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典範與土地倫理.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1132084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7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環境典範與土地倫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環境典範與土地倫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環境典範與土地倫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環境典範與土地倫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環境典範與土地倫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环境典范与土地伦理正体原文:www.giee.ntnu.edu.tw/sola/complement%20in%202005_08/land_ethic.doc3.1 环境典范 环境典范的出现,主因是源于人类面对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所衍生的反省与思考。而要解决这些环境问题时,我们应问: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环境问题?、而我们人类又是如何去看待这些问题?这些问题背后是否代表什么样的价值观?,以上种种问题都是诱发我们更进一步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3.1-1 典范的意义典范 (paradigm) 是一组具有逻辑且相关的观念及假设,可用来提供一种世界观或宏观视野来检验人类的社会现象。换言之,人们可借着主要的

2、社会动力(例如价值观、阶级、权力等)来建构分析因素。因此典范有时也被称作是社会学视野、观点或世界观(Masterman,1970;Milbrath,1989)。典范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代表着人类看待环境价值观的深层意涵,也代表人类对环境的利用观点。3.1-2 典范的转移(paradigm shift)在Kuhn 提到典范变迁的概念中,他指出典范变迁是造成文化递嬗的主要因素,也就是在变迁的过程中将引导各学科到不同的研究方向(官暐桢,1988)。所以典范转移可说是人类文明社会化程度的社会指标,由此可观察与检验一个社会中的成员是否改变固有的思考模式与生活方式(王俊秀,1999)。在典范转移的探讨过程中

3、,可以对于人类本身的信仰、态度与价值观的转变有更深入的了解。典范的变动有以下之特征,它是所有导致新现象出现的事件之特征:(Kuhn,1962)1. 研究者先察觉到异常现象。2. 分辨与了解异常现象是同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3. 最后发生典范所规定的范畴与程序变迁(其间会有阻力的出现)。所以在典范转移的过程中,初期应有一些现象发生变化时,起先只能察觉事先可预期的、常见的事物,即使亲临后来发现异常现象的情境, 亦不觉有错,而在察觉到异常现象之后, 即进入到另一阶段。异常现象是相对于典范所提供的期望而言,根据我们知道正常的状况该是什么,若不符合既有的期望,就是异常现象。此时应要调整原有的观念范畴,直到

4、异常现象成为正常状态为止,此时才算完成典范转移。因此典范愈精确,涵盖面愈广,则它愈能提供侦测到异常现象的机会,此时往往是典范转移的最佳时机。在古典社会学中,有三种探讨有关环境与社会间辩证的典范,此三种古典社会典范分别是马克思的激进典范、韦伯的自由典范和涂尔干的保守典范(Alford,1978),这些典范所强调的观点启发了后来的成长典范(主流社会典范)及环境典范(新生态典范)学说之成立,也藉由社会学之研究可看出整个社会之环境典范之转向。而典范的转移常有一定的程序与特征(pic_01)。典范转移程序(pic_01)为了解决旧有典范所无法解释或解决的异常现象,所以更具有说服力的典范因此而产生,这样的

5、过程称为典范转移(paradigm shift )。简单的说明,此一过程即为:常态科学-危机-革命三部分的转变(Kuhn,1962)。以此一观点来看人与自然的关系,我们将发现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社会典范已经严重的破坏自然环境,而当生态环境反弹而产生异常现象后,主流社会中所强调科技可以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将被普遍质疑,当其无法解决自己所产生的问题时,如Kuhn所说的,此时需要进行科学革命,也就是进行典范的转移,并将典范导向于新典范的产生。王俊秀(1999)认为典范转移过程可包含三种型态:A.受害型:亲身体验到各种大地反扑而产生觉醒。B.内爆型( inplore):经由环境伦理的体会而觉醒。C.功利

6、型:基于互惠原则,为了自身利益而善待其它万物。若由上述三种型态来看,人类过于热衷经济发展所产生的恶果,则符合第一个类型- 受害型。而产生的环境破坏之结果影响了人类生存权力,所以基于功利考量,不得不去改变人与自然的关系, 也就是为了本身利益才去善待自然环境, 此即符合第三种类型- 功利型。至于第二种内爆型的典范转移, 则要依赖人类对于本身环境伦理的体会,最好是经过实际的亲身经验,才能真正的了解到环境伦理的真正内涵,是属于一个比较不易到达的型态。典范的转移是一种整体社会群体的信念改变,它是一种需要长时间累积或亲身体验之后,才会产生个人的信念变化,而后再持续影响到整体社会的典范呈现。当整体社会的信念

7、开始变化时,也就是典范转移的时机。若以典范的概念来检视人类利用环境的价值观,当我们体验到现今社会的发展是不利于未来人类生存发展时,并体验到各种危害人类生存的事件持续发生时,我们在这自省的过程中或许会有内爆行动而产生转型过程,这时我们个人的价舊有典範 異常現象 舊有典範無法解釋 新典範的產生值观将开始产生典范转移的现象,也就是原有的价值观已开始自我修正,并将此修正的结果逐渐转移到自己所认同的价值观上。所以藉由典范转移是否能将人类社会引导至与自然互利共生的状态之下,就要整体社会所期待的人与环境的未来关系是希望建立在互利共生还是剥削或寄生的状态基础下存在。3.1-3 环境典范的兴起由于 1960 年

8、代兴起的环境主义,社会科学领域相关学者相继提出环境典范的概念。相较于环境主义,环境典范更可表现出个人到整体社会体系中的一种价值观的呈现。Dunlap 等学者 1978 年提出新环境典范之论述学说,故我们应探究该学说产生的原因与历史背景因素。西方环境运动的兴起应是发展出环境典范学说之动力,环境运动的兴起与 18 世纪中叶后的工业革命其社会整体价值观有密切关系Robert,1989 ,当时人类以主宰自然的价值观为主,重视经济发展并将此理念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虽然获致了经济及物质望上的满足,但也因此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而环境运动兴起的原因则有几种不同的理论:1. 因为人类活动造成环境

9、严重的冲击,使得人类需以自身的保护运动来进行环境的维护。2. 联合国在 1972 年召开第一届人类环境会议发表人类宣言 ,促使人类注意环境的问题,开启了人类与自然环境良性互动新纪元张子超,2000 。而在会议中也讨论诸多环境议题,而这些环境议题都是开发中国家所极力重视的,所以显示出一个社会进入工业化后,而社会已发展到一定高度繁荣的状态后,该社会才会开始注意有关长期自身发展所产生的生态后果Barbara & Rene, 1974 。3. 生态圚乏理论 何沙仑译,1981 ,此论点认为人类在工业革命后,亟欲对周遭疆界开发利用,并认为周遭的生态资源都是免费的 ,故人类相信经济成长、物质进步与生活程度

10、的提升将无可限量的发展,而 Ophuls 认为匮乏型态终将反扑回人类身上,故其主张生态圚乏主要的意义是人类的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模式必定要再度重建于生物圈可容许的范围基础之上。4. McCormick1989认为环境运动并没有明显的开端,也并不是起源自某一个特定国家,然后再传播到其它地区。他认为导致环境运动的因素与性质各有不同,但仍有一些共同的特定因素,如科学研究的进步、个人社会流动升迁的增加、工业的密集化以及社会与经济的大幅改变,都是形成环境运动的要件。上述论点都是在解释引发环境运动之动力,而在环境运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的浮现出整体社会中,关于人与环境关系的看法,而从环境主义的发展中,我们更

11、可看到孕育环境典范的原动力。3.1-4 环境典范的内涵1. 主流社会典范Dominant Social Paradigm ,以下简称 DSPPirages 和 Ehrlich1974对于人类本身对待自然环境的信念、态度与价值观提出一个看法,他们认为当时的世界主流社会中呈现出一个普世的世界观,透过此一世界观可以了解个人或由个人所组成的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整体意义,并形成社会真实的心理影像a mental image of social reality进而引导出整体社会的期望Dunlap &Van Liere,1978 ,所以社会环境的一般价值、信念和共享的智慧所组成的社会基本世界观,称为主流社会典

12、范 Dominant Social Paradigm,DSP 。Dunlap 与 Van Liere 认为传统的信念、态度与价值可归纳为:A. 个人主义B. 对资源无限以及进步的信念C. 执着于追求成长与繁荣D. 对科学和技术以及未来将更加繁荣具有信心E. 采自由放任的经济型态、政府应放松管制以及私有财产制F. 自然是要被征服的2. 新环境典范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以下简称 NEP在 1970 年代,由于人类自居于万物之主,以人类中心主义为主的主流社会典范充斥于当时社会中,由于经济的快速成长,导致产生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此时人类开始思考社会与环境真正适当的关系,

13、社会学家发现一种新的想法正逐渐在人类社会中形成,此想法主要强调Dunlap &Van Liere,1978:A. 限制成长B. 使经济达到稳定平衡状态steady-stateC. 保持自然界的平衡D. 摒弃人类中心的观念E. 不再认为自然的存在只为了供给人类利用F. 地球宇宙飞船的观念spaceship earth这些想法所形成的世界观与当时的主流社会典范大为不同,所以他们称之为新环境典范 New Environmental Paradigm,NEP Catton & Dunlap Dunlap &Van Liere,1978 ,它的出现主要是希望能藉由信念、态度与价值观的改变,使人类能去反省

14、人与自然真正的关系。所以新环境典范的提出是奠基于当时主流社会典范所造成的环境破坏,进而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权利。虽然这种观念的出发点仍根基于以人为中心,但期望藉由改变社会整体典范来修正人类对于自然需求无度的态度。 如 pic_023.1-5 环境伦理1.环境伦理之定义 伦理(ethics),即为 道德的科学The Science of Morality。在西方或非西方传统中,会以行为法则(behavioral rules) 或行为期许(behavioral expectations)表现出来,藉此尝试来解决现实问题。 环境伦理究竟为何?杨冠政1990指出所谓环境伦理就是一套有助于地球生态完整性的价

15、值观与行为,亦可称为环境道德environmental morals,为行为的规范与准则。泰勒(P.W. Taylor)于 1986 年发表尊重自然 (The Ethics of Respect for Nature)一书中,宣称尊重自然就是他的环境伦理学说(引自杨冠政,1997) 。综合来说,环境伦理即在探讨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但值得一说的是,Callicott 指出环境伦理其实超越应用伦理的范畴,因此若要让整个社会的行为模式产生有意义的改变,所需要的为一种结构性的根本变革,包含社会制度与文化制度之转型。这个新概念的反省,则将环境伦理提升至公民社会中的社会关怀,跳脱过去只停留在认知阶层,进一

16、步的以正向行动来关心、改变人与环境间的问题。2.环境伦理之演进A.人类中心主义a.人类中心主义的涵义所谓人类中心主义就是认为人类是万物主宰,所有价值的来源和万物的尺度。这种信念蕴藏在西方文明社会思想中已有数千年的历史Eckersley, 1992 。b.人类中心主义的主要信念 人是自然的主人和所有人 人类是一切价值的来源,大自然对人类只具工具性价值 人类具有优越特性,故超越自然万物 人类与其它生物无伦理关系 浅层生态学的人类中心信念 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B.生命中心伦理a.生命中心伦理学说的特征 生命个体给予道德考虑 主张个体利益平等 动物个体论与生命个体论b.辛格倡导动物解放 尊重能感受痛苦

17、的动物 基于利益平等原理,反对物种主义c.黎根尊重生命主体的传承价值 生命主体具有传承价值值得尊重 强调权利的个体性 物种不具有道德权利d.史怀哲的尊重生命伦理学说 尊重万物的生存意志 对生命的无理伤害是违反伦理 人类应关切动物遭受的痛苦e.泰勒的尊重自然伦理学说C. 生态中心伦理a.生态中心伦理的涵义生态中心伦理ecocentric ethics系以生态系整体的观点讨论人与自然环境的伦理关系,并认为自然生态有自身的价值,应接受我们人类的尊重与道德考虑。 Desjardins, 1993b.生态中心伦理主要信念 自然世界具有内在价值,人类应给予道德考虑 强调生态系整体的伦理关系 重视价值观的改

18、变c.深层生态学 的基本规范与原理 基本规范之一:自我了解深层生态学的 self 代表自然世界的大我。大我了解是自我的检验而得以了解自己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了解人类与非人类之间,自己与自然之间并无明确的分隔。 基本规范之二:生命中心平等生命中心平等biocentric equality的意义就是生物圈中所有实体具有同等的生存与繁荣的权利,并且达成发展自我个体的形态,在大我实现中实现自我。 深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原理一:地球上人类与非人类生命的福祉和繁荣均有其自身的价值。这些价值是独立于非人类对人类的用处之外。 原理二:生命的丰富与多样性是上述价值的实现。 原理三:人类没有权利减少生命

19、的丰富性与多样性,除非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维持生命的需要vital need 。 原理四:人类生命与文化的繁盛只能与少量人口相容。非人类生命的繁盛也只允许少量人口。 原理五:目前人类对非人类世界过度的干扰,其情况正急速恶化中。 原理六:因此政策必须改变。这些政策影响基本的、经济的、技术和意识形态的结构。改变的结果,应与现况显著不同。 原理七:意识形态的改变主要在赞赏生活的品质而不是提高生活水准。 原理八:赞同上述原理的人有义务直接的或间接的推动所需要的改变。3.1-6 台湾环境典范的转移:1.自然保育简史-野生动物保护A. 台湾开发先期1895 年以前台湾环海多山,森林茂密,原始居民以狩猎及采食维

20、生;数千年来原住人民过着近水取鱼鳖,近山饱麋鹿自由渔猎、开垦的原始经济生活。早期原住民人口稀少,加以森林茂密,狩猎对野生动物之冲击不大。1624 年荷兰人据台之初即极力搜集并出口狩猎及农耕之物,每年输出鹿皮约5 万张,至 1638 年更多达 15 万张。16611679 年明郑时期平均每年输出约 3万张,最高达 12 万张之贸易。由于掠夺式的贸易行为,对台湾的野生动物产生很大影响。清朝统治台湾初期,为严防内陆人民渡台,并阻止汉人私入番境,自16791875 年励行禁渡封山政策。其后沈葆桢于 18751881 年间开放山禁,1886 年刘铭传设全台抚垦总局,奖励汉人垦拓,到 1891 年全省主要

21、鹿场皆被开垦,鹿亦渐少。1862 年英人 R. Swinhoe 首次对台湾之野生动物进行有系统的调查,其后 J. B. Steere 等数字西方自然学者对台湾之野生动物继续进行调查及采集,使国人及世界对台湾的动物相逐渐了解并初步建立数据及标本。B. 日据时期18951945 年19021912 年德人 Hans Sauter 多次来台调查采集昆虫并发表约 300 篇论文,对台湾昆虫之研究贡献很大。其后,19091930 年日人素木得一,进行全岛性昆虫采集,并陆续充实台湾总督府博物馆、农业试验场及台北帝大等之昆虫标本典藏,Uchida, Kano 及 Kuroda 等对台湾鸟类、哺乳类之分布、分

22、类及动物地理学之研究贡献亦很大。日本政府于 1917 年设立台湾博物馆为目前台湾省立博物馆之前身,对野生物之研究及搜藏颇有贡献。日本政府在 1918 年即订颁鸟兽保护及狩猎有关之法律 ,以实施鸟兽保护及狩猎制度化,惟该法在日据期间并未能在台湾有效执行,违法猎捕及破坏事件屡见不穷。各种动物标本、画眉及橿鸟等被出售到日本各地展示出售,梅花鹿及云豹也在日据时代受大量砍伐森林之影响栖地减少,并被山区居民大量猎捕。日本政府为保护稀有的野生动物,曾将水雉及穿山甲明令公告为天然纪念物而加强保护。C. 保育黑暗时期19461970 年台湾光复后,配合全球经济发展,加以生态保育观念未受重视,大量砍伐森林,天然林

23、被单纯人工林所取代,野生动物之栖地面积及品质均呈下降,影响其自然生息。民众购买美丽的鸟兽及蝴蝶标本、食补以及饲养野生动物之风气日盛,野生动物之市场需求甚大。虽然 1932 年即已颁订狩猎法,但是各级政府未重视,也无执行人力,形同虚设。标本制造业在 1960 年达到最高峰,每年被捕的水鹿达数百只,长鬃山羊及山羌则超过 1,000 只;每年有数以万计的红尾伯劳于过境屏东地区被猎捕,当街贩卖烤伯劳;灰面鹫在春秋二季过境期也在屏东及彰化地区遭到大量捕杀。野生梅花鹿自 1969 年左右于野外绝迹。在急速工业化之同时,河川亦受到严重污染,香鱼在 1960 年左右自淡水河流域绝种,樱花钩吻鲑亦面临绝种。然而

24、社会大众及当时之政府仍未重视本岛动物相之保护、经营管理及研究。D. 保育启蒙时期(19711980 年)1972 年由于野生动物交易猖獗,内政部宣布全面禁猎,并严禁出口、猎捕及制作标本。林务局及观光局开始举办野生动物训练课程,提供经费资助帝雉、蓝腹鹇、梅花鹿及樱花钩吻鲑等多项调查研究计划,并指定出云山、兰阳溪口等保护区,但因缺乏执法警力,全省各地狩猎情形依旧。1973 年以后,台北市野鸟学会等赏鸟团体陆续成立,积极参与各种保育宣导及赏鸟活动,社会大众开始关怀并支持野生动物保育工作。屏东地区非法捕捉烤食红尾伯劳及猎杀灰面鹫事件,逐渐有人呼吁应深入检讨并展开取缔。1975 年以后,多位研究野生动物

25、生态及行为之学者陆续自美国取得博士学位回国任教并担任研究工作。他们逐渐凝聚一批关心本土的动物生态学家,从事本土物种之保育研究并向政府提出相关建议事项。此外,他们也训练出一批年轻硕士,开始落实本土人才之培训工作。E. 保育萌芽时期(19811990 年)经济部及农委会于 1984 及 1989 年依照文化资产保存法公告指定台湾黑熊及云豹等 23 种为珍贵稀有动物,禁止捕猎、网钓或其它破坏。1985 年农委会宣布禁止犀牛角、虎骨、虎皮等进口。1987 年农委会对 CITES 附录一所列动物的进出口及转口加以管制。1989 年 6 月野生动物保育法公布实施,取代 1932 年所颁不合时宜的狩猎法。该

26、法对野生动物栖息地之保护、保护区之设置、饲养及利用管理、进出口及罚则等均有详细规定,并公告约 1,933 种保育类野生动物,列为重点保护及管制之对象。农林厅于 1990 年研订加强野生动物保育工作四年计划 ,并开始全面推动保育工作。国科会、农委会及国家公园管理处开始编列较多研究经费,补助并鼓励野生动物保育相关之研究。其重点包括野生动物数据库之建立、生态及复育研究等。另外,野生动物保育宣导教材及赏鸟等生态活动也受到重视及政府补助。F. 保育成长时期(1991 年以后)1991 至 2000 年政府依照野生动物保育法之规定,公告设置十三个保护区: 1991 年设立猫屿海鸟保护区(36 公顷) 19

27、93 年设立楠梓仙溪野生动物保护区(274 公顷 )、无尾港水鸟保护区(102 公顷)、台北市野雁保护区(245 公顷)1994 年设立四草野生动物保护区(515 公顷)1995 年设立望安岛绿蠵龟产卵栖地保护区(23 公顷)、大肚溪口野生动物保护区(2,670 公顷) 1996 年设立棉花屿、花瓶屿野生动物保护区(226 公顷)、兰阳溪口水鸟保护区(206 公顷) 1997 年设立樱花钩吻鲑野生动物保护区(7,125 公顷) 1998 年设立新武吕溪鱼类保护区(292 公顷) 2000 年设立马祖列岛燕鸥保护区(72 公顷) 2000 年设立玉里野生动物保护区(11,415 公顷)1994

28、年 4 月 12 日美国以我国对犀牛角及虎骨之违法贸易及不当使用,对我国引用培利修正案实施经济贸易制裁。其后因我国积极修订野生动物保育法及查缉非法贸易,终于 1996 年 9 月 11 日宣布停止制裁行动。1994 年 10 月 29 日第一次修正公布野生动物保育法,加重罚则并扩大保育层面。1993 开始,在保育团体及政府单位之合作下,积极推动黑面琵鹭、水雉及绿蠵龟等保育行动,获致各界普遍认同及支持。2.以保护黑面琵鹭为例黑面琵鹭在台湾被发现记录以来,有很长一段时间未受到应有的重视,直到 1991 年亚洲水鸟调查证实黑面琵鹭是濒临绝种的鸟类后,才逐渐有一连串系统性的调查报告出炉。1992 至

29、2002 年十年来,从众多保育团体及爱护动物人士的记录或报告中,可以发现:不管是黑面琵鹭数量、人对黑面琵鹭的态度,政府对黑面琵鹭保育政策的拟定,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十年的时间,黑面琵鹭终于由白鹭鸶的地位,一跃成为稀有娇客。台湾生态保育史上重要的里程碑2002 年,台南县七股地区 634 公顷的广大湿地、养殖鱼塭区,经农委会公告为:野生动物重要栖息环境 ;台南县政府更将区内西侧 300 公顷潮坪浅滩设为黑面琵鹭保护区 。2002 年 8 月底,陈水扁总统巡视台南七股地区,正式宣布要在台南县成立国家级的滨海风景区,台南县政府跟着划设黑面琵鹭保护区,积极规划未来发展蓝图。政府相关部门的妥善规划,对于台

30、湾保育史具有重大的意义。民国 81年台湾发生犀牛角事件,同时发生黑面琵鹭遭人用枪猎杀的事件,台湾因而被国际间贴上野蛮的恶名标签;不过,在政府及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来,台湾的保育成果已经今非昔比,特别是台南县政府保护黑面琵鹭的努力及坚定的决心让人打从心底敬佩,也赢得黑面琵鹭的信心,愿意持续飞来台湾这个温暖的窝停留。原本七股地区是要规划成工业区的。从民国 75 年起,为挽留外流的人口,希望设置七股工业区;80 年正式报编为七股工业区预定地;82 年,东帝士集团提出兴建第七轻油裂解厂(七轻) ,烨隆集团也宣布希望设立大炼钢厂。所有的计划案都和黑面琵鹭栖息地重迭,开发案最后整合成滨南工业区 ,预计投入的开发经费高达:新台币四千多亿元。82 年,时任立委的苏焕智对滨南工业区即表态反对到底。因此,苏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