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2013 年统计年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制定2013 年 10 月本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统 计 法 第 七 条 规 定 :国 家 机 关 、企 业 事 业 单 位 和 其 他 组 织 及个 体 工 商 户 和 个 人 等 统 计 调 查 对 象 ,必 须 依 照 本 法 和 国 家 有 关 规 定 ,真 实 、准 确 、完整 、及 时 地 提 供 统 计 调 查 所 需 的 资 料 ,不 得 提 供 不 真 实 或 者 不 完 整 的 统 计 资 料 ,不得 迟 报 、拒 报 统 计 资 料 。中 华
2、 人 民 共 和 国 统 计 法 第 九 条 规 定 :统 计 机 构 和 统 计 人 员 对 在 统 计 工 作 中 知悉 的 国 家 秘 密 、商 业 秘 密 和 个 人 信 息 ,应 当 予 以 保 密 。本制度由国家统计局负责解释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 1 -目 录一 、 总 说 明 2二 、 综 合 年 报 表 式 3三 、 指 标 解 释 4四 、 职 责 分 工 及 数 据 来 源( 一 ) 职 责 分 工 7( 二 ) 基 础 数 据 来 源 及 负 责 单 位 8( 三 ) 基 础 数 据 相 关 统 计 报 表 9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2
3、 -一 、 总 说 明(一)为了充分发挥统计指标体系的导向作用,反映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情况,为政府监测经济转型升级进程,加强经济管理和宏观调控提供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制定本制度。(二)本制度的内容包括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的六个方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质量效益、创新驱动、资源环境、民生改善,所含统计指标原则上在国家统计局现有统计数据基础上加工计算生成。(三)本制度是综合年报制度,由国家统计局相关专业司(中心)根据职责分工于次年 7 月底提供基础数据。纳入制度的指标于次年 8 月底完成加工计算,并由综合司、研究所负责归集、分析、解读和发布工作。数据来源、职责分工和其他
4、有关事项,请参照本制度中各项具体说明和规定执行。(四)本制度属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国家统计局数据发布的重要内容,各有关专业司(中心)应按照统一规定的指标解释加工计算,按时提供。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 3 -二 、 综 合 年 报 表 式反映经济转型升级情况表 号: 表制定机关: 国家统计局文 号: 国统字(2013)63 号年 有效期至: 年月指标名称 代码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 重(%)居民消费率(%)城 镇 化质量系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甲 乙 1 2 3 4北 京 01天 津 02 新 疆 31续表一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5、)税 收 占GDP 比重(%)GDP 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全 社 会劳动生产率(%)工 业 企 业总资产贡献率(%)R&D 经费与GDP 之 比(%)5 6 7 8 9 10续表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每万名就业人员R&D 人员全时当量(人年/万人) 化学需氧量 二氧化硫 氨氮 氮氧化物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GDP 之比(%)11 12 13 14 15 16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4 -三 、 指 标 解 释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服务业增加值在国家或地区生产总值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100
6、%服 务 业 增 加 值国 内 生 产 总 值服务业增加值 即第三产业增加值,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增加值之和。国内生产总值(GDP) 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住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单位和非常住单位的初次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7、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分别从不同的方面反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构成。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地区生产总值或地区GDP。居民消费率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居民消费支出占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计算公式为:居民消费率= 100%居 民 消 费 支 出支 出 法 国 内 生 产 总 值居民消费支出 指常住住户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除了直接以货币形式购买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外,还包括以其他方式获得的货物和服务的消费支出,即所谓的虚拟消费支出。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如下几种类型: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
8、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的货物和服务,其中的服务仅指住户的自有住房服务和付酬的家庭雇员提供的家庭和个人服务;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 是从最终使用的角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一种方法,包括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总额及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三部分。计算公式为: 支 出 法 国 内 生 产 总 值 最 终 消 费 支 出 资 本 形 成 总 额 货 物 和 服 务 净 出 口城镇化质量系数 指按户籍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与按常住人口计算的城镇化率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城镇化质量系数= 100%非 农 业 户 籍 人 口 数 /全 部 户
9、 籍 人 口 数城 镇 常 住 人 口 数 全 部 常 住 人 口 数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指高技术制造业所包含行业的增加值在工业增加值中所占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为: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100%高 技 术 制 造 业 增 加 值工 业 增 加 值工业增加值 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创造的价值。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指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文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 5 -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计算公式为:
10、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100%文 化 及 相 关 产 业 增 加 值国 内 生 产 总 值税收占 GDP 比重 指一定时期内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值。计算公式为:税收占 GDP 比重= 100%税 收 收 入国 内 生 产 总 值税收收入 包括国内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印花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耕地占用税、契税、烟叶税等。 GDP 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 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率。计算公式为:GDP 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 100%全 社 会 固国 内 生 产 总 值定 资 产 投
11、 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指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在一定时期内全社会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工作量以及与此有关的费用的总称。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指一定时期内国内生产总值与就业人员的比率。计算公式为: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100%平国 均内 生 产 总 值就 业 人 员就业人员 指在一定年龄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具体指年满 16 周岁,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在调查周内从事了 1 小时(含 1 小时)以上的劳动或由于学习、休假等原因在调查周内暂时处于未工作状态,但有工作单位或场所的人员。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利润总额、税金总额、利息支出之
12、和与平均资产总计的比率。其中:税金总额为营业税金及附加与应交增值税之和;平均资产总计为期初期末资产总计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公式为:总资产贡献率= 100%利 润 总 额 税 金 总 额 利平 均 息 支 出资 产 总 计利润总额 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耗费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利润总额”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利润总额为营业利润加上投资收益、补贴收入、营业外收入,再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金额
13、。营业税金及附加 指企业因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按税法规定缴纳的应从经营收入中抵扣的税金和附加,包括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项目的本期金额数填报。应交增值税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货物销售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等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交纳的税金,不含期初未抵扣税额。根据会计相关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按下述公式计算填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进项税额转出)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减免税款+出口退税。利息支出 指企业短期借款利息、长期借款利息、应付票据利息、票据贴现利息、应付债券利息、长期应付引进国外设备款利息等利息支出。根据企业“财
14、务费用明细账”中“财务费用利息支出”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6 -科目的本期发生额填报。如果企业没有单独设立“利息收入”科目,应填报利息支出减去银行存款等的利息收入后的净额。资产总计 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一般按流动性(资产的变现或耗用时间长短)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其中流动资产可分为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可分为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及其他非流动资产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目的期末余额数填报。R&D 经费与 GDP
15、之比 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和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是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而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活动。计算公式为:R&D 经费与 GDP 之比= 100%R&D经 费 支 出国 内 生 产 总 值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 指R&D人员全时当量与每万名就业人员的比值。计算公式为:每万名就业人员R&D人员全时当量= 10000人 员 全 时 当 量就 业 人 员R&D人员全时当量 由参加R&D项目人员的全时当量及应分摊在R&D项目的管理和直接服务人员的全时当量两部分相加计算
16、。一个折合全时当量是一人年。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 指一定时期内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降低程度。计算公式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 100%基 期 主 要 污 染 物 排 放 总 量 -报 告 期 主 要 污基 期 主 要 污 染 染 物 排 放 总 量物 排 放 总 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指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同期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计算公式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GDP之比= 10%居 民 人 均 可 支 配 收 入人 均 地 区 生 产 总 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指调查户在调查期内得到的可支配收入按照居民家庭人
17、口平均的收入水平。计算公式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调 查 户 权 数( 居 民 家 庭 可 支 配 收 入居 民 )调家 庭 人 口 数 查 户 权 数人均GDP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GDP与年平均人口数之比。年平均人口数是上年年末人口数与本年年末人口数的算术平均值。对于一个地区来说,称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 7 -四 、 职 责 分 工 及 数 据 来 源(一)职责分工序号 指标名称 负责单位 提供时间 提供方式1 服务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核算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2 居民消费率(%) 核算司 2014 年 8 月底
18、 OA 或电子邮件3 城镇化质量系数(%) 人口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4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 工业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5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社科文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6 税收占 GDP 比重(%) 核算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7 GDP 与固定资产投资之比(%) 投资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8 全社会劳动生产率(%) 核算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9 工业企业总资产贡献率(%) 工业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
19、子邮件10 R&D 经费与 GDP 之比(%) 社科文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11每万名就业人员 R&D 人员全时当量(人年/万人) 社科文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12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降低率(%) 能源司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13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人均 GDP 之比(%) 住户办 2014 年 8 月底 OA 或电子邮件反映经济转型升级综合统计制度(试行)- 8 -(二)基础数据来源及负责单位序号 基础指标 数据来源 所属制度及报表 负责单位1 服务业增加值2 国内生产总值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Q303 表,按当年价格计算
20、的地区生产总值构成项目)3 居民消费支出4 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Q305 表,支出法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司5 非农业户籍人口数6 全部户籍人口数公安部7 城镇常住人口数8 全部常住人口数统计局 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制度(R101 表,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表)人口司9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工业统计报表制度(B204-1 表,工业产销总值及主要产品产量) 10 工业增加值统计局工业统计报表制度(B401 表,地区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工业司11 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 统计局 社科文司12 税收收入 财政部 核算司1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报表制度
21、(H101-1 表,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标准表),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X604-1 表,房地产开发项目经营情况),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抽样调查(T321 表,农户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投资司、住户办14 就业人员 统计局 劳动力调查制度(R201 表,劳动力调查表) 人口司15 利润总额16 营业税金及附加17 应交增值税18 利息支出19 资产总计统计局 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方案(637 表,规模以上工业法人单位主要财务状况) 工业司20 R&D 经费 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L303,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情况)21 R&D 人员全时当量统计局科技综合统计报表制度(L302 表,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情况)社科文司22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23 二氧化硫排放量24 氨氮排放量25 氮氧化物排放量环保部 环境综合统计报表制度(K380 表,环境基本情况) 能源司26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统计局 住户收支与生活状况调查(T303 表,居民收入分配情况) 住户办27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统计局 国民经济核算统计报表制度(Q302 表,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地区生产总值) 核算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