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微生物学 试题 ( 一 ) 二、简答题 1,试述微生物与当代人类实践的重要关系? 2,简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3.微生物有哪五大共性?其中最基本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三 、填空 (每 空 1 分 ,共 15 分 ) 1.真核微生物核糖体类型为 _ 。 2.大肠杆菌长为 2.0m, 宽为 0.5m, 其大小表示为 _ 。 3.研究细菌遗传、代谢性能常采用 _ 时期的细胞。 4.酵母菌细胞壁的主要成份 _和 _。 5.侵染寄主细胞后暂不引起细胞裂解的噬菌体称 _ 。 6.微生 物细胞的主要组成元素是 _, _, _和 _。 7.食用菌是由 _和 _ 组成。 8.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杀死物品上大部分微
2、生物的过程称 _ 。 9.细菌细胞的碳、氮营养比为 _。 10.根瘤菌可与 _共生固氮 微生物学试题 ( 一 ) 答案: 一, 1,革兰氏阳性菌:细菌经革兰氏染色染色后最终染成紫色的菌 2,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半胞晶体 3, 菌落:当单个细菌细胞或者一小堆同种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表面,当它占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并处于适宜的培养条件下时,该细胞就会迅速生长繁殖并形成细胞堆,此即菌落。 4,生命周期:指的是上一代生物个体经过一系列的生长,发育阶段而产生下一代个体的全部过程。 5,荚膜: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
3、定的透明胶状物质 6,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的后期,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二, 1,在微生物与工业发展的关系上,通过食品罐藏防腐,酿造技术的改造,纯种厌氧发酵的建立,液体 深层通气搅拌大规模培养技术的创建以及代谢调控发酵技术的发明,使得 古老的酿造技术迅速发展成工业发酵新技术; 微生物在当代农业生产中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例如,以菌治害虫和以菌治植病的生物防治技术;以菌增肥效和以菌促生长的微生物增产技术;以菌做饲料和以菌当蔬菜的单细胞蛋白和食用菌生产技术;以及以菌产沼气等生物能源技术。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当代全人类广泛的重视。微生
4、物是占地球面积 70%以上的海洋和其他水体中光合生产力的基础;是一切食物链的重要环节;是污水处理中的关键角色;是生态农业中最重要的一环 ;是自然界重要元素循环的首要推动者;以及是环境污染和监测的重要指示生物;等等。 微生物与在食品上的应用。调味品,发酵食品,酸乳,蔬菜加工。 微生物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抗菌素,维生素。 微生物在能源生产方面也有重要的作用。 2, G+细菌由于其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脱色剂乙醇处理时,因失水而使得网孔缩小再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的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把结晶紫和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得其保持紫色。反之,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细胞壁较薄,外膜层内
5、酯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遇脱色剂乙醇 后,以类脂为主的外膜迅速溶解,这时薄而松散的肽聚糖网不能阻挡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的溶出,因此细胞退成无色。这时,再经沙黄等红色燃料复染,就使革兰氏阴性细菌呈现红色。而革兰氏阳性细菌则保留最初的紫色。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一)体积小,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快 (四)适应强,易变异 (五)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最基本的是微生物的多样性,原因是:微生物因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数量多等原因,可以到处传播以至达到“无孔不入”的地步。不论在动,植物体内外,还是土壤,河流,空气,平原,高山,深海,污 水,垃圾,海底淤泥,冰川,盐湖,沙漠,甚
6、至油井,酸性矿水和岩层下,都有大量与其相适应的各类微生物在活动着。 三 填空 1. 80S 2. 0.5m x2.0m 3 对数生长 4.葡聚糖和甘露聚糖。 5.温和噬菌体 6 蛋白质,核酸,类脂和碳水化合物 7. 营养菌丝 ,生殖菌丝豆科植物共生固氮 8 灭菌 。 9. 6/1 10.豆科植物 四 1.黑曲霉 2. 枯草芽孢杆菌 3. 苏云金芽孢杆菌 4. 米曲霉 微生物学 试题 ( 二 ) 一 . 是非题(共 10分。只需注明 “ 对 ” 或 “ 错 ” ) 1.大多数嗜热菌的 G-C 含量高于中温菌。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 DNA,不存在 DN
7、A高级结构。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4.初生 F 菌株和次生 F 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5.分批培养时,细菌首先经历一个适应期,此期间细胞处于代谢活动的低潮,所以细胞数目并不增加。 6.渗透酶 ( permease)属于诱导酶,而其它种类的酶往往属于组成酶。 7.恒化培养与恒浊培养的区别在于前者的培养物群体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 8.将 HR 病毒的 外壳蛋白与 TMV 病毒的 RNA 混合,去感染烟草,则会出现 TMV 型病灶。若在感染前,用 TMV 抗体处理,则会钝化病毒,不出现 TMV 型病灶。 9.霉菌的基因重组常发生于准性生殖时,较少
8、出现在有性生殖过程中。 10.营养物跨膜的主动运输必需依靠载体和能量,而被动扩散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二 填充题( 30 分) 1 突变率 10-10 表示 _ _ _ _ a_ _ _ 。 2 我们常采用 _ _ a_ _ _ 浓度的 NaCl 或 0.1M_ _ _ b_ _ _ 来稀释菌液或清洗菌体细胞。因为 _ _ c_ _ _ 。 3 在有机 物 为 基 质 的 生 物 氧 化 反 应 中 , 以 氧 为 电 子 传 递 最 终 受 体 的 方 式 称_ _ _ _ a_ _ _ _ ;以无机氧化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 _ _ b_ _ ;以有机物为最终电子受体的称 _ _ _ _ c_
9、 _ _ _ 。 4 常见的菌种保藏方法有 _ _ _ _ a_ _ _ _ 、 _ _ _ b_ _ _ 和_ _ _ c_ _ _ 等,其中 _ _ _ d_ _ 方法保藏菌种的时间最长久。 5 对细菌简单染色法的一般步骤是 _ _ _ a_ _ _ 。常用的染料有 _ _ b_ _ 和_ _ c_ _ _ 等。 6 在混合 菌样中获得纯菌株的方法主要有 _ _ _ a_ _ _ 和 _ _ b_ _ 等。 7 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引起培养基 pH 值改变的原因主要有 _ _ _ a_ _ _ 和_ _ _ b_ _ _ 等。 8 实验室常用的有机氮源有 _ _ a_ _ _ 和 _ _
10、_ b_ _ _ 等,无机氮源有_ _ c_ _ _ 和 _ _ _ d_ _ 等。为节约成本,工厂中常用_ _ _ e_ _ _ _ 等做有机氮源。 9 霉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 a ;酵母菌细胞壁化学组成是 b 和 c 等;细菌细胞壁化学组成主要是 d ; 10 在微生物 学奠基 时代(生 理学期) 公认的 代表人物 为 _ _ _ a_ _ _ 和_ _ _ b_ _ _ 。 前 者 的 主 要 业 绩 有 _ _ c_ _ 等 , 后 者 的 主 要 业 绩 有_ _ _ d_ _ _ 等。 三 简述下列概念的区别( 15 分) :四 问答题( 30 分) 1.试述微生物的多样性? 2.什
11、么是微生物?它包括哪些类群? 微生物学 试题 ( 二 ) 答案: 一 是非题 :每题 1 分 1 对 ; 2 错 ; 3 对 ; 4 错 ; 5 错 ; 6 错 ; 7 错 ; 8 错 ; 9 错 ; 10 错 二 填充题( 30 分) 1a: 1010 个细胞分裂成 2101 0 个细胞时,平均发生 1 次突变。 2 a:0.85%; 2b: 磷酸盐; 3c:与细胞等渗,防止细胞损伤。 3a:有氧呼吸; 3b:无氧呼吸; 3c:发酵 4 a:斜面冰箱保藏法 4b:冷冻干燥保藏法 4c:石蜡油封藏法 4d:冷冻干燥保藏法 5a:涂片、干燥、固定、染色、水洗、(镜检) 5b:美蓝; 5c:结晶紫
12、。 6a:稀释涂布平板法; 6b:划线平板法。 7a:F X174; 7b:烟草花叶病毒。 8a:蛋白胨; 8b:牛肉膏; 8c: NH4)2SO4; 8d:Na2NO3; 8e:豆饼粉 9a:几丁质 9b:甘露聚糖; 9c:葡聚糖; 9d:肽聚糖 10a:巴斯德; 10b:柯赫; 10c:巴斯德消毒法; 10d:微生物纯培养法 三 简述下列概念的区别 :(每题 5 分) 1.连续培养是按特定的控制方式以一定的速度加入新鲜培养基和放出培养物的培养方法。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稳定;补料分批培养是一种介于分批培养和连续培养之间的培养方式。它是在分批培养的过程中,间歇或连续地补加新鲜培养基的培养方法。
13、其中微生物的生长速度并不一定稳定。 菌落指单个细胞在有限空间中发展成肉眼可见的细胞堆。 cloning 指从同一祖先产生同 一DNA(目的基因)分子群体或细胞群体的过程。或指将外源基因引入到宿主菌体内,并使其大量扩增的过程。 2.完全培养基是能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要求的培养基。是天然或半合成的培养基。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某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最低成分培养基。 3.是由一个独立分离的单细胞繁殖而成的纯种群体及其后代。一种菌的每一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物均可称为该菌种的一个菌株。所以,属于同一菌种的菌株是无数的。菌种是一大群表型特征高度相似、亲缘关系极其相近、与同属内其实种有明显差异的菌株的总称。
14、4.化学耗氧量反映有机物进入水体后, 在一般情况下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反映水体总的污染程度。生物耗氧量水体中有机物经生物氧化至简单终产物是所需的氧量。反映水中有机物含量的间接指标。 COD 数值一般高于 BOD。 四 1.微生物的多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 5 个方面: ( 1)物种的多样性 ( 2)生理代谢类型的多样性 ( 3)代谢产物的多样性 ( 4)遗传基因的多样性 ( 5)生态类型的多样性 2.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不是分类学之一,都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 它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 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
15、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和阮病毒)。 微生物学 试题 ( 三 ) 一 .名词解释 ( 每题 3 分,共计 18 分 ) 1. 菌落 2. 静息孢子 3. 共生 4选择性培养基 5发酵 6. BOD 二、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计 30 分) 1 、 微生物学的奠基人是 _ 2、微生物根据细胞结构的有无可分 _、 _为两大类,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又可分为 _、 _。 3、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者细胞壁在化学组成上,主要差异为前者主要含_,后者主要含 _。 4、病毒的繁殖过程分为 _、 _、 _、 _、 _。 5、放线菌
16、的菌丝体分为 _、 _、 _。在放线菌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 _。 6、无分枝单细胞的群体典型生长曲线,根据单细胞微生物生长速度的不同可将曲线 分为_、 _、 _、 _、 _四个时期。 7、革兰氏染色法是鉴别细菌的重要方法,染色的要点如下:先用草酸铵结晶紫初染,再加_媒染,使菌体着色,然后用脱 _色,最后用番红复染,呈 _色为革兰氏阳性反应,呈 _色为革兰氏阴性反应。 8.噬菌体的繁殖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 _ 、 _ 、 _ 、 _ 和 _ 。 9.好氧的微生物需要较 _ _(高、低)的氧化还原电位。厌氧的微生物需要较 _ _(高、低)的氧化还原电位。 三选择题(每个 2 分,共 2
17、0 分) 1、组成病毒粒子衣壳的化学物质是( ) A、糖类 B、蛋白质 C、核酸 D、脂肪 2、属于细菌细胞特殊结构的为( ) A、荚膜 B、细胞壁 C、细胞膜 D、核质体 3、噬菌体属于病毒类别中的( ) A、微生物病毒 B、昆虫病毒 C、植物病毒 D、动物病毒 4、半 固体培养基中,琼脂使用浓度为( )。 A、 0 B、 0.3 0.5% C、 1.5 2.0% D、 5% 5、以芽殖为主要繁殖方式的微生物是( ) A、细菌 B、酵母菌 C、霉菌 D、病毒 6、土壤中三大类群微生物以数量多少排序为( )。 A、细菌放线菌真菌 B、细菌真菌放线菌 C、放线菌真菌细菌 D、真菌细菌放线菌 7、
18、加大接种量可控制少量污染菌的繁殖,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 )。 A、互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寄生关系 8、下列孢子中属于霉菌无性孢子的是( ) A、子囊孢子 B、孢囊孢子 C、卵孢子 D、接合孢子 9、霉菌适宜生长的 PH 范围为( ) A、中性 B、中性偏碱性 C、中性偏酸性 D、酸性 10、放线菌属于( ) A、病毒界 B、原核原生生物界 C、真菌界 D、真核原生生界 四判断改错题(每个 2 分,共 10 分) 1.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唾液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多细胞生物( ) 2.遗传型相同的个 体在不同环境条件下会有不同的表现型。( ) 3.低剂量
19、照射紫外线,对微生物几乎没有影响,但以超过某一阈值剂量的紫外线照射,则会导致微生物的基因突变。( ) 4. 一切好氧微生物都含有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 ) 5.一般认为各种抗性突变是通过适应而发生的,即由其所处的环境诱发出来的。( ) 五问答题( 1 2 每道 6分, 3 题 10分,共 22 分) 1. 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机理。 2.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 3. 什么是缺壁细 菌 ,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及实践意义? 微生物学 试题三答案: 一 名词解释 1. 菌落:单个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
20、时间的培养,就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体,即为菌落。 2. 静息孢子:是一种长期长在细胞链中间或末端的形大、壁厚、色深的休眠细胞,富含贮藏物,能抵御干旱等不良环境。 3. 共生: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双方相互依赖,互相有利,显示出一起共同生活比分开来单独生活更为有利。有时,甚至一种生物脱离了另一个种生物后即不能生活。这种产关系即为共生。 4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 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5发酵: 广义的 “ 发酵 ” 是指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种生产方式;狭义的 “
21、发酵 ” 是指微生物细胞将有机物氧化释放的电子直接交给底物本身未完全氧化的某种中间产物,同时释放能量并产生各种不同代谢产物的过程。 6. BOD 5 : 即 “ 生化需氧量 ” 或 “ 生物需氧量 ” ,是水中有机物含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一般指在 1L 污水或待测水样中所含有的一部分易氧化的有机物,当微生物对其氧化 、分解时,所消耗的水中的溶解氧毫克数(其单位为 mg/L )。 BOD 的测定条件一般规定在 20 下 5 昼夜,故常用 BOD 5 符号表示。 二、填空题 1 、巴斯德 2、非细胞生物、细胞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3、肽聚糖、 4、吸附、侵入、复制、装配、释放 5、基内菌丝、气
22、生菌丝、孢子丝、基内菌丝 6、缓慢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 7、碘液 乙醇、紫色、浅红色。 8.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 9 高,低 三选择题 1、 B 2、 A 3、 A 4、 C 5、 B 6、 C 7、 C 8、 B 9、 C 10、 B 四判断改错题 1.错 2.对 3.错 4.对 5.错 五问答题 1. 试述革兰氏染色的步骤及机理。 革兰氏染色的步骤: 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 95 乙醇脱色、红色染料复染 4 步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 革兰氏染色结果的差异主要基于细菌细胞壁的构造和化学组分不同。通过初染和媒染,在细菌细胞膜或原生质体上染上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大分子复
23、合物。 G + 细菌由于细胞壁较厚、肽聚糖含量较高和交联紧密,故用乙醇洗脱时,肽聚糖层网孔会因脱水而明显收缩,再加上的 G + 细菌细胞 壁基本上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能在壁上溶出缝隙,因此,结晶紫与碘复合物仍牢牢阻留在其细胞壁内,使其呈现蓝紫色。 G - 细菌因其细胞壁薄、肽聚糖含量低和交联松散,故遇乙醇后,肽聚糖层网孔不易收缩,加上它的类脂含量高,所以当乙醇将类脂溶解后,在细胞壁上就会出现较大的缝,这样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就极易被溶出细胞壁。因此,通过乙醇脱色,细胞又呈现无色。这时,再经番红等红色染料复染,就使 G - 细菌获得了新的颜色 红色,而 G + 细菌则仍呈蓝紫色(实为紫中带红)。
24、 2.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分为哪几个时期 ?其中第二个时期有何特点、处于此期的微生物有何应用? 单细胞微生物典型生长曲线 分为延滞期、指数期、稳定期和衰亡期 4 个时期。指数期的特点是: 生长速率常数 R 最大,因而细胞每分裂一次所需的时间 代时( generation time , G ,又称世代时间或增代时间)或原生质增加一倍所需的倍增时间最短; 细胞进行平衡生长,故菌体各部分的成分十分均匀; 酶系活跃,代谢旺盛。指数期的微生物具有整个群体的生理特性较一致、细胞各成分平衡增长和生长速率恒定等优点,是用作代谢、生理等研究的良好材料,是增殖噬菌体 的最适宿主,也是发酵工业中用作种子的最佳材
25、料 。 3. 什么是缺壁细菌 ,试简述四类缺壁细菌的形成、特点及实践意义? 答:细胞壁是细菌细胞的最基本构造 ,而缺壁细胞是指在自然界长期进化中或在实验室菌种的自发突变中发生缺细胞壁的细菌 ;此外在实验室中 ,还可用人为的方法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或对现成的细胞壁进行酶解而获得缺壁细菌 . 缺壁细胞共有四类 ; L-型细菌指细菌在特定条件下 ,由基因自发突变而形成的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多形态 ,有的可通过细菌滤器而称过滤形细菌 ,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 “油煎蛋似 “的小菌落 原生质球 是指在人为条件下 ,用溶菌酶去除革兰氏阴性细菌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革兰氏阴性细菌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残留着
26、部分细胞壁而形成的细菌细胞 ,它呈圆球形 原生质体是指在人为条件下 ,用溶菌酶除尽应有的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合成的细胞壁后 ,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 .一般由革兰氏阴性细菌形成 支原体是在长期进货过程中形成的 ,适应自然生活条件的无细胞壁的原核生物 .因它的细胞膜中含有一般原生物成没有的甾醇 .所以即使缺乏细胞壁 ,其细胞膜仍有较高的机械强度 . 上述原生质体的球状体的共同特点是 :无完整的细胞壁 ,细胞呈 球状 ,对渗透压极其敏感 ,革兰染色阴性 ,即使有鞭毛也无法运动 ,对相应噬菌体不敏感 ,细胞不能分裂 ,等等 .当然 ,如在形成原生质体或球状体以前已有噬菌体浸入
27、 ,它仍能正常复制 ,增殖和分裂 ;同样 ,如在形成原生质体以前正在形成芽孢 ,则该芽孢仍能正常形成 .原生质体或球状体比正常有细胞壁的细菌更不容易导入外源遗传物质 ,故是研究遗传规律的进行原生质体育种的良好实验材料 . 微生物学试题 ( 四 ) 二 名词解释 ( 每题 3 分,共计 15 分 ) 1.温和噬菌体 2.高频重组菌株 3. 根圈 4.芽孢 5. 基内菌丝 三 .选择题( 每题 2 分,共计 30 分 ) 1.下述不是磷壁酸的功能的是: ( ) A 内毒素 B 细胞壁抗原特异性 C 噬菌体的吸附位点 D 调节阳离子进出细胞 2. 下述细菌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是: ( ) A 大肠杆菌 B 立克次氏体 C 支原体 D 分枝杆菌 3. 下述反应中那种物质被氧化: ( ) 乙醛 + NA DH + H+ 乙醇 + NAD+ A 乙醛 B NA DH C NAD+ D 乙醇 4. 通过有 氧代谢,下述那个反应产生的 ATP 最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