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适性教育”学校课程实践形态研究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神龙小学标识神龙小学课题负责人韩瑾主持完成了武汉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适性教育”学校课程实践形态研究,课题批准号为 2012A084,课题组主要成员:袁际红、韩敏、夏红、夏满、黎亚琴、胡旖、王可、李淑红、刘敏、邓建超。摘要 神龙小学力求“创造适合师生个性发展的教育”,以市级重点课题小学“适性教育”学校课程实践形态研究为主要抓手进行探索研究。通过打造“适性教育”理念下的学校课程,以促进学生适性发展。课题研究在推动学校品牌建设纵深发展上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体现为深化了“适性教育”理念,构建并实施了适性课程,促进了师生的个性发展
2、,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关键词 适性教育;学校课程;实践形态1、研究问题(一)研究目的通过构建适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学校课程结构形态,探索适性教育下的学校课程教学实践过程形态,构建并实施适性课程,深化适性教育理念,促进师生个性发展。(二)意义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在工作方针中提出:“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在第三十二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出:“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推进分层教学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因材施教”成为教育的热点关注话
3、题和必然趋势。神龙小学办学过程中的思考。神龙小学对“适合学生的教育”进行着更深层次的思考:每个孩子资质、天赋、能力和兴趣等都不尽相同,然而现行教育管理上的过多“统一”,使得学生犹如生产线上一个个标准化的产品,个性缺失,思想僵化,缺乏创造性。“适合学生的教育”,应是适合学生的天性和个性,让每一个孩子的生命都得以尊重和发展的教育。因此,自 2012 年起,打造“适性教育”,成为学校的办学追求。 学校办学理念实践与深化的需求。“适性教育”是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而不是某一具体的教学方法或手段。如何让“适性教育”在学校落地生根?课程关乎人的教育权利、全面发展、个性彰显、潜能释放、学习兴趣等等。打造“
4、适性教育”,就要打造适性的课程,让每个孩子在丰富多彩的课程活动中受到熏陶、滋养和浸润,获得生命成长。(三)核心概念适性教育:“适性”是指适合学生个性、共性与发展性。“适性教育”相对于教育中的不适而提出。所谓“适性教育”,就是适合师生个性发展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思想理念,也是一种教育实践活动。它以尊重每位师生的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为前提,提供适合的教育资源,采用适当的教育方式,营造舒适的教育环境,进行适切的学习活动,有目的有计划有策略,科学有效地促进师生的适性发展。学校课程:学校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本课题所指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包括文化课程、活动课程、实践课程、隐性
5、课程。文化课程包括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活动课程包括阳光体育、大型活动、学生团体组织的自主活动、综合实践活动,隐性课程包括除了上述几类课程,一切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资源、环境、学校的文化建设、家校社会一体化等。实践形态:实践形态就是实践改造方式和实践活动内部要素关系结构两者相统一的表现形式。“适性教育”学校课程实践形态:是指在适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全过程的学校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资源形态和管理机制等。2、研究背景和文献综述(1)理论基础(1)理论依据孔子“因材施教”教育思想。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育人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老子“道法自然”思想。“人法地
6、,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夸美纽斯之“教育适应自然”原则。教育要适应大自然的发展法则;教育要适应儿童个体的自然发展,即适应儿童的天性、年龄特征。杜威“儿童中心论”理论。强调“以儿童为中心”,教育要以生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教育者不仅要了解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更应了解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寻找其最近发展区,从而促使学生适性发展。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和弱势智力领域,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2)政策依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
7、“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二)相关研究成果DAP 作为国内外学者不断关注和实践研究的理念,得到广大教育人士的拥护。也因此,国内外学校将“适性教育”或者“适合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指导思想和理念,立足于规范办学,分别作了以下实践性的研究。美国格林菲尔德中央学校进行了“打破年龄界限的编班制”、“自由灵活的学习内容”、“以学生为主导的开放式教室”的实践方式的尝试。台北西湖国民小学、宜兰县人文国民中小学在“分性教学”有研究,即根据评估学习者的差异及需求,提供区分性学习机会,最后进行区分性的教学评价。温州实验中学:该校以“适合孩子
8、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理念,为每一个孩子设置不同的课程、教学方式、作业和课外活动。教育信息报曾刊发了东阳市吴宁一中:“适性教育”的现实样板一文,全文分适性课堂、适性德育、适性活动、适性研修四个部分。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武汉市江汉区滑坡路小学“适合教育”的思考与探索发表于中国教育报。综合分析以上学者观点,本课题中,学校要从学生、家长、地域文化环境、办学条件、社会力量、学校发展愿景等诸多因素提炼出适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的课程。将其与活动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方式的变革,形成从“课程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到“评价管理”的一系列适性教育课程形态建设体系,以创建适合全体师生个性发展的教育。3、研究程序(1)研究
9、对象神龙小学全体师生及家长(2)研究方法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1)调查法课题组成员进行“适性发展教育”成果的考察、调研、学习;实地调查家长、学生、教师对“适性教育”的需求,认真听取全校师生员工的意见和建议。(2)个案研究法研究适合学师生个体发展课程实践形态,找出个性中的共性问题,提出解决的思路与方法,形成指导性的理论与经验。(3)经验总结法及时总结课题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并形成相应的个案报告、论文与研究报告。(4)行动研究法课题组成员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针对自己承担的研究内容,不断地探索,及时反思总结,根据具体情况,不断改进工作,做到边执行、边评价、边修改
10、。(3)技术路线4、研究发现或结论 (一)学校课程的现状调查研究课题研究之初,为了解学校课程建设现状,课题组面向教师、家长、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对于问卷中的关键问题,统计数据如下:问 卷 题 目 选 项非常喜欢 比较喜欢 一般 不喜欢您的孩子喜欢学校开设的个性课程吗? 76.31% 14.74% 8.95%语数外等国家课程走班制的个性课程“七彩庄园”实践活动课程家长问卷 您对学校开设的课程最满意的是哪一类课程?45.83% 50.07% 4.1%音、体、美等艺术类足球、网球等体育类小记者、小小外交家等文学类电脑编程、动漫制作、车模、航模等科技类学生问卷学校开设的个性课程,你觉得还可以增加哪方面
11、的课程?20% 10.82% 7.84% 61.34%改革国家课程,进行教与学方式的变革继续完善个性课程,让个性化的资源更为丰富丰富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建设更多校外活动课程基地教师问卷学校课程建设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您认为目前学校课程建设最紧要的从哪些方面着手?48.79% 45.6% 5.61%综合三类问卷的统计数据,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个性课程深受学生喜爱和家长好评。 2.个性课程资源需要丰富。3.国家课程需要变革。此次现状调查,为学校进行课程结构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二)适性教育理念指导下的课程观念和培养目标1.适性教育理念体系我们追根溯源,在不断总结学校特色发展路径,进
12、一步提出了“创造适合师生个性发展的教育”的核心理念。经过校委会多次研讨、教师广泛调查问卷、专家反复指导论证,神龙小学“适性教育”文化理念体系初步建构如下:办学理念:绽放七彩童年 奠基缤纷人生办学目标:做有影响力的适性教育师生发展目标:身心健美 个性灵动校训:适性育人 悦然天成校风:教学相长 个性相悦教风:适性而教 极致为美学风:适性而学 童趣为妙核心素养:身心 知 行 智识2.适性教育理念体系下的课程观念和培养目标学校教育改革的着眼点应当放在未来社会人类生存和发展需要上。基于此,在适性教育理念下,适性课程致力于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着力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13、使得:人人都获得良好的基础教育,不同的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普及类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奠定后续学习基础。自选类课程彰显个性特点,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活动类课程增强生活体验,培养适应社会能力神龙小学的“适性课程”,让学生自主形成能力、责任和素养;让教师主动将现代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结合;让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让家庭、社会主动浸润教育,彰显“身心健美、个性灵动”的课程培养目标。(三)适性教育课程结构形态研究 以校为本的校本课程,是发展学生个性的重要载体。通过研发,学校整体构建适性教育课程体系,形成课程群,建构了以德育课程、个性课程和特色课程为主体的校本课程(如图):(四)适性教育下
14、的学校课程实施过程形态研究1.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课题组运用文献研究法和行动研究法,构建了适性课堂“五适”教学模式,被评为开发区优秀教学模式,英语学科模式被评为武汉市“十佳”教学模式。“五适”教学模式以“适趣情境、适宜任务、适切方式、适时反馈、适度拓展”为行为导向,以学生“自我实现”为终极目标,让学生在自然迁移、自觉参与、自主学习、自由表达、自我提升中实现从认知活动到生命质量的提升。“五适”教学模式是适性课堂的基础模式,课题组指导各学科在充分领悟学校“基模”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构建学科模式和课型模式,学校“基模”、学科模式和课型模式共同构成了适性课堂“五适”教学模式群。2.教与学方式改革与实
15、践学校成立了 6 个“适性教育”课题研究班,重点从学习方案个性化定制和自主合作学习方式上实施行动研究。主要对策如下:调研学生能力基础,建立个性化学习档案。研究之初,课题组和专家共同研制调查问卷,评估学生个性需求。通过数据分析,得到学生“学习方法运用水平和学习能力”、“学生家长家庭教育方式”的情况,为 6 个班 270 位学生建立了个性化学习档案。本次个性化测评,让班级教师了解每一个孩子的能力基础和学习生活背景,为全体任课教师对孩子们实施个性化的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研究自主合作学习,发展学生个性和社会性。老师们研究打造学习共同体策略,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提炼预习策略,研发自主学习单,以实施前置
16、学习;还以课例为抓手,以课堂观察为研究方式,开展典型课例研究,提炼出教师课堂组织技巧和学生组织策略,为其他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范本。3.校本课程实施形态研究(1)德育课程学校在德育目标的引领下,综合各项工作任务及特色,建立了校级主题课程、年级实践课程和班级品牌课程三大序列,形成了神龙小学系统性的适性德育课程,让德育更加主题化、规范化和全面化,渗透到校园的角角落落。教师们用情境建构形成整合一切资源和要素的平台。如校级的六一活动,分别以“绿野仙踪”“海洋总动员”等主题序列展开,倡导全员参与;年级的实践课程以“生活百宝箱”“快乐体验园”“异域风情湾”“运动欢乐岛”“精彩汽车城”“创意梦工厂”“健康成
17、长路”等七大类,倡导年级统筹;班级的品牌课程,如全国优秀教师江彬老师的“博煮三心”、王旭辉老师的“三生教育”、刘南雁老师的“善行教育”和陈肯老师的“小书虫动感中队”等。(2)个性课程学校逐步开发出 73 门量身定制的个性课程,形成了“艺以怡心、动以健体、物以载道、思以明智、言以传情”的五大序列,通过教师自主申报和学生按需申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还逐步免费引进 50%以上的校外专业教师资源以提高课程品质,引入第三方管理评价机构从课程内容开发、教学过程管理、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课程实施效果评价四个方面,协助学校对个性课程实施精细化管理。学生自主选择,按年段走班,身份证号码登录进行网上秒杀选课成为开学第
18、一周的“神小惊喜夜”,为孩子们个性灵动的发展提供了极为自主的平台。个性课程管理的建立以教科研管理为一体的组织体系,学生成长中心为主负责,其它部门协同管理。课程管理中心负责社团课程内容的整体设计,教师发展中心进行授课师资选择安排,信息资源中心进行选课系统资源平台的建立,行政服务中心进行课程场地的调配,学生成长中心进行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个性课程评价多元性,以强化学生个性特长,挖掘潜能,满足其个性化发展的需求为最终目标。课程评价从教师和学生分别展开:对教师评价:着重关注学生参与个性课程的过程中是否学有所乐,学有所获,以及特长培养、整体素养的提升。教师必须提供课时计划、备课、考勤记录表
19、等。对学生评价:主要根据学生参与活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采用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学期末,对学生课程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考查。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成果展示等方式,对学生参与态度、学习效果进行多角度评价,重在激励学生兴趣,建立学生自信,促使其更好地发展各项特长。(3)特色课程“车育课程”是学校享誉全国、独具特色的特色课程。学校从校园标识、环境小品到车文化大厅、大型壁画都晕染着车的元素,是学生得天独厚的场域课堂;车育文化节、我的汽车梦等各种活动,交通训练营、绿色出行日等,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实践课堂;汽车文化课程,从“汽车常识”“汽车与人”“汽车与社会”“汽车与
20、环境”等不同主题,强调学科整合和体验操作,是学生半月一次的主题课堂; 尤其是历时 3 年,建成的 500 平方米全国首个校园主题式“车育创客空间”,融合了体感互动、数字传感、油泥模具、3D 打印、WACOM 绘画、VR 设计、MINI 赛车、STEAM 课程、创意机器人等前沿技术课程,关联了汽车设计、构造、原理、环保、品牌等要素与中小学的各类学科知识,让汽车与教育、体验与创造完美结合,是“小龙人”们“加油我能行”的高科技互动学习课堂。学校通过“共研、共享”的主题式研究构建的“语文学科素养微课程”,通过一年级童诗,二年级绘本,三年级民国老课本,四年级唐代文人,五年级浅显文言文,循着“大语文观”的
21、眼光,在链接国家课程内容的同时,拓展语文知识视窗。数学学科将十大核心素养融合到数的游戏、模型建构、符号妙用、解决问题、创新运用等专题拓展中,英语、科学等学科也陆续开启了“e+English”及 VR 等形式的学科素养微课程研究之路,以丰盈课程夯实学科素养要点。(五)适性教育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 1.打造班本显隐课程,形成班级“人文教化”育人资源 班级文化就是一种隐性的“人文教化”教育手段,通过更适宜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外显班级文化环境、内在的师生行为文化、班级管理文化等,努力营造“适性教育”班级文化课程,使其更好地为学生成长服务。学校致力于开发“一班一特色 班班有亮点”的“适性教育”班本课程以及
22、班本特色读本。以 “三步走”路径开展此项目研究:第一步:各班依据班级文化主题,打造更加高雅的班级文化外显内容;第二步:确立班级共同愿景,据此形成班级建设项目方案;第三步:围绕班级文化主题词,由班主任与家长共同制定家长授课计划。2.创设家校协作开发机制,续力活动课程资源学校教育协商委员会、年级班级家委会,成为家校之间一座稳固的桥梁,构架了学校与家庭、社会的广泛资源平台,课内与课外的显、隐型课程,实现着教育空间外延上的“加法”。学校先后在校外建立了系列实践基地。外语教育实践基地法国国际学校。每学期开展联谊活动,提高学生外语口语能力,增进中法学生友情。车育课程实践基地东风本田交通安全训练营,每学期开
23、展交通安全实践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安全意思,增长学生对车的认识。安全教育实践基地开发区消防中队、开发区交警大队。学校每年都要组织学生观看消防中队的消防学习,举办小交警培训活动,聘请消防交警中队的校外辅导员到学校作安全讲座,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学校邀请家委会参与策划学校大型活动。无论是元旦“橙实艺术节”、六一“海底总动员”,校级大型活动中,学生的活动方式悄然改变,人人参与、互动联欢,家长、学生、学校“三足鼎立”、共同策划。家长们不仅为活动献力献策,还多次召开年级家长委员会,遴选有热情有能力的家长直接参与节目表演。3.搭建教师发展平台,保障精专多能师资资源在“教师适性发展”的理念引领下,让老师们迈适合的脚步,行专业的路径,为不同层级的教师打造个性成长平台,以“创新培训模式、改革赛课方式、改变研究范式”等研究策略,促进教师课程教学专业能力提升,为“适性教育”保障精专多能的师资力量。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设计。学校以“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长即成果”研究路径,引领教师主动参与个人课题研究,助推教师成长为研究型教师;以“切口小、范围广、方向明、周期短、收益高”的创客项目,引领教师贴近教育教学实践,开展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