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腧穴考试重点.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097596 上传时间:2018-12-0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络腧穴考试重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经络腧穴考试重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经络腧穴考试重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经络腧穴考试重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经络腧穴考试重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系指经脉,其原意是“纵丝”就是直行主干线的意思。有路径的含义。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为经络系统主体部分。络:有网络含义。络脉是经脉别出的分支,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遍布全身。 起网络与联系的作用。二什么是经络学说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循行分布,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一种理论学说。三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由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和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十五络脉和浮络、孙络等组成。四十二经脉(一)十二经脉定义十二经脉即手三阴、手三阳、足三阴、足三阳的

2、总称。由于他们属于十二脏腑。为经络系统中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二)十二经脉的名称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三)十二经脉命名十二经脉的命名是由: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组成。(四)十二经脉作用因“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故起着贯通上下,沟通内外的作用。(五)十二经脉的分布特征(1)分布于头部的为阳经:前头为阳明经。侧头为少阳经。后头为太阳经。(2)分布于四肢内侧的为阴经,四肢外侧为阳经。(3)分布于胸腹部的为阴经(足阳明经除外) 。(4)分布于腰背的为阳经,侧胸

3、腹为阳经。(六) 、十二经脉走向特征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腹,足之三阳从头走足。(七)十二经脉的循行规律(排列顺序)太阴阳明行在前,厥阴少阳行中间,太阳少阴行在后,肝脾中都交叉变(内踝上八寸以下为“厥阴”在前, “太阴”在中, “少阴”在后) 。(八)十二经脉的流注次序: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回到手太阴肺经。(九)十二经脉的衔接规律相表里的阴经与阳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如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于食指。同名的阳经与阳经在

4、头面部交接。如手阳明大肠经与足阳明胃经交接于鼻旁。相互衔接的阴经与阴经在胸中交接。如足太阴脾经与手少阴心经交接于心中五奇经八脉的含义及功能奇经八脉 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由于它们的分布不象十二经那样规则,同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与十二正经不同,故称“奇经” 。(八脉中的督脉、任脉、冲脉皆起于胞中,同出于会阴,称为“一源三岐” 。 )奇经八脉其功能有 :1、沟通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2、对十二经气血有蓄积渗灌等调节作用。任脉,行于腹面正中线,其脉多次与手足三阴及阴维脉交会,能总任一身之阴经,妊养督脉,行于背部正中,其脉多次与手足三

5、阳经及阳维脉交会,能总督一身之阳经,故称为“阳脉之海” 。统帅作用 冲脉,上至于头,下至于足,贯穿全身;成为气血的要冲带脉,绕身一周,如腰带,能约束纵行的诸脉。 阴跷脉、阳跷脉:跷,有轻健跷捷之意。有濡养眼目、司眼睑开合和下肢运动的功能。 阴维脉、阳维脉:维,有维系之意。维护阴阳平衡。六十二经别定义以及特点定义: 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深入体腔,以加强表里相合关系的支脉。又称“别行之正经特点. :由于十二经别有离、入、出、合于表里之间的特点:从十二经脉另行分出(离) ,深入体腔(入)与表里经别同行(合)从头顶部出来(出)七十五络脉定义、特点、作用定义 十二经脉在四肢部各分出一络,再加躯

6、干前面的任脉络,躯干后面的督脉络,躯干侧面的脾之大络,共十五条,故称十五络脉。特点 :十二经脉的别络从人体经络别处后均走向其表里两经,阴经的经脉别走于阳经,阳经的经脉别走与阴经十五络别出之外的穴位均能治疗表里两经的病证加强表里两经之间的联系作用 :沟通了表里两经,统帅了孙络浮络八十二经筋定义是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筋肉部分,其分布范围与十二经脉大体一致。九十二皮部的定义指与十二经脉相应的皮肤部分,属十二经脉及其络脉的散布部十经络的作用(一)沟通内外,网络全身(二)运行气血,协调阴阳。(三)抗御病邪,反映症候(四)传导感应,调整虚实。十一腧穴定义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躯体外部的特殊部位,也是疾病的

7、反应点和针灸等治法的刺激点。十二、腧穴的分类(一)经穴的定义,特点,经穴总数1.定义:是指归属于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的腧穴。2.特点:有定位,有定名,有定经,有主治3.经穴总数:361 个内经 约 160 个 针灸甲乙经 349 个铜人针灸腧穴图经 354 个 针灸大成 359 个针灸逢源 361 个(二)奇穴的定义,特点1.定义 :凡未归入十四经穴范围,而有具体的位置和名称的经验效穴。2.特点 :(1)有具体的穴名,可一名一穴,也可一名多穴; (2)有固定的位置,但分布较分散:有的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有的不在十四经循行路线上(3)主治范围比较单一,但有特殊疗效 (4)名为奇穴,实为经穴。十三

8、、腧穴的作用(一)诊断作用(二)治疗作用1. 邻近作用 :是所有腧穴所共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腧穴具有治疗其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病症的作用。2.远道作用:是经穴,尤其是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所具有的主治作用特点,即这些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能治本经循行所到达的远隔部位的病症。3.整体作用:治疗局部,远隔部位,全身的疾病十四、腧穴的主治规律分经主治规律 :手太阴肺经:肺,喉咙病,胸部病手厥阴心包经:心,胃,神智病,胸部病手少阴心经:心病,神智病,胸部病手阳明大肠经:前头,鼻,口齿病,眼病,咽喉,热病手少阳三焦经:侧头,胁肋病,耳病,眼病,咽喉,热病手太阳小肠经:后头,肩胛,神志病,耳病,

9、眼病,咽喉,热病足阳明胃经:前头,口,齿,咽喉,肠胃,神智病,热病足少阳胆经:侧头,耳病,项,胁肋,胆病,眼病,神智病,热病足太阳膀胱经:后头,项,腰背,肛肠,眼病,神智病,热病足太阴脾经:脾胃病,腹部病足厥阴肝经:肝病,前阴病,腹部病足少阴肾经:肾,肺,咽喉病,前阴病,腹部病任脉:中风脱证,虚寒,下焦病,神智病,脏腑病督脉:中风昏迷,热病,头部病,神智病,脏腑病特定穴特定穴定义 :是指十四经中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并按特定称号归类的腧穴。 (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下合穴、背俞穴、募穴、八会 穴、交会穴。 )特定穴的分布 :四肢肘膝以下的:五腧穴、原穴、络穴、郄穴、八脉交会穴、胸腹

10、背腰部的:背俞穴、募穴四肢躯干的:八会穴、交会穴一、五腧穴1 五腧穴的定义 :五腧穴是指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2 五腧穴的分布 将“井、荥、输、经、合”5 个特定穴的顺序从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排列。“井”穴分布在指、趾末端;“荥”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 ;“ 输”穴分布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后;“经”穴多位于腕踝关节以上;“合” 穴多位于肘膝关节附近。3 五腧穴与五行配属阴经井属木,阳经井属金4 五腧穴的临床应用1)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2) 按季节因时而刺3) 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井神志 荥热病 输关节痛 经

11、喘咳 合六腑病症5 五腧穴的内容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厉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府少冲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二、原穴1 定义 :原穴是指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腧穴。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又称“十二原” 。2 临床应用 :“ 五脏有疾也,应取之十二原3 内容:肺原太

12、渊肾太溪,心包大陵太白脾,心原神门肝太冲,小肠腕骨焦阳池,膀胱京骨冲阳胃,大肠合谷胆丘墟。三、络穴(一)定义 :络脉由经脉分出的部位各有一个腧穴称络穴。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各有一个络穴,加任脉、督脉络穴及脾之大络,称“十五络穴” 。(二)临床应用 :治疗其表里两经的病症(三)内容 肺络列缺偏大肠,胃络丰隆脾公孙,心络通里小支正,膀胱飞扬肾大钟,心包内关焦外关,肝络蠡沟胆光明,脾之大络是大包,任络鸠尾督长强。四、郄穴(一)定义 :郄穴是指各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多分布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二)临床应用阴经郄穴多治疗急性血证,阳经郄穴多治疗急性疼痛。(三)内容郄是孔隙义,本是气血聚,病病反

13、应点,临床能救急。阳维系阳交,阴维筑宾穴,阳跷走跗阳,阴跷交信必。肺郄孔最大温溜,脾郄地机胃梁丘,心郄阴郄小养老,膀胱金门肾水泉心包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五、背俞穴(一)定义 :背俞穴是指脏腑之气输注于背腰部的腧穴。五脏六腑各有一个背俞穴,均分布于背腰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上。(二)临床应用 :五脏病症。(三)内容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三三焦椎旁居, 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六、募穴(一)定义 :募穴是指脏腑之气结聚于胸腹部的腧穴。(二)临床应用.治疗:多用于对相关腑病的治疗(三)内容:胃募中脘脾章门,三焦募在石门穴。

14、膻中气会何经募,心主厥阴心包络。大肠天枢肺中府,小肠关元心巨阙,膀胱中极京门肾,肝募期门胆日月。七、八会穴(一)定义 :八会穴是指脏、腑、气、血、筋、脉、骨、髓精气所会聚的八个穴。(二)临床应用 :主治热病。(三)内容 :腑会中脘脏章门,筋阳陵髓会绝骨,骨会大杼血膈俞,气会膻中脉太渊。八、八脉交会穴(一)定义 :八脉交会穴是指四肢部通向奇经八脉的八个经穴。分别位于肘膝关节以下,腕、踝关节附近。(二)临床应用 :主治十二经脉,奇经的病证(三)内容 :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九、下合穴(一)定义

15、 :下合穴是指六腑之气下合于足三阳经的六个腧穴。均在膝关节以下或附近。(二)临床应用 :是治疗六腑病的重要穴位。(三)内容 :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 膀胱委中胆阳陵泉,三焦下合是委阳十、交会穴(一)定义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二)临床应用 :即能治疗本经的病证,又能治疗所交经脉的病证。一腧穴的定位方法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以体表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确定经穴位置的方法。体表解剖标志有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大类二、骨度分寸法是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测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长短、并依其尺寸按比例折算作为定穴的标准,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三,手指比量法 :以患者本人的手指

16、为标准度量取穴,又叫寸取穴法。常用指寸定位法:中指同身寸:中指屈曲时,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为 1 寸。适用于四肢部腧穴的纵向比量以及背腰部腧穴的横向定位。拇指同身寸:以拇指关节的横度为 1 寸。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食、中、无名、小指四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准,四指的宽度为 3 寸。多用于上下肢、下腹部的直寸,以及背部的横二腧穴理论的形成1 内经以前的文献: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帛书足臂本(足臂十一脉灸经 )阳本(阴阳十一脉灸经 )2 内经记载最早为经,而非穴,经脉最早3 内经记载了 160 个腧穴4 内经以后的文献:难经,伤寒杂病论5 内经时期是 针灸发展史上第一次大总结6 九针是针灸

17、第一个里程碑7 针灸甲乙经,现存最早的针灸专著, 是针灸发展史上第二次大总结8 魏晋时期皇甫谧的 针灸甲乙经9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所采自甄权。惫急千金方,唐,孙思邈10 北宋王惟一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 354 个,成书次年铸“铜人” 经穴模型两座,对统一经穴定位影响很大,提供最早的教学用具。11 明杨继洲针灸大成:载穴 359 个, 是针灸史上第三次大总结 。第一部分:十二经脉歌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大肠手阳明之脉

18、,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頞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下口,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入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

19、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 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循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 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 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内侧两骨之间,上循臑外后廉,出肩解,绕肩胛,交

20、肩上,入缺盆,络心,循咽,下膈,抵胃,属小肠;其支者,从缺盆循颈,上颊,至目锐眦,却入耳中;其支者,别颊上 出页 ,抵鼻,至目内眦,斜络于颧。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属膀胱;其支者,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腘中;其支者,从膊内左右别下贯胛,挟脊内,过髀枢,循髀外后廉下合腘中,以下贯腨内,出外踝之后,循京骨至小指外侧。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其支

21、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 三焦手少阳之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阳之后,入缺盆,布膻中,散络心包,下膈,遍属三焦;其支者,从膻中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颊至 出页 ;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过客主人,前交颊,至目锐眦。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

22、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 出页 ,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

23、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第二部分:特定穴歌一、井荥输原经合歌少商鱼际与太渊,经渠尺泽肺相连,商阳二三间合谷,阳溪曲池大肠牵。隐白大都太白脾,商丘阴陵泉要知,历兑内庭陷谷胃,冲阳解溪三里随。少冲少府属于心,神门灵道少海寻,少泽前谷后溪腕,阳谷小海小肠经。涌泉然谷与太溪,复溜阴谷肾所宜,至阴通谷束京骨,昆仑委中膀胱知。中冲劳宫心包络,大陵间使传曲泽,关冲液门中渚焦,阳池支沟天井索。大敦行间太冲看,中封曲泉属于肝,窍阴侠溪临泣胆,丘墟阳辅阳陵泉。二、十五络穴歌列缺偏历肺大肠,通里支正心小肠,心包内关焦外关,公孙丰隆脾胃祥。胆络光明肝蠡沟

24、,肾络大钟膀飞扬,脾之大络为大包,任脉鸠尾督长强。三、八会穴歌脏会章门腑中脘,筋会阳陵脉太渊,气会膻中血膈俞,骨会大杼髓绝骨。四、四总穴歌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四、八脉交会八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五、十二背俞穴歌肺厥心肝胆脾胃,三焦肾大小膀胱。六、十二募穴歌天枢大肠中府肺,关元小肠巨阙心,中极膀胱京门肾,胆经曰月肝期门,脾募章门胃中脘,三焦石门包中寻。七、下合穴歌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三焦委中阳,三里阳陵胃胆详。八、十六郄穴歌肺大孔最温溜取,胃郄梁丘脾地机。小肠

25、养老心阴郄,膀肾金门水泉立。心包郄门焦会宗,肝胆中都外丘须。二跷跗阳与交信,二维阳交筑宾毕。九、 回阳九针歌 哑门劳宫三阴交, 涌泉太溪中脘接, 环跳三里合谷并, 此是回阳九针穴。十、马丹阳十二穴三里内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冲昆仑穴,环跳与阳陵,通里并列缺。第三部分 腧穴定位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中府 云门下 1 寸,平第一肋,距前正中线 6寸。 1 咳嗽,气喘,2 胸痛,肩背痛。尺泽(合穴) 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1 咳嗽,气喘,咳血,潮热,胸部胀满,咽喉肿痛,2 急性腹痛吐泻 3

26、 小儿惊风,肘臂挛痛,孔最(郄穴) 当尺泽与太渊连线上,腕横纹上 7 寸。 1 咳血,咳嗽,胸痛,气喘,咽喉肿痛,2 痔血 3 肘臂挛痛。列缺(络穴、八脉穴)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 寸。当肱桡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1 偏、正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2 口眼歪斜,齿痛。太渊 在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 1 咳嗽,气喘,咽喉肿痛,胸痛,2 无脉症,3 腕臂痛。鱼际(荥穴) 在手拇指本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 咳嗽,咳血,哮喘,2 咽喉肿痛,失音,发热。少商(井穴) 在拇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 寸。 1 咽喉肿痛,发热咳嗽失音,鼻衄,2 昏厥癫

27、狂,3 拇指挛痛。二、手阳明大肠经 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迎五里,臂臑肩髎巨骨起,天鼎浮突接禾髎,终以迎香二十止。商阳(井穴) 手食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 寸。 1 咽喉肿痛,下齿痛,耳聋。2 热病,昏厥。3 食指麻木。合谷(原穴) 第一、二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1 头面一切疾患 2 热病、无汗,多汗3 滞产,经闭,腹痛、便秘,胞衣不下 4 上肢痿痹偏厉(络穴) 屈肘,在前臂背面桡侧,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腕横纹上 3 寸。 1 目赤,耳聋,鼻衄,喉痛 2 水肿 3 手臂酸痛曲池(合穴) 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

28、中点。1热病,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头痛,眩晕,癫狂。2上肢不遂,手臂肿痛,瘰疬。3 隐疹 4 腹痛,吐泻,月经不调。肩髃 臂外展或向前平伸时,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1 上肢不遂,上肢不举,瘰疬,2 瘾疹。迎香 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1 鼻塞,鼻衄,鼻渊,口眼歪斜,面痒。2 胆道蛔虫症。三、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四白巨髎经,地仓大迎下颊车,下关头维对人迎,水突气舍连缺盆,气户库房屋翳寻,膺窗乳中下乳根,不容承满出梁门,关门太乙滑肉起,天枢外陵大巨里,水道归来达气冲,髀关伏兔走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连条口底,下巨虚下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同,内庭厉兑阳明穴,大趾次趾之端

29、终。承泣 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1 目赤肿痛,流泪,夜盲,近视,眼睑 目闰 动,2 口眼歪斜。地仓 口角外侧,上直瞳孔。 1 口 ,流涎,2 眼睑 目闰 动。颊车 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当咀嚼时咬肌隆起,按之凹陷处。 1 口眼歪斜,颊肿,2 齿痛,口噤不语。下关 耳前,颧弓与下颌切迹所形成的凹陷处。 1 耳聋,耳鸣,2 齿痛,口眼歪斜,面痛,头维 当额角发际上 0.5 寸,头正中线旁 4.5寸。 1 头痛,眩晕,2 目痛,迎风流泪,眼睑 目闰 动。梁门 当脐中上 4 寸,距前正中线 2 寸。 胃痛,呕吐,食欲不振,腹胀,泄泻。天枢 脐中旁开 2 寸。 1 腹胀肠鸣,绕脐腹痛,便秘,泄

30、泻痢疾,2 月经不调痛经梁丘(郄穴) 髂前上棘与髌底外侧端连线,髌底上 2寸。 1 急性胃痛,乳痈,2 膝关节肿痛,下肢不遂。犊鼻 屈膝,在髌韧带外侧凹陷中 膝痛,屈伸不利,下肢麻痹。足三里(合穴) 当犊鼻下 3 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1 胃痛,呕吐,呃逆,腹胀,肠鸣,泄泻,痢疾,便秘,乳痈,2 虚劳羸瘦,咳嗽气喘,心悸气短,头晕,3 失眠,癫狂。4 膝痛,下肢痿痹,脚气,水肿条口 上巨虚穴下 2 寸,犊鼻下 8 寸 1 下肢痿痹,转筋;2 肩臂痛;脘腹疼痛。丰隆(络穴) 当外踝尖上 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1 咳嗽,痰多,哮喘,2 头痛,眩晕,癫狂痫,3 下肢痿痹。解溪(经穴) 在足背与

31、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处,当拇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1 头痛,眩晕,癫狂,2 腹胀,便秘。3 下肢痿痹,足踝肿痛内庭(荥穴) 当二、三趾间,趾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 1 齿痛,咽喉肿痛,口角歪斜,鼻衄,热病,2 腹痛,腹胀,便秘,痢疾,3 足背肿痛。厉兑(井穴) 在足第二趾末节外侧,距趾甲角 0.1 寸 1 齿痛,口 ,咽喉肿痛,鼻衄,癫狂,热病,2 足背肿痛四、足太阴脾经足太阴脾由足拇,隐白先从内侧起,大都太白继公孙,商丘直上三阴交,漏谷地机阴陵泉,血海箕门冲门前,府舍腹结大横上,腹哀食窦天溪连,胸乡周荣大包尽,二十一穴太阴全。隐白(井穴) 足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 0.1 寸 1 月经过多,

32、崩漏,便血,2 腹胀,3 癫狂,多梦,惊风。太白(输、原穴) 当足大趾本节后下方赤白肉际凹陷处 1 胃痛,腹胀,腹痛,泄泻,痢疾,便秘,纳呆,2 身重节痛,脚气公孙 在足内侧缘,当第一跖骨基底的前下方 1 胃痛,呕吐,腹痛,腹胀,泄泻,痢疾,2 心痛,胸闷三阴交 当足内踝尖上 3 寸,胫骨内侧缘后方1 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不孕,难产,遗精,阳痿,痛经,疝气,小便不利,遗尿,水肿, 2 肠鸣腹胀,泄泻,3 失眠,眩晕,4 下肢痿痹,头痛,地机(郄穴) 内踝尖与阴陵泉的连线上,阴陵泉下 3寸1 腹胀,腹痛,泄泻,水肿,小便不利,2 月经不调,痛经,遗精,3 腰痛,下肢痿痹阴陵泉(合穴) 当

33、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1 腹胀,水肿,黄疸,泄泻,小便不利或失禁,2 遗精,阴部痛,带下,3 膝痛血海 髌底内侧端上 2 寸,股四头肌内侧头隆起 1 月经不调,闭经,崩漏,2 风疹,湿疹,丹毒,大包 腋中线上,当第 6 肋间隙处 1 喘咳,胸胁胀痛,2 全身疼痛,四肢无力五、手少阴心经手少阴心起极泉,青灵少海灵道全,通里阴郄神门下,少府少冲小指边。少海(合穴) 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 1 心痛,2 腋胁痛,手臂挛痛、麻木,手颤,3 瘰疬。通里(络穴) 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 1寸 1 暴喑,舌强不语,2 心悸、怔忡,3 腕臂痛神门(输穴原穴) 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

34、腱的桡侧凹陷处 1 失眠,健忘,呆痴,癫狂痫,2 心痛,心烦,惊悸,少府 4,5 掌骨间,握拳时小指与无名指指端间 1 心悸,胸痛;2 阴痒,阴痛;3 痈疡;4 小指挛痛少冲(井穴) 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 0.1 寸 1 心悸,心痛,2 癫狂,热病,昏迷,3 胸胁痛,六、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小海上肩贞,臑俞天宗秉风合,曲垣肩外复肩中,天窗循次上天容,此经穴数一十九,还有颧髎入听宫。少泽(井穴) 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甲根角 0.1 寸 1 头痛目翳,咽喉肿痛,耳聋 2 乳痈,乳汁少 3 热病,昏迷后溪(输穴、八脉穴)微握拳,当小指

35、本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1 头项强痛,腰背痛,2 目赤,耳聋,咽喉肿痛,癫狂痫,3 盗汗,疟疾,3 手指肘臂挛急养老(郄穴) 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1 目视不明,头痛,面痛,2 肘、肩、臂疼痛,项强小海 当尺骨鹰嘴与肱骨内上髁之间凹陷处 1 肘臂疼痛,麻木;2 癫痫。天宗 当冈下窝中央凹陷处,与第四胸椎相平 1 肩胛痛,2 乳痈 3 气喘颧髎 当目外眦直下,颧骨下缘凹陷处 口眼歪斜,眼睑 目闰 动,齿痛,面痛,颊肿听宫 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 1 耳聋,耳鸣,聤耳,齿痛,2 癫狂痫,七、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眉头直上眉冲位,五处承光接通天,络却

36、玉枕天柱边,大杼风门引肺俞,厥阴心督膈肝胆,脾胃三焦肾俞次,气大关小膀中白,上髎次髎中后下,会阳须下尻旁取,还有附分在三行,魄户膏肓与神堂,噫嘻膈关魂门当,阳纲意舍及胃仓,肓门志室连胞肓,秩边承扶殷门穴,浮郄相临是委阳,委中在下合阳去,承筋承山相次长,飞扬跗阳达昆仑,仆参申脉过金门,京骨束骨近通谷,小趾外侧寻至阴。睛明 目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1 近视,目赤肿痛,迎风流泪,夜盲,色盲,目翳,2 急性腰痛攒竹 当眉头陷中,眶上切迹处 1 头痛,眉棱骨痛,2 目视不明,目赤肿痛,眼睑瞤动,眼睑下垂,迎风流泪,2 面瘫,面痛 3 腰痛天柱大筋(斜方肌)外缘之后发际凹陷中,约当后发际正中旁开 1.3寸1

37、 头痛,眩晕,2 项强,肩背痛,3 目赤肿痛,目视不明,鼻塞风门 当第二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伤风,咳嗽,2 发热,头痛,项强,腰背痛肺俞(背俞) 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咳嗽,气喘,咳血,鼻塞 2 骨蒸潮热,盗汗 3 皮肤瘙痒,瘾疹心俞(背俞) 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心痛心悸,心烦,失眠健忘,梦遗,癫狂痫 2 咳嗽,吐血,盗汗膈俞(血会) 当第七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胃脘痛,呕吐,呃逆,饮食不下,便血,2 咳嗽,气喘,吐血,潮热,盗汗,3 瘾疹肝俞(背俞) 当第九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黄疸胁痛,脊背痛 2 目赤目视不明,夜

38、盲 3 吐血衄血 3 眩晕,癫狂,胆俞(背俞) 当第十胸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黄疸,口苦,呕吐,食不化,胁痛,2 肺痨,潮热脾俞(背俞) 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1 腹胀,呕吐,泄泻,痢疾便血,纳呆,食不化 2 水肿,黄疸 3 背痛胃俞(背俞) 当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 1.5寸 1 胃脘痛,呕吐,腹胀,肠鸣,2 胸胁痛,肾俞(背俞) 当第二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遗精,阳痿,月经不调,带下,遗尿,小便不利,水肿,2 耳鸣,耳聋,3 气喘,4 腰痛,大肠俞 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 1 腰痛,2 腹胀,泄泻,便秘,痢疾,痔疾膀胱俞 骶正中嵴旁 1.5 寸,平第二骶后孔 1 小便不利,尿频,遗尿,遗精,2 泄泻,便秘,3 腰脊强痛次髎 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 1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小便不利,遗尿,遗精,阳痿,2 腰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