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17 页)2017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叶肉细胞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发生 ATP 水解的是( )AC 3 的还原 BCO 2 进入叶绿体中C光能的吸收 DO 2 和H结合生成水2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是(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3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
2、定昼夜节律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 per 及其三个等位基因 pers、per L、per 01 都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突变基因pers、per L、per 01 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 19h( pers) 、29h( perL)和无节律( per01) 如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 l、2、3 的羽化节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 pers、per L、per 0l 出现B突变体 1 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 F1 羽化周期均为 24hC突变体 2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F1 羽化周期大约为 19hD突变体 3 与 2 杂交,F 1 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
3、不同4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第 2 页(共 17 页)不正确的是( )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5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 A 突变体、光敏色素 B 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索合成抑制剂( 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8 天
4、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 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B浓度为 105 和 104mol/L 的 PAC 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光敏色素 B 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50 分)6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 mRNA 转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l)嫁接后,在接穗与砧木的接合部分形成 组织,使接合部位的伤口愈合,这时通过细胞分裂和 形成新的组织,使接穗和砧木问的韧
5、皮部上下连通(2)为研究梨属特异性 Pb 基因转录出的 mRNA(简称 PbmRNA)在侧枝中的运输,科研人员以杜梨为材料进行实验,处理方法及实验结果如图 1 所示第 3 页(共 17 页)科研人员将枝条的树皮(含韧皮部)进行环剥,同时要去除两道环剥间的所有叶片,去除叶片的目的是 由实验结果可知,在环剥当日,第 枝段的韧皮部存在 PhmRNA环剥后第 2 天和第 4 天, 依次消失随着环剥口的愈合,至环剥后第 22 天、第32 天,第 2 和 3 枝段的 PbmRNA 据此推测,PbmRNA 在韧皮部中的运输方向是 (3)为进一步研究砧木和接穗间 mRNA 的传递规律,科研人员将取自鸭梨的接穗
6、嫁接到杜梨上,嫁接后第 2、3、7 天分别提取接穗部位和砧木部位细胞的总mRNA,经 获得 cDNA,PCR 扩增后,用特定的限制酶处理,电泳检测得到图 2 所示结果实验结果说明 (4)为了验证上述结论,科研人员利用以下三种烟草作为实验材料,进行嫁接实验,检测接穗和砧木韧皮部的 PbmRNA 含量请写出实验组应选用的砧木和接穗实验材料:野生型烟草、转入 Ph 基因的转基因烟草、转入空载体的转基因烟草实验组: 第 4 页(共 17 页)7科研人员获得了两种单基因被“敲除”的拟南芥突变体C 2 和 C5,与野生型比较,根毛长度或主根长度发生了变化,如图所示(I)科研人员通过 法将 TDNA 上插入
7、了青霉索抗性基因的 Ti 质粒转入拟南芥细胞中,经筛选获得 C2 和 C5 突变体从功能上来说,筛选转基因拟南芥时所使用的含有青霉素的培养基属于 培养基(2)据图可知,C 2 的表现型是 ,推测 C2 的基因被“敲除”后,很可能影响了细胞的 生长(3)将 C2 和 C5 突变体杂交,F 1 全部表现为野生型,说明这两种突变均为 突变让 F1 植株随机授粉,将所得的种子播种在含有青霉索的培养基中,发现有 l%的种子不能完成萌发,推测这两对基因 预测双突变体植株的表现型为 ,双突变体植株在 F2 中所占比例为 (4)研究发现,C 5 植株根部的分生细胞在有丝分裂时缺乏一种周期性出现和消失的酶,这种
8、酶与纤维素的合成有关请解释 C5 植株出现突变性状的原因 8科研人员利用秀丽隐杆线虫研究癫痫抽搐发生的机理(1)当兴奋传到秀丽隐杆线虫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与 融合,释放乙酰胆碱,使肌细胞膜的电位变为 ,引起肌细胞收缩若肌细胞持续重复收缩,则出现类似于人类癫痫抽搐的表现型(2)秀丽隐杆线虫的 A 基因控制合成乙酰胆碱受体科研人员利用 A 基因和Z 基因突变体进行实验,得到如图所示结果据图分析,A 基因突变导致肌细胞 ,说明 A 基因突变导致信息传递功能 (填“ 增强”或“ 减弱”) 由 组实验结果分析,Z 基因的功能是抑制抽搐发生(3)为进一步探究 Z 基因功能,科研人员进行了如表所示
9、实验第 5 页(共 17 页)对野生型秀丽隐杆线虫的处理 组别敲除 Z 基因 转入 Z 基因 突触数目相对值 组 25.1组 + 34.3组 + + 24.9注:“+”表示处理, “”表示来处理实验结果说明 Z 基因 据此分析,图中第 4 组抽搐次数明显高于 2 组的原因是 第 6 页(共 17 页)2017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5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3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1叶肉细胞的下列生命活动中,会发生 ATP 水解的是( )AC 3 的还原 BCO 2 进入叶绿体中C光能的吸收 DO 2 和H结合
10、生成水【考点】3J: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3F:ATP 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分析】1、光合作用的具体过程:光反应阶段:场所是类囊体薄膜a水的光解:2H 2O 4H+O2bATP 的生成:ADP+Pi ATP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 CO2 的固定:CO 2 +C5 2C3b三碳化合物的还原:2C 3 (CH 2O)+C 5+H2O2、自由扩散、协助扩散和主动运输的区别如下:自由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运输方向顺浓度梯度高浓度 低浓度顺浓度梯度高浓度低浓度逆浓度梯度低浓度高浓度载体 不需要 需要 需要能量 不消耗 不消耗 消耗举例 O2、CO 2、H 2O、N 2甘
11、油、乙醇、苯、尿素葡萄糖进入红细胞Na+、K +、Ca 2+等离子;小肠吸收葡萄糖、氨基酸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第 7 页(共 17 页)反应式:24H+6O 2 12H2O+大量能量(34ATP)【解答】解:A、C 3 的还原需要消耗光反应提供的 ATP,A 正确;B、CO 2 进入叶绿体中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 ATP,B 错误;C、光能的吸收不需要消耗 ATP,C 错误;D、O 2 和H结合生成水能够生成大量的 ATP,D 错误故选:A2某考生参加高考体检,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在等待体检的过程中,该考生体内发生的变化
12、是( )A神经调控皮肤毛细血管收缩,体温迅速上升B胰岛 B 细胞释放胰岛素增加,血糖浓度下降C下丘脑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细胞代谢增强D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考点】E3: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1、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 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 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2、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解答】解: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通过神经调节,皮肤毛细血管收缩,减少散热量,A 错误;B、早晨没有进食和
13、饮水,血糖降低,胰岛 A 细胞释放胰高血糖素增加,血糖浓度升高,B 错误;C、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细胞代谢增强,C 错误;D、早晨没有进食和饮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分泌并由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加,水的重吸收增加,D 正确故选:D第 8 页(共 17 页)3果蝇的羽化(从蛹变为蝇)时间有一定昼夜节律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 per 及其三个等位基因 pers、per L、per 01 都仅位于 X 染色体上,突变基因pers、per L、per 01 分别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 19h( pers) 、29h( perL)和无节律( per01) 如
14、图所示为野生型及纯合突变体 l、2、3 的羽化节律,对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由于基因突变的多方向性导致 pers、per L、per 0l 出现B突变体 1 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 F1 羽化周期均为 24hC突变体 2 雌雄个体相互交配, F1 羽化周期大约为 19hD突变体 3 与 2 杂交,F 1 雄性的羽化周期与野生型不同【考点】85:基因的分离规律的实质及应用;8A:伴性遗传【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影响昼夜节律的野生型基因 per 及其三个等位基因 pers、per L、per 01 都仅位于 X 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突变基因pers、per L、per 01 分别导致果蝇
15、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 19h( pers) 、29h( perL)和无节律( per01) ,根据图中曲线可判断:突变体 l 为 per01,突变体 2为 pers,突变体 3 为 perL【解答】解:A、由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其多方向性导致 pers、per L、per 0l出现,A 正确;B、由于控制昼夜节律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且突变体 1 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无节律,所以突变体 1 与野生型正交或反交,F 1 羽化周期有的为24h,有的无节律,B 错误;C、突变体 2 导致果蝇的羽化节律的周期变为 19h,所以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 1羽化周期大约为 19h,C 正确;D、
16、突变体 3 与 2 杂交,F 1 雄性的羽化周期为 19h 和 29h,与野生型 24h 不同,D 正确故选:B第 9 页(共 17 页)4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上,无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有刺的合欢树分布较多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 )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B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C林木覆盖度高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考点】F7:种间关系【分析】种间关系(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1)互利共生(同生共死):如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人
17、体中的有些细菌;地衣是真菌和藻类的共生体(2)捕食(此长彼消、此消彼长):如:兔以植物为食;狼以兔为食(3)竞争(你死我活):如:大小草履虫;水稻与稗草等(4)寄生(寄生者不劳而获):如噬菌体侵染细菌【解答】解:A、合欢树、羚羊和野狗构成一条食物链,即合欢树羚羊野狗,A 正确;B、羚羊相对更喜爱取食无刺合欢树的叶片,故有刺有利于合欢树抵御羚羊的取食,B 正确;C、在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上,羚羊能够更早地发现并躲避野狗等掠食动物的伏击,因此林木覆盖度低的草原羚羊相对较多,C 错误;D、野狗捕食羚羊影响了有刺基因的频率,D 正确故选:C5为研究赤霉素和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在水稻幼苗发育中的
18、作用,科研人员将野生型、光敏色素 A 突变体、光敏色素 B 突变体的水稻种子播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赤霉索合成抑制剂( PAC)的培养基中,在光照条件下培养 8 天后测量地上部分和主根长度,得到如图所示结果第 10 页(共 17 页)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 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B浓度为 105 和 104mol/L 的 PAC 对主根生长均为抑制作用C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D光敏色素 B 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考点】C7:植物激素的作用【分析】分析图中曲线图可知,自变量为 PAC 浓度和水稻种类,因变量为地
19、上部分和主根长度,由左图可知,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 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由右图可知,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解答】解:A、由左图可知,三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均随 PAC 浓度增加而受到抑制,A 正确;B、由右图可知,浓度为 105 和 104mol/L 的 PAC 对主根生长均为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较弱而已,B 错误;C、由右图可知,适当降低赤霉素含量对三种水稻主根生长均有促进作用,C 正确;D、由右图可知,光敏色素 B 接受光信号异常使赤霉素对主根伸长的抑制减弱,D 正确故选:B二、解答题(共 3 小题,满分 50 分)6研究表明,嫁接会影响砧木和接穗(嫁接到砧木上的芽、枝等)的性状为研究嫁接后 mRNA 转运的机理,科研人员进行了如下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