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6609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各种化验标本正常值及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正常值:成人:(410)109/L,WBC分五种类型:1、中性粒细胞(N) 2、嗜酸性粒细胞(E) 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B) 4、淋巴细胞(L) 5、单核细胞(M),临床意义:(1)总数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 总数4109/L称为白细胞减少。 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月经期、妊娠5个月以上、 饱餐、运动、高温或严寒及情绪激动。 病理性增多:主要见于细菌感染,尤其是化脓杆菌引起 的炎症;也可见于其他病原体感染如病 毒、原虫、梅毒;严重组织损伤、急性中 毒、肿瘤、白血病和急性失血、溶血。 病理性减少:伤寒杆菌和病毒是常见

2、原因,血液病,肿 瘤放、化疗后,脾功能亢进也是常见病因。,临床意义:(2)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病因有变态反应性疾病(荨 麻疹、哮喘等);寄生虫病;皮肤病和血液病。 嗜酸性粒细胞减少:主要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 素和某些传染病的机期。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见于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骨髓 纤维化、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此类细胞外周血中 不易找到,故减少无临床意义。 淋巴细胞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新生儿和6岁以前儿 童;病理性增多见于病毒感染、传染性单核细胞 增多症、伤寒、结核。 淋巴细胞减少:见于药物(肾上腺皮质激素、化疗 药)、放射线接触和传染病急性期。,红细胞计数(RBC)与血红蛋白(HGB)正常值

3、:RBC 成人男性:(4.05.5)1012/L 成人女性:(3.55.0)1012/L HGB 成人男性:120160g/L 成人女性:110150g /L,临床意义: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值增高: 生理性增高见于新生儿和高原居民; 相对增高见于血浆容量减少(体液丢失、呕吐、腹 泻、烧伤、尿崩症),亦见于甲亢、肾上腺皮质功减退和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继发性绝对增多见于组织缺氧(肺心病、紫绀型先心 病)或组织并不缺氧的肾脏病(肾积水、多囊肾) 或肿瘤(肾癌、卵巢癌、肝癌);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测定值减少: 生理性减少见于出生后3个月至15岁以前的儿童和老年 人以及妊娠期妇女; 病理性减少见于各种急、慢

4、性失血、缺铁性、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 纤维化。,血小板(PLT或PC)计数正常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增多见于急性失血、溶血,急慢性炎症、恶性肿 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减少见于生成障碍(再障、急性白血病、巨幼红 细胞性贫血),风湿性疾病、脾功能亢进、DIC等。,尿常规,尿量:正常人的尿量约5002500ml多尿:每昼夜量超过2500ml。病理性多尿见于糖尿病、垂体 病变的尿崩症、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晚期、急性肾衰 竭的多尿期等。少尿:每昼夜量少于400ml。病理性少尿见于休克、高热、剧 烈呕吐、大面积烧伤、心功能不全、急性肾小球肾 炎、急、慢性肾

5、衰竭、肿瘤膀胱麻痹等。无尿:每昼夜量少于100ml。见于急性肾衰竭。,尿色:正常的尿液呈淡黄色,随尿量的多少可深可浅。常见的病理改变有: 1、近于无色:见于尿崩症、糖尿病。 2、深黄色:阻塞性黄疸及柑细胞性黄疸。 3、淡红色和红色:见于肾结核、肾和尿道结石、肾肿 瘤、急性肾炎、出血性疾病等。 4、棕褐色或浓茶色:见于严重烧伤、血型不合的输血 等。 5、蓝绿尿:见于绿脓杆菌感染、胆绿素或用亚甲蓝药物 时。 6、乳白色:见于血丝虫病、肾周围淋巴管受阻等。,酸碱度 ( pH )正常pH值约为5.07.5酸度增加见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白血病或服氯化铵者;碱度增加见于碱中毒、膀胱炎和肾小管酸中毒 。

6、尿比重正常1.0151.025之间增高见于高热、脱水、心衰、休克、糖尿病和急性肾炎;减少见于尿崩症和肾功能衰竭。,气味:新鲜尿有氨臭味:膀胱炎或尿潴留蒜臭味:有机磷酸酯类中毒烂苹果味: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鼠臭味:苯丙酮酸尿。,粪便常规,颜色:正常的粪便含有粪胆素,呈黄色或棕黄色。异常时呈下列改变: 1、淡黄色:见于乳儿便、消化不良或服用某药物。 2、绿色:见于婴幼儿腹泻时,或服用甘汞以及使用大 量绿色蔬菜。 3、灰白色:见于胆道阻塞或食钡盐等。 4、果酱色:见于变形虫痢疾、进食过多巧克力、咖啡等。 5、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或食用番茄等。 6、黑色:见于上消化道出血或服用铁剂、动物血或肝等。,性

7、状:正常粪便为柱状软便,表面有少量黏液。某些病理因素可有下列改变: 1、球形硬便:见于结肠便秘时。 2、扁平带状便:经常排扁平带状便说明有肛门狭窄, 多见于直肠癌。 3、黏液便:见于肠壁受刺激或炎症。如肠炎、痢疾和 急性血吸虫病。 4、稀软便:见于肠结核。 5、脓、血黏液便:多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结肠 或直肠癌。,6、鲜血样便:多是直肠或肛门出血,过多食用西红柿、红 辣椒亦可出现红色。7、水样便:消化不良或肠滴虫所致腹泻,如同时伴有黏液 和脓血则见于急性肠炎。8、米泔样便:呈白色淘米水样,量大,内含黏液片块。多 见于霍乱、副霍乱病人。9、白陶土样便:见于阻塞性黄疸,钡餐造影术后,因排除 硫

8、酸钡也呈灰白色。10、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达到5070ml可 出现。,气味:直肠癌患者的粪便有特别的恶臭;变形虫痢疾的粪便呈腥臭味;肠道中部肿瘤溃烂、大量出血呈腐败臭味。,心肌损伤相关酶,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复合物是横纹肌肌原纤维细丝的组成成分,它由肌钙蛋白T、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C三个亚单位组成。它们是肌肉的调节单位,在横纹肌的收缩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在心肌受损后即释放出TnT、TnI。参考值:cTnT0.1ug/L,cTnI0.2ug/L。临床意义:1、急性心肌梗死cTnT、,cTnI明显升高,在心肌损伤后36 小时cTnT即显异常,1296小时

9、达到 峰值。CTnT增高可 持续1014天,cTnI可持续57天 2、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cTnT和cTnI常升高,提示有小范围 心肌坏死。,肌酸激酶(CK):CK由M和B两种亚基组成的二聚体,两种亚基可以组合成三种同工酶,即CK-BB、CK-MB、CK-MM。CK-MB主要分布于心肌;CK-BB主要存在于脑、肠、肺和前列腺等组织;而骨骼肌和心肌则以CK-MM为主。正常血清中主要是CK-MM和少量的CK-MB,当上述组织受损时,释放CK入血,使血中CK升高。CK-MB升高见于:1、AMI发病后CK-MB一直升高不降,说明心肌梗死在继续,若下降后又升高,表明梗死部位再扩展或有新的梗死出现。2、心肌

10、损伤:心绞痛、心包炎、慢性房颤、冠状动脉造影。3、某些肌病和骨骼肌损伤,肌营养不良,多发性肌炎、肌萎缩。,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 (AST):此酶在个组织的含量依次为心肌、肝、骨骼肌、肾、胰腺、脾、肺。其临床意义为心肌梗死明显增高;急性肝炎显著增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增高;肾炎、肺炎可轻度升高。,乳酸脱氢酶(LD): 广泛存在于各种组织细胞的胞质中,以心肌、骨骼肌、肾为主。心肌梗死、急性和慢性肝炎、肝癌、白血病、贫血等都可使其增高。,肌红蛋白(MYO):正常血中含量很低,有肾脏排泄。诊断临界值75ug/L,急性心肌梗死时血清酶学变化情况,血气分析,血液酸碱度(pH):指血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正

11、常值为7.357.45,增高见于碱中毒,降低见于酸中毒。,动脉血氧分压(PaO2)指血液中的物理溶解分子所产生的压力。正常值为12.613.3kPa,轻度呼衰: 6.678kPa(50-60mmH2O)中度呼衰:5.336.67kPa(40-50mmH2O)重度呼衰:5.33kPa(40mmH2O),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二氧化碳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可反映酸碱平衡中的呼吸性因素。正常值为55.6kPa,增高见于呼吸性酸中毒,降低见于呼吸性碱中毒。,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指单位血红蛋白含氧的百分数。正常人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98%。低于80%表示严重缺氧。,碱

12、剩余(BE):指在38摄氏度、二氧化碳分压5.3kPa、血氧饱和度100%的条件下,血液滴定至pH7.4所需的酸或碱的量。参考值为正负3mmol/L。在3mmol/L以上为代谢性碱中毒,在3mmol/L以下为代谢性酸中毒。,样品采集与保存:1、合理的采血部位,桡动脉是采血的理想部位。2、严格隔离空气。3、病人处于安静状态下。4、肝素抗凝。5、抽血后立即送检,若不能及时测定,应保存在4摄氏 度环境中,不得超过2小时,若病情许可,最好在停 氧30分钟后再采血,否则注明给氧浓度。,血沉测定,参考值: 成年男性:115mm/1h末 成年女性:020mm/1h末临床意义: 1、生理性改变:12岁以下儿童

13、、妇女月经期、妊娠3个 月后肢分娩后3周以及老年人可增快,高原居民可慢。 2、病理性改变:增快见于结核、风湿、心肌炎、组织 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球蛋白血症、贫血以及 高脂血症。,病毒七项,HAV:粪口途径传播,在体内,HAV主要在肝细胞内进行复 制,通过胆汁从粪便排出。抗HAV: IgM型抗体阳性,可诊断为急性甲型肝炎。抗HAV: IgG阳性,表示过去曾受过HAV感染,但体内已 无HAV,是一种保护性抗体。,HBV:血液传播、性传播、母婴直接传播。 1、HBsAg 感染HBV后12个月在血清中出现,可长期存 在。其本身不具有传染性,因其常与HBV同时 存在,被用来作为传染性的标志之一。 H

14、bsAg(+)见于:1、乙肝潜伏期和急性期。 2、慢性迁延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3、慢性HbsAg携带者。 2、抗HBS 表明集体具有一定的免疫力,在HbsAg转阴 后出现,是疾病恢复的开始,可持续多年。 抗HBS(+)临床意义: (1)、既往曾感染过HBV,现已恢复,而且有一定的HBV 免疫力。 (2)、接种乙肝疫苗后。 (3)、被动性获得抗HBS抗体,如接受免疫球蛋白或输 血治疗的患者。,HbeAg阳性的临床意义患有乙型肝炎,是病毒复制活跃、传染性强的指标。HbeAg持续阳性的乙型肝炎,易转变为慢性肝炎。HbeAg和HbsAg 阳性的孕妇可将乙肝病毒垂直传播为新生儿,感染阳性率为7090

15、%。抗Hbe :出现于感染的恢复期,持续时间长。HbeAg与 抗Hbe一般不会同时阳性。 临床意义:(1)、HbeAg转阴的病人,意味着HBV部分 清除或抑制,复制减少,传染性降低。 (2)、部分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癌病人可检出。抗Hbc :是反映肝细胞受到HBV侵害的一种指标,包括 IgM、IgG、IgA。是诊断急性乙肝和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的指标,并提示病人血液有强传染性。,附表(一):,附表(二):肝脏疾病常用血清酶检测 谷丙转氨酶 ALT:主要存在于肝、肾、心肌、胰腺等组织。其增高见于肝细胞坏死(急性肝炎)、心肌梗死、心肌炎、多发性肌炎。谷草转氨酶 AST:此酶在个组织的含量依次为心肌

16、、肝、骨骼肌、肾、胰腺、脾、肺。其临床意义为心肌梗死明显增高;急性肝炎显著增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增高;肾炎、肺炎可轻度升高。,凝血四项,凝血酶原时间(PT)正常值:10.7-14.0秒延长:严重肝病、各种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维生素k缺乏、DIC大量凝血因子被消耗、抗凝物质增多。缩短:高凝状态实际凝血酶原时间标准凝血酶原时间(PT-INR)正常值:0.8-1.2INR使用华法令需监测PT、PT-INR,凝血酶时间(TT)正常值:14-21秒纤维蛋白原(Fib)正常值:2-4gL 增高:炎症表现、栓塞性疾病,凝血活酶时间(APTT)正常值:21-35秒凝血活酶比率(APTT INR) 正常值2-3 延长 肝素量降低使用肝素需监测APTT、 APTT INR,胰腺疾病常用酶,淀粉酶(AMS)正常值: 血清AMS:800-1800uL 尿液AMS:840-6240uL意义:AMS增高:急性胰腺炎,血清AMS于发病6-12h开始升高, 持续3-5天恢复正常。尿液AMS发病后12-24h开 始升高,持续3-10天恢复正常 慢性胰腺炎急性发作(非急性发作时AMS不升高) 胰腺Ca、胰腺囊肿等胰腺导管阻塞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