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7 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本卷满分 120 分,时间 60 分钟)从每题所给的 A、B、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最佳选项。 (共 30小题,每小题 4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畸( q)形 绮(q)丽 崎(q)岖B剽(pio)窃 瓢泼(pio) 缥(pio)缈C粳(jng)米 硬(yng)朗 梗(gng)概D滂( png)沱 诽谤(bn) 磅(bng)秤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天南海北的看花人,依然车水马龙地踊入洛阳城。B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C议论作为一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开宗
2、明意,可以画龙点睛。D它卑处一隅,像一位决不眩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3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倩影(倩:美丽) 迥乎不同(迥:差得远)D惬意(惬:满足) 锲而不舍(锲:刻)C谄媚(谄:奉承) 无与伦比(伦:同类)D佳肴(肴:米饭) 礼尚往来(尚:崇尚)4下列句子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江水的源头为什么总是源远流长,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无止无休。B人与生物圈是平衡的,生态链条中的野生动物遭劫,自然界的报复也就比肩接踵。C大熊猫素有国宝之称,它那呆若木鸡的形象博得了全世界的青睐。D青年学人争读时间简史 ,一时颇有洛阳纸贵之势。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
3、字,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机密游过湘江,他们常躺在烈日照射的沙滩上进行日光浴。他给自己书写了一个条幅:“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 ”遇到暴风雨,他们不去躲避,反而在大风大雨中奔跑呼叫,进行风浴和雨浴。每年 5 月到 10 月,毛泽东和几个同学几乎每天都到湘江游泳。毛泽东坚持进行各种形式的锻炼。他最喜欢游泳,在第一师范上学时,学校前面就是宽阔的湘江。A B D6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要说明自己在做什么,还要说明为什么这样做?B这一带在古代就是一个“少草木,多大沙” (汉书匈奴传 。 )的地方。 “这个主意不坏, ”爷爷温和地说, “我不需要这么大的毯子。 ”D采访记录包括
4、采访人的姓名、职业、采访时间、地点等。7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人脑是一部最奇妙的机器,但它能和手结合,使人成为万物之灵。B.好的立意,来源于作者对社会生活的用心提炼、体验、思考和观察。C.母亲在非解释一下不足以平服别人的时候才这样说。D.人物的塑造,要经过反复打磨的过程,才能创造出鲜活的形象。8下列关于外国作家作品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是俄国作家离尔基。B “命诚玎贵,爱情价更高”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句。C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创作的长篇小说。D玛蒂尔德是 19 世纪法国作家莫泊桑小说项链中的主人公。9.下列关于文学体裁常识表述,正确
5、的一项是( )A中国古代诗歌有古体与近体之分。近体诗也称绝句。B元曲,包括杂剧和散曲,散曲包括套数和小令。情节、主题和环境是小说的三要素。D词也称长短句,都有词牌名和题目。10. 下列名句与作者对应关系正确的一项是( ) 。A.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孔子B.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苏轼C.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D.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柳永现代文阅读理解题材料 1“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遭遇了原子弹袭击。核爆之后,生命绝迹。然而几棵银杏树却在核爆区域存活了下来。科学家研究发现,其实,还有一些树种也能够抵抗原子弹的巨大杀伤力。这些树木到底有什么法
6、宝?射物质?原子弹具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以及放射性污染四种威力巨大的杀伤手段,前三种是主要的。面对这三大威胁,树木确实有些“独门功夫” 。原子弹爆炸会产生巨大的冲击波。对树木而言,自然界中风灾的威胁与冲击波有几分相似。与可以选择躲避的人类或者动物不同,没有移动能力的树木只能正面对抗风灾所带来的冲击,从而赋予自己独特的抗风能力,那就是依靠地下庞大的根系固定躯干。因此,当冲击波撞来时,减小了被掀翻的概率。此外,树木本身的优良弹性,对冲击和震动的吸收能力,也是对抗冲击波的重要助力。与冲击波相比,光辐射对树木的杀伤力要致命得多。由核爆产生的超强辐射光,可以将爆炸中心周围数公里内的可燃物迅速点燃
7、,剧烈的燃烧甚至能产生上千摄氏度的高温。而树木的燃点通常只有 250左右,因此很容易被点燃烧毁。燃烧所造成的破坏还会波及到树木的地下部分在原子弹爆炸中心周围 700 米的范围内,人们没能发现任何树木重生的奇迹。那些从光辐射下存活的树木,除了距离爆炸中心相对远一些以外,更多是依赖于某种程度的幸运。残垣断壁对强光的遮挡、特殊地理环境对燃烧的隔断作用,都能为树木从光辐射中“逃生”增加一丝侥幸。与冲击波和光辐射相比,在空间上几乎没有杀伤死角的早期辐射,反而是树木最不畏惧的威胁。早期辐射在原子弹爆炸的最初几十秒内产生,会大量杀死人体细胞。相比之下,植物对辐射的耐受能力就要强不少。不仅植物体有再生能力,植
8、物细胞的再生能力也非常强。通过快速的细胞分裂,被杀死的植物细胞可以迅速得到补充。在正常环境中,这种快速补充也是植物生存所必需的。例如,植物柔软的须根需要在泥土中生长,新细胞生长的速度必须超过被泥土磨损的速度,才能使根系得以伸展,植物才能及时获得足够的水、营养物质以及牢牢的固定。人类对于植物的这种能力早就有所认识,那脍炙人口的诗句“无心插柳柳成荫“,描述的就是植物的再生现象。除了复制得快,植物细胞还有另外一个“绝活”每一个细胞都携带了植物的全套遗传信息。完整的信息使得植物细胞除了能复制自己以外,还有能力制造出其他类型的细胞。所以,某种类型的植物细胞全部被辐射杀死,其他细胞也可以填补上损失。而在人
9、体内,只有少数干细胞才具备这种“全能性” 。由于拥有高超的智慧,人类总是有意无意地将自己定位于这个星球的主宰者。相比那些“低等”的草木,人类在自己制造出来的灾难面前竟是如此的脆弱。面对这样的反差,也许我们应该有所感悟,能对自然多一份尊重、对和平多一份珍惜。摘自新发现2011 年 7 月号,作者山要,有删改)11.依次填入段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所以 即使 B.所以 尽管 C.因为 即使 D.因为 尽管12.下列对段说明顺序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逻辑 B.工序 C.时间 D.空间13.下列对段说明中心的概括,最恰切的一项是( ) 。A.核爆光辐射比核爆冲击波的摧毁力大。
10、B. 核爆光辐射对树木的杀伤力是致命的。C. 地下的树根会被核爆光辐射造成的剧烈燃烧摧毁。D. 树木可以从核爆光辐射中“逃生” 。14.下列不属于段所采用的说明方法的一项是( ) 。A.下定义 B.比较 C.举例子 D.引用15.下列对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并列 B.总分 C. 总分总 D. 分总16.下列给这篇文章所拟的标题,恰切的一项是( ) 。A.银杏的生命力 B.核爆炸的威力 C.树木的灾难 D.坚强的树木17.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银杏具有抵抗核爆冲击波的“独门功夫” 。B.早期核辐射对树木的威胁比核爆冲击波更大。C.每一个植物细胞都携带了
11、全套的遗传信息。D.人类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是不如草木的。材料 2一个人的阅兵式陈绍龙(1)进山时天响晴,到了山里觉得天阴了下来。树高,草深,我分不清南北。(2)那天,我进山去采访“护山老人” 。老人是退伍军人,在山上种树看树,且一待就是二十年。林场让他退休,他却不愿下山。有什么魔力让他一人守着一座山?(3)山脚杨树多,高处是水杉,山顶处多是马尾松。(4)看我点烟,同行的向导赶紧让我把烟掐了。山里不能有火。老人能闻到烟味的,要是那样,老人能把我们轰下山。(5)真的不知道老人在哪。向导说老人在山上不同的地方有三个“家” , “家”也只是石头垒的房子,白天老人不会待在房子里。我担心这次采访会扑空。向导
12、要我们留意周边。老人随时都会出现,却又有“云深不知处”的神秘。(6)山路崎岖,荆藤“好客” ,每走一步,我们都得十分小心。(7)果然不顺。我们在老人的两个“家”里都扑了空。向导说,我们在山腰处歇一会吧。十多里的山路让我大累,喝点水,我靠着一棵树昏昏欲睡。忽然,一阵清晰的解放军进行曲飘进了我的耳里,以为是梦。(8)是真的。 “快看!快看!”向导眼尖,发现了不远处坡地开阔处的老人。老人离我们并不远,十多米的样子,只是隔着浓密的树,我一时没有发现。(9)老人穿的黄军装已经发白。让我的是老人扛着一根木棍,随着一旁地上收音机里的音乐在正步走!抬头。挺胸。踢腿。前行。天啦,老人一个人跟着音乐举行“阅兵式”
13、!(10)我偷偷架起了摄像机。我没有惊扰老人。我的“偷拍”很顺利, “一个人的阅兵式”成了最出彩的镜头。(11)采访结束,我问老人:“你在不停地喊口号,谁听呀?”(12) “解闷。 ”老人理了理衣角, “一营、二营、三营都听我的” 。老人笑呵呵的,纯真得像个孩子。风响,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我这才想起路边树上木牌上的“一营、二营”的字来。原来,他栽的树都是他“营”里的战士,他是“营长” 。难怪老人这么这片山林。我心里一震。(13)那天是国庆。(14)一晃十年过去了。这些日,每每看到国庆阅兵的新闻,我便想起护山老人来,想起他一个人的阅兵式。那个心系祖国的老兵,在今年国庆大阅兵的时候,应该
14、还随着收音机的音乐正步走把吧?那“营”里的“战士” ,也一定个个精神抖擞,更加葱绿吧?18. 依次填入(9)(12)段里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惊讶 怀恋 B. 惊讶 依恋 C.震惊 依恋 D. 震惊 怀恋19.对下列句子所用修辞格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树高,草深,藤多。 (夸张)B.我仿佛置身迷宫。 (比喻)C.快看!快看!(反复)D .沙沙沙的叶子也像是跟着他在乐。 (拟人)20.下列关于(1)(3)(6)段艺术表现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表现老人生活、工作环境的艰苦。 B.暗示老人二十年护林工作的精心。C.为下文写老人“解闷”作铺垫。 D.强调“我
15、”采访老人的艰辛。21.下列不属于“护林老人”形象特征的一项是( ) 。A.忠于职守 B.纯真乐观 C.坚强勇猛 D.心系祖国22.下列有关分析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2)段中“那天”指的是十年前的国庆节。B. (2)段中写“老人是退伍军人”是为下文写老人“阅兵”埋伏笔。C. (9)段中“抬头。挺胸。踢腿。前行。 ”使用四个句号是为突出四个刚劲有力的动作。D.文章先写采访不遇是为强调老人难以接近。文言文阅读理解题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壁。赵王与大将军廉颇诸大臣谋: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计
16、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宦者令缪贤曰:“臣舍人蔺相如可使。 ”王问:“何以知之?”对曰:“臣尝有罪,窃计欲亡走燕。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 愿结友 ,以此知之,故欲往。相如谓臣曰: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臣窃以为其人勇士,有智谋,宜可使。 ”于是王召见,问蔺相如曰:“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相如曰:“秦强而赵弱,不可不许。 ”王曰:“取吾璧,不予我城,奈何?”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赵不许,曲
17、在赵;赵予璧而秦不予赵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王曰:“谁可使者?”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往使: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赵王于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传以示荚人及左右,左右皆呼万岁。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璧有瑕,请指示王。 ”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主,倚柱,怒发上冲冠,谓秦王曰:“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壁,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口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
18、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荚人,以戏弄臣。臣现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壁。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固请,召有司案图,指从此以往十五都予赵。23.下列对句中通假字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肉袒伏斧质请罪(“质”通“额” ) B可予不?(“不”通“否”)C王授壁(“授”通“受” ) D召有司案图(“案”通“按” )24.下列句中加点词均属词类活用,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 ( )A遂遣相如奉壁西人秦 B宁许以负秦曲C臣舍人相如止臣日 D秦王恐其破璧25.下列对句中加点部分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臣窃
19、以为其人勇士(以为:认为,以为)B左右皆呼万岁(左右:左右的人,指侍从人员)C壁有瑕,请指示王(指示:指给看)D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于是:在这里)26.下列对所用句式类型的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求人可使报秦者(定语后置) B君何以知燕王(介词宾语前置)C而君幸于赵王(判断句) D传以示美人及左右(省略句)27.下列交际用语,使用谦辞,敬语恰当的一项是( )A.读了您的大作,我想斧正几处。B.今天能光临贵公司,鄙人深感荣幸。C.明天上午我去拜访您,请您在家恭候。D.本人才疏学浅,难以胜任这份工作。28.简报的组成部分一般包括( )A.标题、正文和报尾 B.报头、正文和报尾C.标题、正文和落款 C.报头、正文和落款29.根据下面请假条内容,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请假条高老师:您好!今日我因贵体欠安,故请假一天,望您批准!2017 年 5 月 22日请假人:王小白A.称呼应顶格写 B.请假事由表达不具体C 落款时间与请假人位置不对 D.“贵体欠安”词语使用不妥当30.元宵节又被称为( )A.上元节 2017 年安徽省普通高校对口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考试语文模拟试题答案15.CBDDA 610.CCABC 1115.CABAC 1620.DBBAD 2125.CDCAD 2630.CB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