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纲要.doc

上传人:da****u 文档编号:1177351 上传时间:2018-12-17 格式:DOC 页数:45 大小:3.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四川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四川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四川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四川省推进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征求意见稿四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四川省林业厅2014 年 8 月I目 录前 言 .1第一章 建设基础 .3一、国际国内背景 .3二、压力与挑战 .6三、重大职责 .8第二章 基本思路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0四、总体布局 .14第三章 战略任务 .17一、构建自然生态空间规划体系 .17二、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 .18三、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 .20四、构建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22五、构建生态文化体系 .23第四章 重大行动 .25一、生态红线保护行动 .25二、森林保育行动 .26三、湿地保护与恢复行动 .27四、荒漠化治理行动 .2

2、8五、物种拯救行动 .29六、城乡绿化美化行动 .31七、绿色产业富民行动 .32八、重点领域改革行动 .33九、科技支撑行动 .34十、生态文明宣教行动 .35第五章 政策措施 .38一、政策支持 .38二、措施保障 .40名词解释 .421前 言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强调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党中央决策部署开启了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新征程。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人与

3、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基本宗旨,首重人与自然和谐。美丽中国体现科学发展的和谐之美和温暖感人的人文之美,首重自然之美。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承担着生态建设和生态产品供给的重要任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赋予了林业建设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管理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改善和治理荒漠生态系统、维护和发展生物多样性的重大职能,决定了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承担着义不容辞的重大责任和历史使命。四川地处长江及黄河上游,既是全国生态建设的核心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区和长江、黄河上游重点水源涵养区,也是典型的生态脆弱区和自然灾害多发区。特殊的生态区位、丰富的生态资源、广阔的生态空间和悠久的生态历史

4、,决定了林业在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重任在肩、责无旁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林业发展改革进程,保持全省林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于建设生态四川、和谐四川和美丽2四川,进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具有重大的 现实意义 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贯彻落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精神,指导全省林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四川省林业厅依据国家林业局印发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32020 年),结合四川省情、林情,组织编制了四川林业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 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在全面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国际国内背景、压力与挑战的基础上,阐释

5、了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承担的五大职责,明确了构建五大体系的战略任务,提出了划定四条红线、推进十大工程、实施十大行动的建设路径,描绘了打造天蓝、地绿、山青、水秀、人与自然和谐的东部绿色盆地和西部生态高原为支撑的美丽四川新格局美好蓝图。 纲要将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行动纲领。3第一章 建设基础一、国际国内背景一个多世纪以来,由于世界人口增长,物质生产和消耗急剧膨胀,人 类干预自然、毁损生态的规模和强度前所未有,导致全球面临森林大面积消失、土地沙漠化扩展、湿地不断退化、物种加速灭绝、水土严重流失、干旱缺水普遍、洪涝灾害频发和全球气候变暖等生态危机,对人类生存发展构成重大安全

6、威胁。2005年联合国发布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报告特别警告,我们再也不能对生态系统维持子孙后代生存能力的状况漠不关心了,世界上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人的选择,都将决定人类的未来。正是基于对自然生态系统重要性认识的不断深化,在联合国倡导和推动下,国际社会逐步形成了一些全球和区域性生态治理机制,采取了重建森林、防治荒漠化、保护湿地、拯救物种和应对气候变化等一系列重大行动。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增长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成为全球共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但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和资源能源利用的不可持续,加重了生态退化恶化

7、、环境污染和能源资源制约等问题。党中央历来对生态保护与建设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大基于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系列新特征的科学判断和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深刻把握的基础上,作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描绘了“努力建设美丽4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宏伟蓝图 。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作出了“生 态兴则文明 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以及“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对于增强全党、全国人民生态文明建设紧迫感,凝聚全民族、社会各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共识,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林业是生态建

8、设的主体,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领域,是提供生态产品的主要阵地,是建设“美丽中国 ”的核心元素。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林业工作,先后下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中发 20139号)和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 号)文件,确立了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赋予了林业“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的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地位”等四大地位,以及“ 实现科学 发展必须 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 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

9、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等四大使命。四川地处青藏高原东南缘,位于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地带,地形地貌及自然气候复杂多样,生态区位极其重要。金沙江、雅砻江、岷江、大渡河、沱江和嘉陵江等干支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直接关系长江下游及三峡工程安全。若尔盖高5原沼泽湿地既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也是国际重要湿地,素有“黄河蓄水池” 之称,黄河上游水量的 30来源于此。全省 现有林地面积 2402.4 万公顷,居全国第三位;森林面积 1725.7 万公顷,居全国第四位;森林蓄积 16.97 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三位;湿地面积 174.78 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 166.56 万公顷。全省有高等植物 1 万

10、余种,脊椎动物 1300 余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145种;现有野生大熊猫 1206 只,占全国的 76;大熊猫栖息地 177万公顷,占全国的 77。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林业生态建设。上世纪 80 年代末以来,先后组织实施了长江防护林工程造林、天然林资源保护、陡坡耕地退耕还林、岩溶地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川西北防沙治沙等一系列生态建设重大工程,取得了巨大成就。截至 2013 年底,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 35.5,森林、湿地碳储量达到 26.63 亿吨,林业生态服务价值 1.63 万亿元,其中森林生态系统 1.46 万亿元,湿地生态系统 0.17 万亿元。进入 21 世纪,省委省政府确立了生态建

11、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制定实施了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和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川西藏区生态保护与建设等重大专项规划,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2013 年和 2014 年,省委十届三次、四次全会,围绕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就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创新作出部署,为全省人民描绘了“加快建 设美丽四川,推动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新格局”的美好 蓝图。6二、压力与挑战尽管全省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四川的总体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面临诸多压力与挑战。(一)生态屏障仍较脆弱,生态安全形势严峻。一是区域生态系统仍较脆弱。全省水土流失面积高达 15.6

12、5 万平方公里;川西北地区、岩溶地区和干旱半干旱地区有近 2300 万亩荒漠化土地亟需治理;川西高原湿地退化萎缩加剧;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成果亟待巩固与提升;二是森林生态功能不强。全省森林生态功能指数仅为 0.5,每公顷蓄积量仅 115 立方米,川西天然原始森林由于长期集中过伐,生态功能退化。三是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现有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基础设施薄弱,保护管理能力不强。以国宝大熊猫、川金丝猴和珙桐、红豆杉等为代表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呈缩减和破碎化趋势。珍稀动植物种群间基因交流受到限制,生物适应生长环境的抗逆基因等遗传资源面临丢失风险。四是资源保护压力较大。重点地区森林火灾多发频

13、发,森林病虫害和外来生物风险加大,地震次生灾害对灾区生态构成持续破坏,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偷砍盗伐、偷拉盗运、乱捕滥猎等行为时有发生。(二)城乡绿化差距凸显,人居环境亟待改善。全省城乡绿化总体水平不高,各项绿化指标与“国家森林城市 ”、“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和全国城市绿化平均水平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公路、铁路等7通道和水系绿化水平不高。大中型城市和城镇现有绿地中乔木林面积比重偏低,乔、灌、草立体配置不合理,美化水平不高,释放氧气和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功能不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绿化美化差异较大,发展不平衡,城镇周围、城乡结合部绿化较为薄弱。截至 2013 年底,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地率不足 35,人均公

14、园绿地面积不足 11 平方米。(三)创新驱动能力不足,增长方式有待转变。全省林业科技贡献率为 41%,主要造林良种使用率为 45%,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省森林质量总体不高,现有人工林树种单一,林相残缺,公顷蓄积量仅 47 立方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有 5000 余万亩中幼林亟待抚育,有 3000 多万亩低效林亟待改造。林业产业大而不强,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不高,林地亩均产值 553 元,农民人均林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仅为 10.7%,林业生态旅游收入仅占全省旅游业总收入的 14.6,与林业发达省份相比差距较大。林业产业产品结构不合理,现代林业产业基地比重偏低,涉林大型龙头企业少,名牌产

15、品和驰名品牌少,标准化体系建设滞后。(四)生态文明意识薄弱,体制机制建设滞后。尊重自然、顺应自然意识有待提高,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现象时有发生。全面系统的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公众爱绿护绿、自觉参与生态保护意识仍较薄弱。林业生态建设公共财政投入总量不足、结构不优、渠道不稳,正常的增长机制尚未形成。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制约尚未突破。集体林权转让和担保抵押程序亟待简化8和规范,林业信贷支持尚需加强。重点公益林生态补偿标准较低,省级及以下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禁止开发区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建立。湿地生态补偿尚未全面启动。现行目标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中生态保护与建设、生态林业经济等指标的权重较

16、低。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的部门职能职责交叉重复、体制分割等问题仍在一定范围存在。三、重大职责建设生态文明是时代赋予林业的新使命,全省林业系统应肩负起与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相适应的重大职责。(一)承担起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职责。必须站在全省乃至整个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的战略高度,切实落实国家和省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和拓展自然生态空间,强化四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和八大流域生态带建设,加大点(块)状典型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构建“ 四区八带多点” 生态屏障体系,保障全省及长江、黄河流域生态安全。(二)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必须围绕全面构建生态屏障体系,在全省 50以上的国土面积上,保护和建设森林生态系统,保护和恢复湿地生态系统,治理和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维护 和保育生物多样性,巩固提升地震灾区生态修复成果,切实改善全省生态面貌,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三)承担起保障生态产品供给的重大职责。必须努力扩大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