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洪儷瑜 Li-Yu Hung台灣師範大學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兩岸四地特殊教育論壇 Feb 2, 2011正向行為支援運用在台灣Positive Behavioral Support In Taiwan融合教育的要素 接受教育的位置 融合的內容 物理環境 (physical) 學業學習 (academic) 社會參與 (social )全校性的正向行為支持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全校性、普及性-以全校學生班級內、全校的預防活動特定族群的-以高危險群、出現問題行為小組介入個別的-系統、密集的針對特殊需求的
2、個人為何要全校性的正向行為支援? 預防的觀點 無遠慮必有近憂、預防勝於治療 問題存在每一個學校 網羅所有問題程度 連續線考慮,不要疊床架屋 全校合作 分工合作,全校性不分處室 以普通班教師為主(前線) 他們是負擔 or 資源? 奧運金牌飛魚 vs. ADHD 天寶教授 vs. 自閉症臺灣的經驗 -PBS 正向行為支援 (PBS)之發展背景 正向行為支援的概念 台灣實施正向行為支援工作團隊之實例全校性的正向行為支持Schoolwide Positive Behavior Support全校性、普及性-以全校學生班級內、全校的預防活動特定族群的-以高危險群、出現問題行為小組介入個別的-系統、密集的
3、針對特殊需求的個人正向行為支援( PBS) PBS是一種應用科學的方法,主要在 教育 和 系統的改變 ,其方法在 擴大個人行為目錄 , 系統性的重新修改個人生活環境,以增進其生活品質,也減少其問題行為。 (Carr, et al., 2002) PBS是統稱 一般 正向 行為介入的 方式和達到 社會重要 行為的改變之系統。 (Sugai, et al., 1999, p.6)正向行為支持9 被證實是處理問題行為的有效方法 主動積極 根據功能行為評估(有證據引導介入) 目標:增加良好行為 PBS的介入 配合使用者和實際情境的價值觀、技巧、以及可取得的資源 考慮社會效度(社會重要性) 目標重不重要 方法可否被接受 成效是否被覺察 目標在消除問題行為 多用懲罰、嫌惡的方法 介入多在行為發生之後 被動、無法預防 矯治的焦點多放在學生 介入沒有評估,未能個別化 每個學生問題行為都採一樣的方法 目標在建立正向行為 針對功能建立替代、被接受的行為 可以積極預防,甚至多角度 行為前、中、後 從環境調整起,目標不限於行為者本人 行為介入必須依據功能評估傳統的作法 正向行為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