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笔记.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34927 上传时间:2018-12-1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8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自考03708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要点汇总2017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部分(上)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 1 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一、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1.鸦片战争前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点:(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中的封建君主制(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制度中国封建社会一系列的危机(1)政治危机,贪腐严重(2)经济危机,人口大增长(3)文化危机,万马齐喑(4)军事危机,军力衰败,军纪荡然(5)对外关系,闭关锁国2.鸦片战争前的世界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确立,机器化大生产需要更多的原材料,同时生产出的产品要销售,目标瞄准了中国。2、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

2、略造成的影响1.侵略:(1)军事侵略(2)政治(3)经济(4)文化(1)军事侵略:5 次侵略战争,签订 5 次不平等条约。1)1840,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2)1850,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3)1884,中法战争, 中法新约4)1894,甲午战争, 马关条约5)1900,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广学会是当时基督教设立的最大的出版机构,出版了万国公报 。2.列强侵略对中国的影响(1)改变社会性质:封建半封建半殖民地(2)改变阶级关系:地主阶级,农民阶级地主、农民关系和资产阶级、工人关系两种(3)改变主要矛盾:农民,地主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4)改变历史任务

3、:1 )求的民族独立 2)实现国家繁荣富强3、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斗争经历(1)人民群众:1841.5,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第一次大规模武装斗争。(2)爱国官兵:第一次鸦片战争:关天培,虎门陈化成,吴淞口炮台第二次鸦片战争:史荣椿,乐善中法战争:刘铭传,冯子材,镇南关大捷甲午战争:左宝贵,平壤致远舰 邓世昌,经远舰林永升,黄海战斗北洋舰 丁汝昌,定远舰 刘步蟾,威海战斗2.斗争的意义反面:失败原因 2 个:(1)社会制度腐败(2 )经济技术落后正面:成绩 2 个:(1 )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图谋(2)民主意识觉醒:林则徐,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 海国

4、图志 ,师夷长技以制夷;1895 年严复, 救亡决伦 ,第一次提出“救亡” 口号;1894 孙中山,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口号。第 2 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1、农民阶级探索太平天国运动1.时代背景(1)战后赔款及战费,加重了人民的负担(2)鸦片大量输入,白银外流,通货膨胀(3)外国工业倾销,大量手工业破产2.五件大事(1)1851.1 金田起义开始标志(2)1851.9 永安建制势如破竹的标志,封五王(3)1853.3 定都天京高潮标志两个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天朝田亩制度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场农民战争特点的纲领性文件资政新篇带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与建设方案(4)

5、1856.9 天京事件由盛转衰(5)1864.7 天京失守失败的标志3.评价历史意义(正面)(1)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震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具有了不同于以前农民战争的新历史(3)天平天国运动对孔子及儒家经典予以严厉批评,毁孔庙,砸孔子牌位,删改四书五经(4)有力的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规模大,时间长,对其他国家有示范意义失败原因(反面)(1)根本原因:缺乏先进的阶级领导(2)没有科学的理论指导(3)对外国列强警惕性非常不够,缺乏理性认识二、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时代背景:内忧外患2.代表人物:奕诉,曾国藩,李鸿章,张之

6、洞,刘坤一3.指导思想:冯桂芬,最早提出较完整论述, “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 ,张之洞提炼4.主要内容(1)兴办近代企业:最早创办的是军事工业,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第一个规模大可称为近代企业的兵工厂。(2)建立新世海陆军:福建水师,广东水师,北洋水师(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新式学堂:翻译学堂,工艺学堂,军事学堂。(4)派遣留学生:近代中国派遣第一批留学生。5评价历史作用(正面评价)(1)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发展。(2)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开端。(3)传播了新知识,打开了人们的眼界。(4)引起社会风气和价值观念的变化。失败原因(1)具有封建性、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

7、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即在封建主义思想指导下,维护上层建筑,目的是维持性将灭亡的清朝统治。(2)洋务运动对西方列强有依赖性。(3)洋务企业的管理具有腐朽性。三、资产阶级维新运动1.时代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救亡图存的运动。2.代表人物:梁启超,谭嗣同,严复。3.维新派的行动(1)向皇帝上书:康有为,公车上书(2)著书立说:康有为新学伪经考 人类公理梁启超变法通议谭嗣同仁学 ,严复翻译天寅论3) 介绍外国变法4) 办学会,办报纸,设学堂4.戊戌维新派与守旧派论战(第一次)围绕三个问题:(1)要不要变法(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3)要不要废除八股该科举,和兴学堂。维

8、新派取得暂时胜利,守旧派取得最终胜利。103 天的变法失败。论战实际上是资产阶思想与封建思想在中国的第一次正面交锋。5.评价意义:(1)爱国救亡运动(2)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3)思想启蒙运动(4 )改革社会风气方面也有不可低估的意义。失败原因:守旧派实力(慈禧为主)强大,维新派弱。维新派自身的弱点及局限性:(1 )不敢彻底否定封建主义(2)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3)脱离人民群众。第三章 辛亥革命一、时代背景1.民族危机加强,社会矛盾激化,列强侵略民变四起。2.清末“新政 ”及其破产。3.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展。二、革命前准备1.创建革命组织:1894 年,孙中山,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

9、命组织兴中会。1905 年 8 月 20 日,孙中山,黄兴,日本,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2.发表革命学说:三民主义学说:1905 年 11 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词中将同盟会纲领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即三民主义。民族: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民生:平均地权。3.资产阶级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第二次论战辩证内容:要不要推翻清政府,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要不要搞社会革命。结果及意义:革命派取得胜利。意义:(1)划清了革命和改良的界限,使人民认识到实行民主革命必要性,参加到革命的队列。(2)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三民主义的广泛传播,促进了革命力量的壮大,

10、为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奠定了思想基础。三、对革命的正确认识辛亥革命:指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在 1911 年辛亥年那一年,所发动的一系列以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武装起义的统称。1.1911 年 4 月,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72 人牺牲,失败。2.1911 年 5 月,保路运动,涉及湖北,湖南,广东,四川。3.1911 年 10 月 10 日,武昌起义(推向高潮)成功。领导者是湖北新军中的共进会和文学社两个革命组织。1912 年 1 月,南京政府成立,中华民国元年。1912 年 2 月 12 日,清帝退位。1912 年 3 月,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四、辛亥革命客观评价1.历史意义(1)推翻清

11、朝在中国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在中国的统治。(2)宣告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和民国的建立。(3)思想解放运动。(4)促进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气的发生了新的变化。(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2.局限性(1)没有彻底的提出翻地反封建的革命纲领(2)没有充分发动和依靠民众。(3)没有建立坚强的的革命政党,发挥团结一切革命力量强有力的核心作用。五、北洋军阀(袁世凯为首,盗取革命胜利果实)的统治和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1.黑暗统治(1)政治上:军阀官僚的专制统治,扩军队,禁言论,杀革命党,毁制度。(2)经济上:维护帝国主义、地主阶级、买办资产阶级利益。(3)文化上:尊孔复古。2.资产阶级对

12、革命果实捍卫(1)1913 年 7 月,李烈军,江西湖口,反动“二次革命” ,反对袁世凯对民主制度的摧残。(2)1915 年 12 月,蔡锷,云南发动“护国战争” ,反对袁世凯。(3)第一次护法运动,孙中山领导,反动段祺瑞破坏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4)第二次护法运动。运动失败,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27:大革命时期1927-1937:土地革命时期1937-1945:抗日战争时期1945-1949:解放战争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1924-1927,北伐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1927-1937 十年内战,土地革命第二部分(中篇)翻天覆地的三十年

13、(1919-1949)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新文化运动1.背景:北洋军阀黑暗统治2.兴起标志:1915 年 9 月,陈独秀在上海创新青年 。3.主要阵地:北京大学和新青年编辑部。4.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提倡白话文。5.评价历史意义:一场由民主主义知识分子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性质的思想启蒙运动。(1)承前,辛亥革命的延续。(2)民主和科学,开启了思想解放潮流。(3)启后,为五四运动创造了条件。局限性:(1)没有揭示封建专制主义得以存在的社会根源。(2)缺乏社会实践。(3)思想方法上存在绝对主义偏向。二、五四远动(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标志)1.背景:(1)新的时代条件:俄国十月革命

14、胜利。(2)新的社会力量的成长,中国的工人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3)新文化运动为五四创造了条件。2.直接导火索: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3.发展阶段(5 月初 6 月末) ,2 个月时间,以 “六三大逮捕”为界,分为两个部分。前期(5 月初-6 月初)主力,学生,北京后期(6 月初-6 月末)主力,工人,上海4.评价(只有历史意义,因为成功了)历史意义:(1)第一次彻底翻地反封建。(2)广泛发动群众,真正群众性运动。(3)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为党诞生做了准备。(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无产阶级代替资产阶级成为领导者。三、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1.传播者:(1)五四前:新文化运动精神领袖,代

15、表李大钊。(2)五四中:左翼骨干,毛泽东,周恩来。(3)原中国同盟会,董必武。2.传播途径:(1)翻译出版马克思著作。(2)成立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社团。(3)出版马克思主义刊物。陈望道翻译:马克思学说,上海。四、中国共产党的诞生1.为缔造当所作的准备(1)成立共产党性质的早期组织。1920 年 8 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陈独秀(第一个)1920 年 10 月,北京共产主义小组,李大钊。(2)展开一系列活动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到工人中间宣传;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2.诞生标志1921 年 7 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主要内容:通过了第一个纲领和第一个决议。P22 。选举产生了陈独秀、张国焘、李达三个为首的党领导机构。3.对党诞生这一事件的评价。(1)它标志着中国革命终于有了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2)中国革命从此有了一个科学的指导思想。(3)沟通了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的联系,把中国革命与世界无产阶级联结成一部分,使中国革命进入新的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参考答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