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平谷新城规划 2005-2020【文本、图集】1目 录第一章 总则 .3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 .6第三章 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统筹 .11第四章 新城总体发展 .20第五章 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设施规划 .24第六章 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30第七章 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35第八章 城市文化发展与文物、风景名胜区保护 .37第九章 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39第十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46第十一章 防灾减灾规划 .52第十二章 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62第十三章 地下空间规划引导 .65第十四章 城市设计引导 .67第十五章 新城开发控制与建设标准 .73第十六章 新城近期发展与实施政策 .7
2、62第一章 总则第 1 条 平谷新城规划立足于科学发展观,在深入分析平谷区域和新城发展重要条件的基础上,确定城市性质和发展目标,合理控制城市规模,提出新城发展策略。为有效配置城市资源,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空间,促进平谷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平谷新城在空间、功能、产业、公共设施等方面的全面整合与提升。第 2 条 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抓住机遇,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平谷新城的竞争力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1) 贯彻科学发展观。结合平谷实际,统筹区域发
3、展,促进平谷新城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协作;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进程,实行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平谷新城发展与浅山地区、基本农田、生态环境的关系;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好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与空间布局的关系;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和国际化水平。(2)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居城市的典范,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上学、看病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3) 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城市,解决好城市长期发展的保障。大力发展循环经
4、济,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地、节水、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3(4) 尊重城市历史和城市文化,全面展现和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资源。(5) 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6) 突出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和有机整体性,保障经济社会、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城市地上和地下、交通设施建设与土地开发、城市与区域、城市与村镇发展建设的和谐有序。第 3 条 发展的优势条件(1) 地处京津冀北结合部,利于区域经济协作。(2) 环
5、境好、污染少,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休闲度假产业的“后发优势” 。(3) 水资源丰富,为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4) 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为新城发展提供了机遇。第 4 条 发展的限制性条件(1) 缺少与中心城以及京津等地的便捷交通联系,区位优势难以充分发挥。距中心城远,同时缺少与中心城以及京津地区的快速联系通道,使平谷一方面难以充分利用首都的人才、技术、信息等 资源优势,另一方面,京津冀北结合部的区位 优势难以充分发挥。平谷虽然地处京津冀北的结合部,但也是北京郊区个别没通高速公路的区县之一。由于对外交通不 畅, 过去三地之间 在跨区域旅游、制造业、流通 业及其他方面的区域
6、协作与联系并不紧密。平谷周边有黄崖关长城、盘山、 东陵等著名景区景点,目前交通4上主要依靠平蓟路和天津到蓟县的公路。现状平蓟路标准较低,不能满足大量的交通需求。目前,天津至蓟县的高速公路已经建成,因此,尽快修建京平平蓟高速公路,打通京津快速通道,对解决平谷与京津之间的快速联系,加强区域协作是十分必要也非常迫切的。(2) 平原耕地快速减少,乡镇企业土地效益低下,亟待节约用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第 5 条 规划编制重点(1) 从京津冀区域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平谷区在京津冀以及全市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优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2) 关注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城乡绿化系统
7、,处理好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的关系。(3) 合理控制城镇规模,完善区域城镇体系,根据区域内不同地区的发展条件,制定分类指导的规划策略。积极引导平谷北部山区(包括浅山区)的保护与合理利用,有效控制该地区人口和产业的大规模集聚,促进平谷新城发展、重点镇建设和村庄整合,进一步优化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发展布局。(4) 进一步完善新城职能,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5) 推动资源的节约与有效利用,提高土地、水、能源等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保障城市的可持续发展。(6) 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公共设施、基础设施、城市安全等体系,特别是满足山区农民的生产生活需求,建设
8、以百姓根本利益为出发点的社会服务体系。第 6 条 规划的基本依据(1) 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 年2020 年) (3) 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 年-2020 年) 5(4) 限建区规划(5) 相关法律、法规、条例、标准规范第 7 条 规划范围为平谷区行政辖区,总面积 1075 平方公里。其中平谷新城规划范围包括兴谷、滨河街道办事处、平谷镇、王辛庄镇以及大兴庄镇东部和山东庄镇的一部分,总用地面积 110 平方公里,新城规划建设区总用地面积 27.5 平方公里。第 8 条 规划期限为 2005 年2020 年近 期 2005 年2010 年远 期
9、2011 年2020 年远 景 2020 年以后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策略第 9 条 新城发展定位平谷新城是北京十一个新城之一,是北京东部的都市型工业、现代制造业、物流及休闲度假基地。第 10 条 新城及地区的主要职能(1) 是京东地区以服装、食品加工等都市工业和适度的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工业生产基地。(2) 是京津发展走廊上的重要通道和具有口岸功能的综合物流中心。(3) 是京郊的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基地。 (4) 是北京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生态环境保护地。第 11 条 新城发展目标京东发展门户,山水宜居新城、清洁制造中心、精细果蔬基地、生态休闲绿谷6(1) 京东发展门户:依托连接北京和天津港的
10、快速通道,平谷将成为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地区,是北京东部重要的经济发展门户。(2) 山水宜居新城:维护自然山水格局,合理规划城乡空间布局,提升建设品质,构筑依山傍水、尺度宜人、配套完善、特色鲜明的山水宜居新城。(3) 清洁制造中心:抓住成为北京东部发展带重要节点的契机,结合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水源保护区的特点,发展环境友好型都市工业和现代制造业。推动制造业、都市工业清洁化生产,大力发展环保型装备制造业,形成产业聚集,使平谷成为首都周边具有示范效应的清洁制造中心。 (4) 精细果蔬基地:结合平谷林果业和蔬菜种植业的传统优势,依托与中心城、空港、海港的快速通道优势,推动果品蔬菜产业升级,着力发展精细
11、化、外向型、高附加值的果品蔬菜生产,使平谷成为首都郊区的优质精细果蔬供应基地。(5) 生态休闲绿谷:以生态涵养为前提和基础,积极转变增长方式,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京东生态绿谷。第 12 条 城市发展的阶段目标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促进地区分工与协作,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以汽车配件、电子、服装、食品加工等工业为主的工业结构,促进二产,带动三产。将平谷新城建设成北京东部和周边地区的常年休闲度假基地和环境优美、设施完善、安全便捷、就业充分的宜居新城。第一阶段,到 2010 年,针对目前新城经济总量较低、对外交通闭塞、功能不够完善、建设标准较低的状况
12、,实施“强二兴三优一”的产业发展战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总量的提高。同时,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实现城市公共设施及交通条件初步改善,城市功能有所调整,人口素质稳步提高,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形成宜居新城的雏形。7第二阶段,到 2020 年,以建设节约型社会为目标,实现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平谷新城建设成为城市功能齐全、公共设施完善,交通快捷方便、人口结构优化、就业岗位充分、循环经济发展的宜居城市典范。第三阶段,到 2050 年,以实现首都和谐社会为目标,在提升新城环境质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带动周边城镇和乡村以及京津冀北地区的快速发展,实现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城
13、乡建设格局。第 13 条 城市发展策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首都和谐社会为主线。强化生态环境和资源集约利用的前提地位和市政交通设施的服务引导作用,保障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促进社会文化全面发展。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促进京津城镇走廊的发展;围绕开发区建设,发展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工业,促进产业升级;借助区域旅游资源优势和新城良好的自然生态条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居住与产业发展环境,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宜居城市、节约型社会。第 14 条 经济发展策略(1)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2) 以兴谷经济开发区为龙头,发展以汽车配件为主的现代制造业和都市型工业,带动新城整体经济的发
14、展。(3)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振兴商业,搞活商品流通,促进城市繁荣;发展休闲度假业,形成区域性的休闲度假基地;促进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4) 2020 年,全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突破 7000 美元;第三产业比重超过 50%,第二产业比重保持在 40%左右,第一产业比重在 10%以下。第 15 条 社会发展策略8(1) 以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积极促进社会公平。全面履行政府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的职能,促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建成包括计划生育与养老服务、就业与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与人民健康、教育文化体育事业、社区服务等在内的完善的社会发展体系。(2) 坚持计划生
15、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素质结构。(3) 重点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增加教育投入。中小学办学条件在全部达到市颁基本标准基础上,逐步达到一般标准和较高标准。山区儿童入学率达到 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达到 100%。(4) 积极发展文化、广播事业。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扩大广播电视覆盖率,实现各乡镇有线电视、有线广播信号光缆传输,有线电视覆盖率达 100%。(5) 加强医疗卫生和保健工作,发展体育事业,提高人民身体素质。第 16 条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1) 坚持城乡统筹发展,以全区总体发展为目标,以新城建设为重点,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全面发展”的区域发展格局。(2)
16、 继续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科教兴农,增加农业投入,继续进行副食品生产基地建设,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化。保护耕地资源,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加快山区开发建设,对贫困的深山区,走“下山入川”之路,充分利用山区资源,发展多种经营。(3) 充分发挥区域内农副产品、劳动力资源优势,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工业、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等劳动密集型的都市工业,发展农村经济,并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4) 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京津冀北地区的物流集散地。同时,根据平谷区的生产优势和现有市场条件,建立服装、毛织、农副产品等批发市场。(5) 积极发展旅游事业,区内的旅游景点和周边地区的旅游景点结合起来形成区内、
17、外两个旅游体系,成为京津冀地区重要的观光、游览和休9闲度假基地。第 17 条 资源和生态环境发展策略(1) 重视生态安全和环境建设,以山前生态保护、水系综合整治和地下水源保护为目标,从资源环境保护、灾害隐患和建设防护几个方面,综合分析平谷新城及地区的生态本底条件,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将城市建设活动有效控制在本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之内,做到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协调统一,确实保证城市安全。(2) 高效利用资源,加强环境保护,提高环境质量。从市区天然气输气管网接引天然气供应平谷,提高新城的能源供应水平;发展多种形式集中供热,使用清洁能源,建设清洁节能型城市;加快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网的建设,确保大气、
18、水体等环境质量,保护地下水资源;加强雨洪利用与中水回用,高效利用再生水资源;因地制宜地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推广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能源新技术产业化进程,鼓励利用垃圾、污泥进行发电和制气。(3) 以创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加强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加强水环境治理与保护,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确保区域大气质量良好,做好声环境的控制和改善工作。同时,加强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建设生态示范区,发展绿色产业。(4) 以景观生态理念为指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城市景观建设相和谐。以新城内泃河和洳河景观建设为重点,在构建城市景观的同时考虑景观的生态功能。第 18 条 空间发展策略(1) 区域协调发展,构筑面向区域综合发展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强与环渤海地区、与中心城及市域其他新城的相互联系与协作。(2) 城乡统筹发展。加强新城和重点镇建设,带动周边地区发展;促进村镇整合,引导工业向小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平原镇带动山区镇、小城镇带动农村的发展格局。同时,根据乡镇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