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20台湾大学欧丽娟老师的中国文学史绪论欧威尔在我为何写作中分析作家写作的原因:1. 纯粹的自大:2. 对美学的要求:3. 历史的行动:4. 对美学的要求:5. 政治的目的:文学:诗歌和一切从强烈情感出发的文字作品善用自然万物的形象就能让诗更加有血有肉,具体可感。文学作品的分析不大强调内容的思想性。有美的规范的参与,才是文学作品,因为美的规范的参与,成了文学作品的特质。文学的文,可以是天文、地文、人文。钱基博先生认为在中国的早期, “文”字代表复杂、组织、美丽。文学的内容量越丰富复杂,就越伟大。复杂而有组织, (复杂就是言之有物) , (组织就是言之有序) ,文的止境是美丽,悦人耳目。日记
2、不能称之为文学。两种(切入点)approach1.文学的外部内容。(1 ) .作家。当作品完成之后就与作者无关。(2 ) .社会脉络:历史时代,政治背景。这样的背景对作家的影响。 (这种做法未必不好,但是作家的作品并非对时代如实的解读。 )陈寅恪,元稹的莺莺传 ,崔莺莺的崔姓是世家大族,就崔莺莺的行为来说根本不是世家大族的女子所有的行为。陈寅恪的考证崔莺莺根本就是一个妓女,不过是伪托高门。衡量一个人不能架空来思考,必须要有脉络。文本自成一格独立封闭的系统。把文学的外部研究直接拿来做文本的依据是不对的。文学的内部研究何谓文学史?1.历时性(贯时性) ,不同的时间先后顺序来研究。2.共时性,只注意
3、历史上某一个时期的各种文化或文学现象。六朝开始就有很多文学集团,此即共时性。文学史更重要的环节就是历时性的展现,比如诗经对后来文学的影响。文学历史的演变。文学史就是指有作品构成的整体体系(在一个时间序列里,在这个时间序列里描写文学的发展、阐述各种文学的内容、形式、思潮、流派是怎样产生的,怎样进展,最后怎样演变的,然后去研究它们前后的继承关系如何的善变这个过程就是文学史所关心的) 。文学史的写作永远都有需求。文学史不等于文学批评。文学史也不是要来探讨文学的普遍规律(文学理论) 。勾勒出文学作品的历史图示。中国文学史的诞生,我们追踪蹑迹,最早是 1904 年,是林传甲先生为京师大学堂的国文课程编写
4、的,是历史上第一本以中文编写的中国文学史。比这个作品更早的中国文学史作品是英文,1901 年出版。日本人用日文写的中国文学史时间也不亚于这本,数量恐怕更多。所以日本人为了了解中国做了很多事情,这是非常恐怖的,要打倒你的敌人之前就是要好好地了解他。日本人出版的中国文学史数量非常惊人!文学的历史包含古今各式各样的作品,重要的是以历史的特性而言,就是在时间序列的先后关系当中所开展的文学现象。对于文学的简明而具体的历程,这个历程包括这个文学的观念或者文学的艺术性如何进展,有过怎样的曲折,然后在各个阶段的发展之间通过怎样的取舍而彼此衔接起来使得文学越来越走向丰富和深入,在艺术上进行怎样的创新和更迭。例如
5、在某一个时代,在那个横切面上,当时活动的各种文学社群之间如何交互作用,他们的思潮如何共构,而彼此激荡,然后对后来发生什么影响。这个影响就会有一个内在的逻辑,留给我们一个问题如何继承,如何创新和求变。更重要的方面就是历时性。 (青苔可以成一个审美对象,是什么时候进入文人的眼中呢?青苔最早在六朝诗中进入审美序列,没有六朝就没有唐诗。 )当你说唐诗比较美的时候,你就已经进入了文学批评的层面,但是这不是文学史所研究的。20 20文学现象包含主要作家和重要作品,这是无可奈何的一件事情。文学史史观在勾勒文学作品先后发展的逻辑性跟他的内在过程中,为什么前面是在呈现这行的文学内容后面变成另外一种,这个道理在哪
6、里。把时间拉长,从以前的古典的文言文到现在的白话文背后有没有一个变化的规律可言,有没有一个文学进展的可能呢?有的人认为有,有的人认为没有,我是认为没有的那一种。但是认为有的那一种人中也是一个影响我们近百年来文学史观,文学作品跟文学家的判断可以说是最有力的一个人就是胡适,也就是五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文学史观到现在依然根深蒂固。在以前的教育体系中,白居易就是忧国忧民,杜甫的继承人。但是从作家的人格来讲也许就不是这个样子。原来我们从小到大所受到的国文教育实际上都不知不觉的还笼罩在五四的文学史观之下。所以它们对于作品的取舍和评价如今还在影响着我们对于作家跟作品的判断。那到底,五四史观是什么呢?非常简
7、单,因为那个时代全球流行的主流思潮,以及中国被殖民的现状,为了富国强兵等等现实的政治目的以至于我们对于文学也抱着顺应当时的需要的一种眼光来看待,多以胡适的白话文学史作为代表,他其实就是五四文学史馆的体现。胡适自称是历史进化的文学观,因为他认为中国文学是进展到今天的白话文,所以白话文是最进步的,是革新的,所以以前的文言文,骈文,都是老旧的没有意义的文字游戏,是文人们的自说自话。这一套理论的背后其实是来自于西方所谓的演化观,他们把达尔文的进化观用在人文的解释上。把这一套理论套上去之后,他就会认为,文学最后会朝着某一个固定的方向去发展。好像人类两千多年的文学发展背后有一个看不见的目标在引领他前进,所
8、以最终白话文一定会胜利。所以他们这一派的人认为,撰写文学史的人就应该描述甚至证明这样的文学精神开展的过程,中间有各种阻碍是怎样被克服的,最后达到了一个目标,那就是平民胜利,白话文最优秀。因为他是能让每个人都抒发自我的一个工具,所以骈文,七律诗都不好。这是胡适把这套理论运用过来之后的结果。到五四,接受了这一排的想法,再加上中国的历史地位非常的为难,那么他们希望通过种种人文来救国,他们背后是有一个非常庄严很苦心的一个用心,但是我个人认为是不对的。所以五四之后产生了一个线性进步意识,就是他们认为整个人类的历史就是朝着一条直线发展,并且是进步的。在以这套的观念为核心,就发展出一种进步叙事,换句话来说,
9、就是古代与现代之间就是一种绝对化了的单线进步过程。所以现代一定比古代更进步。所以汉赋、骈文就成了文人掌握了文字特权的精英分子关起门来的自我腐化,终究会被唾弃,会被淘汰。问题是,真的是这样吗?于是他们把杜丽娘当成是个人觉醒,情欲解放,建立自我主体的一个高峰。 (情不知其所起)这只是一个初步并且表面的东西,但是由于线性进步历史的影响,我们认为个人的觉醒。所以白话文就是最好的,连杜甫都被胡适批评,例如杜甫的秋兴八首【七律圣品】 (杜甫的诗最为精妙的,千古第一律诗)被批评为一点价值都没有,因为这是诗谜,所以他就把文学的批评交到了可能没有受过很良好的文学训练的人手中。这是一个范畴物质很严重的问题。再这样
10、的线性进步意识下,我们甚至认为现代人已经超过了古代人,太过于自我本位。五四认为传统就是不好,寡妇就是可怜,骈文就是文人游戏。所以五四运动基本就是对中国传统社会与文化,全面而整体性的反抗运动。自然也产生了对西方的特殊的感觉。韩愈作诗如作文,以我手写我口,更受胡适赞同。韩愈是为文字为诗,就是宋诗的始祖,韩愈等中唐诗人是由唐转宋的一大关键,就是中国诗运衰弱的一大关键,宋诗在其他方面也有建树但是在丰美的情韵而言只能瞠乎其后。我们受五四史观的影响充斥在许多文学史的作品中。参考书目转益多师是汝师。你要辗转向不同的老师请益,这种态度才是你唯一的老师。这种态度让我们兼宗博采,要广博吸收。真理不只有一个,真理不
11、但有非常多个,甚至真理的反面也同样是真理。我们要培养的是客观的心态,谨慎,严谨的求知,这是我们真正追求知识和建立自我人格可以说是不易之定律。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 (文革时期作了很多修改,出于政治目的作了很多唯物史观的修20 20正,刘姥姥就代表劳动人民的胜利,贾府就是封建的腐朽,这真的是错误的。 )叶庆炳中国文学史(综合性的作品,尽量没有个人的意见,然而蛛丝马迹还是可以看到以线性进步意识为架构)先秦散文、汉赋、六朝骈文、唐诗、宋词、元曲五四史观认为汉赋过于复杂,骈文等等都不和适宜所以被淘汰,到了元曲这样纯粹的白话文。 (元曲:我是一粒响当当的铜豌豆,锤不烂砸不扁。 )实际上你如果用宋词作为宋代
12、的文学代表,甚至宋代最有价值的文学作品,所有你认识的宋代文学家都会愤愤不平,起地下而对你抗议。苏轼会恨你,他说我最好的作品是我的诗怎么会是我的词呢?对他们来说诗是与词分开的,诗言志,是我真正的人生价值体现的所在,词只不过是诗余,词只不过是某一种很特殊的需求之下的表达,他绝对不是我很看重的部分,所以你用宋词来代表宋代的文学代表,所有宋代的诗人都会告诉你我不同意。事实上曹雪芹也不会认为红楼梦是他最好的成就,他甚至一辈子都在自责他没有做任何的事情,红楼梦在他的亲友层中也没有人赞同他,他们只是同阶级的交流,但并不是接触的作品。台大出版中心叶庆炳的老师邰静门的讲义整理而出的作品。 (依旧有五四史观)他本
13、人对于民间文学【民间文学就是五四史观的体现】研究颇深。王国缨中国文学史张培恒、骆玉明中国文学史 (依旧是演化观)剑桥中国文学史 (所谓的史观就是我们的成见)举报喜欢 62 推荐 9 回应 推荐 喜欢 20 20游士 2016-08-01 20:17:27 游士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 中国文学最早一定要追踪到先秦。铭文篆刻根本不是文学作品,也不具有文学因素。 (文学作品文字构成一个有脉络的有机的而且可以用文学去理解的那些对象) 一:非纯文学 1. 神话:神话本身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但是它的情节、人物构成、很多的基本意向,世界观宇宙观对后来的文学作品有的很大的影响,一直到红楼梦
14、不也用女娲补天来打开她的叙事架构吗? 神话事实上可能比文字更早就已经在初民的思维已经他们的口耳之间相传,那记录的是什么呢?记录的是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他们现在所面临的周遭自然万物的解释,甚至于对于人类的命运也提出他们的一套看法,所以他甚至可能在有文字之前就已经在口耳之间相传,所以我们把它放在事件的发生学来说,它是最早的,那后来在慢慢有了文字之后,才慢慢把他记录下来。 有文字记录之后主要是被收纳在那些作品里面?山海经 、 庄子 、 楚辞 、 穆天子传 、 淮南子 、 列子这六部保留跟搜罗神话最多的文献作品,其中的楚辞标准的是一部文学作品,把楚辞放在这里是因为楚辞中的神话是非纯文学部分,但是呢非
15、纯文学部分的神话它可以被保留在非纯文学作品里面也可以被保留在纯文学作品里面。 什么是神话? 神话有各式各样的定义。 (1 ) 神话:神话说的是神的故事。 (最早的最原始的最没有价值的定义,这个定义早就不能涵括神话的内容,神话早就不是什么只讲神的故事而已) (2 ) 神话神话是原始人类综合的意识形态,是他们对世界的认识和解释,是他们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又是他们的愿望的表达。 但是你不要因此以为,原始人类的原始思维所产生的原始神话就比较落后,比较粗浅,甚至迷信。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西方尤其是欧洲学术界最优秀的学者,包括里维斯托、卡西勒等说,事实上神话的内容里面有无比严谨的内容跟结构,跟我们现在自以
16、为先进文明的现代人的严格与严谨是一样的。那是因为你不懂,所以你才觉得他们是迷信是胡说,不是的!它里面有一套非常严谨的机构,然后呢他们体现出人类的内在心灵是多么的迷人,他并没有时间先后的差别,所以没有所谓的线性进步的问题,你能够善于理解,你就能去挖掘隐含在他们心里面的那种丰富跟复杂。 所以对于神话我们应该要重新看待,不要以为那是他们在做白日梦,胡说八道, (怎么可能六月的腐草会化为萤火虫,这是礼记乐令里面的话,这当然是生物学上一个很粗略的观察。可是事实上有他一整套的世界观,所以真的是我们现代人或者是一般人性都是非常无知而自大的,所以我希望我们真的要缩小自己,才能够看到对方那么的美好。 ) 卡西勒
17、在论人中表明,什么是神话呢,他认为神话是人所赖以建立的基本构成就是要有信仰的要素。就是你一定要相信它真的存在,信仰基本上就是一个决定神话会不会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神话想象中总是暗含有一种相信的活动,一个 believe 的活动,如果没有对他的对象的一种实在性的相信,那么神话就会失去它的根基,所以这些神话内容呢是这些传输神话的原初人类深信不疑的客观事实。但是这个客观事实也许不太合乎我们现代人的科学知识,但是它背后一样有一套一样严谨一样复杂的思考在里面。差别只在于相不相信的问题。没有信仰的人是写不出神话的。 到了六朝的时候开始产生了仙化,神仙。神是指超越性的存在。但是仙这个字的构成,就是山中之人
18、,就是有人蝉蜕或者是各式各样的尸解的因素所产生的另外一种不死的存在。这种20 20仙话类在整个六朝,还有很多鬼神志怪中加起来就产生了很多的志怪小说。而那些志怪小说的背后也同样有一个相信的活动。对他们来讲所写的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都是事实,所以他们是以一种记述的方式来写这些佚文传说,我们是一个故事的角度来看待,来写的。对他们来讲是真有其事,我们要认识这些作品的内容,要进入这个世界的时候也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可是,不忘记这一点不代表这个神话的内容就跟着它一起荒诞,不是这样的。 汉学家浦安迪先生认为,中国的叙事文学的发展是有不同的源头不同的发展脉络,他说,如果要建构中国独特的文学脉络的话,甚至就要从神
19、话开始递展。因为中国的史传都跟神话紧密相关,这是一个很值得重新去认识的问题。当你有一个知识背景的时候你就知道在这个地方又有一个神话的背景在支撑。那这么一来神话的意义就会更加的凸显出来。文献的真正价值是看我们有没有真正的把它开发出来。红楼梦之所以是经典并不是因为曹雪芹很伟大,而是要有伟大的读者,没有伟大的读者它的经典意义是不可能呈现出来的。同样的,文学史能够有多大的丰富性,那都得看从事于文学史的理解跟研究的人他们怎样去把文学作品在历史当中的意义展现出来,而这个都是要看我们的功力,所以呢每一个人都很重要,重要的是你的人格,你的形态,我们怎样去建立我们的文学史。 到底神话的文学意义在哪里? .孕育自
20、非逻辑性的思维运作和感性的想象力的结晶。神话仿佛有一幅双重面具,他一方面向我们展示一个概念的结构虽然他不是逻辑性的思维运作可是它是由结构的一个概念的,他不是随便的白日梦然后跳跃式的连接的,绝对不是,里维斯托那么庞大的作品告诉你,结构主义都在告诉你,原始人或者原始部落那些没有经过我们所谓文明的训练的人跟我们现代人一样有着扎实的心灵概念的结构的,而另一方面又展现一个感性的结构。那么当神话以特有的方式来感知世界时,神话就会跟史跟诗像血脉一样互通的孪生子,所以神话与诗有着很大的共同点,都是透过想象力去联结开展出一个跟我们现实世界不一样的空间。 1.神话与诗歌的近亲关系。 2.神话创作者的心灵基本上就是
21、原型,什么叫做原型,原型就是在每个人类的潜意识中不断地积淀不断地反复出现的固定的东西,它事实上从几万年前到昨天晚上你的梦里都在影响着你。原型是荣格很重要的发现,心理原型。你未必有这样的经验但是你的集体潜意识会遗传给你一种远古就已经有的某一种印象。 举个例子:神话传说当中,古人认为太阳中住着三足金乌。现代人听起来就会就得荒谬,这是白日梦,是自己做梦乱想出来的东西,就把他写下来当做是神话,我们大概就会用这种很草率很鄙夷的心态去面对。可是当我们在用这种心态去看待神话的时候,只是在暴露自己的无知跟浅薄。荣格(佛洛依德的大弟子)提到,他为了做心理分析,接触到了精神病院里面的精神病患。荣格认为这些人的内在
22、有一些很重要的东西,只是他不是用我们一般人习惯的方式去表达。他说道有一个病患常常在窗边对着太阳看。荣格是尊重精神病患的,他不觉得他们不正常,只是和我们正常人不一样。 (民主时代,我们都定义为自己正常,但说不定是因为大家都不正常,说不定还应该把所有人都关在精神病院才对。 )病患有一天就神秘兮兮的与荣格分享他的秘密,他说我让你看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病患教他怎样看,才能发现太阳里面垂下来一个尾巴类似这样的东西。荣格发现在许许多多的神话里面都有类似的记载,太阳里面或者是多一只脚,或者是伸出一个尾巴的类似的故事原型。意大利的考古资料出现一个徽章,三脚徽章。这些说法都跟性意识有关。 这样的原型是超越文化、超
23、越意识、超越个人的问题,它普遍存在你的潜意识中,很微妙的共同性的顽强的呈现出来。诗人的心灵在本质上仍然是神话时代的心灵,所以我们基本上现代学者基本上都把神话思维称作诗性思维。所以神话那么的亲近。神话的文学意义就是和诗的近亲关系中可以看到的。 人类就是这样,当你无知的时候就根本看不到那个对象,因为你不认识他,当然就看不到他。所以有的时候需要充实我们自己才有办法在对象里面找到这些东西。 当神话脱离用来解释宇宙的原始状态时,事实上会更加反应人类社会中生活情感以及矛盾冲突。由此神就具有丰富的人性,而人格化。 (神话世界俨然一个戏剧世界一般,神话世界就是一个关于各种人物冲突的世界,其实是初民在每一种自然
24、世界中都可以看到的冲突) 这么一来那些神话就会变成所谓的神话文学,因为就会跟所谓的叙事有关。中国的神话是比较局部性的片段性的,是静态式的并列。西方神话动态的叙事的发展,奥林匹亚山上的神可以吵很多架,与人间有很多的交流。西方神话是一个很绵密的甚至是一个有谱系的庞大体20 20系。中国的神话没有这么多所谓的矛盾冲突。在所谓的人性丰富上来讲,大概恐怕也比不上西方的神话,可是无论如何从本质上来说,这就是神话提供给文学的滋养,透过神话的表达让我们更了解人性,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点。 3.神话作品跟神话材料成为后代写作的一个素材。李白、李商隐、李贺(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都很喜欢引用神话。这就使得
25、他们的作品更灵动,更有超越性,而且更能够引领我们突破时空的界限,而深入到宇宙看不见的那个层次。 神话的分类:创世神话(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开天) 、自然神话、战争神话、感生神话、变形神话、推原神话 盘古死后的遗体化为宇宙的各个构成,骨骼山、牙齿石头、眼睛日月、肌肉土壤、血管河流、血液水、头发星星(几万年前的大地是一片旷野,很容易看到流星雨,这是日常景观,所以我猜,星星与头发可以联系起来) 、寒毛草丛树木、寒毛中寄生的虫子被风一吹变成人类 人类真的是寄生在大地上,植物可以进行光合作用,请问人类有什么贡献呢?所有的万物都是在付诸给大化流行,只有人类是一直在夺取而完全没有任何付出。 (如果是我一个人讲
26、,就会比较孤掌难鸣,心有戚戚焉,可是最近看到一个作家也有同样的比喻:人类很像是地球表面的癌细胞,才敢讲出来) 盘古是所谓的尸化神。 所谓的自然神话就是在解释自然万象的神话,就是为什么会有春夏秋冬,为什么会有日夜的变迁。山海经中有烛龙,蜡烛可以发出火光点亮世界。初民用他们的逻辑跟想象来解释周遭的世界。人类恐惧于未知,人会对于不能理解的世界产生不安,他就会对世界自我解释。 感生神话:履大人迹、吞玄卵 变形神话:不只是变形,所有的神话都可以解释为对死亡现象的坚定而顽强的否定。卡西勒认为为什么要有神话,就是因为人类要抗拒死亡,我们不能够容忍我们所热爱的生命形态竟然必然要终结。我们怎么回避他让生命形态可
27、以继续下去。在这样的心理需求底下,我们创造出了神话,神话中有超越生死的神奇,有一个永恒不死的世界,林林总总,使得我们短暂的无常的人生似乎就有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因此人的心就不再那样的栖栖遑遑。变形神话最是这一种心里的绝佳反应。每一种生命都是另外一种生命的延续,物类之间应该打破藩篱跟界限应该彼此流转,因此整个造化世界应该是一个源源不断的生生不息的生命的传承,这个传承不能用肉眼去判断,他甚至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所以变形会以各式各样的形式出现。最典型的变形神话例子:精卫填海。人类很脆弱,因此用这样的方式来弥平心中的很多的空缺跟残缺。夸父逐日渴死之后,手杖化为邓林(桃林) 。神话中有一个大宗,面对死亡这种
28、必然的情况,进行一个必然的努力。死与再生的情况变成超越时间超越国界超越历史是人类心理形形色色的表现力。把时间拉长来看,不局限于上古或者早期的神话,我们会发现,中野美代子认为,中国跟西方的变形文化是不同的,这取决于民族的个性决定的。到了六朝的时候,在中国的变形神话中基本上所采用的是一种向心型的逻辑,即以人类为中心,妖精要经过修炼才能变成人。在中国特殊的人本主义的文化中,人类是最高级的形态。在欧洲最早的希腊神话,他们的变形逻辑是离心型的,是人变成其他的动物植物(宙斯变成天鹅去勾引女生。达芙妮变成了月桂树。 ) 山海经 山海经表现出在图腾信仰之下,初民的半人半兽的形象。 李福清认为许多世纪以来,中国
29、文学始终在运用古代的神话,做这个事情的以叙事章回小说比诗歌更加多。在诗歌里神话只是比的对象,在叙事章回小说中是用高度的暗示力来指引事情的发展。 浦安迪认为在古神话中保存的大量的文化密码,这种密码需要破解。很多作家将它化为养分融入到他的叙事作品里面,所以它与后来的叙事文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直影响到明清奇书文体(四大奇书、红楼梦,是经过文人高度雅化的作品)的整体结构设计。红楼梦的神话引用决定了贾宝玉的命运,决定了贾府的天崩地裂的命定。山海经的神话描写的是远国异人,化外之地活动的异人,大约可以说明山海经中半人半兽的特性。西王母在后来的演变中成为了大母神,随着后来的演绎,成为了辉煌灿烂的形象。山海经中
30、共有四百五十多位的人物,大约都是有神性跟异形。 山海经到底是哪一个地区的文化为主而产生呢?楚辞跟庄子是战国时期楚国楚地楚人的故20 20事,那山海经呢?依据现代学者袁珂的考证,山海经是楚地楚人的作品。山海经的流传与巫史是有关的,巫师就要能够颂述古训。宗周掌握着商到夏之间的文献资料以及天下舆图,山海经其中的中山经反应的背景和夏人的活动背景很相似,山海经是有图有文的,整个山海经的形式结构就是一个静态的叙事结构。 闽南语三个字念做河洛话。郭璞注山海经(郭璞是一个方士,能够撒豆成兵,能够算命,所以不被贵族所重视,郁郁不平。 )郭璞说在江南那个遥远的深幽的山洞里曾经看见过刑天还在舞动干戚,姑妄听之。山海
31、经实为小说之最古者耳,四库纪要。原来神话本身就跟小说密切相关,是小说最早的渊源。山海经是后世建构仙境的主要来源。凤鸟自飞、息壤、不死药等都超越生死、甚至是生生不息的不朽世界。女儿国的想象也是来源自山海经。 穆天子传 帝王某个意义来讲就是半神了,所以就可以和神仙有会面。穆天子传的基本构成就是以周穆王巡守天下来虚构的,帝王得巡狩行动就是为了彰显帝王的驾驭四海。就是把中央意识跟上帝天命相结合。所以穆天子传一般被视为是汉代的文献。因为虽然内容不是汉代的故事,怎样组织内容所体现的意识形态是汉代才有的产物。汉代人又在西王母的基础上创造了东王公,这体现了汉代人的阴阳观念。 楚辞中的神话题材 九歌根本上就是一
32、套巫术在展演的历程。 离骚:望舒月神、飞廉风神。在屈原的笔下可以离体远游的奇妙活动,从这些都可以来证明屈原是有巫师的身份。 “求宓妃之所在”屈原上穷碧落下黄泉就是为了寻找这个完美的形象。这就是后来求女母题的建立。李白的长相思中讲道美人如花隔云端,这绝对不是恋爱的情歌,不是恋爱中的男子对于女子的魂萦梦系,是屈原的求女主题的发展,是怀才不遇时往往可以采用的书写形式。像离骚、天问的目的不是为了记述神话,但是其中有着很多的神话内容。 2. 历史著作:属于史学,在中国文字书写的早期发展往往是文史哲不分,尤其历史著作因为涉及到人物、事件等这些描述,事实上和叙事文学有很大的关系。 二:纯文学 湖底沙 201
33、6-08-25 21:24:31 湖底沙 很棒,很希望看到后续的内容。非常感谢楼主。游士 2016-09-07 09:03:21 游士 (说不定我一生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 寓言 20 20寓言最言简意赅的一个定义就是:它是一个具有“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性质,而必须要富有教训意味的独立故事。 (有头有尾,一则小故事) 。 战国策当中,那些策士们合纵连横想要打动人主要来声张自己的策略,赢得个人的名利和富贵,同时也提出一些救国的意见。往往要发挥它的言说的生动效力,所以它常常就会引用生动的寓言故事,所以战国策当中的寓言故事很多。像孟子 、 庄子之中都有这种故事,先秦的史传和散文比较容易出现这种寓言式的
34、独立故事。 要分析一个文类,做通常的做法就是对它的名称来追踪。最早这个词汇是什么出现,它是以什么样子的形式被运用,然后在时间的流变当中它如何越来越形成跟我们现在使用的概念相近。 寓言这个词汇在中国的文献中最早出现的其实是庄子 ,庄子的寓言篇。庄子所处的时间跟我们已经有两千多年的距离,他所用的寓言跟我们现在所说的寓言是一样的吗?有可能,但是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更多。庄子当时所说:“寓言十九借外言之” 。王先谦在庄子集释中说寓言就是“言在此而意在彼” ,王先谦对于庄子寓言的解释已经接近我们今天寓言的操作方式。 西方的寓言大师,法国的拉封登说:“故事是他的肉体,教训是它的灵魂” 。 (语言的定义)所谓的
35、寓言就是在讲故事,没有故事就不算寓言西方的认知。寓言不是讲故事来满足你的好奇而已,它是要教你一些道理的,它要告诉你人性,或者是这个世界的许许多多的道理。 所以呢,简单说,寓言就是短小精悍的故事,它常常以一种曝露人性弱点的方式来讲故事,这个故事也不是在讲什么恋爱故事,让你心向往之,它常常曝露人类的贪婪啦、自私啦、或者是盲目啦等等,所以寓言基本上是讽刺性的,它的内涵是启示性跟透悟性。 以伊索寓言为代表的 fable 也是短篇故事,但这个故事不是历史的陈述,他是虚构的,而且他很短,很有力。伊索寓言通常是以动物、植物、其他无声物为题材,当然那动物、植物、无声物都已经被人格化,也有人的弱点。重点是它要蕴
36、含道德教训或者是处世哲理。你不要以为伊索寓言就是像说书人一样的告诉你一些市井平常、小恩小惠的道理和小智慧,不是的!就我所知,伊索寓言影响之深远甚至深刻地打动西方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黑格尔。 黑格尔在他艰深复杂的哲学书中引述了伊索寓言,而伊索寓言被他一引述就更加受人欢迎。寓言绝对不是一个小道,不登大雅,不足以观,它事实上用一种非常轻松简短的方式告诉你非常深刻的人性洞察跟处事道理,而且里面往往可以激励人心,给你勇气让你知道什么叫真正的生存等等等等。 【黑格尔引述到的故事,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都会有启发,只要你记得它。我们人有时候会忘记,然后就一直陷在我们当前的残缺之中,但是如果你记得这个故事,并且常常
37、回忆它,对我们人生是非常有意义的。 黑格尔引述到的故事就是罗德岛的故事。伊索里面有一个故事,是说一个在一个村庄里面年少轻狂、常常吹嘘浮夸的年轻人,那常常讲一些他没有做到的比较浮夸的事情,所以在村民中评价不高,有一阵子他突然不见了。我们知道,在非常传统的社会聚落里面,比较早期的生活环境就是以村落为主,大家都很熟悉,就形成一个蛮亲密的整体,这个人虽然很讨厌但是他毕竟是这个村落中的一员,他不见了,大家当然很快就发现了。就很奇怪他怎么不见了,越等越焦急,后来他回来了。神清气爽、趾高气昂,大家就很好奇,你这段时间到哪里去了,他说我这段时间到罗德岛去了,去参加那里举办的奥林匹亚运动会。大家围着他七嘴八舌的
38、问你的成果怎么样,这个人不改他吹嘘的本色,说他能够掷铁饼,一掷就是一公里远,大家当然不相信。他说不信就算了,我跳高一跳就一百公尺高。大家当然也不信,可是他却说,你们没有到现场看啊,你们没有亲眼目睹,我真的有这个表现,你们没有看到怎么能够否定我呢。大家也没有办法反驳他,这个时候有个人就说,你就在这里跳嘛。这个小人气定神闲的说,可以啊,但是我只能在罗德岛做到。终于有一个人在人群中冒出一句话来, “这里就是罗德岛,要跳就在这里跳。 ”(这就话就是黑格尔引述伊索寓言的原因)这句话告诉我们的道理非常有启示性,而且非常永恒:你在这里,这就是你全部的世界,这就是你全部才能应该要发挥的地方,如果你在这里做不到
39、,给你再好的条件,给你再好的环境你一样做不到。意思就是告诉你,此时此地,这就是你要全力以赴的条件所在,不要老是怨天尤人,如果我生在富爸爸家里,如果我有个富爸爸,如果我是哈佛的学生怎样怎样,我就一定可以多么多么了不起,会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那个痞子,以为要罗德岛才做得到,你错了,20 20这里就是罗德岛,要跳就在这里跳!你在这里跳不高,就表示你的能力不好,不要怨天尤人说上天待我太薄,我的父母没有给我很好的条件,这个都是在推卸责任。所以扪心自问,反求诸己,回到此时此刻,这就是我们人类唯一的可能。人都会有低潮的时候,要记得时时提醒自己,这里就是罗德岛,如果你在这里实现不了,不能发挥你的才能,给你再好的
40、才能你一样做不到。如果你用同一个眼光看夕阳,那么你看一千次夕阳,你就会觉得夕阳很无聊,所以如果你能够换一种眼光,那么明天夕阳在同一个地方坠落,可是你能够看到完全不同的灿烂风光。 】 陈普庆:所谓的寓言就是作者别有寄托的故事。寓言有两大要素,一个是故事性,一个是寄托性。至于叶庆炳提到的形式要件,如果一个故事能够当做语言来看待,假如这个故事不能自成其事,这个故事就不能称为寓言,他只能称之为比喻,即这个故事一定要独立完整。在中国传统文献当中,不像西方很早就有寓言这个文类,所以很明显对寓言这个文类的认识,中国比较没有,这之前的种种定义都是依附在其他文类之中。 战国策 、 庄子 、 孟子 孟子中, 齐人
41、骄其妻妾寓言有一种超越时空的原型的意义,讲寓言的人真的是掌握到一种基本的人性,既然他掌握了一种基本的人性,那么他就可以从敷衍出来的故事内容呢,就可以出现在各种不同版本的故事当中,可是万变不离其宗,它就是扣着人性的弱点,人性的缺失。孟子的骄其妻妾的故事,真的是触及到人性的弱点,尤其是那种完全不要求自己的人格,被那些很外在的东西影响,然后整个人就失去了他的某一种,真的是你应该最一个更好地人的追求,然后呢就变得很不可爱。可是我要说的我可以体会到这一妻一妾为什么后来难过到哭泣的心情。就是说你真的没有想到,你要仰望终生,很抱歉这并不符合我们今天的性别观,但是古代就是这样,他们所要依靠的就是良人,可是没想
42、到这个良人是这么的无耻、这么的浮夸、这么的虚假、失望透顶。但是问题是那个时代她没有办法离婚,所以说人之间是有基本的信念和底线的,人要能很久的相处,不仅是朋友包括夫妻,各种各样人的关系,最后必然都要建立在价值观的基础上,可是因为这种价值观是有弹性的,可是包容,可以忍耐,然后就能够维系我们都很珍惜的旧情。可是真的碰触到底线的时候,真的是任何关系都不能维系,所以一妻一妾那是真痛心疾首,因为真正看到人性里面最丑恶的部分,而那个部分不是在形式上你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寓言实在太有趣了,可以在我们人生经历之中得到各种呼应,这就是寓言为什么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伊索寓言可以打动我们原因,我们讲一妻一妾给外国人听,
43、说不定外国人也可以听得懂。就是因为它真的是掌握到人性非常根本,只要你一不注意,你大概就会被局限住的那个缺失所在。 左传(非纯文学部分的历史著作,寓言所依附的部分) 历史的书写基本上是以散文的方式书写的,左传、国语、战国策(历史散文) 。历史著作发展了文字的叙述能力,讲故事要有头有尾,要合乎逻辑性,要让对方在聆听过程中,一气呵成,不会发生停顿,这是一项重要的特殊能力,不是每一个人都有的。但是它可以通过我们文字的学习,不断地扩充深化你对于叙事的那个掌握,什么地方我可以画龙点睛,什么地方我可以让我表达的那个情境更传神,什么地方我可以用什么方式让我这个故事更有力,这个说实在呢都是所谓的叙事能力,要靠学
44、习,靠累积,绝不是你通过天赋就会的。所以呢,透过这几本史传的著作,里面已经有非常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心理跟行动的描述,这当然都跟叙事文学有关,其中涉及情节、人物、气氛虚构。历史绝对避免不了虚构,因为其中有很多东西不足为外人道也。因为情节、人物、气氛的虚构也影响到,中国古代小说的成形发展,小说的来源,有一支非常有力的说法是来自史传作品。 左传某些地方已经启动了史学家的质疑,它里面有很多东西已经失去了历史的价值,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广义上来讲,左传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大规模叙事作品,最重要的是它具备了丰富的小说与戏剧的因素,形成文史结合的传统。晋代范宁在谷梁传集解的序中提到, “左
45、氏艳而富”他很华艳,非常丰富,所以以史家的标准来说, “其失也巫” ,所以他的缺点就是有点像巫师,简直像神怪一样。左传中开始出现鬼的描述,当我们在追踪鬼神概念的时候一定要追踪到左传。但是从文学角度来看, “艳而富”这是优点。唐代,文起八代之衰,道尽天下之密的韩愈在进学解中说:“左氏浮夸” 。对文学来说一种引人注意的花式在历史就会受到质疑,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有得就有失,有成就有毁。所以我们得要如实看待左传在文学之中的影响力究竟在哪里。 历史著作之影响 国语产生在战国初年,文字就比较质朴,文学性就没有那么高。 战国策就不同,它里20 20面的资料是战国时代的,可是汇集成书已经是秦国成立以后的事情
46、,富于文采,它往往以绚丽多姿的辞藻和铺排夸张的手法来叙事说理,因此可以展现出一种酣畅淋漓的气势。他描写人物性格和活动,往往更加生动细致。其中策士的说词更引用了生动的寓言故事。影响到了秦汉的政事散文,汉代的辞赋来源其中之一就是战国策士的说词。史记里面的人物描写也可以看到战国策的血缘。 史传 那么为什么历史著作对后来的文学特别有影响呢。历史著作跟小说一样有情节,就这而言,历史跟小说有相同的地方。钱锺书先生的管锥编中描述到,史书中有很多东西是生无旁证,死无对证。史家要追叙真人实事,每每需要遥体人情,悬想世事,设身居中,潜心腔内。忖之度之,以揣以摩让你所写的那个历史事件入情合理。这根小说苑本臆造人物虽
47、然不尽相同,但是相通,所以他认为史家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非得要有和小说家一样的用心不可。左传虽然是记言,可是实际上是用拟言跟代言的方式来书写的。说左传是后世小说苑本中有关于宾白对话的草创,这不算过分。 史传累积了丰富的叙事经验,不论是在处理巨大题材的时空上,还是在叙事结构的方式上,还是语言运用的方式跟技巧上,其实都已经为小说创作提供了条件。蒲安迪认为,虽然神话也很重要,不过中国自古有之的史传文体对小说有着跟深远的影响。这些说法,点点滴滴,都是在证明,史传散文对于明清奇书文体,也就是于是文学的一个明确而直接的传承关系中,我们在推向一个神话的原型作为源头,而建构出来的一个与西方的叙事脉络不同的结构
48、。这是一个可以多做研究的一个可能的方向。 叙事文学概述 倪豪士在中国小说的起源中说,他认为周代的作品庄子 、 孟子 、 战国策 、 国语这些作品展露了后世小说中的写作技巧。从写作题材来说, 山海经 、 穆天子传 、 楚辞给予后世很多的写作题材。那当然周朝的作品必须要纳入中国小说的起源。 (中国真正的小说就是六朝的志怪 。 ) 周朝作品可以分为三类,传记性历史类、经营修辞、神怪。对于后来文言文的小说也有一个清晰的脉络。就此而言,我们大概可以了解到,原来小说的文体要到很晚才能诞生,但是绝对不是像孙悟空一样突然蹦出来的。很多东西就藏在历史的突然里,然后如何发生了化学变化,互相支援联络,产生这个文学门
49、类,这当然是一个文化本身在他的内部基转里面会发生,可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在这个机制已经完成作品的时候,往前去追溯,它有哪些可能的因素。 你用 fiction 去理解中国的小说,那么它可能出现的就很早,你用 novel 去理解中国的小说,那它出现的就很晚,所以莫衷一是,各式各样不同的评价标准。倪豪士说用 fiction 这个词汇来表述,这个词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就是造作,用这个词来衡量中国早期的历史著作,史传和经营修辞的作品都是人为造作出来的。 文学史没有一个客观唯一的认识。 另一位汉学家说,如果从幻的角度来说,要从唐代才有。明朝胡应麟说在九流绪论中说:“尽幻设语” 。幻是虚构,是对某一种人类处境的重新表达。这个字是怎么来的?幻这个字,是一个标准的佛教用语,在佛教之前,中国没有幻这个概念。既然是佛教语汇,那么就得等到佛教进入中国,进入到文学层次。所以中国的小说要到宋代才出现。原来对于文学史的意见都是一种参考,没有一种唯一的定论。 哲学作品 诸子散文主要是论述文, 论语 、 墨子 、 庄子 、 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