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循 环 经 济 试 验 区 *工 业 园 管 理 委 员 会西 宁 市 土 地 利 用 发 展 中 心二 一 七 年 九 月目 录一、更新评价概述 .1(一)评价背景 .1(二)评价范围 .1(三)评价时点 .3(四)更新评价任务及内容 .3二、开发区概况 .5(一)区位条件 .6(二)规划建设 .6(三)经济发展状况 .7三、更新数据来源说明 .9(一)上轮开发区评价成果 .9(二)开发区社会经济数据 .9(三)土地利用数据 .10(四)土地供应数据 .10(五)图件数据 .10(六)土地规划数据 .10四、数据处理方法说明 .12(一)数据剥离删
2、选 .12(二)叠加对比分析 .12(三)数据更新 .12(四)数据计算 .14(五)其他特殊处理情况 .14五、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分析 .15(一)土地资源特点分析 .16(二)开发区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分析 .17(三)土地开发、建设情况分析 .18(四)土地供应状况分析 .21(五)规划用地结构及规划实施情况分析 .23(六)工程建筑状况情况分析 .24(七)经济社会数据变化情况分析 .25(八)突变性数据的变化原因分析 .26六、土地集约利用状况变化分析 .26(一)上轮评价成果介绍 .26(二)更新评价变化地块情况 .26(三)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变化情况 .26(五)扩展潜力变化情况 .
3、28(六)管理潜力变化情况 .29(七)更新评价结果分析 .29七、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与管理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32(一)主区工矿仓储用地比例相对较低 .32(二)工业用地固定资产投入强度和地均税收有待提高 .32八、土地集约利用建议 .33(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严把项目准入关 .33(二)立体化集约用地,适度提高开发区用地强度 .33(三)深度挖掘土地利用潜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3(四)强化土地利用全程监管 .34*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0一、更新评价概述(一)评价背景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是相对于土地粗放运用而言的一种土地运用的方式。它具体是指在土地上投入更多的劳动、
4、技术、资本等,从而在土地上获得更多的回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推进,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十分突出,如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健全集约用地长效机制,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根据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4 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函2014143 号)及青海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 2017 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工作的通知(青国土资办201732 号)文件要求,*工业园管理委员会开展了 2017 年度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主要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信息、用地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和供应状况等信息进行更
5、新调查,计算指标现状值和测算部分潜力。(二)评价范围1、更新评价范围根据国土资源部相关公告,*循环经济工业园区批准面积为4276 公顷。由于备案时缺乏坐标等相关资料,面积准确性较差,2014 年度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时,开发区管理部门委托了专业的测绘机构对开发区范围重新进行勘测定界,最终确定的开发区评价范围为 3735.92 公顷。本次更新评价范围沿用 2014 年度*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1开发区全面评价范围。开发区分为四个区域,分别为大华工业园、硼化工业园、锡铁山工业园、饮马峡工业园。2、更新评价对象2015 年度更新评价后范围、用途、工程建筑状况、权属、开发状
6、况、供应状况、建设状况、规划用途等属性发生调整变化的所有土地。3、更新评价地块说明本次开发区发生变化区块位于饮马峡工业园内,新供应交通运输用地 4.6533 公顷,其中 0.7131 公顷为采矿用地,3.9402 公顷为沙地,位于饮马峡工业园内部面积为 2.7 公顷。图 1-1 饮马峡工业园更新地块(三)评价时点统一为 2016 年 12 月 31 日。(四)更新评价任务及内容变化地块*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2本轮更新评价主要包括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的基本信息、用地状况、用地效益、管理绩效和供应状况等信息进行更新调查,计算指标现状值和测算部分潜力。1、开展土地利用状况更新调查
7、(1)基本信息更新调查本轮更新时点*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名称、级别、审批类型、设立时间、审批单位、管理机构和地址、主导产业、开发区面积等信息与上轮保持一致。(2)用地状况更新调查依建设状况分类,对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标示的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明确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工矿仓储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地、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等,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等,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权属、开发状况等。核实标示调整变化地块外的各类用地建设状况信息,对经核实发生变化的地块进行建设状况信息的更新。其中,已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
8、、用途、建筑基底面积、建筑面积以及工矿仓储用地的建筑物构筑物基地、露天堆场和露天操作场地的总面积等,已建成农村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等,其他未建成城镇建设用地涉及范围、面积、权属、开发状况等。依供应状况分类和土地供应资料,对更新评价工作底图标示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3调整变化地块进行调查,明确已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用途、供应时间、供应方式、使用年限、土地使用者、规划用途等;明确尚可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明确不可供应土地的位置、范围、权属等。核实标示调整变化地块的各类用地信息。其中,已供应土地涉及范围、面积、用途、供应时间、供应方式、使
9、用年限、土地使用者、规划用途等;尚可供应土地涉及范围、面积、权属、规划用途等。核实主区高新技术产业用地分类,明确高新技术产业用地的位置、范围、面积、类型。2、计算开发区更新评价指标现状值根据更新调查结果,计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指标现状值。3、测算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潜力测算开发区的土地集约利用扩展潜力和管理潜力,并在扩展潜力的基础上,推算开发区尚可供地年数。4、更新评价矢量数据在上轮评价矢量数据的基础上对 2017 年度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基本信息要素矢量数据和土地利用状况要素矢量数据进行更新。5、开发区基本情况截止 2016 年 12 月 31 日,*循环经济工业园基本情况如下表:*循环
10、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4表 1-1 *循环经济工业园基本情况表项 目 主 区开发区评价面积(hm 2) 主区开发区评价类型 工业主导型土地开发率(%) 15.98开发区常住人口(人) 153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万元) 1446800开发区二、三产业税收总额(万元) 28769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总收入(万元) 1205400开发区工业(物流)企业税收总额(万元) 27540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总收入(万元) 0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税收总额(万元) 0二、开发区概况*循环经济工业园位于海西州*行委,由青海省人民政府于2013 年 3 月审批设立的省级经济技
11、术开发区,主导产业为采矿业,依法审批土地总面积为 4276 公顷,由于备案时缺乏坐标等相关资料,面积准确性较差,2014 年度开展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全面评价时,开发区管理部门委托了专业的测绘机构对开发区范围重新进行勘测定界,最终确定的开发区面积为 3735.92 公顷;该工业园是*循环经济试验区重点循环经济工业园之一,主要以能源、煤炭综合利用、盐湖化工一体化发展为特色,依托*、冷湖、茫崖及周边地区丰富的盐湖、油气、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以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着力发展能源、煤化工、盐湖化工、有色金属产业,辐射带动*、冷湖、茫崖等地的发展,构建国家重要的盐湖化工、能源、碳一化工、铅锌产业基地。*循
12、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5(一)区位条件*位于青海省西北部,*盆地北缘,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西州)辖区。是*盆地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东与德令哈相连,南与格尔木市接壤,西与冷湖行委相邻,北与甘肃省阿克赛哈萨克族自治县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二)规划建设*循环经济工业园立足于本地及周边资源优势和*已有工业基础,以盐湖资源、煤炭和天然气综合开发利用为核心,以“资源综合开发、有效配置、循环利用、永续发展”为指导,根据“围绕优势资源,培育特色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一园四区”的总体工作思路,构建结构合理、组合优化、配置高效的循环经济产业群,实现专业集成、投资集中、资源集
13、约、效益集聚的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工业园区将建设成为海西州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的主要基地之一。*工业园区按“一园四区(工业区)模式分阶段进行规划和建*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更新评价说明6设。四个工业区(锡铁山工业区、饮马峡工业区、*工业区、马海工业区)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但总体产业布局注重产业链之间的纵向连接和横向融合,在区内形成一个有机联系的产业链体系,以资源最大化综合循环利用为原则,物料基本平衡。(三)经济发展状况2016 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 29.9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 11.4%。其中,第一产业完成 0.29 亿元,增长 13.6%;第二产业完成 24.72 亿元,增长
14、 11.3%;第三产业完成 4.9 亿元,增长12%。三次产业对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分别为 0.5%、89.3%和10.2 %,拉动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0.05、10.18 和 1.17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比重由上年的 1.2:79.7:19.1 转变为 0.98 :82.62:16.4。人均生产总值为 199443 元,比上年增长 11.4%。全区实现工业增加值 20.32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3.46%;其中行属工业实现增加值 14.96 亿元,增长 9.18%。全区实现工业总产值 55.51 亿元,其中行属工业实现总产值 44.47 亿元;实现工业销售产值 44.63 亿元,增长 10.19%,其中行属工业实现销售产值 35.9 亿元,增长 13.11%。全区产品销售率达 80.4%。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3.33 亿元,同比增长 46.51%,其中,工业投资完成 49.37亿元,同比增长 5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