合统计,形成全

24、厂数字。建立数据库。计算机及统计专用软件的使用统计电算化。(3)企业统计分析(P.44)包括1.生产经营条件分析人、财、物在生产经营条件中,有人、财、物诸方面的条件,其中物质的条件有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它们在生产中不断地消耗,又不断的补充,并经常有所扩大,从而使企业在扩大的基础上进行。2.生产经营过程分析供、产、销;投入与产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是利用各种生产经营条件进行和产,以取得生产成果的过程,也是投入和产出的过程,所以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分析,也就是投入产出的分析,3.生产经营成果分析经济效益生产经营成果分析,可以对企业总体进行全方位的综合分析,也可以从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进行分析。(三)企

25、业统计资料的来源(P.46)企业经济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车间和各职能科室所提供的经济统计资料及企业外部搜集的统计资料。 二、企业经济统计工作 (一)企业原始记录 (二)企业统计台账(三)厂内统计报表 (四)企业统计报表制度 (一)企业原始记录(P.46)定义:原始记录是对事物发生最初实际情况的各种记录,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种情况所做的最初数字和文字记载。原始记录设置的是否全面、准确、严密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1.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2.原始记录的分类3.原始记录的设置原则(1)应满足统计、会计、业务核算的需要;设置企业原始记录的直接目的,在于为统计、会计和业务核算提供依据。(2)

26、应从实际出发,适应生产与管理的状况;企业原始记录是为满足企业经济核算的管理需要而设置的,由不同部门的企业生产特点和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就是同一部门的企业、车间和班组也不完全一样。(3)与各项管理制度相结合,成为管理制度的组成部分;这样做有利于原始记录工作的顺利发展,也能满足管理的需要。(4)简明扼要,通俗易懂,便于填写。原始记录包括的范围广泛,应依靠广大群众来登记。2.原始记录的分类按生产过程分为投入与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1)投入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利用方面的原始记录以及劳动报酬等情况记录;劳动手段存量及其利用方面的原始记录等。;原材料、燃料、动力等方

27、面的各种记录,综合投入即财务成本方面的原始记录。(2)产出方面的原始记录。包括:生产方面的各种记录,主要有产量、品种、质量等记录,销售方面的各种记录,有销售收入、销售利润等记录。反映企业经济技术进步与发展的各种记录等等。2.按记录内容分为综合性与专用性原始记录(1)综合性原始记录,是在一张记录表上记录生产经营等多方面情况。以生产者为记录对象的生产记录班组 姓名 年月 日以生产设备为记录对象的生产记录以产品为记录对象的生产记录这种原始记录,反映了某种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情况例如:企业产品的加工路线单(如表 2-3)它是反映部门在各道工序过程中的有关数量、质量等情况的凭证又称长票3.综合性原始记录(

28、P.50) :以生产者为对象的原始记录工票以生产设备为对象的原始记录设备卡片以产品为对象的原始记录加工路线单专用性原始记录(P.52)领料单等。领料单表 2-4领料单位: 单号请领日期 年月日 发料日期: 年月日 (二)企业统计台账(P.52)统计台账是依据统计分析的要求,为对原始数据进行分类汇总而设置的一些账册。需按时间顺序,对原始数据逐项分类入账。1.统计台账的分类(P.53)(1)按层次分为班组台账、车间台账和厂部台账。班组统计台账车间统计台账职能科室统计台账(2)按内容繁简分为综合台账和专用台账。综合性台账:综合性台账是将各项有指标按照时间顺序综合登记在一个表册上。专用台账:专用台账是

29、把某一项指标按时间顺序系统地登记在一个表册上。(三)厂内统计报表依据原始记录或台账的资料汇总编制,以便将汇总后的综合资料传送给车间或厂部的综合统计部门。厂内报表的分类(P.56)按内容不同分为生产、劳动、原材料、设备、财务成本等;按报送时间不同分为日报、周报、旬报、月报等。(四)企业统计报表制度(P.56)统计报表制度是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指标内容、报送时间、自上而下地布置、自下而上地逐级汇总的一种定期报告统计资料的统计报告制度。主要优点与不足:统一性、时效性、全面性、可靠性。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形势,不能快速提供基本统计资料,是宏观调控的基本依据。(P.57)统计报表的调查表式综合表与基

30、层表(P.58)综合统计表以基层表为基础,广泛利用各业务部门的资料,结合运用行之有效的多种调查和推算方法填报。对于基层年报,原则上由各级统计部门统一组织向基层表布置并进行基层人员培训,统一组织基层报表的收集和审核工作。 三、企业统计信息化(P.61) (一)企业信息化建设(二)企业信息的作用与种类(三)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一)企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全国统一的信息化统计指标体系;为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必须完善企业内部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开发统计软件。(二)企业信息的作用与种类(P.63)1.作用(1)是企业统计工作的基础;(2)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3)提高管理人员的水平;(4)决定企业经济的发展。

31、2.分类(1)原始信息和加工信息(2)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3)历史信息与未来信息(三)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P.64)企业信息库企业信息的来源与储存来源内部来源与外部来源储存手工储存,缩微储存,计算机储存企业统计信息库的建立应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原始记录是资料的根本来源;统计台账是汇总资料的主要手段;厂内报表是将汇总资料传送给综合统计的主要渠道。最后形成全厂的各种综合统计数字。习题二1.简述企业经济统计的工作过程。2.企业经济统计分析的内容有哪些?3.什么是原始记录?有哪些设置原则?4.简述统计台账的定义、作用及种类。5.简述厂内报表的定义及种类。6.建立企业信息库应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第三章

32、 企业产品统计一、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 二、企业产品的计量方式 三、企业产品原始实物量统计 四、企业产品标准实物量统计 五、企业劳务工作量统计 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内容,应了解企业产出的表现形式,区分物质产品与劳务产品,成品与未完成品。掌握产出的计量方式及原始实物量、标准实物量、劳务工作量的统计。 一、企业产品的表现形态(一)企业物质产品 (二)企业劳务产品 (一)企业物质产品(P.68)1.企业物质产品的概念又称实物产品或有形产品,是企业生产活动的结果,创造了新的实物形态和新的使用价值。2.企业物质产品的基本特征必须是企业的直接、有效的劳动成果。生产和使用可以分离、储存和转运。3.企业物

33、质产品的分类企业物质产品的分类(P.69)分为完成品和未完成品。在不同行业中有(1)工业产品的分类(2)农业产品的分类(3)建筑产品的分类(1)工业产品的分类特点:生产过程由许多工序构成,按工序的不同组合构成不同的车间。分类:成品、半成品、在制品。成品完成了企业的全部生产过程,经验收合格并已办理了入库手续的产品。半成品完成了车间的生产过程,经验收已入半成品库。可作为成品出售。在制品正在车间内加工、未入半成品库的产品。这种划分受企业分合(生产起点变化)的影响。分合:就是一个企业分成两个,或者两个企业合并成一个(2)农业产品的分类特点:产品有不同的自然生长期和成熟标准。分类:成品和未完成品。成品结

34、束自然生长期达到成熟标准。未完成品没有结束生长期或结束了生长期但未达到成熟标准的动植物。(3)建筑产品的分类特点:生产周期长,不可移动,但可分解为若干个独立施工的单位工程(分部、分项工程)分别按完工程度计算实物量。分类:交工工程、已完施工、未完施工。交工工程,相当于成品,完成了合同规定的全部施工任务,办理了竣工验收手续,已移交给建设单位的建筑施工工程。已完施工,相当于出售的半成品,已完成了合同规定的施工任务的单位工程,是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结算工程款的依据。未完施工,相当于在制品,尚未完成预定施工任务的工程,不能据以结算价款。(二)企业劳务产品(P.72/102)又称无形产品。原 MPS 体系将其分为两大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