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统计学的性质及分类统计学的性质1、 什么是统计学【0001】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的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或推断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所研究对象做出判断或者决策的一门方法论科学2、 统计学的应用【0002】 可以应用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也可以应用于自然现象数量方面的研究【0003】 既研究数量方法的产生极其相关理论,又研究数量方法的具体 应用3、 统计学的性质【0004】 统计学研究的客观现象包括社会经济现象和自然现象【0005】 统计学研究的是总体现象的数量表现及其规律【0006】 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有效的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分析或推断数据,并以此
2、为依据对所研究对象做出判断或者决策的一门方法论科学【0007】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数量方面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的分类1、 理论统计学和应用统计学【0008】 理论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科学的理论和方法【0009】 人们认识数量方面时的研究方法受客观因素的复杂性、多样性以及随机性等因素的影响【0010】 应用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有国民经济统计学、生物统计学、人口统计学等【0011】 理论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条件,应用可以进一步改进、完善和发展理论,两者不断深入发展推动了统计学的不断完善和成熟2、 描述统计学和推断统计学【0012】 分类是按照统计学所处的发展阶段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分类的【0013】 描
3、述统计学研究如何对客观现象的数量进行计量、观测、概括和表述。【0014】 描述统计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其内容包括统计指标及其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图表、集中趋势测度、离散程度测度、统计指数和时间序列常规分析等理论方法【0015】 推断统计学研究如何根据总体中的部分数据(样本指标)去推断总体数据(总体参数)的方法【0016】 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内容,它以概率论为理论依据,利用部分数据对总体数据的某些性质或数量特征进行推断和检验。其主要内容包括概率与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验证、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预测和统计决策等【0017】 描述统计
4、学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推断统计学是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第二节 统计学的基本概念总体和个体1、 总体【0018】 统计活动是通过对所研究对象进行观测取得其数据资料,并对这些数据资料加以整理和分析推断的过程,构成统计活动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整体称为统计总体,简称总体或母体【0019】 实际研究中的统计总体有两种,分别为由自然物体所组成的总体和由变量值所组成的总体【0020】 总体中只包含有限个个体,即总体容量是一个有限数,称为有限总体;总体中包含有无限多个个体,即总体容量为无穷大,称为无限总体2、 个体【0021】 总体中的每个个体事物称为个体样本1、 样本的概念【0022】 样本是指从总体
5、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构成样本的个体数目称为样本容量,通常用 n 表示2、 样本的特点【0023】 样本中的每个个体都必须取自于总体的内部【0024】 从一个总体中可以抽取许多个不同的样本【0025】 样本是总体的代表【0026】 样本的随机性变量1、 变量的概念【0027】 广义的变量是指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概念,凡是客观现象的特征取值或类别在一个以上者,均可定义为变量。狭义的变量仅指可用于具体数字表示取值的数字变量2、 变量的特征【0028】 变量是用于研究总体和个体具有属性变异与数值变异的量化概念【0029】 变量是一个具有量化性质的概念或名称【0030
6、】 变量的取值有两个方面,一是在时间上的取值,二是在空间上取值3、 变量的分类【0031】按其取值是否可用数字表示分为属性变量(品质标志)与数字变量(数量标志)【0032】 按其取值是否连续分为离散变量和连续变量【0033】 按其变动是否具有确定性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0034 】按其在因果关系中所处的位置不同分为因变量与自变量【0035】 按其是否由研究对象体系范围内决定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0036】 按其取值是否具有客观性分为实在变量和虚拟变量指标及其测度1、 指标的概念【0037】 用来测度研究对象某种特征数量的概念称为统计指标,简称指标。其中,测度总体特征数量的概念称为总体指标
7、,而测度个体特征数量的概念则称为个体指标。2、 测度计量尺度的种类【0038】 (一)定类尺度又称为名义尺度,它是对个体进行类别划分的测度计量尺度。 (二)定序尺度又称为顺序尺度,是对个体进行排序或分等基础上的测度计量尺度。 (三)定距尺度又称为差距尺度,它是对个体特征的差距进行测量的测度计量尺度。 (四)定比尺度又称为比例尺度,它是对个体特征的绝对数量大小进行测量的测度计量尺度第三节 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设计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1、 统计指标体系的概念【0039】 反映总体及其所含个体的各个方面特征数量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称为统计指标体系统计指标体系中指标的分类1、
8、绝对数指标【0040】 绝对数指标是反映统计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绝对数量的统计指标,通常又称总量指标。这类指标的主要功能是用来描述研究对象的规模大小或者水平高低【0041】 绝对数指标按其所反映的时间状况不同分为时期指标(流量)和时点指标(存量)两类。时期指标是反映对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累计发生数值总量的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研究对象在某个时点上所表现数值总量的指标。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相比较具有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是:(1)时期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反映的时期长度有直接关系,而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所统计的时间间隔长短没有直接关系;(2)时期指标的前后各时期上的指标值直接相加有实际意义,而时点指标前后各时
9、点上的指标数值直接相加没有实际意义。由于绝对数指标的数值都使用计量单位表示,因此,按其所使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它又可分为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两类。实物指标是指使用实物单位进行计量的指标。价值指标是指使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指标。2、 相对数指标【0042】 相对数指标,是指由两个相互联系的统计指标相除而得出的此率,又称为比率指标,它反映了研究对象内部各部分之间或各方面之间的相互关系。其数值表现形式有无名数和有名数两种,其中绝大部分相对指标的数值都采用无名数表现,最常用的是系数和百分数,而仅有部分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采用有名数表现【0043】 两个总体或两个个体之间的差异程度,其计算公式为:比值相对指标
10、=某个总体(或个体)的某个指标数值/另一个总体(或个体)的同一指标数值。3、动态相对指标是指本期(报告期)数量与过去某期(基期)相同性质数量的比率,或者本期与过去某期相减的增长量与过去该期数量的比率,统称为动态相对指标。在实际中又分别称为发展速度和增长速度,可用来反映事物发展变化的相对程度。其计算公式为:动态相对指标=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或:(报告期水平-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4、弹性相对指标又称弹性系数,是指一定时期内相互联系的两个经济指标增长速度的比率,它反映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幅度对另一个经济变量增长幅度的依存关系,其计算公式为:弹性系数=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率/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增长率。
11、5、强度相对指标是指两个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总量指值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强度相对指标=某一总量指标/另一个有联系但性质不同的总量指标值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内容1、 设置统计指标体系的框架【0044】 进行统计活动,首先需要根据研究的目的,确定需要对所研究总体及其所含个体的哪些方面进行观察计量,每个方面需要设置哪些指标,从而确定出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2、 确定每一个指标的内涵和外延【0045】 统计指标的外延又称为指标口径,是指统计指标所包括的具体范围。3、 确定每个统计指标的计量单位【0046】 统计指标是对研究对象某一方面特征数量的计量测度,因而都具有计量单位。4、 确定每个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0
12、047】 任何统计指标的计算方法都既要符合数学原理,也要符合研究目的所属领域的专业理论统计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1、 设计统计指标体系时通常必须遵守哪些原则呢【0048】 要遵守(一)目的性原则,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应紧紧围绕着研究的目的,满足科学研究或生产管理的需要。 (二)科学性原则,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要符合科学的原理,准确地刻画和描述研究对象的各种特征数量。 (三)可行性原则,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实用可行,每个指标都必须能够准确地计算出其指标数值。 (四)联系性原则,统计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考虑到指标体系内各个指标之间的相互联系,避免信息的重复与遗漏。案例 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1、 环境统计指
13、标体系【0049】 环境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地理环境、资源环境、社区环境、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五个方面。 1地理环境统计指标,地理环境就是某一地域范围内的地貌状况和气候状况等地理要素状况。具体有平原、山地、丘陵面积、耕地、森林、水域面积、气温、降水以及旱涝灾害等指标。 2资源环境统计指标,资源环境就是指各种自然资源的拥有和蕴藏量,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指标。3社区环境统计指标,社区环境就是社会生活环境,包括社区面积、社区绿化、公园建设等方面的指标。4环境污染统计指标环境污染是指生产和生活中排放的废弃物质超过环境容量和自净能力而对环境的破坏,包括废水污染、废气污
14、染、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和光污染等方面的指标。5环境保护统计指标,环境保护是指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污染的治理,包括动植物保护种类,自然保护区数目,废水、废气、废渣处理率及三废综合利用成果等方面的指标。 2、 社会统计指标体系【0050】 社会统计指标体系主要围绕着人口和家庭活动而展开,主要包括社会生活主体状况、社会物质生活、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社会组织管理四个方面。1、社会生活主体状况指标也就是人口和家庭状况指标,包括人口的数量和构成以及出生、死亡、迁徙变动指标,就业、婚姻、家庭以及生育等方面的指标。2、社会物质生活指标包括家庭收入、住房、饮食、营养、衣着、交通、医疗等方面的指标。3、社会精神文
15、化生活指标包括社会教育、文化娱乐、新闻出版、文艺创作、体育活动、宗教生活等方面的指标。4、社会组织管理指标包括社会成员政治活动参与程度。3、 经济统计指标体系【0051】 经济活动从管理的角度来看,可分为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活动两个层次,相应的经济统计指标体系也由宏观经济指标体系和微观经济指标体系两部分构成。1、宏观经济指标体系是反映社会再生产状况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1)社会生产条件。主要包括社会劳动力数量及其构成,国民财产数量及其构成。 (2)社会生产成果指标,包括各种总产出指标和净产出指标。 (3)社会产品分配指标,主要反映社会产品在家庭、企业和政府各部门的分配状况。 (4)社会商品流
16、通指标,既包括国内市场商品流通,也包括国际市场商品流通。 (5)社会产品消费指标,包括居民家庭消费和政府团体消费两方面。 (6)储蓄投资积累指标。2、微观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指标体系,又称为企业指标体系,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生产条件指标。包括企业劳动力数量及构成、各种机器设备数量、资金总额及构成等指标。(2)生产投入指标。包括劳动工时投入、原材料投入与消耗、能源投入与消耗、固定资产投入与消耗以及总成本等指标。(3)生产产出指标。包括各种产品的产量、产值、增加值、质量、销售收入、纯收入、利润总额等指标。(4)经济效益指标。主要是投入和产出的比率指标,反映企业各种
17、投入的产出效益,有资金利润率、成本利润率、劳动生产率等指标4、 科技统计指标体系【0052】 科学技术活动主要由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开发三个部分组成,反映科学技术活动状况的指标体系则主要由科技活动投入、科技活动过程、科技产出成果三部分构成。 1、科技活动投入指标科技活动投入指标主要是科技活动人力和物力资金的投人数量及其构成,有从事科技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科技活动投入经费等指标。2、科技活动过程指标科技活动过程指标主要有研究与开发课题数,即基础研究课题数、应用研究课题数、实验开发课题数,以及研究生教育和科技培训数目等指标。3科技产出成果指标科技产出成果指标主要有科技专利数、科技论著数、科技成果转让数,以及新技术、新产品产值、科技成果转让收益等指标。整个社会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复杂系统,它由众多的子系统所构成,各个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但各个子系统的地位和作用却不相同。上述社会经济统计指标体系的划分正是体现了这一系统的思想,各部分指标体系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突出了重点,从而完整系统地反映了一个国家社会经济活动的现实状况。第二章 数据的调查与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