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一、南京历史地理概况江苏行政区范围内的吴文化(苏州无锡地区)、楚汉文化(徐州淮安地区)、六朝文化(南京镇江地区)、维扬文化(扬州泰州地区)等区域文化都是江苏文化大观中的璀璨明珠。(一)南京历史发展南京简称宁,江苏省省会,地处长江下游的中心,“黄金水道”长江从其境内穿越,是全国最大的河港。诸葛亮语:“钟山龙蟠,石头虎踞,真乃帝王之宅也”。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曾赞叹道:南京“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中之大都市诚难觅如此佳境也。”我国四大古都之一(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六大古都(加开封、杭州);七大古都(加安阳)。截至 2011 年 12
2、月,南京有世界文化遗产 1 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7 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00 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261 处,总计 388 处。1982 年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一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东郊汤山猿人头骨的出土,表明 50 万年前南京就是古人类聚居之地。周元王三年(公元前 473 年),越王勾践一举灭吴,越国成为雄据长江下游的强国。为了向外扩张,称雄江淮,与齐、楚争霸,勾践于第二年(公元前 472 年)命越国大夫范蠡在长干里筑此城,史称“越城”,是南京地区有确切年代可考的最古老的城池。六朝故都:东吴 222280 东晋 317420 南朝宋 420479 齐 479502 梁 5025
3、57 陈 557589 十朝都会:南唐 937975 明初13681421 太平天国 18511864 国民政府 1912、19271949南京之名始于明代初年,之前有金陵、秣陵、建业、建邺、建康、白下、升州、江宁、集庆、应天等名。明成祖时国都北迁,应天府改称南京。太平天国称之为天京、清朝称为江宁,辛亥革命以后再改称南京至今。1949 年 4 月 23 日,南京解放。毛泽东写下了著名的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二)南京的自然环境与旅游资源(1)地理位置南京位于江苏省境西南
4、部,地处长江下游的中心,是全国最大的河港,东距长江入海口约 400 公里。西边是冈峦起伏的皖南丘陵,北边是辽阔坦荡的江淮大平原,南边是水网密布的太湖地区,东边是锦绣富饶的长江三角洲。南京现辖 11 个行政区和 2 个郊县(鼓楼、玄武、建邺、白下、秦淮、下关、雨花、栖霞、江宁、浦口、六合;溧水、高淳)。市域总面积 6598 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 4100 多平方公里。南京的人口数,2011 年为 812 万。(2)自然条件气候:南京属于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季风气候明显。冬冷夏热,四季变化分明。初夏有梅雨,夏秋多台风雨。年平均气温1516。长江流域“三大火炉”(重庆、武汉、南京) 市树雪松,市花
5、梅花自然植被:南京的自然植被属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混交林,法国梧桐、马尾松分布较普遍,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特征。土壤与矿产资源:南京的土壤类型按地貌不同分为低山丘陵区土壤、岗地区土壤和平原区土壤三大类。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还有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等。南京的主要矿产有铁、铜、铅、锌、锰以及石灰石、白云石等。(3)南京的旅游资源其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a 南京最为突出的是陵墓景观。明孝陵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帝王陵墓(周围 45 里,建造前后历时 30 余年),中山陵是伟大的政治家孙中山的陵墓,雨花台烈士陵园是我国最壮观的烈士墓地。此外,还有历史最久的三国东吴孙权之墓,极为豪华的地下宫殿南唐二陵,明
6、代功臣徐达、常遇春、李文忠等人墓,民国名人邓演达、谭延闿、廖仲恺、何香凝等人墓,南京航空烈士公墓,灵谷寺阵亡将士公墓等等。南京还有雨花台烈士陵园、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总统府、梅园新村等多处爱国主义基地。b 风景秀丽的明代城墙。南京几乎所有的公园,都附着在这个风景圈上,它们凝聚了南京悠久的文化,抒发了当今豪迈的情怀,游览这道风景圈会让你陶醉、流连忘返。c 久负盛名的十里秦淮。自六朝时,内秦淮河一带就已成为名门望族聚居之地,商贾云集,文人荟萃,儒学鼎盛。隋唐以后,渐趋衰落,却引来无数文人骚客来此凭吊。到了宋代逐渐复苏为江南文教中心。明清两代,是十里秦淮的鼎盛时期。秦淮河两岸河房鳞次栉比、雕梁
7、画栋,河上画舫凌波、浆声灯影,构成一幅如梦如幻的美景奇观。d 觅迹观瞻的十朝烟尘宫阙。南京城内,现存明代宫殿遗址、太平天国王府、总统府、煦园、瞻园,以及江南保存完好规模最大的古建筑2群朝天宫等等。这些帝王殿宇园林,是江南建筑的精品。e 南京郊区郊县,以自然风光游览为主。主要有栖霞山、汤山、牛首山、老山、珍珠泉、汤泉等风景古迹名胜,消闲度假,颇有野趣风情。(三)山川形胜(1)三条山脉分布其间1,江北:老山山脉。西南东北走向,主要分布于浦口区(原江浦县境内)。2,中间:宁镇山脉,向北突出的弧形,分布于南京、镇江之间。西翼呈东北西南走向,又分成三支楔入南京市区或切近市区边缘。北支(龙潭山栖霞山乌龙山
8、幕府山)。中支(宝华山龙王山灵山钟山)。钟山西延为富贵山、覆舟山(九华山)、鸡笼山(北极阁)、鼓楼岗与五台山等,为横断市区的天然分水线,南边属秦淮河水系,北边属金川河水系。南支(汤山青龙山黄龙山大连山),跨秦淮河谷地为方山、祖堂山、牛首山、凤凰山等。3,南面:茅山山脉,分布于溧水、溧阳境内,主要山岭有东庐山和回峰山。(2)南京地区的平原:南京地区平原部分可分为三大类:沿江平原、河谷平原和湖盆平原。(3)南京的山钟山、幕府山、栖霞山、雨花台钟山:钟山古名金陵山,秦汉时期称钟山,三国时孙权改名蒋山,东晋时称作紫金山,也称北山,明代一度改称神烈山。钟山山体东西长 7000 米,南北宽 3000 米,
9、面积 20 多平方公里,象一条巨龙盘在南京的东边。三国时诸葛亮称“钟山龙蟠”(城西边有石头城,称“石城虎踞”,所以南京有“虎踞龙蟠”之称)。山势略呈弧形,弧口向南,有三个山峰,东西并列如笔架。幕府山:幕府山在中央门的外面,北临大江,在历史上一直是南京北郊的门户。山的得名一般认为是东晋丞相王导曾设幕府于此。山的南麓是六朝建康都城的北郊重镇“白石垒”的所在地,南京的古名“白下”即来源于此。栖霞山:栖霞山在南京城东北,古名摄山,因山中盛产甘草、野参、当归和茯苓等可以养生的药草而得名。山的最高峰叫凤翔峰,也叫中峰。由于峰上原有三茅宫,又名三茅峰。登临此峰可以眺望南京与镇江之间最宽的江面“黄天荡”和江北
10、六合的灵岩山。雨花台:雨花台古称石子岗,原是古长江及其支流古秦淮河的堆积物,高 5565 米,形成的年代可以上溯到 200300 万年以前。相传在梁朝时,山上的高座寺里有一位很有学问的云光法师在山顶上讲经,由于他讲得非常精辟生动,竟然感动了上天,降下宝花如雨。唐朝人采用了这一传说,把石子岗改称为雨花台,所产的花石子也就叫做雨花石。(4)南京的水长江、秦淮河、金川河、玄武湖、莫愁湖长江:长江自鄱阳湖以下水量大增,江面加宽,所以目前以江西九江附近的湖口港作为下游的起点,而南京正好是下游的中心。长江从西南向东北横穿南京市区,将南京分成江南、江北两大部分。在江面的上下游方向,各有一个大沙洲,上游的叫江
11、心洲,下游的叫八卦洲。秦淮河 秦淮河位于南京的城南和南郊一带,全长 110 公里,流域面积 2631 平方公里。秦淮河上游分别在句容和溧水两县境内。东源来自句容城北的宝华山,经过句容县城,汇集赤山湖水,再流经湖熟镇到方山附近的西北村与南源之水汇合;南源来自溧水东南的东庐山,经溧水县城和秣陵关附近,也流经方山西北村。两源汇合以后,水量增大,直抵南京城下。河水在通济门外又分为两支:一支为“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经夫子庙、镇淮桥(在中华门内)出西水关(在水西门稍南),长约 5 公里;另一支为“外秦淮”,也就是明代南京城南的护城河。它绕过南城外的东、南、西三面,到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在唐代以前,
12、秦淮河就在莫愁湖一带入江。南唐以后,才沿着古石头城西流向长江,入长江口在下关三汊河附近。金川河 金川河原来是南京城北的大河,上源在鼓楼岗附近,在下关宝塔桥附近入长江。南京最早的居民点北阴阳营原始村落遗址,就位于金川河上游的二级台地上。明代时为江淮之间各种物资渡江转运至南京城内的主要水道,也是城北居民和驻军用水排水的重要水源。其下游今天成了玄武湖的泄水河。玄武湖 玄武湖是钟山与长江之间的一座大湖,原来直通长江,后来几经变迁,湖面逐渐缩小。现在全湖面积 472 公顷,环湖周长 10多公里,仍是南京的第一大湖。莫愁湖 莫愁湖名称最早见于北宋时的太平寰宇记,书中说:“莫愁湖在三山门外,昔有妓卢莫愁家此
13、,故名。”从地貌情况来看,莫愁湖的形成,大致就在唐代以后。李白游金陵时,所看到的白鹭洲(在今江东门附近)还在江水之中,即所谓的“二水中分白鹭洲”;南唐以前的长江还从石头城下流过。后来,江水西迁,一些沙洲连接为陆地,深浅不一的江汊就形成湖泊和池塘,莫愁湖就是在这种自然变迁的情况下出现的。3二、南京的早期历史南京有约 50 万年的人类活动史,2400 多年的建城史,1700 多年的建都史。(一)石器时代的南京(1)汤山和“南京猿人”汤山是南京东郊江宁区的一座丘陵,距离南京城约 30 公里,因有“四时如汤”的温泉而得名。1993 年 3 月,在南京市东郊汤山镇的雷公山石灰岩溶洞葫芦洞里发现了两具古人
14、类头骨化石,引起世界瞩目。“一号头骨”年代测定为距今 52 万年左右,“二号头骨”年代测定为距今 30 万年左右。(2)溧水回峰山神仙洞遗址1977 年底,考古工作者在南京市属溧水县白马乡回峰山神仙洞遗址进行发掘时,发现一块属于成年女性的颞骨化石和 18 种动物化石。在洞内出土化石的堆积层中,发现了炭屑和一小块陶片,经 14C 测定,得知绝对年代为距今 112001000 年。(3)星罗棋布的古文化遗址在距今六七千年前后,南京地区出现了大量的原始村落,现在已经查明的就有二、三百处。为了利于农业和渔猎,这些远古居民点大多建立在河流旁的台地上。南京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最典型的有:(4)薛城遗址
15、 位于高淳县薛城乡的石臼湖南岸,是南京地区目前已知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一处史前文化遗址,距今约 6300年,面积约 6 万平方米。(5)北阴阳营遗址 位于南京城内鼓楼岗西侧的金川河上游东岸,是目前南京城区范围内仅有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195558年南京博物院进行了四次发掘,发现了距今约 50006000 年前的居住遗迹、墓葬和石器、陶器、纺轮、石球、陶弹丸、骨箭头等大量遗物,有的死者口中还放置了雨花石。(6)营盘山遗址 位于浦口区三河乡,南距长江约 5 公里,为一个面积较大的土山岗丘。1982 年底至 83 年初,南京市博物馆对该遗址上发现的一处新石器时代墓地进行了发掘,随葬品中出土玉器
16、近 300 件。遗址中出土了陶塑人面像“金陵先祖”,现藏南京市博物馆。(二)南京地区的青铜文化湖熟文化(1)湖熟文化的发现与命名湖熟文化是南京博物院于 1951 年在江苏省江宁县湖熟镇最初发现的,此后这种类型的文化遗址在江苏、安徽的长江沿岸地区普遍发现。以秦淮河中游的湖熟镇一带较为集中,称为“湖熟文化”。湖熟文化的开始年代约当于中原商代前期,下限应该到吴国建成之时,即西周初年。据粗略统计,约有 200 处之多,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聚居区:(1)最集中的是秦淮河流域;(2)其次是南京西南沿江区,即今宁芜铁路一线;(3)再次是从金川河流域经玄武湖到东北沿江地区;(4)第四是在高淳、溧水两县境内;(5
17、)在长江北岸的浦口、六合两区境内的滁河下游两岸,也有数十处。(2)湖熟文化长江下游的青铜文化湖熟文化是长江下游的一种早期青铜文化,青铜器的出现是青铜时代出现的标志。湖熟文化反映出南北文化兼容的特征、是研究商周时代南京地方文化面貌的典型材料之一。(3)湖熟文化吴文化的前身周太王有 3 个儿子,太伯、仲雍和季历。季历有子名昌,昌就是周文王。太伯和仲雍一同远走江南,来到今天的无锡苏州一带,成了吴国的开创者。到了公元前 11 世纪,周文王昌的儿子周武王起兵灭商,建立周朝。为了表彰太伯、仲雍,武王正式把江南地区分封给了太伯、仲雍的后裔周章,号称“吴伯”。吴国,当时称“勾吴”。固城实际就是吴国的重要城邑。
18、“固”是勾吴的速读。(4)南京地区商周时期的墓葬湖熟文化的遗址,大多位于高出地面的土墩上,俗称“台地遗址”。南京地区的商周墓葬,不挖墓穴,平地放置尸体和随葬品,然后堆土起坟,称“土墩墓”(中原地区的西周墓是长方形土坑竖穴墓)。4(三)南京地区的早期城邑从春秋战国开始,直至秦汉之际,南京地区先后出现了一大批早期城邑。(1)棠邑和濑渚邑(固城)棠邑故城位于今六合区区政府的西北。棠邑在秦朝时属于东海郡,汉代时先后属于临淮郡和广陵郡。由于矿产资源丰富,汉朝政府在此设有“铁官”来管理开采和冶铸。固城位于今高淳县城东南 10 公里处的固城湖畔。固城在秦汉时为溧阳县治所在,现在还保存有外城、内城和护城河等部
19、分遗迹,俗称“楚王城”。(2)越城越城遗址位于今中华门外长干桥西南的古长干里。公元前 473 年,越王勾践一举灭吴,于次年命越国大夫范蠡在长干里筑此城,史称“越城”,又叫“越台”;因是范蠡所筑,也称“范蠡城”。(3)金陵邑公元前 333 年,楚威王熊商灭越,在石头山(今清凉山)一带筑城,名为“金陵邑”。当年的长江在石头山西麓流过,秦淮河又从山南流入长江,形势十分险要。金陵邑是南京地区年代仅次于越城的第二座古城,南京的古名“金陵”一词也始于此时。(4)秣陵关、小丹阳、湖熟镇公元前 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秦朝,分天下为 36 郡(后增至 40 郡),南京地区属鄣郡(治所在今浙江长兴西南)
20、。前 128 年,汉武帝封刘缠为秣陵侯,以秣陵县城为侯国都城;封刘敢为丹阳侯,以丹阳县城为侯国都城;封刘胥行为胡孰侯,以胡孰县城为侯国都城。(5)石头城孙权在 211 年将政治中心从京口(今镇江)迁至秣陵,并改秣陵为建业。第二年在清凉山上楚国金陵邑的基础上,修筑石头城。石头城以清凉山西坡天然峭壁为城基,环山建造,其范围大致与清凉山相当。石头城在东吴、东晋和南朝都被用来作为水军根据地和首都西面的军事重镇。(6)丹阳郡城221 年,孙权在今武定桥东南建丹阳郡城。后来,两晋和南朝继续使用这座丹阳郡城。(四)南京城名演变经过粗略统计,在清末民初江宁府的范围内,县、州、郡以上的正式名号就有 42 个,如
21、加上简称、美称、雅号,竟达 62 个。(1)62 个名号分类这些名号,大致可以分为五种类型:第一类是以自然地理等特征命名的;第二类是以政治褒贬命名的;第三类是以纪念某名人、朝代或用吉祥文字命名的;第四类是侨置的郡、县;第五类是代称、简称、雅号、美称。(2)南京常见名号的来历和传说扬州 禹贡分全国为九州,南京属于扬州地域。隋代以前(东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扬州”基本上与今天的扬州(原来称为广陵或江都)没有关系,今天的扬州是隋开皇九年(589 年)后的“扬州”。“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最早出自南朝宋人殷芸的小说一文。金陵、秣陵 这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正式名称,一直沿用至今。其来历,一般认为是因南
22、京钟山(紫金山、金山)在春秋时叫做金陵山。秦始皇使淮水流贯金陵,泄散王气,并将金陵改为秣陵。建业、建邺、建康 212 年,孙权于石头山筑石头城,并改秣陵为建业,取“建功立业,统一天下”之意。建业之古称与石城、石头城之雅号均产生于此。282 年,西晋改建业为建邺;313 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的名讳,又改建邺为建康。临江、江宁、上元、宁 280 年,分秣陵置临江县;307313 年,置江宁县;675 年,改江宁县为上元县。后来临江、上元、江宁都是南京的别名。“宁”是江宁的简称,也是今天南京的简称。南京 1368 年,明太祖朱元璋以北宋故都开封府为北京,以应天府为南京。5三、六朝故都(上)立国江南的
23、东吴,于 229 年定都建业,开创了南京成为都城的新纪元。以后,东晋王朝(317420)和南朝宋、齐、梁、陈四代(420589)相继在这里建都,前后达 360 年之久,史称“六朝”,南京也就被称为“六朝古都”。(一)东吴(1)孙权定都建业211 年,孙权把吴国的政治中心由京口(今镇江)迁到秣陵(今南京),并改秣陵为建业。第二年,修筑石头城,作为屯粮和驻军之所。(2)建业都城及外围堡垒229 年,孙权定都建业,开创了金陵建都之始。都城位置在玄武湖以南:北自鸡鸣寺,南至淮海路一带,东起逸仙桥,西抵鼓楼岗。东吴以后五个朝代的都城大致都在这个位置。(3)太初宫、昭明宫和苑城孙吴旧宫为太初宫,后来又建造
24、昭明宫和皇家花园苑城。(4)东吴政权的覆亡263 年,司马氏灭蜀。265 年,司马炎建立晋朝。280 年,王浚所率的舟师抵达石头城下,吴国灭亡。(二)东晋(1)司马睿定都建康313 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名讳,将建邺改称建康。317 年,琅玡王司马睿率领 30 万人从中原仓皇来到江东,建立东晋王朝。(2)北府兵和淝水之战从东晋中期开始,王氏势力渐衰,世家大族谢氏的代表谢安开始执政。383 年,苻坚率领 80 万大军,企图一举灭晋。宰相谢安在秦晋的界河淝水指挥东晋军队大败前秦。这是我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著名战例之一。而且这一战还诞生了“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三个成语典故。(3)东晋政
25、权的覆亡399 年,孙恩、卢循起义爆发,虽然东晋政权最终镇压了起义,但是军政大权在平起义军的过程中落在了大将刘裕的手中。420 年,刘裕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东晋灭亡。(4)建康宫(台城)的兴建东晋前期的建康宫城,大体上还保持着东吴时的原来面貌。到东晋后期,在大族谢安的主持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主要的工程是在东吴苑城和昭明宫的基础上,修建一座规模庞大的“建康宫”。(三) 南朝东晋亡后,在东晋原来统治的江南地区,自 420589 年共 170 年间,相继建立起宋、齐、梁、陈四个王朝,都以建康为都城,历史上称为南朝。(1)宋 :420 年,刘裕废东晋皇帝,自立为帝(宋武帝),国号宋。史家一般
26、称刘裕建立的宋朝为刘宋。422 年,刘裕病死,子刘义符继位。不久,刘义符被大臣废除,其弟刘义隆(即宋文帝)继位,年号“元嘉”。文帝在位 30 年,进行了一些改革,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社会秩序良好,阶级矛盾缓和,使长江以南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元嘉之治”。但是宋文帝以后,宗室诸王和将帅发动了连年不断的内战,局势非常混乱。479 年,禁军将领萧道成乘机而起,夺取了刘宋政权,建立了齐政权,刘宋灭亡。(2)齐 : 479 年,萧道成称帝,即齐高帝。南齐后期宗室争夺皇位,互相残杀。雍州刺史萧衍乘机攻进建康,萧宝卷被杀,南齐灭亡。(3)梁 : 502 年,萧衍称帝,是为武帝,国号梁。552 年,经过
27、三年的侯景之乱,梁朝已是名存实亡。557 年,在平定侯景之乱中立功最多的陈霸先灭梁称帝,建立陈朝,梁朝亡。(4)陈 : 557 年,陈霸先自己称帝,是为武帝,建国号陈。559 年,陈武帝病死。后主陈叔宝是南朝有名的荒淫皇帝之一,作玉树后庭花、临春乐等。589 年,隋军大举南下攻陈,攻入建康,陈朝灭亡,南朝也宣告结束。(5)南朝建康都城的建设 :南朝皇帝在建康建造了许多豪华宫殿建筑。刘宋时期的有玉烛殿、紫极殿,南齐时期的有芳乐殿、永寿殿、玉寿殿和神仙殿,梁朝时还扩建了建康宫的正殿太极殿。在建康都城近郊的名胜之处,南朝统治者兴6建了 30 多处皇家花园和离宫别馆,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乐游苑和华林园。四
28、、六朝故都(中)六朝时期,随着北方人口的大量迁入,为南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一) 六朝经济的繁盛(1)农业六朝政府大力推行劝农政策,招集流亡,奖励耕垦,兴修水利,减轻赋役,赈济灾民,发展生产。孙权在建业都城及沿江地区大规模开展屯田,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东晋时,南渡的人们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从火耕水耨的原始耕作方法,发展到使用粪肥和绿肥,同时牛耕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这一时期农作物的品种有了增加。江南原来以种植水稻为主,随着大批北方人的南下,小麦和大豆等北方农作物已经在南方推广种植。旱地作物的区种法也开始推广,土地的利用率大大提
29、高。南朝时期的农业生产率又较东吴和东晋时有了很大提高。如与金陵地区农业有着密切关系的秦淮河,在南朝时多次加以整治,并修建了许多蓄水塘。(2)手工业在农业发展的同时,手工业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六朝时期的手工业主要有纺织业(麻织业、丝织业、南京云锦等)、冶炼业(设“东冶”、“西冶”和左、右“尚方”等冶官)、造纸业(设“纸官署”)、陶瓷业(设“瓦官”)等。(3)商业六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南朝时建康城内外的商业十分发达。城里有 4 个大的商市,城外秦淮河两岸的商市更多,计有大小市集 100 多个。有些商品甚至形成了单独的市,如纱市、谷市、盐市和蚬市等,连皇宫的后面也有苑市。南朝的皇
30、室、大族和寺院,也多经营商业和发放高利贷,以牟取厚利。(4)交通运输与海上贸易六朝时期,为了长江水战和江海交通的需要,大力发展造船业,造船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船的规模也相当可观。在秦淮河的下游也设置了更多的渡口和浮桥,仅仅从现在的通济门附近到石头城这一段,就设置了 24座浮桥,称为“浮航”。其中最重要的是都城正南面的朱雀航、竹格航、骠骑航和丹阳航 4 座。这些浮航平时用船只相连作成浮桥,一旦发生军事行动,就断舟撤航,隔绝两岸交通。位于东海外的朝鲜半岛和日本等国,也与南朝有着密切往来。朝鲜半岛上的高句丽和百济两国来建康的使者络绎不绝,曾带回中国的诗书、画师和腰弩等。日本使者还带回南朝的丝织工和缝
31、纫工,促进了日本纺织业的发展。(二)六朝科技的发展六朝时江南经济的开发,促进了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活跃,人才辈出,科技、文化、艺术硕果累累,在取得的成就中,有不少已经达到当时世界的先进水平。六朝的自然科学,继承秦汉时期的成就,又有了新的发展,产生了一批科技成就。(1)天文学与数学天文学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历法的改进上。东晋天文学家虞喜发现岁差。宋、齐时代的祖冲之更是世界公认的我国古代著名的大科学家,其主要贡献是历法和数学,更大的成就是将圆周率推进了一大7步。他首次将圆周率的数值准确推算到 3.14159263.1415927 之间,这一数值准确到小数点后第六位,并在世界范围内领先
32、了将近千年之久。(2)化学中国古代化学起源于炼丹术,汉代文献中,经常提到用铅炼成丹的记载。尤其是东汉时道教形成以后,炼丹之风更加盛行起来。六朝时期,建康地区著名的炼丹家有葛洪和陶弘景。他们继承和发扬了我国的炼丹术,获得了一系列的成就,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后来,我国的炼丹术传入阿拉伯,又传入西方,从而成为近代化学的先驱。(3)医药学东晋葛洪,不仅懂得炼丹求仙,在医药学方面也颇有建树。他通过实践已能认识多种传染病,如天花和结核病等,并且知道用常山治疟疾,麻黄治气喘,大黄治泻,密陀僧防腐,赤石脂收敛,以及用雄黄和艾条进行消毒等等,这些都基本上符合科学的原理。他的医学著作主要有金匮药方100 卷、神
33、仙服食方10 卷、玉函剪方10 卷以及肘后救卒方8 卷等。南朝陶弘景在医药学上的贡献也很大,他增补了东晋葛洪的肘后救卒方,成为肘后百一方,使普通人民住家和出行时的治病和用药更为方便。他在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汉代神农本草经的基础上,整理编辑本草经集注,增加了魏晋以来发现的新药 365 种,全书共收本草药物达 730 种。他改变了神农本草经仅按有毒或无毒的简单分类法,而首创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和治疗属性来分类的新方法。(三)六朝文化艺术的繁荣南朝刘宋政府在建康设有儒学、玄学、文学和史学四所学馆,以搜罗并培养各种人才。其中儒学馆在都城东北的紫金山麓,又叫“北学”;玄学馆在鸡笼山的东麓;文学馆和史学
34、馆都在今鼓楼以西一带。(1)玄学六朝时期,建康地区的文人学士中盛行“清谈”之风。就是以老子和庄子的思想作指导,来进行一些逃避现实的空论。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当时的文学中也就流行一种“玄言诗”,诗中多引用老子和庄子中的典故。最著名的人物有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和王戎)。(2)文学以建康为中心的六朝文学,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尤以诗歌最为突出。西晋著名的文学家左思曾经在他的名著三都赋中,对三国的都城作了详细的描述。三都赋刚刚写成,西晋首都洛阳的豪富之家立即争相传抄,以致市场上的纸价突然上涨数倍。这就是“洛阳纸贵”这一成语的由来。东晋诗歌的代表人物是郭璞,他曾作游仙诗十
35、余首。南朝初年时,以谢灵运为代表的诗人开创了山水诗派。南朝中叶时,以谢朓和沈约为代表的文学家,在对偶的诗文中增加了讲究音韵的新因素,使诗文的格律更加严谨。南朝时期几部著名的文学理论著作也都完成于建康,如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记录魏晋清谈家言行的世说新语,齐梁之际刘勰所著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评论各种文章体裁和创作方法的文心雕龙,钟嵘所著的评论各派诗人的诗品,梁昭明太子萧统编选的文学总集文选。(3)书画东晋时期在建康活动的书法家、画家和雕塑家也为数不少。当时的书法家以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为代表。8(4)音乐六朝的艺术非常繁荣,“二王”书法和顾恺之绘画都已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音乐方面也是人才辈
36、出。六朝音乐有突出成就的是“三绝”。建康实录引三十国春秋说:“桓伊好挽歌,羊昙善唱乐,袁山松能行路,时人以为三绝。”五、六朝故都(下)佛教雕塑和陵墓石刻雕塑,是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到中古时期的两大基本组成部分。六朝时期,在陵墓神道石刻、佛教造像等方面,均取得了不菲的成就,其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在中国雕塑艺术发展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和地位不容轻视。(一)六朝建康地区的佛教与寺庙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印度佛教文化融入中国文化之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佛教在印度的创立及东传前 6 世纪,迦毗罗王国的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前 565486 年)创立佛教,他被后人称为释迦牟尼,意
37、为“释迦部落的修行者”,而佛即是彻底觉悟的人。佛教主张通过修行来灭欲,从而摆脱人生的苦难。佛教打破了婆罗门教的精神等级制度,各个阶层的人们在佛面前是平等的,各种人不同的苦难也融入佛的苦海之中。最早记载佛教传入中国的典籍是三国志。东汉明帝刘庄(2875 年,5875 年在位)便是最早崇信佛教者之一。东汉国都洛阳是全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也是当时世界上第一流的繁荣城市。永平十一年(68 年),汉明帝敕令于洛阳城东 12 公里处的邙山南麓,按照佛教传统样式修建了中国第一座僧院白马寺。(2)建康地区的寺庙“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于晚唐诗人杜牧的绝句江南春,可见南朝建康佛寺鼎盛时期的概况。1
38、.建初寺佛教大约在东汉末年传入江南,使佛教在六朝建康地区广泛流行于世的是天竺高僧康僧会。247 年,康僧会自南海经过广州北上来到建业,吴大帝在建业都城为其建造了江南地区最早的一座佛寺建初寺。2.道场寺位于建康南郊的道场寺(又名斗场寺,约在今雨花门外),是东晋和南朝刘宋之际的佛经翻译中心。因为翻译佛经是传播佛教的重要手段,所以建康的译经事业进一步兴盛起来。在建康从事佛经翻译和中外文化交流事业的代表人物,以东晋和刘宋时期的我国高僧法显、宝云等人的贡献最大。法显在道场寺写成了他的旅行记法显传(也称佛国记),和大唐西域记被称为中古时期我国最杰出的两部国外旅行记。3.瓦官寺瓦官寺位于今南京城西南角的花露
39、岗上。此处原来是东晋政府官营的陶器作坊,称为“瓦官”,所以就用来作为寺名。瓦官寺是当时保存艺术珍品最丰富的一座佛寺。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住所就在瓦官寺附近,后人称为“顾楼街”。在瓦官寺的东面,还有一处南朝名胜叫做“凤凰台”。4.安乐寺安乐寺位于内秦淮河边的乌衣巷附近。与顾恺之同为“六朝三杰”之一的张僧繇是一位善于画人物,特别是画佛像的名画家。9他在建康的许多佛寺里都创作过壁画,他除了在瓦官寺画壁画外,据史书记载,还在安乐寺留下了许多作品,其中最有名的就是“画龙点睛”的故事。5.同泰寺同泰寺(今鸡鸣寺前身)建于 527 年,规模最大,寺的南门正对着宫城的北门。寺里共有 6 座大殿,10 余座小殿
40、和佛堂,还有 7 层的大佛阁和 9 层的宝塔,供奉着非常壮丽的十方金像和十方银像等。6.开善寺开善寺创建于 515 年,是为了纪念当时的高僧宝志而设立的。现存“三绝碑”为乾隆时期的仿刻品。7.栖霞寺摄山的南朝佛寺见于记载的主要有栖霞寺(建于 483 年,明僧绍舍宅为栖霞精舍)、庆云寺和止观寺等。栖霞寺以“千佛岩”而闻名,千佛岩位于今栖霞寺后的千佛岭上。明僧绍的儿子明仲璋和南朝的王公贵族相继在今栖霞寺后山的石壁上开凿佛像而形成。(二)南朝陵墓石刻南朝陵墓神道石刻形体硕大,气势恢宏,雕琢精致洗练,造型夸张,变形适度,自然而生动,富有丰富的想象力,摆脱了婉约、细腻、秀美风格的约束,代表了六朝石刻艺术
41、的最高成就,可与北方佛教石刻相媲美。南朝陵墓神道石刻与北方佛教石刻遥相辉映,在中国雕塑艺术史上共同谱写了辉煌的新篇章。(1)陵墓石刻的布局南方陵墓神道石刻在南朝时期(420589)才正式出现。在南京东郊以及镇江的丹徒、丹阳、句容等地,有陵墓共 32 处,其中分布在南京地区的有 19 处(其中帝陵 3 处,王侯墓有 9 处,不可考的有 7 处)。这些陵墓大多取坐北朝南方向,神道石刻一般为 3 种 6 件,排列次序为石兽(镇墓神兽)1 对、石柱(神道石柱)1 对、石碑(神道石碑)1 对。从形式上来看,表现为一种布局的对称美、组合的和谐美。每种石刻在神道两侧均成对排列,相互呼应。(2)石兽南朝陵墓神
42、道石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都是当时人们根据想象创造出来的神兽。在南朝陵墓石刻中,天禄和麒麟只见于帝陵,辟邪则专门用于诸侯王墓,等级严明。关于这些石兽的名称,现在一般的观点是,南朝帝陵前双角的称为天禄,独角的称为麒麟,王侯墓前无角的称为辟邪。宋武帝刘裕的初宁陵位于今南京市东郊的麒麟门。南京光华门外上方桥附近的陈武帝陈霸先的万安陵和栖霞山甘家巷南狮子冲的陈文帝陈蒨的永宁陵的前面各有石麒麟一对。南京地区现存的南朝石辟邪,以萧景墓前和萧宏墓前的最为生动。(3)石柱神道石柱分为柱头、柱身和柱础三个部分。柱头圆盖饰覆瓣莲花纹,圆盖之上仁立着一只昂首挺胸的小辟邪;柱身饰 20 至 28 道直线凹棱纹,上部
43、有长方形柱额,柱额上刻有神道文,其上端附有长方形石额一块,刻写着墓主人的官衔和姓氏,通常是左柱刻正书,右柱刻反书,或左柱刻顺读文,右柱刻逆读文;柱础上则蟠曲着一对头部相向、口衔宝珠的螭龙。全柱的造型匀称,比例协调,使人有秀丽挺拔和端庄凝重的感觉。南京地区最完整的南朝神道石柱,是尧化门外十月村萧景墓前的一件。10(4)石碑神道石碑分为碑首、碑身、碑座 3 部分,一般高有 5 米多,重达 10 吨左右。碑首作圆形,碑脊两边各饰相互交缠的双龙,碑首中间有一碑额,上刻文字,碑额下方有一穿孔;碑身正面镌有长篇碑文,背面刻有立碑者姓氏,文字四周饰有卷草纹之类的图案,有的碑身侧面刻有神兽、朱雀、白虎之类的图
44、案;碑座都做成昂首的巨龟形状,称为“龟趺”。碑首、碑身、碑座三者组合在一起,给人高耸挺拔、庄严肃穆之感。南朝陵墓之前的石刻群,堪称为我国中古时代雕刻艺术中的精华,也是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1988 年,南朝陵墓石刻群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六、隋唐五代时期的南京589 年,隋灭陈,南京不仅结束了其六朝都城的历史,而且遭受了自建都以来最大的一次摧毁。南京及其周围地区在此后的 300 年间,成了“幽径”、“古丘”的象征。(一)隋唐时期的蒋州和升州(1)隋唐时期南京地区的行政设置581 年,北周大将、隋国公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 年,隋朝灭陈以后,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建康的都城地位及其
45、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下诏“建康城邑、宫室平荡耕垦”。于是,六朝时期建康境内的宫殿府第、亭台楼阁全部被夷为平地,辟作农田,一扫六朝帝王都城的繁华。在行政设置上,隋朝废除了丹阳郡及其下属的建康、秣陵、丹阳、湖熟、临沂、同夏等 6 个县都,只留下石头城作为蒋州的州城,管辖江宁、溧水和当涂 3 个县。隋末,又将设在石头城内的高一级的行政机构“扬州”迁往江都。从此,扬州就成为江都的专名。(2)唐代诗人眼中的升州唐代中期以后,许多著名的诗人都曾前来金陵游历和凭吊,创作了相当数量的“金陵怀古”诗,其中以崔颢、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韦庄等最为有名,反映了当时南京地区的社会风貌。(二)南唐时期的金陵府90
46、7 年,唐朝灭亡,我国进入群雄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在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短短 50 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王朝交替出现,史称“五代”;而在其周围特别是南方地区,相继出现了吴、南唐、吴越、楚、闽、南汉、前蜀、后蜀、南平、北汉等十个国家,史称“十国”。(1)南唐金陵城的修建五代十国时期,以金陵为都城的南唐(937975)作为十国之一,它不仅是我国南方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地方割据政权,而且是这一时期我国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937 年,杨吴权臣徐知诰受吴国“禅让”,以金陵为国都,以原来的杨吴都城扬州为东都,在金陵称帝,建国号为唐,史称南唐。随后他恢复原姓李,改名昪。李昪即南唐烈祖(先主)。五代十国时期的金陵城,是在 914 年开始重建的。当时李昪还叫徐知诰,是杨吴权臣徐温的养子,担任升州刺史官职。920 年,修造的新金陵城完工,改名为“金陵府”;932 年时,徐知诰再一次拓宽金陵城。937 年,李昪称帝后,就把金陵定为南唐的首都。后来,北宋的江宁府、南宋的建康府和元代的集庆路,都沿用了这座南唐的金陵城。(2)南唐二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