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设计让学习真正发生的课堂-评曾涛老师的一堂数学课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清晰表现在 5 个方面:1、目标清晰,并向学生清楚地展示我认为两个方面做得好:第一,用“我能、我会、我要”来表述,表达了一种学生对学习的自信、决心和自我期许,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思想。第二,新课前展示学习目标对学生接下来的学习非常有用、有利。英国著名教育学者伊恩史密斯说:“只有当学生获知关于自己学习的信息时,他们才能为自己的学习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句话阐释了老师在课堂教学中清楚地告知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的重要性,要以学习目标引领教与学。 (潘隆美老师的课也有这个特点:目标一直挂着、对照)3 个作用:简洁
2、、具体、清晰的学习目标,能帮助学生把学习的重点放在学习活动的目的上,而不是简单地完成活动,使每一项学习活动完成得更有质量;也能让学生更有可能集中精力,聚焦在重点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上,对自己的学习负有更多的责任。2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照学习目标,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查漏补缺。2、对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判断。我的这个结论是基于对曾老师教学环节设计的分析:他将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 4 个关键因素融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因素一:学习基础曾老师根据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难度的课堂练习,创造条件和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同伴的帮助,不断接近和达到其最近发展区,使不同
3、层次的学生都会有获得感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因素二:学习机会-曾老师想办法为学生设计不同形式的学习机会,因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风格是多样的,是有差异的。比如有场独立型、场依赖型等。对于场独立型的学生来讲,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就不利于发挥他们的学习特长,而独立学习则能让他们更专注、更深入的思考。因此,在这节课里,曾老师既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以增加每一个学生更好的表达、分享、互相帮助的机会,也采用了独立学习(思考)的方式,还有全班共学的形式。这样,既满足了不同学习风格与喜好学生的不同需求,也使得小组合作学习前学生有一定的准备,使不同学习形式所产生的差异性的和互动性学习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因素三
4、:学习方法和策略-通过在不同环节(复习、授新、练习等) ,反复渗透适合该学习内容的方法与策略(口诀法、数轴法、假设法等) ,方法指导贯穿始终。3因素四:学习效能感 比方说:分层练习与差异性评价-让不同层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体验成功(有成就感) ,产生“我能行”的自我认同感。曾老师让小组自己选派上台发言的代表,不同层次学生分值不同(C 层 3 分,B 层 2 分,A 层 1 分) ,每一个组都希望推荐 C 层学生,这样,使得 C 层学生有更多的学习和展示的机会,这对提高他们个人成绩和自信心有帮助,对提高班级整体均分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也能让学生获得/保持继续学习的积极性。3、教学步骤脉络清晰,
5、行进流畅。教学环节随着教学内容由易到难,逐步推进,步步为营,过渡自然流畅。师生全情投入,默契融合,呈现良好的课堂教学生态。彰显了“阳光课堂”的特质。4.教学内容有结构的清晰呈现。整个教学包含四个方面内容。内容(1)-内容(4) ,梯度明显、循序渐进,构成了该知识板块的一个整体结构,加上这是一个单元内容复习课-它就是单元重点知识结构化呈现与巩固,利于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体系。5.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评价清晰勾连,相互支撑,彼此呼应。4如“含参不等式组”-从目标到练习、再到反思、当堂测验等都涉猎到“含参不等式组”这个关键内容,而且各个环节相互关联,互为依托,形成了一个清晰的、有机的任务链。再
6、比方说“倾听这个社会技能的培养” ,有目标,有训练活动的支撑,如要求学生针对展示或发言的同学所讲内容,提出一个问题或提出不同的解题方法或回答发言的同学/老师提出的问题,也有评价(计分计入小组总分这样,小组成员之间会相互督促与提醒要认真倾听) 。非常连贯,也非常落实。第二个特点:包容-体现在 5 个方面:1.目标有包容性(多元目标)-既有学业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又有社会技能目标(如:倾听、鼓励、帮助等-小组合作学习必须要有的) 。2.教学内容有包容性和原创性: 曾老师不是照搬教材或教辅资料上的原题,而是创造性地组织对学生有意义、有价值的学习内容(两道应用题,画龙点
7、睛,至少起到了以下 2 个作用:第一,把教材上了无生趣的、看似毫无意义的枯燥的计算与鲜活的生活连接起来了,赋予了书本上知识的实践意义。阐明了一个道理:学习与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学习知识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为将来高品质的生活打下基础。揭示了“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把教材与生活、课堂与社会之间建立了有机的联系。挖掘了设计背后的教学思想-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解决5生活中的问题。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现实生活二者相互联系的必要性。第二,把知识问题化和情境化。象莲塘地铁这样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了想解决问题的冲动和愿望。央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在不过如此一书中写过这样一个故事:大概是到了
8、发育的年龄,我整天想入非非,经常盯着黑板发愣。数学老师把教鞭指向右边又指向左边,全班同学的头都左右摇摆,只有我岿然不动。于是她掰了一小段粉笔,准确无误地砸在我脸上,并说,你把全班的脸都丢尽了从此,我的数学成绩一落千丈,患上了数学恐惧症。高考结束,我的第一个念头是,从此再不和数学打交道了。38 岁生日的前一天,我从噩梦中醒来,心跳不止,刚才又梦见数学考试了。水池有一进水管,5 小时可注满,池底有一个出水管,8 小时可以放完满池的水。如果同时开进水管和出水管,那么多少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呸,神经吧,你到底想注水还是想放水?故事中的学习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缺乏实践意义和价值,教学实践中的意义缺失-导致学
9、生兴趣的缺失,因此,我们作为老师,不仅要思考教什么,而且更要思考为什么选择这些内容来教。要引导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问题进行探索与发现。比如:同样是计划、控制事物动态变化的学习内容,一位小学6老师-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你要存钱买一个玩具,如果光存入不开支,5 个月能存够买玩具的钱,光开支不存入,12 个月用光买玩具的钱。实际的情形是,你既有存入也有开支,在这样的情况下,你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存够买玩具的钱?这个题目就有实践意义了。学生在这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中,能体会学习和掌握知识是一种生活的需要,知识是充实自身,改善生活的力量。学生自然就愿意学一些。 曾老师编制的这两道题与这位小学老师有异曲同工之妙。
10、第三,形成了带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与方法。曾老师在这堂课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干巴巴的不等式计算上,而是从系列不等式组的计算中归纳、提炼出解决这一类问题的、具有普遍意义的思路和方法。由抽象到具体,再由具体提炼上升到具有普遍意义的知识与方法,揭示了知识与经验获得的这样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与方法。这样,利于学生举一反三。减少“讲了 n 遍,考试还是不会”的情况。总之,本堂课是一节复习课,既有量的要求,也有涵盖不同层次难度的要求,曾老师在这么大容量的课堂,能够驾轻就熟,节奏快慢交织,动静相宜,可以看出他平时过硬的教学功底。3.教学设计与方法有包容性:重点谈 2 个问题:第一、曾老师今天采用
11、的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导学。以7“讲解例题方法归纳随堂练习”这样的思路进行教学。他的“导”-重点在导方法,导“思考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导在精微处(如格式规范) ,导向纵深处,导在未明之处。特别是曾老师在“小组学习”及“全班共学”环节中,生生交流活动中,所采取的多样化策略值得我们借鉴:1.善于使用澄清策略,帮助明晰、梳理同学的表达观点。2.善于使用追问策略: 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深入思考自己的观点、梳理和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修正自己的观点和思路3.善于使用复述策略,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和能力,强化学生的认知与记忆。第二、曾老师非常强调“小组合作学习”之前的学生
12、独立思考这非常有必要。 我想至少有 4 个理由:培养学生的学习责任。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养成不等不靠,不依赖别人的学习习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尝试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合作交流变得有准备、有基础。独立思考的过程,可以唤起过去的相关知识和经验,同时发现自己的学习困难,为接下来的“小组合作学习”等做好交流、分享的准备使学生更有自信心参与到课堂交流中来,有话可说。满足学生自我发现的需要。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8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先学和自学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机会。第三、一些别具匠心
13、的小方法,如:摇号选择展示小组;小组自己推荐发言代表等。一方面营造了一种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也培植了民主、公平的课堂文化,还增强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另一方面,正是因为这种随机性,使得每一个组都必须真枪实弹地认真准备。也使得每一个小组的成员之间实施卓有成效的互帮互学,而且,学得扎实深入,每一位成员不仅要知道结果,还必须知道解题过程。-这当然是包容性的体现。4.评价内容与方式具有包容性评价内容-依据学习目标进行评价,而目标是多元的,因而,评价就具有包容性评价方式:-有两个特点; 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堂上测验)曾老师最突出的、最具特色的形成性评价方式是即时批阅练习。4 个作用:随时地收
14、集问题和其他有用信息,并及时地提供帮助与反馈,使学生一步步接近最佳的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老师的现场批阅既给了有速度、有质量的同学以无声的鼓励与信心,又给了基础较差的学生更多的独立思考和做题的时间。曾老师非常认真的现场批阅态度也与同学们完成课堂练习的态度成正相关。9这种形成性评价的意义与作用在于:它是一个过程中的即时的、现场的评价,发现问题,小组还有改变与成功的机会,小组及其成员就不会轻易放弃努力,他们都乐于接受任何有助于他们成功的形成性评价信息。学生参与评价:第一,反思是一种自我评价。第二,学生担任同伴的阅卷老师-让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的实施过程,让学生在评价中担任更积极的角色,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
15、评价。批阅测试卷的过程又是一次巩固、强化所学内容的过程与机会。第三个特点:有效课堂是否有效,主要看学生学得如何?是否有进步与收获?这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量曾老师这节课:1.学生是否喜欢学生是否有兴趣,有热情,参与度高。有积极的情感体验等。2.学生课堂上有没有足够的动脑子的思维活动。训练节奏快、密度高、容量大、学生提问、当堂检测等,课堂上的学习活动思维含量高。3.智力活动的品质如何?-学生的智力活动是否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教学是否在学生最近发展区里进行才有可能促进学生智10力的发展。快速抢答、摇号选题组、当堂独立测试,都会让学生有心跳的感觉-处于适度紧张的状态。4
16、.智力活动是否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目标达成度如何?曾老师关注目标、围绕目标、检测目标达成度-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从学生课堂检测成绩可以看出:5.是否关注每一个学生进步与发展。独立学习与思考分层练习与评价小组合作学习都体现了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关注。值得改进的地方:1、反思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的案例是一位教师在分子的热运动一课结束前让学生完成的一份学习小结:学习小结清单学习目标:学习物质分子的运动学习过程与方法:(1)通过嗅到气体的味道,了解到气体分子扩散现象,并推断分子在运动。(2)演示实验表明,液体、气体和固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3)我们猜想:分子运动速度是否与温度有关。(4)亲手实验证明了我们的猜想。(5)我的结论是: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而且物体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