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泰市创建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工作自查报告(征求意见稿)去年以来,我市把山东省食品安全先进市创建工作,作为深化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的有效载体,从强化政府、部门及企业责任、推进社会共治、完善治理体系等维度入手,立足辖区实际,针对突出问题,创新方式方法,全面、深入、扎实开展创建活动,食品安全治理水平显著提高,食品安全整体状况持续向好,公众满意度稳步提升,圆满实现了创建目标。近日,市政府组织相关部门,成立检查组,对照山东省食品安全城市和食品安全先进县(市、区)验收细则(2016) ,对全市创建工作进行了自查自评,自评得分 97 分。各项指标自查情况如下:一、政府重视1、组织领导。
2、市政府将食品安全及创建工作列为政府常务会议议题,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并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和新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 ;市委书记、市长刘钦海多次听取汇报,作出“抓紧部署、对照标准、找准短板、自行检查,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区域内不出事故,确保创建成功”的具体批示,食品安全及创建工作在党委政府工作中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越来越高,基础越来越好。2015 年 6月 17 日、9 月 23 日、12 月 4 日、12 月 18 日,以及今年 4 月227 日、5 月 3 日、8 月 19 日、9 月 18 日、10 月 23 日,市政府分层分类召开会议对创建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和调度,为全市创建工
3、作深入、扎实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本项分值:1 分,自评得分:1 分。2、机构队伍建设。以食品安全委员会为平台,建立协调联动机制,多部门协同决策,有效解决了政策碎片化、力量分散化等诸多问题,基本形成了内容全面、功能耦合、结构严密的食品安全综合保障体系。把食品安全和创建活动,纳入对乡镇政府及监管部门的科学发展考核体系,科学确定考核指标,提高分值占比,做到责任可量化、可操作、可检验,形成了常态化的评议与考核机制。改进食品安全治理模式,结合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定格、定责、定人,织密、织实、织牢了监管网络。出台新泰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 ,在全市 21 个乡镇(
4、街道)设立 21个食品药品监管所,安排人员编制 105 个。公安部门设立食品药品与环境犯罪侦查大队,安排 5 个人员编制,配备大队长、教导员各 1 名、民警 3 名。21 个乡镇(街道)分别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配备乡镇级监管人员 25 名、村级农产品监管员 916 名。建立村居协管员队伍,采用分层分类、动态管理模式,实行“基本补贴+考核奖惩”的结构式补贴,对 916 名协管员,根据监管工作量、工作完成情况等,按每月 100 元、150 元、200 元三个类别,由市财政统一发放补贴,调动了协管员的积极3性。2015 年发放补贴 137 万元。针对监管人员理念不先进、能力不足无法适应新形势监
5、管需要,以及食品从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等现实问题,市财政增加教育培训预算,持续、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夯实了食品监管效能提升的能力基础。引入风险管理的理念,用风险管理的模型重塑隐患排查、风险管控、应急处置等监管实务,识别、控制、规避、消除风险的能力显著增强。6 月 6 日召开食品药品安全风险会商会议,研判风险点,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防控措施,增强了工作的预见性和针对性。建立跨部门、跨区域协调联动机制,共享监管信息,开展联合执法,实现了监管力量的聚变与监管效能的飞跃。对创建活动,成立市长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分设综合协调、技术指导、材料档案、宣传报道、督查督办五个工作小组,建立分线作战、条块结合的网格化
6、推进体系,实现了管理无真空、责任全覆盖、创建无死角。本项分值:10 分,自评得分:10 分。3、保障有力。认真落实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全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执法基本装备指导标准的通知(食药监财2014204 号)及食品药品监管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 (食药监财201418 号)有关规定,从执法装备、技术支撑、信息化建设,以及宣传教育、人员培训、质量抽检等方面,持续加大保障力度,扩大保障范围,促进了监管能力的长效提升。去年以来,市财4政安排专项资金 1000 余万元,采取公开招标的方式采购装备设备,21 个监管所均达到了食药监财2014204 号文件要求。采
7、取乡镇政府提供或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划转的方式,统筹解决食品药品监管所办公业务用房问题,21 个监管所的业务及辅助用房均达到 320 平方米,满足食品药品监管乡镇(街道)派出机构办公业务用房建设指导意见 (食药监财2014218 号)的要求和监管执法的需要。整合农业、质监、食药监等部门质量检验职能,组建检验检测中心。目前,中心共有职工 42 人,其中高、中级职称专业技术及同等能力人员 16 人、其中研究生5 人,占比 38%;拥有 7800 平方米的办公及综合实验楼,配备气质联用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等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 300余台(套) ,价值 3000 余万元,具备食品、药品、农产品等 10
8、大门类、600 余种产品、3412 个项目的检测能力。为食品监管人员配备电脑和移动执法终端,全面应用食品经营许可、食品监督抽检等系统的同时,自主开发“食药监管”APP,持续推进信息化建设,开启了“智慧监管”模式。本项分值:13 分,自评得分:12 分。二、加强监管4、源头治理。创新工作思路和机制,结合辖区特点,积极探索覆盖食用农产品、畜产品及食品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的监管制度,特别是上下游、左右岸、关键点的衔接方式,严把从农田到餐桌的每一道防线,保障了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5全面推行农药销售产品备案公示制度,2016 年备案 211 个农药厂家生产的 2203 个合格农药产品,56 家剧毒、高
9、毒农药经营单位推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制度,10 户批发户推广使用“农业投入品准入备案管理系统” ,实现了农药经营的追溯管理。全面推行兽药经营入市登记、购销台账、使用记录等制度,积极推广“兽药告知和追溯系统” ,健全了兽药使用追溯体系。组织农药、兽药经营及使用单位负责人,定期不定期开展培训,提高了依法规范经营及安全合理用药水平。开展农药、兽药质量安全集中整治行动,对硬件、软件及规范管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规范达标率达到 100%。强化对种植、养殖单位的日常监管,督促落实投入品购入使用管理档案、生产记录、农药使用记录、安全间隔期、休药期等制度,农产品、畜产品质量显著提升。在 16 个蔬菜生产基地追溯
10、点,建立速测室,配备检测仪器和追溯标签打印机,由基地开展自主检测,将生产信息录入追溯信息系统,打印二维码贴在蔬菜包装显眼处,通过二维码扫描实现了主要农产品的信息追溯。加强生猪屠宰现场管理,严格落实生猪入场检查、24 小时静养、 “三腺”摘除以及驻场检疫、肉品出场检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全力打造规范化屠宰场,畜禽屠宰监管率、屠宰检验检疫率、产品持证率均达到 100%。投资 4500 万元,建成占地 15 亩的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购置 10 辆无害化专业运输车,在全市建立 21 个收集暂存点,设置 21 名收集员,无害化处理中心与规模饲养场签订处理协议,6采用“用户申报、一站受理、乡镇街道集中
11、、中心统一收集”的程序,建立了覆盖全市的病死畜禽无害化收集处理体系。落实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财政补助,确保了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工作有序、有效进行。本项分值:13.5 分,自评得分:11.7 分。5、监督管理。科学制定并严格落实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依托现场检查表、检查笔录、 “票档一体化”账册等载体,固定监管痕迹,达到了 100%留痕监管的目标。结合落实“红黑名单”制度,积极推行食品安全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全面归集监管对象基本信息、监督检查信息、违法违规信息、产品安全信息及承担社会义务、提升管理水平等方面的信息,建立信用档案,确定信用等级,对不同信用等级的监管对象,实行有差别的监管措施,调动了
12、广大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依法诚信从业的内生动力,弥补了监管力量不足的“短板” ,提升了监管效能。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新泰市流通环节食品质量安全信用分类分级管理办法(试行) ,设计制作信息公示牌,率先推行信用分级管理,得到省、市食药监局充分肯定。餐饮行业扎实开展“寻找笑脸就餐”行动,全市餐饮单位量化分级率达92%,学校食堂量化等级 B 级以上单位占比 93%。按照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与泰安市餐厨垃圾处理厂签订协议,委托处理全市餐厨垃圾,同时,积极引导餐饮服务单位与餐厨垃圾收运服务企业签订餐厨垃圾收运协议,使用餐厨垃圾收7运联单 ,餐厨废弃物处理工作日益规范。开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专项
13、整治,将辖区 13 家集中消毒单位全部纳入监管,升级硬件,规范流程,完善制度,显著提升了全市餐饮具集中消毒保障能力。强化食品广告及食品相关产品监管,打击了违法行为,规范了市场秩序。本项分值:17 分,自评得分:16 分。6、 “三小”及食品摊贩治理。按照尊重现实、管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原则,将“三小”监管纳入网格化管理,注重发挥协管员在“三小”信息上报、动态管理等方面的前沿作用,有效解决了“三小”监管 、 “谁来干”的问题,避免了监管盲点、盲区。在全面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出台小作坊监管工作指导意见,探索备案登记、目录管理等方式,推行“十项承诺” 、 “五项制度” 、 “两本台账” ,实现了小作坊监
14、管“有法可依” 。 将小作坊抽检列入年度抽检计划,2016 年共开展小作坊监督抽检909 批次。集中规划小餐饮经营场所,积极推进小餐饮“集群发展” ,实现了小餐饮集中经营、集约管理。今年 3 月 16 日,圆满迎接省食药监局“三小”立法调研,得到马越男局长充分肯定。本项分值:7 分,自评得分:7 分。7、监督抽检。科学制定抽检计划,精心组织抽样检验,充分发挥抽检技术支撑作用,发现隐患,消除风险。2015 年全市抽检食品、食用农产品、畜产品、水产品等 5236 批次,依法公8示并处理。今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已完成抽检 4469 批次。两年来,抽检公示率、不合格处置率、处置情况公示率达到三个100
15、%;按照 3 份/千人标准,超额 1305 批次。本项分值:3 分,自评得分:3 分。8、重典治乱。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元旦春节“两节”放心吃、守护舌尖安全、 “清源”行动、学校食堂及学校周边等专项整治。以建立食安、公安、农安“三安”联动机制为抓手,依托政府政务网,打造共享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强化食用农产品收获、贮存、运输行为监管,探索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衔接制度。强化执法联动,开展联合执法,合力治理突出问题,实现了从田间地头到百姓餐桌的全程监管。公安、盐务等部门“直通联动、密切协作” ,严厉打击制贩假盐以及将不合格食盐用于食品加工的违法犯罪行为,侦破刑事案件 5 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7 名(其中
16、,刑拘 2 人,直保 5 人,移送起诉 3 人)。本项分值:2 分,自评得分:2 分。三、落实主体责任9、合法合规。严把准入关口,健全管理制度,强化过程控制,积极引导和督促生产经营者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全市所有集中交易市场张贴市场开办者责任义务告知书 、 入场经营者责任义务告知书 ,引导督促开办者、经营者履行法定义务,上市食品、农产品质量持续提升。食品生产、流通、餐饮全环节推行“票档一体化”账册,倒逼9生产经营者履行索证索票、进货查验记录等法定义务。把食品生产企业作为监管重点,对从业人员、场地环境、设施设备、卫生条件、流程布局、原料把控、关键点控制等项目,严格对照标准,
17、切实强化监管,规范了生产经营行为,提升了安全管理效能,减少和消除了食品安全隐患。本项分值:4 分,自评得分:3.8 分。10、安全管理。全面加强食品质量管理和从业人员教育培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全面开展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严格履行法定义务,与此同时,对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质量负责人等关键人员定期不定期开展集中培训。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集中培训超过 40 小时。 本项分值:2 分,自评得分:2 分。11、追溯机制。重点推进食用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生产档案。农业、畜牧等部门与食药监局,围绕加强食用农产品、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8、深入开展联合调研,协同推进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管理,通过质量购货凭证、合格证明、销售票据、村居出具产地证明等方式,实现了准入准出有效衔接。把问题食品召回作为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督促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建立召回制度,依法、科学处置问题食品,为最大限度消除或减少食品安全危害提供了制度设计和解决路径。10本项分值:2.5 分,自评得分:2.5 分。12、检验能力。结合宣传实施山东省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 、 山东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特别是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 20 号),围绕市场开办者法定义务,强化教育培训,增强了开
19、办者的依法经营意识。引导市场开办单位、商场超市,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食品检验机构,承担食品质量检验任务,有效解决了检验设备不足、专业人员缺乏的现实问题。青龙路批发市场投资 10 余万元建设高标准快速检测室,配备农残、兽残、多功能检测仪及食品安全快检箱,基本满足了常见食品和农产品的快速筛查需要。本项分值:3 分,自评得分:3 分。四、促进产业发展13、政策扶持。产业的健康发展,是食品安全的“源头活水。为此,我市结合落实关于扶持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龙头企业的意见 、 关于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以及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龙头企业发展深化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在基地建设、原料采购、税收减免、金融信贷、资金奖励等方面,加大支持扶持力度,推进龙头企业集群集聚发展,提高了食品及食用农产品产业的集约化、规模化和标准化发展水平。探索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和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