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111309 上传时间:2018-12-0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益阳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益阳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益阳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益阳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益阳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益阳市“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20112015)新型工业化是益阳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客观需要,是积极构建和谐益阳、实现富民强市的客观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根本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为加快推进益阳新型工业化进程,特制定益阳市“十二五”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研究。一、发展现状(一)取得的成效2006 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重大战略决策以来,通过强力实施新型工业化带动战略,全市工业经济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强大

2、动力。在 2007-2009 年全省新型工业化综合考核中,我市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单位。1、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2009 年,全市 GDP 总量达到591.6 亿元,2006-2009 年期间年均增长 13.3%。人均 GDP 为14071 元,比 2006 年提高 0.74 倍。三次产业结构从 2006 年的 26.530.443.1 调整为 2009 年的 24.2:37.7:38.1,其中二产业比重提高了 7.3 个百分点。益阳工业化率为 33.8%,比 20062年提高个 6.5 个百分点。城镇化率达到 41.5%,比 2006 年提高 6.5 个百分点。农业就业人口比率从 2006 年

3、的 52.8%下降为 2009 年的 50%。2、工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随着工业强市理念逐步深化,全市工业化进程不断加快, “十一五” 年均增 长 20.8%。2009 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 702 亿元,同比增长 21.4%;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 200 亿元,同比增长 21.2%,比全市 GDP 增速快 8.2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33.8%,比 2006 年提高 6.5 个百分点。其中规模工业完成增加值 164.41 亿元,居全省第 10 位;同比增长 24.2%,增速居全省 4 位。3、质量效益大幅提高。2009 年全市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利润 14.98 亿元,同比增长

4、76.3%。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 221.41%,比上年提高 24.1 个百分点。节能减排迈出实质性步伐,资源环境保护加强。2009 年全市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 14.4%,比上年多降 3.6 个百分点;全市工业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明显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达标率为 90%以上。4、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研发投入逐步加大,创新能力日益增强。2009 年,全市大中型工业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研发经费支出达 2.25 亿元,占 GDP 的比重为 0.35%。区域经贸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内引外联成效显著。全市工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 77.16 亿元,同比增长 21.6%,其中实际利用

5、3外商直接投资 0.54 亿美元,增长 84.6%;引进内资 73.48 亿元,增长 19.7%。内外资金的注入,推动了全市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2009 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353.31 亿元,同比增长 36.8%,比上年快 4.3 个百分点;其中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 163.46 亿元,增长 33.4%;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81.92亿元,增长 19.2%。工业企业实力大大增强。全市规模工业企业达到 719 家,比上年增加 90 家。年产值过亿元的达到 108家,比上年增加 26 家。5、产业结构加快调整。2009 年,全市 9 大重点产业增加值 139.08 亿元,拉动全市规模

6、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 19.6 个百分点,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 81.2%。装备制造、食品加工两大产业年产值均突破 100 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年产值突破 50 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到 2009 年底,全市已有高新技术企业 64 家,完成总产值 123.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7.9%,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达 23.6%,所占比重比上年同期增加 1.8 个百分点。6、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全市上下按照省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四次党代会的部署,把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第一推动力,加强了新型工业化工作的领导,全市新型工业化发展达成了共识,形成了氛围,凝聚了合力。全市各地把改造完善基础设施作为推进

7、新型工业化的重要举措,建成了一批影响重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增强了发展工业的承载力,缓解了“瓶颈”制约。4工业化与城市化相互促进,加快了中心城区和县市为重点的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化率不断提高,为加速推进提供了逐步完善的基础平台。(二)主要特点几年来,在省市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益阳实际出发,以招商引资为载体,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强力推进新型工业化,促进了工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1、把新型工业化作为后发赶超的第一推动力。几年来,我市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发展的中心任务,全力以赴谋工业、抓工业。由于领导到位、政策到位、激励到位、责任到位,全市加速

8、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氛围日益浓厚。2、把招商引资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抓手。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工作中,我市千方百计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大工业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促进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提高和产业结构的调整。3、把工业园区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平台。坚持“园区兴工”的思路, 坚 持特色兴园,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园区项目落户,引导新上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了土地集约利用和产业集聚发展。4、把培育大企业、引进大项目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选择。集中资源、倾斜政策、汇聚人才,着力打造核心企业,5培育产业集群,壮大优势主导产业,构建了具有益阳特色的新型工业体系。5、把节能降耗、节能减排作为

9、推进新型工业化的第一责任。大力开展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资源综合利用,降低废物排放,加快实施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保持了工业经济可持续发展。(三)存在的差距新型工业化战略实施以来,益阳工业得到长足发展,推动了全市社会和经济的全面发展。但益阳工业化的发展还存在着明显差距。1、工业化水平不高。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完成工业化,国际上有三个重要的结构性指标:农业产值占 GDP 的比重必须下降到 15%以下;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降到20%以下;城 镇人口上升到 60%以上。2009 年,益阳的这三项指标分别为 24%、50%、41.5%,相差甚 远。与全省平均水平

10、比,2009 年益阳工业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为 33.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3.4 个百分点;人均工业增加值 4742 元,比全省平均水平少 212 元。2、新型水平差距大。益阳经济的快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资源的高消耗来实现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从投入产出比看,2009 年,全市单位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 2.36 吨标准煤/ 万元,远高于全省 1.98 吨标准煤/万元的6平均水平。从环境污染看,2009 年全市每生产 1 亿元 GDP 需排放 12.5 万吨废水,每生产 1 亿元工业增加值需排放 252.12吨粉尘、1.5 吨工业固体废物。从科技创新看,全市规模工业拥有各

11、类专业技术人员 8422 人,占规模工业企业从业人员的 8.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1.6 个百分点;规模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投入 0.72 亿元,占规模工业增加值的 0.4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0.16 个百分点。3、工业结构不合理。我市目前重化工业比重仍然偏大,增速偏快, “两高一资 ”产品比重大。2009 年,规模以上重工业实现增加值 98.23 亿元,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 60%,增长 28.1%,远高于轻工业增幅。同时传统产业比重过大,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仅为 6.5%。从投资结构看,2009 年,化工、建材、有色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49.3%、90.7%和 2

12、2.5%,高耗能行业增幅 较快,加大了后续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大企业少,优强企业少,2009 年全市年产值过 10 亿的企业只有 5 家,中小企业占全市企业的 99%,产业竞争力弱。4、城镇化水平滞后。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城市化率往往是超过工业化率的。与全国、全省比较,我市城市化率明显偏低。2009 年全国城市化率为 45.68%,全省为 43.8%,我市分别低 4.18、2.3 个百分点。5、经济外向度低。受自然地理、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的因7素影响,我市经济的对外开放度尚处于较低水平,外商投资、外贸出口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2009 年,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 2.25 亿美元,其中出口

13、1.97 亿美元,进口 0.28亿美元,进出口总额在全省排第 8 位,外贸依存度(进出口总额占 GDP 的比重)为 0.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 0.4 个百分点。二、发展形势“十二五” 益阳新型工业化发展必须在充分 认识面临的发展机遇和重大挑战,全面把握益阳特色优势,深入分析加快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基础上,科学地判断发展形势。(一)面临的主要发展机遇1、经济形势逐步好转的机遇。从国际形势看,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国际金融市场趋稳,全球贸易止跌回升,世界经济在恢复增长中进入“后国 际金融危机时代 ”。从国内形势看,中央将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揽子计划还将进一步落实和完善。2、实施

14、中部崛起的机遇。2006 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的战略部署以来,促进中部崛起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市一批工业建设项目得到国家核准,铁路、公路等项目建设加快,桃花江核电站前期准备工作基本完成,工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和加强。3、承接产业转移的机遇。2007 年被国家批准为中部地区8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以来,我市承接了一大批沿海产业转移项目。随着“两型” 社会综合配套改革 试验区建设和沿海产业梯度转移步伐的加快,必将促进更多的生产要素和创新资源向益阳聚集。4、建设“两型社会”的机遇。国家设立长株潭“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益阳毗邻省会长沙,自然资源丰富,交

15、通快捷,可与长株潭实现资源互补、产业配套、错位发展,把益阳打造成为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综合能源基地、绿色农产品加工基地、长株潭先进制造业产业配套基地和加工贸易产业转移重点承接地。5、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机遇。中央提出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一、二、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主要由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对加速推进益阳新型工业化是难得的机遇。(二)面临的主要挑战1、宏观经济形势的压力加大。一是金融危机的影响短期内难以消除,全球经济复苏将是一个缓慢曲折的过程,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二是美

16、国、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快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客观上对发展中国家形成新的压力和制约。我市正处于工业化初期的后阶段,面临的压力9和挑战更大,工业发展将受到很大牵制,特别是制造业将受到较大冲击。三是中央在继续保持宏观调控政策基本取向不变的同时,将增强调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可能偏紧的“银根” 、“地根” ,力度更大的结构调整政策,工 业发展所依赖的人力资源、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市场将面临更大的压力。2、区域竞争压力加大。从总量看,2009 年我市 GDP、财政总收入仍然处于全省第 10 位、第 12 位;从人均水平看,2009 年我市人均 GDP 为 14071 元、人均财政总收入

17、763 元,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 55.9%、14.9%,全省水平的69.6%、35%;从增速看,2009 年 GDP 增速超过 13%的有 10个市州,财政总收入增速超过 13%的有 12 个市州,竞争十分激烈。3、资源环境压力加大。益阳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时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压力加大,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工业经济发展还处于打基础阶段,工业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资源和环境瓶颈制约严重等问题仍然突出。4、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压力加大。调结构、转方式将成为今后一段时期国家宏观政策的主基调。国家将制定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将重点支持生物、节能

18、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有利于我市推动产业升级,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同时将抑制钢铁、水泥、多晶硅、化肥等部10分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对工业化低的我市面临巨大的压力。 (三)面临的主要问题1、企业规模偏小,龙头带动力不强。2009 年,益阳十大产业平均每家企业的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只有 8092 万元和2042 万元。产值过 10 亿元的企业仅 5 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仅 108 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719 户,完成增加值 164.41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 5.8%和 3.9%。2、产业聚集度不高,园区特色不明显。2009 年,全市有规模以上园区工业企业 143 家,

19、但企业关联度很低,产业规模小,产业链短,集中区内的企业还只是数量上的简单汇合,空间上的地理聚集,没有真正形成产业集群,园区特色不明显。3、产业链条过短,集中在中低端节点。全市多数产业的产业链条过短,产品生产配套能力不强,上下游和外围服务企业配套不紧密,整体市场竞争优势不突出。大多数企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产业链的中、低端节点,产品单一,结构雷同,系列化产品不多,产业链条延伸不够。4、技术创新不够,发展后劲不足。技术装备水平整体仍较落后,新产品开发能力不足,技术创新不够,产品升级换代缓慢,有较强影响力的品牌不多。5、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环境仍然不优。生产资料市场、现代物流业、金融业等生产服务业发展进程不快,发展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