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1.1 几何图形1.2 图形中的点、线、面1.3 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1.4 从不同方向看几何体1.5 用平面截几何体第二章 有理数2.1 正数和负数2.2 数轴2.3 绝对值2.4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2.5 有理数的加法2.6 有理数的减法2.7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8 有理数的乘法2.9 有理数的除法2.10 有理数的乘方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第三章 估算与近似数3.1 估算 3.2 近似数3.3 科学记数法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计算3.5 感受大数第四章 线段 角4.1 点和线4.2 线段长短的比较4.3 角和角的度量4.4 角的比较4.5 角的
2、运算第五章 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5.1 用字母表示数5.2 代数式5.3 数量的表示5.4 代数式的值5.5 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初步认识第六章 整式的加减6.1 整式6.2 合并同类项6.3 去括号6.4 整式的加减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一元一次方程7.1 一元一次方程7.2 解一元一次方程7.3 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第八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8.1 相交线8.2 两条直线平行的条件8.3 平行线的特征第九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9.1 二元一次方程组9.2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9.3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第十章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10.1 同底数幂的乘法10.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10.3 同底数幂
3、的除法10.4 整式的乘法10.5 乘法公式10.6 因式分解10.7 提公因式法10.8 公式法第十一章 三角形11.1 三角形的再认识11.2 三角形的内角与外角11.3 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11.4 全等图形11.5 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11.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条件11.7 用尺规作在三角形第十二章 统计的初步认识12.1 数据的收集12.2 数据的整理12.3 统计图形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13.1 不等式13.2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3.3 一元一次不等式13.4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第十四章 分式14.1 分式14.2 分式的乘除14.3 分式的加减第
4、十五章 轴对称15.1 生活中的对称轴15.2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15.3 轴对称的性质15.4 利用轴对称设计图案15.5 等腰三角形第十六章 勾股定理16.1 勾股定理16.2 由边的数量关系识别直角三角形16.3 勾股定理的应用第十七章 实数17.1 平方根17.2 立方根17.3 实数17.4 用计算器开平(立)方17.5 实数的运算第十八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18.1 确定平面上物体的位置18.2 平面直角坐标系18.3 图形与坐标18.4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和点的坐标第十九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19.1 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19.2 可能性大小19.3 频率与概率的关系(共 2 页 第 1
5、 页)八年级下册第二十章 平移与旋转20.1 平移20.2 旋转20.3 中心对称与中收对称图形20.4 图案的设计与欣赏第二十一章 函数21.1 变量与函数21.2 函数关系的表示法21.3 函数的应用第二十二章 四边形22.1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22.2 平行四边形的识别22.3 三角形的中位线22.4 矩形22.5 菱形22.6 正方形22.7 梯形22.8 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22.9 平面图形的镶嵌第二十三章 分式方程23.1 分式方程23.2 分式方程的应用第二十四章 命题与证明(一)24.1 命题24.2 命题的证明24.3 平行线的判定定理24.4 平行线的性质定理24.5 三
6、角形内角和定理24.6 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24.7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27.8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其逆定理第二十五章 一次函数25.1 一次函数25.2 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25.3 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方法25.4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关系25.5 一次函数的应用第二十六章 数据的代表值与离散程度26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26.2 中位数和众数26.3 方差和标准差九年级上册第二十七章 圆(一)27.1 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27.2 圆心角和圆周角27.3 过三点的圆27.4 弧长和扇形面积第二十八章 一元二次方程28.1 一元二次方程28.2 解一元二次方程28.
7、3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28.4 方程的近似解第二十九章 相似形29.1 形状相同的图形29.2 比例线段29.3 相似三角形29.4 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9.5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29.6 相似多边形及其性质29.7 位似图形29.8 相似三角形的应用第三十章 反比例函数30.1 反比例函数30.2 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0.3 反比例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一章 锐角三角函数31.1 锐角三角函数31.2 锐角三角函数值的求法31.3 锐角三角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二章 命题与证明(二)32.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2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3 矩形、菱
8、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32.4 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及其证明第三十三章 概率的计算和估计33.1 用列举法求概率33.2 概率树形图33.3 概率的估计33.4 几何概率九年级下册第三十四章 二次函数34.1 认识二次函数34.2 二次函数的三种表示方法34.3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34.4 二次函数的应用第三十五章 圆(二)35.1 点与圆的位置关系35.2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35.3 探索切线的性质35.4 切线的判定35.5 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第三十六章 抽样调查与估计36.1 抽样调查36.2 数据的整理与表示36.3 由样本推断总体第三十七章 投影与视图37.1 平行投
9、影37.2 中心投影37.3 视点、视线、盲区 37.4 三视图37.5 几何体的展开图及其应用(共 2 页 第 2 页)有理数知识归纳1、数轴“三要素”是 , ,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是 关系2、实数 a 的相反数可表示为 。若 a 与 b 互为相反数,则 a+b= 3、实数 a(a0)的倒数可表示为 若 a 与 b 互为相反数,则 ab= 4、a=0aa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a 的点到 的距离,a 是一类重要的非负数,即不论 a 为何实数,总有a 05、实数 a(a0)的算术平方根表示为 是一类常见的非负数,即 0;( )2= , 2aa6、把一个实数记为 a10n的形式,其中 a 的范围是
10、这样的记数方法叫科学记数法7、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精确到那一位,从左边第一个 数字起,到精确的这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数轴、比较大小1、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 2、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 3、比较实数 a 与 b 的大小,可以做差比较:(1)若 a-b0 则 a b(2)若 a-b=0 则 a b(3)若 a-b0 则 a b4、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中, 属于一级运算, 属于二级运算, 属于三级运算。在运算过程中,先 在 最后 5、若 a0,则 a0= 6、若 a0 则 a-n= ;a -n 与 an
11、 互为 因式分解1、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 的积的形式,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把这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互为 运算2、因式分解的基本方法:(1)提公因式法:ma+mb+mc= (2)运用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 2-b2= 完全平方公式:a 2+2ab+b2= a2-2ab+b2=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1)先观察多项式的各项有没有 ,有公因式时先 (2)多项式没有公因式时,看能不能用 来分解(3)分解因式必须分解到每一个因式 整式及运算1、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为 。单项式中数字因数是单项式的 ,单项式的次数是指 2、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 也分别相同的单项式叫做同类
12、项。合并同类项是把它们的 相加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 3、+(a+b-c ) = ,- (a-b+c)= ;a+b-c=a+ ( ) ,a+b-c=a- ( ) 4、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 5、幂的运算性质:(1)同底数幂的乘法:a man= (m、n 均为整数)(2)幂的乘方:(a m)n = (m 、n 为整数)(3)积的乘方:(ab) n = ( n 为整数)(4)同底数幂的除法:a man= (m、n 为整数)6、 (1)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把系数和同底数幂分别相乘,作为积的因式,只在一个单项式中出现的字母,则连同它的 一起作为积的一个因式;(2)m(a+b+c)= (3) (a+
13、b)(m+n)= 7、 (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所得的结果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 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用多项式的每一 分别除以这个单项式,然后再把所得的商 8、 (1)平方差公式:(a+b) (a-b)= (2)完全平方公式:(a+b) 2= (a-b) 2= 分式及运算1、 (1)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2)分式无意义的条件: (3)分式值为零的条件: (4)分式值为正的条件: (5)分式值为负的条件: 2、整式和分式统称 3、分式的基本性质: = ab4、最简分式是指分式的分子和分母除 1 外没有 5、 (1)分式
14、的乘法: = cd(2)分式的除法: = ab(3)分式的加减法: cd(4)分式的乘方:( ) n= ab6、分式运算的结果一定要化为 二次根式及运算1、 (1)形如 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2) 有意义的条件是 a(3) (a0)是一个 数a(4) ( ) 2= (5) = 2、 (1) (a0,b0) ab(2) (a0,b0)3、 (1) (a0,b0)ba(2) (a0,b0)4、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被开方数中不含 (2)被开方数中不含 5、二次根式相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 ,再将 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6、二次根式的结果必须化成 不等式1、用“” “” “” “”
15、或“”等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 2、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 ,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的集合叫做 求不等式解集的过程叫做 3、含有 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 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4、不等式的两边同加(或同减)一个数(或式子) ,不等号方向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 ;不等式的两边同乘(或同除)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 5、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 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 方程及等式的性质1、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 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 2、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指数是 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 的未
16、知数的值的过程,这个值就是方程的 4、等式性质 1:如果 a=b 那么 ac= 5、等式性质 2:如果 a=b,那么 ac= 。 = (c0)ca6、把等式一边的某项 后移到 叫做移项7、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 ;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 8、 (1)a+(b+c)= (2)a+(b-c)= (3)a+(-b+c)= (4)a+(-b-c)= (5)a- (b+c)= (6)a- (b-c)= (7)a- (-b+c)= (8)a- (-b-c )= 二元一次方程组1、含有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是 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2、使二元一次
17、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 。一般地,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有 组解3、把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 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两个方程的 ,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5、将未知数的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的方法叫做 6、由二元一次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将一个未知数用含有另一个未知数的式子表示出来,再代入另一个方程,实现消元,进而求得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这种方法叫做 法,简称 7、两个二元一次方程中同一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将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 法,简称 一元二次方程1、含有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
18、是_的_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2、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_,其中_叫做二次项,_叫做二次项系数;_叫做一次项,_叫做一次项系数;_叫做常数项。3、一元二次方程 的求根公式:_)0(2acbxa4、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的情况:(1)当0 时,有_的实数根;(2)当=0 时,有_的实数根;(3)当0 时,有_的实数根;(4)当0 时,图象分布在_象限,y 随 x 的增大而_ ;当 k0 时, y 随 x 的增大而_,直线从左到右_;若直线 y=kx+b 经过二、三、四象限,那么 k_0,b_0。4、如果 (或 ) (k _0) ,那么 y 叫做 x 的反比例函数,xky1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是_5
19、、反比例函数的图像是_,其图象与 x 轴、y 轴_交点,这两条曲线关于_对称6、对于反比例函数 ,当 k0 时,图象分布在_象限,在每xky一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_。7、若反比例函数 ,在每一象限内,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则图象位于_象限,此时 k_0。二次函数1、形如 (a _)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自变量cbxy2x 的取值范围是_,它的图象是一条_。其中 a 决定抛物线的_ ,c 决定图象与_轴的交点_的_坐标,a、b 共同决定对称轴。当 a、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的_侧;当 a、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的_侧;当b=0 时,对称轴为_2、二数 根的判别式=)0(2c
20、xy acb42(1)当0 时,抛物线与 x 轴有_个交点,这个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 根;2ba(2)当=0 时,抛物线与 x 轴有_个交点,这时方程有_根;0cx(3)当0 a0图象开口方向开口向( ) 开口向( )顶点坐标对称轴abx2增减性当 x _时,y 随 x 增大而减小;当x _时,y 随 x 增大而增大_。当 时,y 随 x 增大而abx2_;当 时,y 随 x增大而_。函数最值当 时,y 有最( )值abx2为( )当 时,y 有最( abx2)值为( )5、二次函数的解析式有三种形式:(1)一般式为_;(2)顶点式为_,其中顶点是(h,k),对称轴是_;(3)交点式为_。其中
21、、 是抛物线与 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求二次函数1x2的解析式时,根据不同条件,使用恰当的解析式,能使问题变得简便。6、若 的两个实数根为 、 ,则二次函数)0(2acbxa1x2与 x 轴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_,与yy 轴的交点坐标为_统计1、常用的统计图有_统计图、_统计图和_统计图2、某一组数据 ,则 =_叫做这组数据的平均数。nxx,321计算平均数常用的三个公式是:(1)_(2)_(3)_3、将一组数据 ,按大小依次排列,把处在最中间位置的一nxx,321个数据(或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_,一组数据 ,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组数据的n,321_数4、我们把所要考察
22、对象的全体叫做_,其中的每个考察对象叫做_,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_,样本中个体的数量叫做样本 5、为了一定的目的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叫做_;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进行考察叫_6、在一组数据中,某一个数在数组中出现的次数叫做该数的_7、频数与容量的比值叫做_,要得到数据的频数分布的一般步骤:(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决定组距;(3)决定组数(4)列评述分布表(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8、一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分别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值叫做这组数据的_,它能反映一组数据的_特征,它的计算公式为_;方差的算数平方根叫做_概率1、生活中的事件 _:概 率不 确 定
23、 事 件 不 可 能 事 件 该 率 为 :必 然 事 件 该 率 为 :确 定 事 件2、必然事件:事先可以肯定_发生的事件3、不可能事件:事先可以肯定_发生的事件4、不确定事件:事先无法肯定_发生的事件5、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概率)的理论计算实 验 估 算理 论 计 算 树 状 图列 表 法发 生 的 概 率试 验 的 随 机 事 件涉 及 两 步 或 两 步发 生 的 概 率 事 件只 涉 及 一 步 试 验理 论 计 算 _6、事件 E 发生的概率计算公式: )(数所 有 可 能 出 现 的 结 果 总)( 1P0P7、当实验次数较大时,频率接近于_ 8、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叫做
24、_9、频率=_几何图形1、基本几何体包括_、_和_2、直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_,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_44、主视图是指_;左视图是指_;俯视图是指_;2、点动成_,线动成_,面动成_46、直线公理是指_3、在田径比赛中,裁判测量跳远成绩的依据是_测量铅球成绩的依据是_4、等角的_角相等,等角的_角相等5、直线是_,没有_;射线是_,有_;线段是_,有_6、两点之间_最短,_叫做两点间的距离7、线段的中点:由点 M 是线段 AB 的中点可得到:_8角: 9角平分线及性质:如图, ,OC 平分AOB 可推出 如图, ,由 OC 平分AOB,PMOA,PNOB,可得 10两直线相交
25、, 相等;同角(或等角)的余角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 。两个角的和为 90,称这两个角 ;两个角的和为 180,称这两个角 。11点到直线的距离:。12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13两直线平行,_; 两直线平行,_;两直线平行,_。若将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称作三角形的外心,三内角平分线的交点称作内心;外心到三角形_的距离相等;内心到三角形_的距离相等。三角形1、三角形是_。2、三角形的内角和是_,多边形的外角和是_。3、多边形的内角和是_,多边形的外角和是_。4、三角形三边的关系是_。5、三角形的分类:(1) 按角分: _(2) 按边分: _6、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_。7、只用一种正
26、多边形可以铺满地板的有_。8、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_。9、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_。10、勾股定理:_。11、勾股定理的逆定理:_。对称1、轴对称,轴对称图形:(1) 轴对称:_。(2) 轴对称图形:_。(3)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 轴对称是针对_个图形而言,轴对称图形是针对_个图形而言; 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时,它就成为一个轴对称图形。 都具有的特征:对应线段_,对应角_。2、中心对称、中心对称图形:(1) 中心对称:_;(2) 旋转对称图形:_;中心对称图形:_。注: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例。(3)中心对称和中心对称图形的区别于联系:中心对称图
27、形是针对_个图形而言,而中心对称是针对_个图形而言;把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时,就成为一个中心对称图形。(4)在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中,连接对称点的线段都经过_并且被_平分。若两个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都经过_,并且都被该点平分,则这两个图形一定关于这个点成中心对称。3、中心对称是关于某点对称,而轴对称是关于_对称。4、线段垂直平分线定理和角平分线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_的距离相等。 (注意:点到点的距离)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_的距离相等。 (注意:点到直线的距离)平移1、平移: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_移动_,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2 平移的两个要素:(1)_(2)_。3、平移变换的基本特征:(1) 平移不改变图形的_和_;(2) 对应线段_且_;(3) 对应角_;(4) 对应点所连的线_且_(或在一条直线上) 。4、简单平移作图的步骤:(1) 找出平移前后的图形的一对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