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28032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99 大小:1.9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9页
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9页
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9页
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9页
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富 阳 市 国 民 经 济 和 社 会 发 展第 十 二 个 五 年 规 划( 2011 年 3 月 4 日市十四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富 阳 市 人 民 政 府二 一 一 年 三 月I目 录前 言 -1一、总体要求 -1(一)发展基础 -1(二)发展背景 -4(三)指导思想 -5(四)主要目标 -6二、着力推进城乡区域一体化发展 -9(一)加快新型城市化步伐 -9(二)深化推进新农村建设 -9(三)强化区域协调发展 -10三、着力提升基础设施现代化水平 -30(一)优化综合交通网络 -31(二)完善能源电力网络 -31(三)构建给排水设施网 -31(四)构筑防灾减灾网 -32(五)推进“智慧富

2、阳 ”建 设 -32四、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 -32(一)加强“三个两 ”产业 平台建设 -33(二)提升发展现代工业 -34(三)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35(四)积极发展现代农业 -37五、着力构建生态型城市 -39(一)改善生态环境 -39(二)狠抓节能减排 -40(三)发展循环经济 -40六、着力建设创新型城市 -41(一)大力推进自主创新 -41(二)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43II(三)加快建设人才强市 -44七、努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45(一)提高城市文明程度 -45(二)着力建设文化名市 -47(三)深入挖掘名人资源 -48(四)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48八、大力加强民生保障和社会管

3、理 -49(一)深化“大社保 ”体系建 设 -49(二)改善居住和出行条件 -50(三)积极建设健康城市 -51(四)提高社会管理效能 -52九、全面深化改革开放 -54(一)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54(二)加大各项改革力度 -55(三)进一步扩大开放 -56(四)加强区域交流与协作 -57十、全力实施重大项目 -58(一)推进重大项目实施 -58(二)强化资金投入保障 -58(三)加强土地资源开发 -59结 语 -60附 表 富阳市“十二五 ”重大建设项目规 划表 -62附图一 “十二五 ”空间 开发架构示意图附图二 “十二五 ”功能 载体建设示意图附图三 “十二五 ”综合交通网 络示意图1

4、前 言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是根据中共富阳市委关于制定富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的,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引导全市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共建共享“富裕阳光之城 ”的行动纲领 。一、总体要求(一)发展基础“十一五”时期是不平凡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努力形成并深入实施“三个一 ”的科学发展体系,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顺利实现“十一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为“十二

5、五” 时期经济 社会发 展打下坚实基础。经济实力大提升。2010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 415.8 亿元,年均增长 13%(可比价),人均生产总值突破 6 万元; 财政总收入达到60.25 亿元,年均增长 19.6%,其中,地方 财 政收入达 32.65 亿元。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 6.9:60.7:32.4。工业经济集聚提升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达 1314.1 亿元,年均增长 16.8%,其中,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达 22.8%;积极启动产业大平台建设, 场口、新登新区建设初具规模,江南、江北产业平台整合提升工作深入开展。运动休闲产业发展初显成效,荣膺国家

6、体育产业基地、国家运动休闲示范区等称号。2城市建设大跨越。以六大新城、十大综合体为重点,以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新型城市化加速推进。320 国道综合整治、320 国道环线外移、江北水厂扩建、500 千伏宣城至富阳变线路、220 千伏万泉变等工程顺利建成,杭富沿江公路拓宽改造、鹿山大桥及连接线、闲祝线改建、大 桥南路综合整治和迎宾大道立体式综合改造等工程加快推进,鹿山新城、东洲新城等城市路网逐步完善,城市空间有序拓展。顺利建成东吴公园、秦望广场,动工兴建城市森林公园、黄公望隐居地、东大道城市小客厅和西城商务中心等工程,城市服务功能得到全面提升。民生保障大提高。成功创建省教育强市、体育强市、科技

7、强市、卫生强市, 顺利完成江南中学、富阳实验中学、新登镇中学、富春七小、市实验小学虎山校区等建设工程,开工建设公共医疗服务中心、妇保二期、社会福利中心、鹿山新区文化中心等工程,相继引进杭州科职院、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等高等院校,科教文卫体事业实现全面发展。初步构筑“ 五位一体” 和“ 三级网络”的大社保体系,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规划目标以内。完成境内 5 个收费站的回购工作,率先实现杭富公交一体化。坚持“ 六房并举”,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中低收入者住房条件进一步改善。城乡饮用水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基本解决 34.4 万农村人口的饮用水问题。生态环境大改善。生态市建设

8、稳步推进,顺利摘除造纸业省“811”准重点监管区帽子和杭新景高速沿 线 小冶炼污染整治省“811”帽子,关停低小散造纸生产线 200 余条,淘汰小冶炼、小锅炉等设备,新建成污水处理厂 5 座,完成 4 家公用热电和 7 家自备热电企业的脱硫改造,节 能减排目标任务顺利完成。深入实施“ 百千工程、三沿整治、3清洁城乡”等活 动, 农村环境得到有效整治。全市森林覆盖率达63.5%,富春江水质常年保持在类水标准,饮用水水质达标率达 100%,全年空气优良率达 94.2%;建成全国环境优美乡镇 3 个,省 级生态乡镇(街道 )12 个。政府转型大突破。通过解放思想大讨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专家论证,

9、制定实施富阳市发展战略规划。按照“ 增强党委的战略引导能力、政府的统筹整合能力、各级各部门的执行创造能力” 三力合一力的要求,形成工作运行机制专委制组团制、资源配置机制大计划大财政、考核奖罚机制分类考核综合考评、监督管理机制大监管大效能、基层基础机制新农村“1+3 ”框架体系等相互协调、系 统配套、互为补充、融 为一体的五大机制,初步建立起一套地方政府公共管理体系,实现政府公共服务效能和政府公共形象的“双提升”。富阳市“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十一五”规划目标 2010 年实绩指标名称 单位 绝对值 年均增(减)绝对值 年均增(减)生产总值(GDP) 亿元 356 12 415.8 13

10、.0%(可比价)人均生产总值 元 53922 11 64119 15.0%第三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36 1 个百分点 32.4 0.34 个百分点财政总收入 亿元 43.32 12 60.25 19.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 年累计) 亿元 800 13 753 12.4%自营出口 亿美元 6.74 15 7.87 18.5%城市化率 % 60 2.3 个百分点 52 新增就业岗位(5 年累计) 万个 4 8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 万人 12.5 3.0 18.6 城镇登记失业率 95 100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元 24216 10 25914 11.5%农民人均纯收入 元

11、 12159 10 13272 11.8%4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5 年累计) % 20 20 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下降(5年累计) % 30 30.11 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5 年累计) % 20 25 (二)发展背景“十二五”时期,我市 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风险挑战。从国际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出现新变化,科技创新孕育新突破,有利于我市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高开放层次和水平,推进科技和产业创新;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减缓,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抬

12、头,国际竞争更加激烈。从国内看,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大背景没有改变,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国内需求持续扩大,经济结构加快转型,体制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有利于我市继续推进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从区域看,长 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深化,全省转变发展方式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全面推进,有利于我市加快融入长三角,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拓展新的发展空间;杭州市做出关于“以新型城市化为主导,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加快形成城乡区域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大战略部署,并采取前所未有的政策举措,全力支持五县(市)发展,这对富阳来说是一个千载难逢的重大历史性机遇,为我市加快融入杭州创造了有利条

13、件。但随着一系列区域合作战略的实施,区域发展态势发生变化,各地你追我赶、加快发展,我市面临着“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巨大压力。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我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 9000美元,保持高基数上的高增长难度增大,城市带动能力不够强、城乡5环境不够优、产业层次不够高、自主创新不够多,资源环境约束进一步强化,社会矛盾有增多趋势,我市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任务更加繁重。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增强加快建设“生活富裕、生命阳光 ”和谐新富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开创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新局面。(三)指导思想“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 发展的指导思想是: 以邓小平理论和

1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杭州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入实施富阳市发展战略规划,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生活富裕、生命阳光”为主旨和总目标,紧紧抓住杭州推进城乡区域统筹发展的战略机遇,加大融入大都市力度,加大转型升级力度,加大城乡区域统筹力度,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推动城市再造、产业重构、社会和谐,共建共享“富裕阳光之城” ,在杭州五县(市)中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头作用,为打造杭州西郊公园、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和网络化大都市西部副中心奠定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推进“十二五 ”发展,必须坚持以下基本要求:坚持统筹发展

15、。加快城乡区域统筹发展,优化配置城乡资源要素,实现 城乡一体、融合发展。突出新型城市化主导,坚持“ 一化带四化”,强城带乡、强工补农,增城减乡、增居减农,以城市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带动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的改善。坚持融入发展。把融入杭州大都市作为核心战略,充分承6接杭州“以城 带乡、以东带西”决策部署,扬长避短、错位发展、差异竞争、功能互补,把富阳建设成为杭州一个优势突出、个性鲜明的特色功能区,努力打造杭州西郊公园和杭州网络化大都市西部副中心。坚持转型发展。牢固树立“ 转型比速度更重要” 的理念,把产业转型升级作为今后发展的主攻方向,加大“ 三个两” 产业平台建设力度,改

16、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 运动休闲之城”,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努力构建“3+1”现代 产业体系,实现大产业、大平台、大融合、大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牢固树立“ 环境建设是最高层次的经济建设”的理念,深入实施“ 环境立市”战略和“ 环境升级” 工程,坚持走山水路、打山水牌、建山水城,加大环境整治和修复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和生态型城市建设,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城市,努力打造现代版“ 富春山居图” 。坚持创新发展。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改革,进一步 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按照现代政府的理念、责任、职能和架构,深化完善“ 五大机制” ,努力打造公共

17、服务型政府。深入实施科技强市和人才强市战略,切实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坚持和谐发展。不仅重视“ 发展指数”,更重视“幸福指数”,突出富民惠民安民导向,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积极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共建共享“ 富裕阳光之城 ”。(四)主要目标7“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 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 是:到 2015 年,力争科学发展、转型升级推动力度和实际成效居全国前列特别是杭州五县(市)之首,杭州西郊公园、现代版“富春山居图”和杭州网络化大都市西部副中心框架基本建立,从“郊县”向“郊区

18、”的历史性跨越迈出决定性步伐, “生活富裕、生命阳光”和谐新富阳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具体目标是:综合经济实力明显提高。全市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经济总量和经济效益实现双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全市 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10,力争到 2015 年,生产总值突破650 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 10 万元;全市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达到 1300 亿元。城市带动能力明显增强。新型城市化交通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科创园、高教园、 东 大道城市小客厅、迎宾大道总部楼宇集聚区等初步形成, “富春山居”新农村精品工程基本建成,新型城市化、城乡一体化迈上新台阶。力争到 2015 年,城市化率达到 60%。经济转型升级明显加快。 “三个两”产业 平台初具规模,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定规模并在全省占一席之地,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现代服务业比重较大提高, “国家运动休闲示范区”初展形象, “3+1”现代产业 体系初步建立。力争到2015 年,第三 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到 40%,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销售产值比重达到 30%。生态山水环境明显优化。 “三江两岸”富阳段 环境综合整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