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Ⅱ题库.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3310 上传时间:2018-07-07 格式:DOC 页数:31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Ⅱ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Ⅱ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Ⅱ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Ⅱ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Ⅱ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简版 军事气象学本科天气学题库 一、选择题(每题 1 分) 1 赤道反气旋中心附近的垂直运动为( )。【 A】 A、下沉运动 B、上升运动 C、垂直运动不明显 2 我国的对流层高层东风波,坏天气主要出现在( )。【 A】 A、波前 B、波后 C、波轴线附近 3 发展激烈的龙卷,其母体环流一般是( )。【 A】 A、存在的 B、不存在 二、判断题 (每题 1 分) 4 当东风波波速比基本气流慢时,东风波波前多坏天气。( ) 【答案】: 5 赤道反气旋区以下沉气流为主 ,最强下沉区多位于反气旋南侧,一般总是与晴好天气相联系。( ) 【答案】: 6 第二类云型的冷涡对冷涡外围低层扰动的维持和发

2、展是不利的。( ) 【答案】: 7 信风槽辐合带又称为“无风辐合带”。 ( ) 【答案】: 8 信风槽型辐合带上,由于气流是从两侧流向辐合带,所以在辐合带上一定有空气质量的辐合。 ( ) 【答案】: 9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大气中强烈旋转的暖性低压涡旋 ,尤其在赤道附近最容易发生。 【答案】: 10 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在东太平洋称为台风,北大西洋成为飓风。( ) 【答案】: 11 按照我国现行采用 的热带气旋分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 12 级或 12 级以上的成为台风。( ) 【答案】: 12 南大西洋是热带气旋常发生的地区。( ) 【答案】: 13 南太平洋没有热带气旋发生。( ) 【

3、答案】: 14 平均来看,西北大西洋发生的飓风比西北太平洋发生的台风要多。( ) 【答案】: 15 热带气旋不仅活动于热带东风带,在西风带也有活动。( ) 【答案】: 16 赤道附近发生的热带气旋比较多。( ) 【答案】: 17 北半球夏季是台风的活动季节,其中 7、 8月的盛夏台风活动最频繁。( ) 【答案】: 18 北半球冬季不可能有热带气旋生成。( ) 【答案】: 19 热带气旋进入西风带后移速将加快。 【答案】: 20 在西风带,热带气旋一般向东偏北方向移动。( ) 【答案】: 21 强热带气旋发生在强垂直风切变的环境中。( ) 【答案】: 22 热带气旋属天气尺度系统,所以它的水平尺

4、度在 1000 公里以上。( ) 【答案】: 23 热带气旋最强风速不在气旋中心。 ( )【答案】: 24 热带气旋的暖心位于对流层下层。 ( )【答案】: 25 在卫星云图上,台风眼越小,台风越强。( ) 【答案】: 26 螺旋云带可以反映热带气旋的主要水汽通道。( ) 【答案】: 27 热带气旋中的螺旋雨 带具有惯性重力波性质。 ( )【答案】: 28 广阔的暖洋面是热带气旋发生的必要条件。 ( )【答案】: 29 广阔的暖洋面、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小、地转参数 f大于一定值和热带低层扰动的存在构成了热带气旋发生的充要条件。 ( )【答案】: 2 30 许多热带气旋是由热带辐合带中的涡旋发展

5、起来的。 ( )【答案】: 31 在热带气旋强度和范围不变的条件下,西风带中的热带气旋移速大于东风带。( ) 【答案】: 32 在西风带中,热带气旋一般向东偏南方向移动。( ) 【答案】: 33 东风带中,热带气旋的移速一般小于引导气流。( ) 【答案 】: 34 西风带中,热带气旋的移速一般小于引导气流。( ) 【答案】: 35 热带气旋内力是由于热带气旋内部气压梯度力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 【答案】: 36 环境场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带气旋的移速越大。( ) 【答案】: 37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对热带气旋的移动影响很大。( ) 【答案】: 38 西风带系统对热带气旋移动没有影响。( ) 【

6、答案】: 39 亚洲季风主要是因为青藏高原的阻挡作用而形成的。( ) 【答案】: 40 初期影响东亚的夏季风主要来源于印度半岛南面的赤道洋面。( ) 【答案】: 三、 填空题 41 在热带地区用等压线 图无法表示大气运动状况主要是因为气压梯度很小, (1) 关系不成立。 (1) 地转风 42 季风辐合带流场结构为( 1)。 1) 东北风和西南风构成的辐合线 43 当西太平洋地区的东风波移到季风区时,其波槽轴线随高度向( 1),云和降水区主要出现在( 2)。 (1) 西(或前)倾斜 (2) 波前 44 根据天气图上辐合气流的不同特征,热带辐合带分成( 1)、( 2)两种类型。 (1) 信风槽型辐

7、合带 (2) 季风槽型辐合带 45 根据太平洋地区热带辐合带的短期演变过程,分成( 1)、( 2)两种类型。 (1) 不活跃型 (2) 活跃型 46 东风波 的温度结构,在波的上层( 500-200hPa)为( 1),在 500hPa 以下的波轴为 (2)。 (1) 暖性 (2) 冷性 47 西太平洋东风波的云系结构多为( 1)型,当东风波位于东太平洋信风区时波轴随高度向( 2)倾斜,当东风波位于西太平洋季风区时波轴随高度向( 3)倾斜。 (1) 不对称 (2) 东 (3) 西 48 盛夏,对我国影响最大和最多的东风波为 (1)和( 2)。 (1) 对流层低层东风波 (2) 对流层高层东风波

8、49 盛夏,影响我国的高层东风波波轴一般随高度向( 1)倾斜,云雨天气出现在波( 2);低层东风波波轴一般随高度向 ( 3)倾斜,云雨天气出现在波( 4)。 (1) 西 (2) 前 (3) 东 (4) 后 50 热带波动产生和维持的重要机制为( 1)。 (1) CISK 机制 51 从存在的高度看,赤道反气旋是对流层( 1)的系统。 (1) 低层 52 高空冷涡是( 1)尺度系统,平均在( 2) hPa 上最明显,集中出现在( 3)的平均位置。 (1) 天气 (2) 200(3) 大洋中部槽 53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 1)中强烈旋转的暖性低压涡旋。( 1)热带海洋大气 54 发生在西北太平洋和

9、南海地区的成熟热带气旋一般称为( 1),发生在东太平洋和大西洋上的成熟热带气旋称为( 2)。 ( 1)台风 Typhoon( 2)飓风 Hurricane 3 55 我国按照中心附近风力的大小将热带气旋分为( 1),( 2),( 3),( 4)、( 5)和( 6)。 ( 1)热带低压 2)热带风暴( 3)强热带风暴 4)台风( 5)强台风 6)超强台风 56 热带气旋通常分为 4 个阶段,它们是( 1),( 2),( 3)和( 4)。( 1)形成期( 2)发展期 3)成熟期( 4)衰亡期 57 发生热带气旋次数最多的两个海域是( 1)和( 2)。( 1)西北太平洋 2)东北太平洋 58 平均来

10、看,一年中热带气旋活动最频繁的月份是( 1)和( 2)。( 1) 8月( 2) 9月 59 西北太平洋的热带气旋, 其移动路径大体上可分为( 1),( 2),( 3)和( 4)。 ( 1)西行( 2)西北行( 3)转向( 4)复杂路径 60 成熟的热带气旋强度是以( 1),( 2)和( 3)为依据。 ( 1)近中心地面最大风速( 2)中心海平面最低气压( 3)大风范围 61 按风场变化特征,热带风暴区风场分布可分为三个区域,它们是( 1),( 2)和( 3)。 ( 1)外圈( 2)中圈( 3)内圈 62 从径向风垂直分布来看,热带风暴区风场分布可分为( 1),( 2)和( 3)。 ( 1)流入

11、层(内流层)( 2)流出层(外流层)( 3)过渡层(切向运动层) 63 热带气旋眼内垂直运动以( 1)为主 。( 1)上升 64 热带气旋暖中心结构在对流层( 1)最为明显。( 1)中上层 65 热带气旋云雨带结构中的重要特征是( 1)。( 1)螺旋云雨带 66 热带气旋的灾害性天气主要表现在( 1)、( 2)、( 3)和( 4)四个方面。 ( 1)大风( 2)暴雨( 3)风暴潮( 4)巨浪 67 成熟的热带气旋外围风力( 1),越往中心风力( 2),至眼壁达( 3)。 ( 1)较小( 2)越大( 3)最大值 68 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水汽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1)( 2)和( 3)。 (

12、1)来自西太平洋上,副热带高压的西南侧( 2)来自南海的热带海洋气团或季风气团 ( 3)来自印度洋 (或孟加拉湾 )的赤道气团 69 热带风暴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1)、( 2)、( 3)和( 4)。 ( 1)广阔的暖洋面( 2)对流层风速垂直切变要小( 3)地转参数 f 大于一定值( 4)热带低层扰动的存在 70 热带风暴发生的第一临界海温值为( 1),热带风暴发生的第二临界海温值为( 2)。 ( 1) 26-27( 2) 29-30 71 西太平洋和我国南海发展成热带风暴、台风的初始扰动有( 1)、( 2)、( 3)和( 4)。 ( 1)热带辐合带上的涡旋( 2)东风波( 3)中高纬度大洋上

13、的长波槽中的切断低压或高空冷涡 ( 4)海上副热带地区的斜压扰动 72 印度季风环流 系统包括( 1)、( 2)、( 2)、( 4)和( 5)。 ( 1)印度季风槽( 2)南亚高空反气旋( 3)高空自北半球向南半球的越赤道气流( 4)南半球低空马斯克林反气旋 5)索马里低空越赤道气流 73 东亚季风系统低空主要成员包括( 1)、( 2)、( 3)、( 4)、( 5)和( 6)。 ( 1)澳大利亚冷反气旋( 2) 105E 的低空越赤道气流( 3)南海 西太平洋的季风槽 ( 4)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 5)中纬度锋区( 6)西风带槽 4 74 东亚季风系统高空主要成员包括( 1) 、( 2)和(

14、3)。 ( 1)南亚高压在东亚的脊( 2)高空热带东风急流( 3)自北向南 的高空越赤道气流 75 目前,通常认为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有( 1)、( 2)、( 3)和( 4)。( 1)海陆热力差异( 2)行星风带的季节变化( 3)大地形的作用 4)南北半球气流的相互作用 76 一般降水形成的基本条件有( 1)、( 2)和( 3)。 ( 1)水汽条件( 2)垂直运动条件( 3)足够的凝结核 77 暴雨形成的基本条件有( 1)、( 2)、( 3)和( 4)。 ( 1)充沛的水汽 ( 2)强烈的上升运动 ( 3)较长的持续时间 ( 4)有利的地形 78 对华南地区来说,一个暴雨过程从开始到结束,却可以

15、同时或先后出现四种不同的暴雨区:分别是( 1)、( 2)、( 3)和( 4)。 ( 1)暖切变暴雨区( 2)沿海急流暴雨区( 3)锋前急流暴雨区( 4)冷锋(静止锋)暴雨区 79 造成华南前汛期暴雨的低层天气系统包括:( 1)、( 2)和( 3)。( 1)低空急流( 2)低涡和切变线 3)边界层辐合线 80 江淮切变线的降水多位于( 1)北部,( 2)以南地区。( 1)地面锋线( 2) 700 百帕切变线 81 江淮切变线南侧的系统是( 1),北侧系统为( 2)。 ( 1)西太平洋高压伸向华南地区的暖脊( 2)西风带中的小冷高压 82 暴雨总是局限于一个有限的中尺度区域,为便于和中尺度扰动相联

16、系定义,将有限的中尺度区域的强降水为( 1)。 ( 1)雨团 83 在日常工作中常把 850 百帕或 700 百帕等压面上,风速( 1)米 /秒的强风带称为低空急流。( 1) 12 84 按江淮梅雨降水量的多寡和分布特征,江淮梅雨可分为三类,即:( 1)、( 2)和( 3)。 ( 1)丰梅类( 2)枯梅类( 3)雨带类 85 按江淮梅雨结束后,我国东部雨带位置的不同,可将梅雨分为两类,即:( 1)和( 2)。 ( 1)早梅雨( 2)典型梅雨 86 一般而言,降水区在低空急流的( 1)侧。( 1)左 87 单体雷暴的生命史包括( 1),( 2),( 3)阶段?( 1)塔状积云( 2)成熟( 3)

17、消散 88 飑线上的雷暴云呈( 1)状排列 。( 1)带状 89 在地面图上,飑线前部为( 1)压区,常可分析出闭合的中尺度低压系统,称为( 2)。 ( 1)低( 2)前中低 90 在地面图上,飑线后部为冷性的中尺度高压,称为( 1)。在该中尺度高压后部好友一个中尺度低压,称为( 2)。 ( 1)雷暴高压( 2)尾流低压 91 产生下击暴流的雷暴云,在雷达回波显示器上常常反映两种类型的回波:( 1)回波和( 2)回波。 ( 1)钩状回波 2)弓状回波 92 下击暴流的可能形成机制可解释为( 1)。 ( 1)雷暴云顶的上冲和崩溃 5 93 在卫星云图上,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MCC)是一种水平尺度

18、比雷暴和飑线大得多的近 于( 1)的巨大云团。 ( 1)圆形或椭圆形 94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的发生时间多在( 1)。( 1)夜间 95 龙卷的生命史可分为五个阶段:( 1),( 2),( 3),( 4),( 5)。( 1)尘旋阶段 2)组织化阶( 3)成熟阶段 4)缩小阶段 5)减弱阶段 96 对流性天气的触发条件包括:( 1),( 2),( 3)。 ( 1)具备大量的正值不稳定能( 2)充沛的水汽( 3)足够的冲击力 97 常见的几种触发对流性天气的形势和条件包括:( 1),( 2),( 3)。 ( 1)天气系统造成的系统性抬升 2)地形抬升作用 3)局地热力抬升作用 98 常常有利于强风暴

19、形成、发展的有利天 气形势条件包括:( 1),( 2),( 3),( 4)。 ( 1)逆温层( 2)前倾槽( 3)低层辐合高层辐散( 4)高低空急流 99 天气图预报方法的理论基础是 (1) ,又称 (2)。 (1) 天气学 (2) 天气学方法 100 天气图预报方法主要有: (1) 、 (2)、 (3)。 (1) 预报指标法 (2) 相似形势法 3) 落区预报法 101 航空天气预报按预报时效长短划分为: (1) 、 (2)、 (3)、( 4)、( 5)、( 6)。 (1) 临近天气预报 (2) 短时天气预报 (3) 短期天气预报 (4) 中期天气预报 (5) 长期天气预报 102 航空天气

20、预报按预报地 区范围划分为: (1) 、 (2)、 (3)。 (1) 航站(或机场)天气预报 (2) 区域天气预报 (3) 航线(或航路)天气预报 103 常用的外推法有 (1) 、( 2)。 (1) 直线外推 (2) 曲线外推 104 直线外推包括预报时刻至少需要知道( 1)个时次的资料,而曲线外推需要知道( 2)个时次的资料。 (1) 2(2) 3 105 运动学方法是利用系统过去运动和变化所造成的( 1)的分布特点通过运动学公式,来预报系统未来的移动和变化的方法。 (1) 变高(或变压) 106 运动学方法本质上是( 1)外推。 (1) 直线 107 空中风和地面风相比一般具有 ( 1)

21、、( 2)、( 3)的特点 (1) 较好符合地转关系 (2) 以系统性风为主,风向相对稳定 (3) 风速较地面大 108 在摩擦层中实际风的大小比地转风要( 1),方向偏向地转风的( 2)一侧 (1) 小 (2) 低压 109 在我国阿拉山口,冷空气通过时经常造成 12 级以上的大风,其形成原因是( 1) (1) 狭管效应 (2) 低压 110 在一般情况下(正常层结),下坡到山脚的空气与周围的空气相比温度要 (1)。 (1) 高 111 焚风与山前爬坡前的空气相比,温度 (1) 、湿度 (2)。 (1) 高 (2) 小 112 海陆风的影响范围和强度主要决定于 (1)。 (1) 海陆的温差

22、113 大气中的悬浮物质主要有两类: (1) 、 (2)。 (1) 水汽凝结物 (2) 固体悬浮物质 114 能见度的地理分布特征是:城市 (1)乡村,南方 (2)北方,内陆 (3)沿海。 (1) 低于 (2) 低于 (3) 高于 6 115 能见度的季节分布特征是: (1)两季较差, (2)两季较好。 (1) 冬春 (2) 夏秋 116 按雾的形成过程分,雾主要有 (1)、 (2)、 (3)、 (4)、 (5)、 (6)等 。 (1) 辐射雾 (2) 平流雾 (3) 蒸发雾 (4) 上坡雾 (5) 雨雾 (6) 锋面雾 117 雾形成的物理过程主要是大气中的 (1)过程、 (2)过程 。 (

23、1) 冷却 (2) 增湿 118 风沙的形成条件有 (1) 、 (2)、 (3)。 (1) 强风条件 (2) 要有干松的土质或沙漠 (3) 大气层结不稳定 119 从影响范围上区分,风沙可分为 (1)和 (2)。 (1) 系统性风沙 (2) 局地性风沙 120 乱流交换总是使水汽由 (1)向 (2)输送,使水汽分布趋于 (3)。 (1) 高值区 (2) 低值区 (3) 均匀 121 低云直接受到地形、地表性质的影响,具有特别明显的 (1)特点。 (1) 地方性 122 根据我国各地出现低云时的天气系统和形成低云的主要物理过程,可大致归纳为 (1)、 (2)、 (3)、 (4)等四种主要类型。

24、(1) 锋面低云 (2) 平 (回 )流低云 (3) 扰动低云 (4) 对流性低云 123 锋面低云可分为 (1)、 (2)、 (3)。 (1) 锋上系统性低云 (2) 锋下扰动低云 (3) 碎雨云 124 锋下扰动低云是在锋后比较潮湿的冷气团中,由于扰动作用而形成的,云状多为 (1)或 (2)。 (1) 层积云 Sc(2) 碎积云 Fc 125 对流性低云生成的条件有: (1)、 (2)、 (3)。 (1) 大气低层不稳定 (2) 足够的水汽 (3) 适当的抬升力 126 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主要有: (1)、 (2)(1) 山脉迎风坡作用 (2) 地形辐合作用 四、名词解释(每题 5 分) 1

25、27 东风波 是产生在副热带高压南侧深厚东风气流里自东向西移动的波动,与其相应的气压场是开口向南的倒槽。波槽线常呈南北向或东北 西南向。波前为东北风,波后是东南风。波长一般为 1500 2000 千米,有的可达 4000 5000 千米。 128 CISK 大尺度的边界层湿空气摩擦辐合激发了小尺度积云对流的发展,小尺度积云对流发展,大量潜热释放又为大尺度扰动发展提供能量,这种自激反馈使大尺度、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发展的机制就叫第二类条件不稳定机制( CISK) 129 赤道反气旋 【答案】: 是形成或活动 在热带辐合带向赤道一侧里的对流层低层的反气旋。 130 热带辐合带 赤道地区低层气压场上为一

26、低压带 赤道低压带,而从流场角度来说,赤道低压带中的气流是南北两半球流向赤道的辐合带,现在统一把它称为热带辐合带 (ITCZ),亦称赤道辐合带。 131 高空冷涡是夏季活动在大洋上空的重要天气尺度系统,平均在 200hPa 上表现最为明显,而且活动也最频繁。 132 赤道缓冲带在北半球,顺时针方向转动是反气旋、脊;在南半球,顺时针方向转动为气旋、槽。在赤道上则非槽非脊,是中性地带,称其为赤道气流转换带、赤道缓冲带。 133 季风槽型辐合带 主要出现在南 亚到西太平洋一带,它的构成和季风紧密相联,主要特征是风向切变大。在北半球,季风槽辐合带的北侧是东或东北风,南侧是西或西南风;南半球其向赤道侧是

27、西或西北风,向极地侧是东或东南风。这种辐合带在由西风到7 东风的过渡区中,风速通常都比较小,也称为“无风带”热带辐合带。 134 信风槽型辐合带 是由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相会而构成的渐近线形式的辐合带,它主要位于北大西洋、太平洋中部和东部地区。 135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大气中强烈旋转的暖性低压涡旋,是严重的灾害性天气系统天气系统。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根据其近中心最大风速将 其分为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台风、强台风、超强台风。 136 热带风暴 一定强度的热带气旋,根据中国气象局规定,近中心风力 8 9 级为热带风暴, 10 11 级为强热带风暴 137 台风 发生在西

28、北太平洋和南海的强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力在 12 级或 12级以上,其中 12 13 级为台风, 14 15 级为强台风、16 级或以上为超强台风。 138 飓风发生在东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强热带气旋,近中心风力在 12 级或 12 级以上。 139 台风眼 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在深厚浓密的云区中往往存在一个直径几十千米的近似园形的晴空少云区,因其形状如洞眼,故名台风 眼,亦称飓风眼、风暴眼。在云图上,台风眼表现为密蔽云区中心附近的一个大黑点,眼外为一环状的云墙与大范围的云区相连接。台风眼是成熟的热带气旋的中心所在,眼中心气压达最低值,从通过眼区的垂直剖面图可见,眼区的云很少,基本上为晴空少云区

29、,只在低层有少量的层积云。风也很小,常为微风或静风。 140 云墙 台风眼区外围的一个圆环状的云区称云墙或眼壁。云墙区主要是由强烈发展的对流云组合而成,云墙宽度一般为 2030km,云高一般可达 15km 以上,空气具有非常强烈的上升速度,上升速度可达 5 13m/s。云墙及其临近区域是风雨最激 烈的地区,最强降水及破坏性最大的风常常发生在云墙区域里。 141 第二类条件不稳定 在边界层里存在着大尺度的湿空气摩擦辐合,在那些水平辐合比较强的地方将出现对流云群,对流云群把低层的湿空气带向高空,湿空气潜热释放的结果将使对流云群所在地区的气柱变暖,气柱变暖将造成地面气压下降,形成涡旋扰动,涡旋扰动出

30、现后,反过来又促使该地区湿空气摩擦辐合加强。如此,周而复始,这种自激反馈将使有组织的小尺度积云对流与大尺度扰动共同发展起来。概括起来说就是,大尺度的边界层湿空气摩擦辐合激发了小尺度积云对流的发展,小尺度积云对流发展,大 量潜热释放又为大尺度扰动发展提供能量,这种自激反馈使大尺度、中小尺度系统共同发展的机制就叫第二类条件不稳定机制( CISK)。 142 热带气旋内力 把热带气旋看作圆柱状涡旋,热带风暴内部各空气质点作相对于热带风暴中心运动时所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总效应,其方向是北偏西。 143 季风 冬、夏季风向的季节性反转和干、湿期的季节性交替出现。 144 季风环流系统 与冬、夏季风相联系的

31、环流系统,包括了中高纬和低纬、北半球和南半球的许多成员。 145 低频振荡 8 将时间尺度大于 710 天小于一个季度的大气振荡称为低频振荡。 146 江淮切变线 是指在 850、 700 百帕图上,活动在江淮流域(黄河以南至南岭一带地区)的近于东西向的风的不连续线。 147 低空急流 在日常工作中常把 850 百帕或 700 百帕等压面上,风速 12 米 /秒的强风带称为低空急流。 148 普通单体雷暴 通常把一个上升运动区(其垂直速度 10m/s,水平范围从十千米至数十千米,垂直伸展几乎达到整个对流层)称为一个对流单体。只由一个对流单体构成的雷暴系统叫做单体雷暴。 149 超级单体风暴 对

32、流风暴的中尺度组织继续发展扩大,致使整个风暴呈单一实体的雷暴体。 150 多单体风暴 由几个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雷暴云单体组成的、强大的雷暴体。 151 飑线 一种范围较小、生命史较短的气压和风的不连续线。它是由许多雷暴单体排列呈带状的狭窄云带。 152 雷暴高压 位于成熟阶段雷暴下方的冷性中高压。 153 中尺度低压 雷暴高压快速前进时在其后部产生的低涡。 154 下击暴流 一股在地面或地面附近引起辐散型灾害性大风的强烈下沉气流。水平尺度约为 4-40Km,地面风速常达到 18m/s 以上,有强的水平和垂直风切变。 155 中尺度对流复合体 一种强大的、有组织的中尺度对流系统,是 20 世纪

33、80年代在卫星红外云图上发现的一种天气系统。其定义为: 1)大小, 32oC 红外温度云罩的面积不小于 10 万平 方公里; 52oC 红外温度云罩的面积不小于 5 万平方公里。 2)持续时间:完全符合上述两条件的云区要持续 6小时或以上; 3)形状:圆形或椭圆形,发展最旺盛时,偏心率不小于 0.7。 156 龙卷 从积雨云中伸下的猛烈的漏斗状云柱。 157 重力波 在重力场作用下的稳定层结流体中,流体质点偏离平衡位置后所引起的一种波动。可分为重力内波和重力外波。 158 直线外推 是指当系统的移动速度或强度变化率基本不随时间变化,即系统的位置和强度与时间呈线性关系,依此关系所做的外推。 15

34、9 曲线外推 当系统的移动速度或强度变化率接近于等加速状态,这时系统的位 置和强度与时间呈曲性关系,依据这种关系所做的外推。 160 外推法 9 当系统强度变化和移动具有连续性时,可以将系统过去的演变趋势进行外推,从而推测未来天气系统的强度、位置。 161 运动学方法 当是利用系统过去运动和变化所造成的变高(或变压)的分布特点通过运动学公式,来预报系统未来的移动和变化的方法,又称为变压法(或变高法)。 162 地面风 指的是近地面层的风,一般陆地是指距地面 10 米左右的风。 163 焚风 沿背风坡下吹的干热的地方性风。最早指越过阿尔卑斯山山后在德国、奥地利谷地变得干热的气流。 164 地方性

35、风 指在大范围气压场分布 比较均匀的情况下,因地方特殊条件而形成的局地热力环流或动力环流中的风。 165 山谷风 由于地表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地表差异明显的山谷地区易造成热力环流,即在温度高的地区,空气上升,在温度低的地区空气下沉。白天由于太阳辐射,山上温度高于山谷,晚上辐射冷却,山上温度低于山谷,导致在山谷地区白天吹谷风,夜晚吹山风,这种现象称为山谷风。 166 海、陆风 在海陆交界的地区,一般白天由于陆地增温快,海洋增温慢,所以陆地温度高,这样就会出现直接热力环流,从而导致在海岸线附近有由海洋吹向陆地的风,即通常所说的海风。在夜间,陆地降温快 ,海洋降温慢,热力环流的方向与白天的方向刚好相反

36、,于是在近地面就会出现由陆地吹向海洋的风,即通常所说的陆风。 167 能见度 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还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地面水平距离。 168 地面能见度 视力正常的人在地面向水平方向能看清最远目标物轮廓的距离 。 169 雾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气层中的大量小水滴或冰晶而使能见度变坏的一种天气现象。 170 平流雾 暖而湿的空气流经冷的下界面,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称为平流雾。 171 辐射雾 辐射雾是由于辐射冷却,近地面气温降到露点以下,水汽发生凝结(或凝华)而形成的雾。 172 蒸发 雾 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如果 气温 与 水温 相差很大,则因水面蒸发大量 水汽 ,在水面附近的

37、冷空气便发生水汽 凝结成 雾 。 173 扰动低云 【答案】: 扰动低云是在锋后比较潮湿的冷气团中,由于扰动作用而形成的云。 174 平流低云、回流低云 我国沿海地区,经常在入海冷高压 (脊 )或海上暖高压的西部 (或西南部 )出现一种低云,由于这种低云都是在空气10 从海上到大陆的平流过程中生成的,因此,常 统称为平流低云。产生低云的高压性质不同,水汽条件和冷却过程也有所不同。在实际工作中通常将暖高压西部暖湿气流所产生的低云叫做平流低云。而将入海冷高压 (脊 )西 (或西南部 )增暖变湿后的气流所产生的低云叫做回流低云。 175 对流云由于空气的对流作用而形成的低云,称为对流性低云 (简称对

38、流云 )。 176 城市热岛效应 在大城市内,由于人口稠密,工厂林立,大多数建筑物为沙石和钢筋混凝土建成,它们的热传导率和热容量都很高,加上建筑物本身对风的阻挡作用,因而使城市中的年平均气温比郊区乡村高。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 。 177 水汽通量 水汽通 量是指在单位时间内流经与风向垂直的某一单位截画积的水汽量。 178 对流天气的落区预报法 179 【答案】: 将对流天气出现时的一些物理条件表示在天气图上,根据综合这些条件的范围来确定未来对流天气出现的区域,称作对流天气的落区预报法。 五、简答 题 (每题 5 分) 180 试述夏季影响我国的高层东风波和低层东风波的结构和天气。 【答案】

39、: 夏季对我国影响最大和最多的东风波有以下两种情况: ( 1)形成于我国东部沿海一带的对流层低层东风波 这种波往往出现在 700hPa 以下的台风北部倒槽里,或台风北上消失后南部残存的低压区里, 500 200hPa 以上为副热带西风气流,且有西风槽自华西缓慢东移。低层波动与浓密云区大体同时在沿海一带出现,形成后缓慢西移,移速平均为8 10 千米小时。云雨区主要出现在 700hPa 波后。 ( 2)对流层高层东风波 对流层高层东风波,一般在 400 200hPa 表现最清楚。由于东风随高度增强,波轴一般也随高制度渐向西倾,坏天气主要出现在波前。单由这种波动造成的天气一般并不强烈,如果在高层东风

40、波下方的季风气流中有扰动存在,这种低空季风扰动与高层东风波动叠加在一起,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天气。 181 热带辐合带有哪两种基本类型?它们的流场结 构和天气分布有何不同? 【答案】: 热带辐合带分为信风槽型和季风槽型两种类型。 A、信风槽型辐合带 它是东北信风与东南信风以渐近线形式汇合的辐合带; 主要活动在中东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信风区; 辐合带上偏东风比较大,符合强度小; 辐合带两侧无温度、湿度差别,辐合轴线近于垂直; 辐合带上对流云团多呈带状分布,云带比较狭窄。 B、季风槽型辐合带 它是赤道西风与南北半球的东北风或东南风汇合构成; 它只是出现在印度洋 -西太平洋的季风区; 辐合带上风速比较小,但辐合强度很大(又称无风辐合带); 北半球夏季辐合带北侧温度略高 ,南侧湿度很大,辐合带随高度向南倾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