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160038 上传时间:2018-12-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8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道次第上士道讲记 1(三、为利有情而发其心应学其心不舍有情)目的是为了利益有情而发心,所以要学自心不舍有情。学心不舍有情者, 道炬论及发心仪轨中说学处时,虽未说及, 道炬释云:“如是摄受不舍有情,于菩提心所缘及其胜利,发心轨则,共同增长及不忘故,应当守护。 ”尔时数之与根本文,意无乖违,故于此事,亦应修学。学心不舍有情这一条,在道炬论和发心仪轨里,说学处的时候虽然没有谈及, 道炬论注释里说到:如是摄受不舍有情,于菩提心所缘以及菩提心的胜利、发心轨则,共同增长和不忘的缘故,应当守护。在此时把它也数在里面,与道炬论颂的文义也没有相违之处。因此对这不舍有情也应当修学。心弃舍之量者,依彼造作非理等事而

2、为因缘,便生是念:从今终不作此义利。内心弃舍有情的量,是依某个有情所作的某个非理事等,作为因缘,便起了这样的心念:从今以后终究不对他作利益。这样下至对于一个有情这样想,就是弃舍了有情。(四、修学积集福智资粮)2 道次第上士道讲记修学积集二种资粮者。从以仪轨受愿心已,当日日中供三宝等勤积资粮,是能增上菩提心因。此除先觉传说而外,虽未见有清净根据,然有大利。所谓修学积集福慧二种资粮,就是从依靠仪轨受了愿心以后,应当每天供养三宝等勤积资粮,这是能增上菩提心的正因。这一条除了先觉即噶当诸大德传述之外,并没有在阿底峡尊者的道炬论 发心仪轨 道炬论释等的教典中见到清净的根据,然而它是有大利益的,因此也列为

3、学处。以上对修学此生不退发心正因的引导作了解释。第二,修学余生不离发心之因分二:一、断除能失四种黑法 二、受行不失四种白法接着要修学未来生世中不离发菩提心的正因,又从断和行两分上把握。 “断”要断掉能失坏菩提心的四种黑法,“行”要行持不失坏菩提心的四种白法。由于断和行两分因素具足,未来世将不离发菩提心。今初(断除能失四种黑法)大宝积经迦叶问品说成就四法,于余生中忘失发心,或不现行。又成就四法,乃至未证菩提中间,不忘菩提之心,或能现行,此即愿心学处。在大宝积经迦叶问品里说,成就四种黑法,将道次第上士道讲记 3在其它的生世里忘失发菩提心或者不现行菩提心。又成就四种白法,乃至未证得大菩提的期间,不忘

4、失菩提之心或者能现行菩提心。这就是愿心的学处。宝积经中是这样说的:“复次迦叶,菩萨有四法失菩提心。何等为四?欺诳师长,已受经法而不恭敬;无疑悔处令他疑悔;求大乘者诃骂诽谤广其恶名;以谄曲心与人从事。迦叶,是为菩萨四法失菩提心。 ”以下解释四黑法的内容:一、欺诳亲教等;二、于他无悔令生追悔;三、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四、于他人所,现行谄诳,非增上心。一、欺诳亲教等四黑法中,欺诳亲教及阿阇黎尊重福田者,当以二事了知。一境,二师易知,言尊重者,谓欲为饶益,言福田者谓非师数,然具功德,此是迦叶问品释论所说。二即于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谓于此等随一之境,故知欺诳则成黑法。四黑法中,欺诳亲教师、阿阇黎

5、尊重福田,应当从两个方面来认识:一、境;二、于此境由作何事而成黑法。境有四个,亲教师和阿阇黎容易了知,第三的尊重是指欲作饶益者,福田是指虽然不是师长,但具有功德。这4 道次第上士道讲记是坚慧论师在迦叶问品释论里所讲的。第二、对于此等境由作什么事而成黑法呢?就是对于以上亲教师、阿阇黎、尊重、福田四者当中的任何一个,明明知道而作欺诳,就成了黑法。欺诳道理者, 释论解云:“谓彼诸境以悲愍心举发所犯,以虚妄语而蒙迷之。 ”总其凡以欺诳之心作蒙蔽师长等方便,一切皆是。欺诳的道理或者说恶行的相状,坚慧论师在释论里解释说:这些师长等对境以悲愍心举发了自己的所犯,然而以虚妄之语去蒙骗迷惑他。总而言之,凡是以欺

6、诳的心作蒙蔽师长等的方便,所有的一切都属于欺诳的恶行。然谄诳非妄者,如下当说,此须虚妄,以集学论说断除黑法即是白法。能治此者,即四白法中第一法故。但是欺诳不是这里说的妄语,这个原因下面会说到。这第一个黑法必须是“虚妄” ,因为在集学论里讲到,断除黑法就是白法。能对治这第一黑法的就是四种白法里的第一白法。而那里说到乃至遇到失命的因缘,下至戏笑也应当断除对师长说妄语。其中明显说到要断妄语,所以所谓断第一黑法即是第一白法,当然要断的就是妄语。以这个根据就知道谄诳不属于这里所说的妄语。若于尊重启白余事,而于屏处另议余事,说善知识已道次第上士道讲记 5正听许,亦是弟子欺蒙师长。假使在尊长前禀白了这件事,

7、背后又另外议论另一件事,却谎称善知识已经真正答应了、同意了等等,这也是弟子欺蒙师长。二、于他无悔令生追悔于他无悔令生追悔。其中亦二,境者,谓他补特伽罗修诸善事,不具追悔。于境作何事者,谓以令起忧悔意乐,于非悔处令生忧悔。第二黑法,于他无悔令生追悔,有两个方面,境是指其他修诸善事本来没有追悔之心的人。对于此境做什么事而成黑法呢?就是自己有一种要让他对此善事生起忧悔的意乐,而让他对本不应该追悔之处生起忧悔。释论中说,同梵行者正住学处,以谄诳心令于学处而生蒙昧。释论里说,同梵行的道友正安住学处的时候,以谄诳的心使他对于学处生起蒙昧。此上二法能不能欺、生不生悔,皆同犯罪。 释论亦同,然释论中于第二罪作

8、已蒙昧。以上这两法,指欺诳亲教师等和于他无悔令生追悔。不管亲教师等是不是真的被骗到了,或者同梵行的道友等是不是真的生起了追悔心,都同属犯罪。 释论里也是按6 道次第上士道讲记照这样说的,但是释论对第二罪又说到“作后使他蒙昧” ,就是以方便使这个人对于那些善事生起了蒙昧,这样就属于犯罪。三、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说正趣大乘诸有情之恶名等。境者,有说已由仪轨正受发心而具足者,有说先曾发心现虽不具为境亦同,此与经违不应道理。其释论中仅说菩萨,余未明说,然余处多说具菩萨律学所学处者,谓正趣大乘似当具足发心。第三黑法说正趣大乘的诸有情的恶名、恶称、恶誉、恶赞。这里要认识境和作何事而成黑法两个方面。境:

9、有的说是已经由仪轨真实受了发心而具足的人,有的说是先前曾经发心,现在虽然不具发心,但也成为境。这和经的意思相违,不合道理。在宝积经迦叶问品的释论里只说“菩萨” ,其余没有明说,但是余处也多说到具菩萨律仪学处的具戒者。这里认为正趣大乘的士夫应当是具足发心的人。于此作何事者,谓说恶名等。由瞋恚心发起而说,与释论同。对于此境作了什么事而成黑法呢?就是说他的恶名等。由嗔恚心发起而说,这和释论相同。对于何境而宣说者, 释论说云:“如彼菩萨欲求法道次第上士道讲记 7者,信解大乘或欲修学,为遮彼故对彼而说。 ”然了义者即可。对于什么境宣说呢?释论里说:如果那位菩萨有欲乐要求法,信解大乘或者想修学大乘,为了遮

10、止他的缘故,对他说了恶名等。只要对方了知了所讲的意思就算是犯了。其恶称者,如云“本性暴恶” ,未明过类。恶称,比如说“你本性暴恶” ,没有明说是哪种过失。恶名者,如云“行非梵行” ,分别而说。恶名,比如说“你行非梵行,作了邪淫”等,这样分别说到恶行的差别。恶誉者,如云“以如是如是行相行非梵行” ,广分别说。恶誉,比如说“你是以这样这样的行相或者做法、方式来行非梵行的” ,是广为分别,详细地说到了其中的细节。恶赞者,通于前三之后。恶赞,通于前三恶称、恶名、恶誉之后,再说呵斥之语。是释论解。以上是释论中的解释。8 道次第上士道讲记总之,恶称是笼统地说,恶名是说到所行的种类,恶誉是具体详细地说,恶赞

11、是说呵斥。此于我等最易现行,过失深重,前已略说。这个罪业对我们来说最容易现行,过失深重,前面在讲业的时候已经简略地说过。也就是在业的轻重上面,有一个门径叫福田门,其中特别指出菩萨是极具大力的能发生善不善果报的境田。能入发生信力契印经说:比如抢劫南赡部洲一切有情的所有财物,虽然罪业很大,但是相比之下,轻毁任何一个菩萨的罪业超过前者无量倍。假使有人造了烧毁恒河沙数那么多诸佛塔庙的大罪,又有人对胜解大乘的菩萨起了损害之心,以嗔心宣说这位菩萨的种种恶称,那么他的罪业超过前者无量倍。在人群中、僧团中会有非常多的菩萨,凡夫的肉眼是不认识的,如果放纵烦恼随便轻毁、损害他们,那就不知道会造多少堕落地狱或者恶趣

12、的罪业,非常可怕。因此要极其小心谨慎,不能造罪。又如菩萨起毁訾心,则此菩萨须经尔劫恒住地狱。又像菩萨对于正趣大乘者起了毁訾之心,那么这位菩萨随着他起了多少这种恶心就会经历这么多的劫数,长时间住在地狱里。道次第上士道讲记 9寂静决定神变经说,惟除毁谤诸菩萨外,余业不能令诸菩萨堕于恶趣。寂静决定神变经里说:除了毁谤菩萨之外,其它业不能使诸菩萨堕于恶趣。摄颂亦云:“若未得记诸菩萨,忿心诤毁得记者,尽其恶心刹那数,尽尔许劫更擐甲。 ”般若摄颂里说:如果那些没有得记的菩萨,以忿恚之心斗诤、轻毁一位已经得记的菩萨,那么随着他所起恶心的刹那的数量,就需要经历那么多的劫数,重新擐甲而起精进。谓随生如是忿心之数

13、,即须经尔许劫更修其道,则与菩提极为遥远。故于一切种当灭忿心,设有现起,无间励力悔除防护。意思是说:随你生起这样的忿恚之心有多少,就需要经过这么多的劫数再来重新修道,因此使得与菩提极为遥远。这就极大的延缓了成佛的时间。所以在一切情境下,都要灭除忿恚之心。假使有现起,应当立即励力悔除和加以防护。即前经云:“应念此心非善妙,悔前防后莫爱乐,彼当学习诸佛法。 ”这就是前经般若摄颂中所说:你们要想到,这样10 道次第上士道讲记的忿恚之心不是善妙的,而是极坏的,应当悔除从前造下的罪业,并且防护以后不要再造。不要爱乐自己的这种嗔恚之心,应当学习诸佛传授的真正法要。若有瞋恚,则其慈悲先有薄弱,若先无者虽久修

14、习亦难新生,是断菩提心之根本。若能灭除违缘瞋恚,如前正修,则渐渐增长以至无量。嗔恚是慈悲菩提心最大的违品,它直接跟与乐拔苦的慈悲之心相违,而且跟为救度无边有情而发心成佛的菩提心直接相违。假使有嗔恚,那慈悲心先前有的会变薄弱,先前没有的虽然经过长久的修习也难以发生,这是断菩提心的根本。如果我们能灭除菩提心的违缘嗔恚,按照前面开示的七种因果和自他相换等的修法来真实修习,那么慈悲心和菩提心会渐渐地增长以至达到无量。因此要注重菩提心的发展,为了能在发了心以后,一直到未来他世中都不离开,能够现行、能够增长,要着重断除它的违品嗔恚。以断除它的缘故,心中本有的悲心的种子就会逐渐增长。而悲心又是菩提心的根本,由此就在缘起的势力上可以预断它将会保持得住,而且能逐渐地增长出来,最终转成大悲的体性。释量论云:“若无违品害,心成彼本性。 ”释量论里说:假使没有嗔恚等违品的损害,心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