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饮食养生法,【学习目的】通过对饮食养生法的学习.充分认识饮食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掌握饮饮食养生的常用方法。【知识要求】熟悉进食保健和食后养生的常用方法。掌握食饮有节、寒温适度、合理搭配和四气五味的方法。【能力要求】运用饮食养生的方法,指导人们科学合理地饮食;能针对性地制定适宜养生的饮食食谱,通过实践掌握饮食养生法的具体运用。,饮食是供给人体营养物质的源泉,是人类生命活动的需要,是人们健康长寿的物质保证。饮食养生,就是按照中医理论,利用食物的性能特点,合理地摄取食物,以达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增进健康、益寿延年目的的养生方法。其内容主要包括食饮有节、寒温适度,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以及进食保健,食
2、后养生三个方面。,饮食养生的主要作用,1.强身、防病食物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证。合理的安排饮食,保证机体有充足的养供给,可使气血充足,五脏六腑功能旺盛,新陈代谢功能活跃,适应自然界变化的应变能力强,抵御致病因素力量增强。2.益寿、防衰饮食调摄是长寿之道的主要内容,利用饮食营养达到抗衰防老、益寿延年的目的。中医认为,精生于先天,而养于后天,精藏于肾而养育五脏,精气足则气盛,肾气盛则体健而神旺,此乃益寿、抗衰的关键。因此,在进食时,选用具有补精益气、滋肾强身作用的食品,有益寿防衰的功效。,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量饮食定量是指进食宜饥饱适中包适中。人体制饮食
3、的消化、吸收、输布,主要靠睥胃来完成。饮食定量,饥饱适中、恰到好处,则脾胃足以承受。过分饥饿、则机体营养来源不足,无以保证营养供给。消耗大于补充,就会使机体逐渐衰弱、势必影响健康。反之,饮食过量,在短时间内突然进食大量食物,势必加重胃肠负担,食物停滞于肠胃.不能及时消化,同样影响营养的吸收和输布;脾胃功能因承受过重也会受到损伤,两者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量管子说:饮食节,则身利而寿命益。饮食不节则形累而寿命损。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养性序指出: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可过多。饱食过多,则结积聚.渴饮过多,则成痰澼。梁陶弘景在养性延
4、命录指出:不渴强饮则胃胀,不饥强食则脾劳。,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时饮食定时是指进食宜有较为固定的时间,早在尚书中就有“食哉惟时之论。有规律地定时进食,可以保证消化、吸收机能有节奏地进行活动,脾胃可协调配合,有张有弛。饮食物则可在机体内有条不紊地被消化、吸收,并输布全身。如果食无定时,或忍饥不食,或零食不离口,打乱胃肠消化的正常规律,则会使脾胃失调,消化能力减弱,食欲逐渐减退,有损健康。,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时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内经: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故早饭可饱,午后即宜食少,至晚更必空虚。白天阳气
5、盛,故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供给也必然多,故饮食量可略大;夜晚阳衰而阴盛,多为静息人寝,故需要的营养供给也相对少些。,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时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指出。食欲数而少,不欲顿而多。内经: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虚,故早饭可饱,午后即宜食少,至晚更必空虚。白天阳气盛,故新陈代谢旺盛,需要的营养供给也必然多,故饮食量可略大;夜晚阳衰而阴盛,多为静息人寝,故需要的营养供给也相对少些。,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时1.早饭宜好经过一夜睡眠,人体得到了充分休息,精神振奋,但胃肠经一夜时间,业已空虚,此时若能及时进食则体内营养可得到补充,精力方
6、可充沛。所谓早饭宜好,是指早餐的质量、营养价值宜高一些、精一些,便于机体吸收,提供充足的营养和能量。尤以稀、干搭配进食为佳,不仅满足了营养需求,同时符合人们的生活习惯。,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时2.午饭宜饱午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上午的活动告一段落,下午仍有活动需要进行,白天能量消耗较大应当及时补充营养。所以午饭要吃饱,所谓饱。是指要保证一定的饮食量。当然,也不宜过饱,过饱则胃肠负担过重,也影响机体的正常活动和健康。,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一、饮食有度(一)饮食定时3、晚饭要少晚上接近睡眠活动量小,故不宜多食。如进食过饱,易使饮食停滞,增加胃肠负担,引使消化不良
7、、同时影响睡眠。所以,晚饭进食要少一些。另外,也不可食后即睡,宜适当活动之后人寝。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饱食即卧乃生百病。,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二、寒温适度寒温适度是指饮食的冷热应该适合人体的温度。寒温适度,既无太热亦无过凉,才能为脾胃纳运水谷提供必要的条件。金匮要略:服食节其冷热不遗形体有衰。灵枢师传: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寒温中适,故气将持,乃不至邪僻也。若妇女偏食生冷,则可造成寒湿滞于胞宫,引起痛经、月经不调等病。若过食辛温燥热,则可使胃肠积热,出现口渴、腹满胀痛、便秘等症。,第一节食饮有节,寒温适度,二、寒温适度千金翼方养性对寒温适度做过很好的诠释。热无灼唇,冷无冰齿。饮食养生
8、之所以要强调寒温适度,是因为寒温不当除损伤脾胃、影响运化、气血生成外,也有可能伤害其他脏腑。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形寒寒饮则伤肺。寿亲养老书:饮食太冷热,皆伤(脾胃)阴阳之和。济生方:多食炙焯,过饮热酒,致胸壅滞,热毒之气,不得宣泄,咽喉为之病焉。,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一、合理搭配(一)合理搭配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其中,以谷类为主食品,肉类为副食品,用蔬菜来充实,以水果为辅助。,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一、合理搭配(二)食物配伍1.相须相使即性能基本相同或某一方面性能相似的食物或药物相互
9、配合,能够不同程度地增强原有食物的功效和可食性。如当归生姜羊肉汤中,温补气血的羊肉与补血止痛的当归配伍,可增强补虚散寒止痛之功与生姜配伍可增强温中散寒效果,同时还可去羊肉的腥膻味以增强其可食性。又如二鲜饮中,鲜藕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相互配伍可增强清热凉血、止血的功效。又如菠菜猪肝汤,菠菜与猪肝均能养肝明目,相互配伍可增强补肝明目之功效。,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一、合理搭配(二)食物配伍2.相畏相杀即当两种食物或药物同时使用,一种食物或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食物降低或消除。在这种配伍关系中,前者对后者来说是相畏,而后者对前者来说是相杀。如经验认为大蒜有防治蘑菇中毒的作用,橄榄可解河豚
10、、蟹引起的轻微中毒,蜂蜜、绿豆可解乌头、附子毒等,均属于这种配伍关系。,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一、合理搭配(二)食物配伍3.相恶即两种食物同用后,由于相互牵制,而使食物原有的功能降低甚至丧失。这种配伍关系的食物其性能基本上是相反的,如食银耳、百合、梨之类养阴生津润燥的食物,又食辣椒、生姜、胡椒等食物,则前者的作用会被减弱。又如食羊肉、牛肉、狗肉之类温补气血的食物,又食绿豆、鲜萝卜、西瓜等食物,前者的温补功能也会相应减弱。,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一、合理搭配(二)食物配伍4.相反即两种食物同时用时,能产生毒性反应或明显的副作用。如吃螃蟹不宜同时吃柿子以避免产生柿石,而影响消化吸收。另外,
11、也有蜂蜜反生葱、蟹等记载。如药食合用,则有海藻反甘草、鲫鱼反厚朴等记载。,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一)食物四气四气即饮食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性质。1.寒凉食物如梨、甘蔗、西瓜、绿豆等寒凉性质食物多属于阴性,具有滋阴、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用。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所致汗多口渴,或平时体质偏热的人,以及急性热病、炎症、热毒疮等。若是神疲乏力、肢凉怕冷、舌淡苔白的阳虚内寒体质的人,忌寒凉性食物。,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一)食物四气2.温热食物如葱、姜、羊肉、狗肉等温热性质食物属于阳性,具有温经、助阳、活血、通络、散寒等作用。适用于秋冬季节气候寒凉所致肢凉、怕冷,或
12、平时体质偏寒的人,以及脘腹冷痛等。如是身体消瘦、大便秘结、舌红口干的阴虚内热体质之人,忌温热性食物。,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五味即食物所具有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1.酸味食物如乌梅、山楂、石榴、柿子等酸味食物有收敛、固涩作用。适宜久泄、久痢、久咳、久喘、盗汗、虚汗、尿频、遗精、滑精等遗泄者食用。酸味还能增进食欲、健脾开胃、增强肝脏功能,提高钙、磷吸收。但过食酸物,又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2.苦味食物如苦瓜、橘皮、百合等苦味食物有清泄、燥湿作用。适宜热证、湿证者食用。如,用苦瓜炒菜,佐餐食用,取其苦能清泄之
13、力,达到清热、明目、解毒、泻火的效果。适宜热病烦渴、中暑、目赤、疮疡疖肿者服食。再如茶叶,苦甘而凉,也具有清泄的功效,适宜夏日饮用.有清利头目、除烦止渴、消食化痰的好处。,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3.甘味食物如蜂蜜、饴糖、桂圆肉、米面食品等甘味食物有补益强壮作用。适宜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以及五脏虚羸者食用。甘味虽能补气血、消除肌肉紧张,但若过吃甜食宜发胖,动脉硬化症、糖尿尿病者,应忌吃甜食。,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4.辛味食物如姜、葱、蒜、辣椒、胡椒等辛味食物可促进胃肠蠕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强淀粉酶的活性.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并
14、有祛散风寒、疏通经络的功能。如外感风寒感冒者,宜吃辛辣的生姜、葱白等食品,以宣散外寒,寒凝气滞的胃痛、腹痛、痛经之人,宜吃茴香、砂仁、桂皮等行气散寒止痛。,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5.咸味食物如盐、海带、紫菜、海虾、海蟹、海蜇、龟肉等暖味食物有软喂、散结、润F的作用,适宜结核、便秘者食用。对痰热咳嗽、痰咳、小儿积滞、大便燥结,食之最宜。海带味咸有软坚化痰的作用,适宜痰火结核菌服食。猪肉、味咸、除能滋阴外,也能润燥、同样适宜热病津伤、燥咳、便秘之人食用。,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人
15、睥。灵枢五味论:五味入于口也,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肾病禁甘,肺病禁苦。灵枢五味论:酸走筋,多食之,令人癃,咸走血,多食之,令人渴,辛走气,多食之令人洞心,苦走骨,多食之,令人变呕;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悦心。,第二节合理搭配,调和气味,二、调和气味(二)食物五味素问宣明五气篇: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强行多食,百病由生。素问五脏生成篇: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搞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伤也。,第三节进食保健,食后养生,一、进食保健进
16、食保健关系到饮食营养能否更好地被人体消化吸收,故应予以足够重视。(一)进食宜缓进食宜缓是指吃饭时应该从容缓和,细嚼慢咽。养病庸言:不论粥饭点心,皆宜嚼得极细咽下。这样既有利于消化功能的正常发挥,食物易被消化吸收,又能稳定情绪,避免急食暴食,保护肠胃。缓食则食下易化,急食则会骤然加重肠胃负担,还容易发生噎、呛、咳等意外,因此应当予以足够重视。,第三节进食保健,食后养生,一、进食保健(二)食宜专致食宜专致是指人们在吃饭时应该专心致志。正如论语乡党:食不语。进食时,应该将头脑中的各种琐事尽量抛开,把注意力集中到饮食上来。进食专心致志,既可品尝食物的味道,又有助于消化吸收,更可以有意识地使主食,蔬菜、
17、肉、蛋等食品合理搭配,提高营养效果。,第三节进食保健,食后养生,一、进食保健(二)进食宜乐安静愉快的情绪有利于食物的消化,乐观的情绪和愉悦的心情可使食欲大增,所谓肝疏泄畅达则脾胃健旺。反之,情绪不好,恼怒嗔恚,则肝失条达,抑郁不舒,脾胃受其制约、影响食欲、妨碍消化功能。古有:食后不可便怒,怒后不可便食之说。故于食前后、均应注意保持乐观情绪,力戒忧愁恼怒,以避免其危害人体健康。,第三节进食保健,食后养生,二,食后养生(一)食后摩腹千金翼方:平日点心饭讫,即自以热手摩腹。又说:中食后,还以热手摩腹。食后摩腹的具体方法是饮食以后,于腹部,自左而右,可连续作二、三十次不等的摩腹作。这种方法有利于腹腔血
18、液循环,可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经常进行食后摩腹,不仅对消化有益,对全身健康也有好处,是一种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养生方法。,第三节进食保健,食后养生,二,食后养生(二)食后散步进食后,不宜立即卧床休息。饭后宜做一些从容缓和的活动,才有益于健康。俗话说饭后百步走,能活九十九。孙思邈摄养枕中方中说:食止,行数百步,大益人。进食后适度活动身体,有利于胃肠蠕动,促进消化吸收,而散步则是最好的活动方式。如果在饭后,边散步,边摩腹,则效果更佳。千金要方:食后,还以热手摩腹,行一二百步,缓缓行,勿令气急,行讫,还床偃卧,四展手足,勿睡,顷之气定。,第三节进食保健,食后养生,二,食后养生(三)食后漱口食后还要注意口腔卫生。进食后,口腔内多残留一些食物残渣,若不及时清除,存留过久往往引起口臭,或发生龋齿、牙周病等。金匮要略:食毕当漱口数过,令牙等口腔疾病。齿不败口香。,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