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目 录1 油藏描述 .11.1 油藏概况 .11.2 油藏地层特征 .11.3 油藏沉积特征 .21.4 油藏构造特征 .21.5 岩石学特征 .31.6 物性特征 .41.7 温压系统 .71.8 原油性质 .81.9 地层水性质 .91.10 渗流物理性质 .91.11 储量计算及评价 .101.11.1 储量计算方法 .101.11.2 储量参数的确定 .111.11.3 储量评价 .122 三维地质模型的建立 .132.1 导入井头数据、分层数据 .132.2 断层模型 .142.3 网格模型设计 .15II2.4 构造模型 .152.5 属性模型的建立 .162.5.1 渗透率模型
2、 .162.5.2 孔隙度模型 .172.6 划定油水界面 .172.7 储量计算 .182.8 三维地质模型储量计算及储量拟合 .193.数值模型建立 .193.1 地质模型导入 .203.2 流体性质 .213.3 相渗关系 .243.4 储量计算 .253.5 储量拟合 .264 油藏工程论证 .274.1 油藏产能评价 .274.2 单井产能 .284.3 开发层系划分 .294.3.1 开发层系的分析 .294.3.2 开发层系划分的原则 .304.4 开发方式论证 .31III4.4.1 天然能量驱动采收率预测方法 .324.4.2 注水开发水驱采收率预测方法 .334.4.3 注
3、水开发可行性论证 .344.5 井网密度的计算 .384.6 井网密度和井距的确定 .424.7 注采压力系统优化 .424.8 注水压力 .454.9 注水井注水量 .475 开发方案设计 .475.1 开发方案设计原则 .475.2 开发井网部署 .485.3 开发方案指标预测 .495.4 经济评价及方案优选 .545.5 方案优选 .5511 油藏描述1.1 油藏概况LJ 油田位于 G 省 QL 山山前地带 JX 盆地南部 LJ 隆起带,区块拐点坐标如表 1.1 所示。油田内地表为丘陵,地面平均海拔 830m,呈南高北低的冲积缓坡,地表高差较小,自然条件较差。该油田属大陆性温带干旱气候
4、,干燥多风,每年 46 月为风季,年平均气温 6,平均降水 157.2mm,多集中在 68 月,偶有山洪爆发。油田内水电、通讯设施较为完善,312 国道穿过市区,沙石公路直达井场,交通便利。表 1.1 区块拐点坐标拐点 X 坐标 Y 坐标1 18000000 45000002 18003000 45000003 18003000 45025004 18000000 45025001.2 油藏地层特征LJ 背斜隆起地区自上而下钻遇的地层主要有第三系 SL 河群和 BY 河群,与下伏白垩系红色含砾泥岩呈不整合接触。第三系 BY 河组的砂岩是 LJ 油田的良好储层,其中发育的泥岩是良好的区域盖层。根
5、据钻井所揭露的地层岩性、电性及泥岩隔层的特征,将油田的油层段与油层进行划分与对比,划分出 1 套含油地层(L 层), 3 个砂层组 9 个小层(表 1.2)。油层组 砂层组 单砂层 单砂层个数2表1.2 LJ 油田油层命名表1.3 油藏沉积特征L 油藏为河流和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等沉积亚相(表 1.3)。表 1.3 L 油藏沉积体系划分表沉积体系(相) 亚相 微相 发育特征 识别标志 分布状况河道砂坝河流辫状河泛滥平原具有宽广的河道,泛滥平原泥质沉积不发育砂岩粒度粗,含砾,砂体厚度大。 L3分流河道天然堤决口扇三角洲平原河漫滩研究区以发育河道及其堤泛沉积为主砂
6、泥岩互层,多夹煤线,发育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含植物和淡水动物化石,见虫孔和植物根,河道间沼泽发育。L2水下分流河道 有多次级分流汇合作用河口坝不太发育,常被后期水下分流河道冲刷三角洲 三角洲前缘远砂坝三角洲前缘向湖延伸的末端,多为厚度不大粉砂岩三角洲前缘沉积由中-细砂岩及粉砂岩组成,并夹泥岩,见槽状、板状交错层理、平行层理和沙纹交错层理,常具滑动变形层理、包卷层理和水平虫迹,含介形虫、叶肢介、瓣鳃类、鱼类化石以及植物化石碎片L1L1 L11、L12、L13 3L2 L21、L22、L23、L24 4LL3 L31、L32 23席状砂 分布面积广泛,厚度较薄,砂质较纯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分流间湾
7、属于水下堤泛沉积,常网状水下分流河道分隔1.4 油藏构造特征L 油藏位于 LJ 背斜带的中部,是该带的一个主要构造。该构造发育在第三系,其总体形态是走向为北西-南东方向的穹隆背斜,长短轴比为 2.4,地层倾角一般不超过 10 ,个别地段受构造影响岩层倾角变化大。该区发育两条断层F1、F2,延伸长度分别为 4.8km、2.5km,断距最大达 70m。总体属于地质构造简单类(图 1.1)。445045045014501450245021800 18050 1800 18050 18020 180250 18030L油 藏 砂 岩 顶 面 构 造 图-10-10-120-130-140-150 -1
8、0-120-130-140-150-104-140-1240-1340-140-1540-140-1240-1340-140-1240-1340 W3W1W5W4 W2F1F2图 1.1 LJ 油藏砂岩顶面构造图1.5 岩石学特征L 油藏储层的岩石碎屑成分,石英占 80,变化范围为 7090;长石与岩屑各占 10,长石变化范围为 515,岩屑变化范围为 525。平均粒径为 0.070.187mm,颗粒磨圆次棱次圆状,标准偏差为1.4321.680,颗粒分选较差。岩石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高。胶结物的成分主要为泥质和钙质。胶结物含量变化范围为 515,泥质含量为 5.911,碳酸盐含量很少。
9、泥质胶结物中粘土矿物蒙脱石相对含量为 41.2,伊利石为 46.8,高岭石为 12。纵向上 L3 层钙质含量高,L15层钙质含量少,泥质含量由东向西增加。L3 层发育钙质结核,其它层较少,所见结核有一定的滚圆度,是经过短距离搬运后沉积的钙砾。1.6 物性特征根据测井解释结果,探井 W1W5 井的储层厚度、孔隙度、渗透率等数据如表 1.4表 1.8 所示。 其中,孔隙度变化范围 12.3%23.5%,平均 17.9%;渗透率变化范围 47.4mD134.6mD,平均 81.8mD。(a)按储层孔隙度大小,将储层分为五类(见表 1.4)。表 1.4 储层孔隙度分类分类 碎屑岩孔隙度 (%) 非碎屑
10、岩基质孔隙度 (%)特高 30高 2530 10中 1525 510低 1015 25特低 10 2(b)按储层渗透率大小,将储层分为五类(见表 1.5)。表 1.5 储层渗透率分类分类 油藏空气渗透率(mD) 气藏空气渗透率(mD)特高 1000 500高 5001000 100500中 50500 10100低 550 1.010特低 5 1.0综上可得,该油藏为中孔中渗油藏。6表 1.6 W1 井测井解释(KB=719m)层号 层位 顶深,m 底深,m 储厚,m 解释结论 POR,% PERM,mD1 L11 1915.2 1919.2 4.0 油层 17.9 87.92 L12 192
11、6.9 1929.9 3.0 油层 17.8 75.73 L13 1936.9 1941.0 4.1 油层 14.8 62.14 L21 1951.0 1953.4 2.4 油层 22.4 124.95 L22 1963.2 1966.5 3.3 油层 16.5 68.66 L23 1979.9 1982.6 2.7 油层 18.1 83.47 L24 1992.1 1997.2 5.1 油层 16.6 72.88 L31 2012.4 2018.9 6.5 油层 20.1 102.99 L32 2026.8 2030.5 3.7 油层 21.6 105.4表 1.7 W2 井测井解释(KB=
12、808.4m)层号 层位 顶深,m 底深,m 储厚,m 解释结论 POR,% PERM,mD1 L11 2158.4 2162.8 4.4 油层 20.7 107.82 L12 2177.6 2181.4 3.8 油层 19 78.83 L13 2193.9 2198.0 4.1 油层 16.8 71.04 L21 2210.9 2214.4 3.5 油层 22.9 134.65 L22 2224.8 2229.2 4.4 油层 17.6 73.76 L23 2242.4 2245.6 3.2 油层 20.0 90.477 L24 2258.7 2264.2 5.5 油层 17.9 84.08 L31 2281.9 2289.6 7.7 油水同层 21.8 109.39 L32 2302.9 2306.9 4.0 油水同层 23.5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