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 -大化瑶族自治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年)(征求意见稿)第一章 总则第一节 前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 12号)、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 11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的有关要求,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水产养殖业转方式结构;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
2、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全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民展总目标。大化瑶族自治县各级政府希望依托本县丰富的水域资源优势尤其是岩滩库区的水域资源优势做大文章,实现发展现代渔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大化瑶族自治县各级政府清楚地认识到渔业发展规划是大化瑶族自治县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保护水域环境的需要、是大化渔业结构调整的需- 4 -要,为科学、合理及充分利用丰富的水域渔业自然资源,发展现代化渔业并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加速渔业经济跨越式发展
3、,就要在充分调研、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编制切实可行、操作性和指导性强的大化县现代渔业发展规划并逐步实施。2017年5月,大化瑶族自治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组织专家编制了大化瑶族自治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20182030 年)(下简称规划)。第二节 规划依据 大化瑶族自治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主要依据下列法律、法规和文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2013修正本);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7年修正本);3、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 日起施行);4、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防 洪 法 ( 2016年 修 正 本 ) ;5、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河 道 管 理
4、条 例 ( 2017年 修 正 本 ) ;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海 上 交 通 安 全 法 ( 2016 年 11 月 7 日 修 正 ) ;7、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内 河 交 通 安 全 管 理 条 例 ( 2017年 修正 本 ) ;8、 广 西 壮 族 自 治 区 航 道 管 理 条 例 ( 2002 年 10月 1 日 起 施 行 ) ;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中发201512号);- 5 -10、国务院关于促进海洋渔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11号);11、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 17 号);
5、12、农业部关于加快推进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指导意见(农渔发20161 号);13、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品卫生管理办法(1990年11 月20日施行); 15、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2003年9 月1日起实施);第三节 目标任务规划期限: 2017 2030年规划目标: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需要,在科学评价水域滩涂资源禀赋和环境承载力的基础上,科学划定各类养殖功能区,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稳定基本养殖水域,保障渔民合法权益,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确保有效供给安全、环境生态安全和产品质量安全,实现提质增效、减量增收、绿色发展富裕渔民的发展的目标
6、。重点任务: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按照要求划定禁止养殖区、限制养殖区、和养殖区,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设定发展底线,稳定基本养殖面积,保障渔民合法权益。第四节 基本原则- 6 -规划编制遵循以下原则:1、坚持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的原则。根据本县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结果和水产养殖产业发展需求,形成本县区域养殖水域滩涂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总体思路,根据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和大纲的具体要求,合理布局水产养殖生产,制定本县区域养殖水域滩涂使用管理的具体措施,科学编制规划。2、坚持生态优先、底线约束的原则。要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科学开展水域滩涂利用评价,保护水域滩涂生态环境
7、,明确区域经济发展方向,合理安排产业发展空间。要将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等重要生态保护或公共安全“红线”和“黄线”区域作为禁止或限制养殖区,设定发展底线。3、坚持合理布局、转调结合的原则。要稳定淡水池塘养殖,调减水库网箱围栏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支持设施养殖向工厂化循环水方向发展,发展稻田综合种养和低洼地养殖,实现养殖水域滩涂的整体规划、合理储备、有序利用、协调发展。4、坚持总体协调、横向衔接的原则。要将规划放在区域整体空间布局的框架下考虑,规划编制要与本行政区域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协调,同时注意与本县、交通、港口、旅游、环保等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避免交叉和矛盾,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五
8、节 规划范围:本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范围大化瑶族自治县养殖水域滩涂规划的规划范围主要是大化瑶族自治县境内的池塘、河流、小型水库和水电站库区大水面,主要分为渔业生产发展规划、管理及服务体系发展规划- 7 -。相关产业包括池塘养殖、大水面网箱养殖、大水面栏网生态养殖。范围涉及全县池塘 472.3公顷、县境内王秀河、清坡河、龙眼河、灵岐河、大水面的百龙滩水电站库区、大化水电站库区、岩滩水电站库区及六座小型水库(即皮太水库、那马水库、带林水库、岩据水库、六洪水库、坡忠水库)。第二章 养殖水域滩涂利用评价第六节 水域滩涂承载力分析第一条 水域滩涂资源状况1、地理位置大化瑶族自治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西
9、,介于北纬2 333 22 2422 20 、 东 经 10709 45 10802 22 之间,东与都安县交界、南邻马山县、西南与平果县接壤、西北同巴马县毗邻、北与东兰县相连,总面积2716平方公里。大化县为河池市市辖县。地 处 红 水 河 中 游 , 经 济 地 理 位 置 优 越 。 境 内 水陆 交 通 便 利 。 县城距自治区首府南宁市130公里,距河池市180 公里。2、地形地貌特点大 化 县 为 典 型 的 石 灰 岩 地 区 , 全 境 以 喀 斯 特 地 貌 为 主 , 境内 峰 丛 密 布 , 东 北 部 和 西 南 部 为 峰 丛 洼 地 , 东 南 部 多 为 峰 丛
10、谷地 , 中 西 部 为 低 山 丘 陵 。 红 水 河 自 北 向 东 南 流 过 。 整 体 地 势 呈西 北 向 东 南 倾 斜 。 最高系北部的板升七百弄山区,顶峰高程9001100 米,洼地高程600800 米。最低为东南部大化镇红水河下游河谷,峰顶高程200400 米,谷地高程130 200米。全县总的地形坡降为8。境内山地、平地、水域面积分别占全县土地- 8 -总面积的90.55%、5.52% 、3.93%。3、水域资源(1)池塘养殖面积全县池塘面积472.3公顷,分布12个乡镇,其中池塘面积67公顷以上的乡镇有大化镇、六也乡、共和乡,3367公顷的乡镇有贡川乡。(2)大水面水域
11、资源大化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西江干流红水河水系。境内地表河总长277.2 公里,河网密度为 0.1公里 /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红水河,县内流程160 公里。红水河一级支流有盘阳河、灵岐河、清坡河、羌桂河、王秀河、棉山河、满江河、野马河、江洲河、百并河共9条,县内流程117.2公里。境内流量0.5 立方米/以下的小溪流有67条,总长314.25公里。大化县大水面水域资源主要包括:a、红水河 红水河是西江干流的上游河段,斜贯桂西北丘陵山区中部,上游南盘江于蔗香村双江口与北盘江汇合后称红水河。再向东南流经广西的乐业、天峨、南丹、东兰、巴马、大化、都安、马山、忻城、来宾等县于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与柳江汇
12、合后称黔江。红水河干流长659 公里,流域总面积52600 平方公里。红水河下游迁江水文站,多年平均径流深54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696亿立方米。红水河是流经县内最大河流,自北向南纵贯全境,流经境内板升、七百弄、北景、岩滩、江南、都阳、百马、古河、六也、贡川和大化共11 个乡镇,县内流程160公里,大化、岩滩两- 9 -座国家大型水电站矗立在该河段上。b、盘阳河 红水河一级支流。位于天峨、凤山、巴马和大化县4县(自治县)境内。源于天峨县纳直乡。流经凤山县、巴马县,在大化县乙圩乡那当村汇入红水河。流域面积2550 平方千米,干流长137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约19亿立方米。c、灵岐河 红水河一
13、级支流。源于巴马县所略乡。流经巴马、田阳、田东、大化县4 县(自治县)。于大化县羌圩乡朝马村汇入红水河。域面积1931平方千米,干流长 173千米,多年平均年径流量7.87亿立方米。d、岩滩水电站 坝 址 位 于 红 水 河 中 游 的 大 化 县 岩 滩 镇 , 是 红 水 河 综 合 利 用 规 划的 第 五 个 梯 级 电 站 。 电 站 以 发 电 为 主 ,兼 有 航 运 效 益 。 电 站 上 游距 龙 滩 水 电 站 坝 址 166km, 下 游 距 大 化 水 电 站 82.6 km。 坝 址 控 制 流 域 面 积 106580km2, 渠 化 河 段 166km。岩 滩 水
14、电 站 正 常 蓄 水 位 223 m, 相 应 水 库 面 积 112.5km2, 相 应 库 容 26亿 m3, 调 节 库 容 15.6亿m3, 为 年 调 节 水 库 , 总 装 机 容 量 1210MW。 库 区 淹 没 涉 及 大 化、 巴 马 、 东 兰 、 南 丹 、 天 峨 县 5个 县 ( 自 治 县 ) 的 26个 乡 镇 ,水体大部分集中在坝前河段和支流盘阳河库区。大化县境内库区面积64km 2。e、大化水电站 位于红水河中游的大化县城,是红水河综合利用规划的第六级梯级水电站,大化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航运、灌溉等综合- 10 -利用效益。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2200k
15、m 2,渠化河道82.65 km,水库面积21.96 km 2。f、百龙滩水电站 百龙滩水电站位于红水河中游的都安、马山两县交界处,是红水河规划中的第七个梯级。(3)其他山塘水库水域资源除岩滩、大化、百龙滩3座大型水库外,大化还有大小不等的山塘水库近6座,总库容397 万立方米,有效库容233 万立方米。其中,小(1)型水库有皮太水库、那马水库等2座,总库容253万立方米,有效库容154 万立方米。小( 2)型水库有岩据水库、坡忠水库、带林水库和六洪水库等4座,总库容144万立方米,有效库容79 万立方米。第二条 自然气候条件:包括水文(水温、径流、地下水)、水质(盐度、PH、溶解氧、无机盐等
16、)、气候(气温、降水、蒸发量等)、自然灾害(台风、地震、冰冻、赤潮等)等。1、水文岩 滩 水 电 站 1985年 3月 开 工 建 设 , 1993年 水 库 按 正 常 蓄 水 位 蓄水 , 部 分 投 产 发 电 , 1995年 全 部 投 产 , 设 计 正 常 蓄 水 位 223 m, 设 计 水 库 调 度 原 则 规 定 : 汛 期 5月 9月 水 库 水 位 不 超 过 219 m, 10月 份 保 证 水 库 水 位 蓄 到 223 m。 水 库 水 位 变 化 幅 度 一 般 年 波 动 在 4.0米 , 低 水 位 出 现 在 5 9月 份 , 高 水 位 出 现 在 10
17、月 翌 年 的 4月 份 , 水 温 在 13 29度 之间 。- 11 -大 化 电站正常蓄水位155 m,相应库容4.19 亿m 3,死水位153 m,调节库容0.43亿 m3,具有日调节性能。库 区 在 大 化 瑶 族 自 治县 境 内 。 水 库 水 位 变 化 幅 度 一 般 年 波 动 在 2.0米 , 低 水 位 出 现 在5 9月 份 , 高 水 位 出 现 在 10月 翌 年 的 4月 份 , 水 温 在 11 27度 之 间 。百 龙 滩 电 站 , 坝址控制流域面积112500km 2。多年平均流量2020m3s。水库总库容3.4亿m 3,正常蓄水位126m,相应库容0.
18、695亿m 3;死水位125m,相应库容0.648亿 m3,调节库容470万m 3,水温在11 27度之间。2、气候特点大化县地处北回归线以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北缘, 区域气候总体呈现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干湿季划分明显的特点。年平均气温21.37,中、南部气温较高,在 21.3以上,极端最高气温39.6 以下。极端最低气温0.4 。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93千卡 /平方厘米。年日照时数12171587 小时,年积温6300。生长期、无霜期分别达到300 天、355天。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5 。年平均降雨量为1717.2 。蒸发量1204.4。年降雨可分为枯水、平水、丰水3个季节。枯水期
19、为每年11月至次年2 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9.79 ,平水期为每年3、4 、9、10 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21.6,丰水期为每年5 月至8月,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68.7。最大月降雨强度为705.5 ,最大日降雨为247.2。全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夏季为东南风。多年平均最大风速14.9m/s,瞬时最大风速 35m/s。 3、自然灾害大化县内陆山区地形,主要自然灾害为台风和暴雨。- 12 -第三条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包括初级生产力、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潮间带生物、游泳生物等。大化县气候温和,环境质量优良,适合生物生长繁衍,调查资料显示,大化县水域水生生物自然资源丰富多样。1、浮游生物岩滩
20、水库浮游植物常见种类有6门57属,从分布的频度看,绿藻、硅藻、甲藻、蓝藻占优势。从藻类分布的丰度看,硅藻、甲藻、绿藻、蓝藻为优势藻类。其中硅藻占优势。浮游植物年平均为101.34万个/L,生物量1.1151mg/L。浮游动物常见种类有43种,其中原生动物4科8属13种,轮虫5科10 属12 种,枝角类 6科7属8种,桡足类 4科10属10种。浮游动物年平均为459.6 个 /L,生物量为0.6422mg/L。浮游动物各类群数量差异较大,轮虫最多,原生动物次之,枝角类和桡足类最少。浮游生物数量的季节变化是夏、秋季较多,冬、春季较少。2、底栖生物岩滩水库有底栖动物26种(属),分属3门5纲,其中,腹足类12 种,水生昆虫 6种,寡毛类和瓣鳃类各有3种,甲壳动物2种。常见种类有软体动物的环棱螺和湖沼股蛤,寡毛类的淡水单孔蚓、羽摇蚊幼虫和甲壳类的虾等。底栖动物年平均为232个/m 2,生物量为159g/m 2。以腹足类和瓣鳃类为优势种类,局部水域(如靠近村镇生活区和养殖密度较大的库汊等水域)其湖沼股蛤的生长已对水产养殖业形成了较大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