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20102011年薇甘菊调查.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170542 上传时间:2018-1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理州20102011年薇甘菊调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大理州20102011年薇甘菊调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大理州20102011年薇甘菊调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大理州20102011年薇甘菊调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大理州20102011年薇甘菊调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大理州 20102011 年薇甘菊调查防控实施方案薇甘菊原产于中美洲,现已广泛传播到亚洲热带地区,成为当今世界热带、亚热带地区危害最严重的杂草之一。大约在 1919年薇甘菊作为杂草在中国香港出现,1984 年在深圳发现,现在广泛分布在珠江三角洲地区。该种已列入世界上最有害的 100 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薇甘菊是多年生草质或稍木质藤本。其茎细长,匍匐或攀援,多分枝;茎中部叶三角状卵形;花白色,管状,檐部钟状,有香气,五齿裂;头状花序多数,在枝端常排成复 伞房花序状,花序梗纤细。薇甘菊兼有性和无性两种繁殖方式。其种籽相当微小,每籽粒不过 0.1 毫克,种籽随风传播扩散是薇甘菊广泛入侵的重要原因。

2、薇甘菊的茎节和节间都能生根,每个节的叶腋都可长出一对新枝。在土壤疏松、有机质丰富、阳光充足的潮湿生态环境中,薇甘菊特别易于生长。薇甘菊常见于被破坏的林地边缘、荒弃农田、疏于管理的果园、水库和沟渠或河道两侧。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的喜欢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株覆盖之势,并能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全部覆盖其他植物后,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而使该植物窒息死亡。 近几年来,薇甘菊在云南省的德宏州、保山市和怒江州的盈江、瑞丽、潞西、陇川、梁河、龙陵、昌宁、腾冲、镇康、耿马、泸水和隆2阳县(市)快速蔓延,形成了薇甘菊单优势种群,危害甘蔗、香蕉、柠檬、柑桔、咖啡以及玉米、水稻等作

3、物。2009 年危害面积达42.58 万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制约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生态安全构成巨大的威胁。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入侵生物薇甘菊的防控,20092010 年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全省薇甘菊防控工作。根据全省薇甘菊防控工作会议的布置以及云南省农业环保站关于开展 2009 年外来入侵生物调查的通知(云农环200933 号)和省 农业厅孙 海清副厅长 在全省薇甘菊防控工作会议上讲话精神,大理州巍山县、永平县和漾濞县列入省级重点监控县。大理州农业局及时组织力量,成立了全州薇甘菊防控工作组,将鹤庆县、云龙县、南涧县纳入州级防控县,召开了 2009 年全州薇甘菊防控会议,签订了目标

4、责任书,在省级重点监测县海拔1800 米以下与疫区接壤,与外界相通的公路沿线、河沟边共设置12 个监测点(每个县设 4 个监测点),监测面积达 41975 亩,其中:耕地 6350 亩、园地 1640 亩、林地 19872.1 亩、牧草 2054 亩、荒山荒地 6601 亩和公路河流沿线 5024.9 亩。每个月对监测点调查一次,到目前为止,全州三个县 12 个监测点均未发现薇甘菊入侵。2010 年2011 年我州巍山县、永平县和漾濞县继续列入省级重点监控县,为及时发现和防除薇甘菊对我州生态环境的威胁,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根据云南省人民政府、省农业厅的安排部署,经大理州农业局研究,特制定本调查防

5、控方案。一、调查对象和范围31、调查对象:薇甘菊。2、调查范围:大理州 12 县市。3、调查生境:调查全州的农田(包括山地、林地)、果园、沟渠边、公路边、草场、森林、牧场、池塘、湖泊等涉及农、林、牧、渔业生产可能生长薇甘菊的所有生境。4、定点监测:巍山、永平、漾濞三个县每县确定四个监测点,其余 9 个县每县确定三个监测点,每个监测点面积不少于 2 平方公里。二、调查内容1、薇甘菊分布地点调查统计:由各县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负责普查,调查记录薇甘菊分布地点(乡、村)、范围和面积。2、薇甘菊来源调查:调查记录薇甘菊传入地、传入时间、传入途径和方式。3、薇甘菊天敌调查:调查记录当地是否存在薇甘菊的天敌

6、、天敌种类和名称。4、薇甘菊对当地影响调查:调查记录薇甘菊对当地社会、经济和农业生产、生态环境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5、防控措施调查:调查记录当地对薇甘菊已行成或现行的防控措施,包括人工的、机械的、生物的和药剂防治方法,以及防治成本和实施效果。6、入侵生物危害寄主调查:详细记录薇甘菊危害的寄主植物,包括农作物、牧草、乔木、灌木、观赏植物等。三、调查原则41、全面性原则:在调查区域和调查范围内要全面普查,不漏过任何薇甘菊易发生的地区。2、真实性原则:要求调查人员进行实地调查,走访当地群众和农业科技人员等,邀请专家鉴定,掌握确切的发生信息。3、代表性原则:设立的普查点要能代表本区域薇甘菊发生的真实

7、情况。四、调查要求1、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各县(市)农业局分管领导为第一责任人,县市农业环保站具体负责组织开展辖区内各乡镇的调查工作,责任落实到人,并确定一名项目联系人负责向州农业环保站及时报告项目进展情况及存在问题。2、制定具体工作方案:各县市根据薇甘菊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确定调查计划和调查指标,明确调查时间、调查方法、调查地点。3、力求事实清楚、数据真实:各县市要充分利用各种方法和途径,深入调查分析,能够定量的不定性,全面真实地反应出薇甘菊的入侵、危害、生物学和生态学信息,一旦发现有薇甘菊入侵要及时上报,确定,及时防除。入侵发生的形态及危害症状要尽量附带照片加以说明。五、调查方法

8、1、文献调研:综合收集各种文献资料,整理分析薇甘菊的分布、发生危害历史情况、已有的防控技术等信息。2、走访调查:在调查范围内通过对群众、科技人员进行走访5咨询,了解当地薇甘菊的传入时间、来源、分布范围和危害状况等。3、野外调查:按照调查方案所设计的路线,进行实地调查。当发现薇甘菊时,拍摄相关资料,记录发生地的海拔、发生范围、发生面积并及时采集标本,邀请专家进行鉴定、确诊。4、定点调查:在薇甘菊发生区域内,选择有代表性地段省级防控县,每个县选 4 个点,其他县 3 个点实施定点调查。六、防控措施1、人工防除:发现薇甘菊及时组织人工防除。2、化除:通过试验筛选经济、安全、有效的化学农药或生物防控措

9、施。七、调查结果处理1、数据整理:对收集的资料、外调的笔录、数据、照片等进行整理、归档,对采集的薇甘菊标本进行分类、鉴定。填写2010 年薇甘菊调查表。整理后的调查资料由各县市按要求编制薇甘菊调查技术报告,及时汇总上报。2、标本采集与寄送:各县市所采集的标本,自行进行鉴定、制作,各地制作的标本要求完整、全面、成套、典型,标签清晰,并配彩色生态照片。无法鉴定的应及时将样本派员送到省、部指定的组织机构鉴定,并确保运送过程中样本的安全。八、实施进度2010 年 10 月-2011 年 9 月:各县(市)成立领导小组或指定专人负责,确定具体调查方案,制订工作计划;对调查人员进行调查6要求、方法和防控技

10、术等培训,建立监测点,建立月报制度,并按要求全面开展调查工作,撰写阶段总结报告等。其中 2010 年 10 月低以前完成全面普查,11 月 15 日前完成普查结果上报。普查结束后,各县市监测点月报时限为每月的 23 日前。2011 年 10 月:各县(市)农业环保站汇总、分析各县(市)调查结果,编制图、文、表俱全的技术报告和工作总结,经县市农业局审核盖章后报州农业环保站,同时报电子文档,电子信箱。2011 年 11 月12 月:州农业环保站收集、整理、汇总图表、资料和有关照片,汇总、分析各县(市)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技术报告,经州农业局审核盖章后报省农业厅和大理州人民政府。附件:1、2010 年

11、薇甘菊调查表;2、2010 年薇甘菊调查表填表说明;3、20102011 年预警监测点情况统计表。二一年十月八日7附件 1: 2010 年薇甘菊调查表入侵生物名称 当地俗名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调查人 文化程度 工作单位职务/职称 联系方式基本情况本县(市、区)有 个乡镇, 总体土地面积 公顷,海拔范 围 ,耕地 公顷,林地 公顷,草场 公顷。其中: 乡镇有(薇甘菊)发生,发生面积 公顷,耕地发生面积 公顷,林地发生面积 公顷,草场发生面积 公顷,其他生境 发生面积 公顷。 初次发现时间、地点传入及扩散途径日前分布环境农田 、果园、菜地、林地、草场、山坡 、路 边、沟渠 边、堤岸 、农舍周边、市区

12、绿化带、其他 。发生特点密度 , 月发芽, 月开花,月结果, 月枯萎。天敌 本地存在该入侵生物的天敌,天敌名称 。农业危害 危害作物 ,危害程度 ,经济损失 。畜牧业危害 危害方式 ,危害程度 ,经济损失 。林业危害 危害植物 ,危害程度 ,经济损失 。环境危害 危害方式 ,危害程度 ,经济损失 。人类健康 危害方式 ,危害程度 ,经济损失 。人工/机械铲除 铲 除难度 ,成本 ,防治效果 。药剂防治 替代用物种 ,成本 ,防治效果 。替代控制 释 放天敌 ,成本 ,防治效果 。开发利用 利用途径 。8附件 2:2010 年薇甘菊调查表填表说明1 不清楚或无法确定的留空不填写。2 部分用文字或

13、数字填写。3 存在所述情况时,在“”打“”,不存在所述情况时, “”中不填写或打“”。4 危害程度用“轻 微” 、“一般”、 “严重”等填写。5 “经济损 失” 项 ,有具体损失数据时 填写具体数值,损失数据不可得或不清楚时,可用“轻微” 、“一般”、 “严重”等填写或留空不填写。6 防治、控制成本可填写具体数值,不清楚或不可得时可留空;防治控制效果可用“效果好,恢复慢”、 “很快恢复”、 “基本无效”等填写。9附件 3: 20102011 年预警监测点情况统计表监测区域面积(亩)耕地 园地 牧草地 荒山荒地 公路沿线 其他序号 乡名监测点名称监测海拨(米)监测面积面积发生面积面积发生面积面积发生面积面积发生面积面积发生面积面积发生面积合计1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