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186054 上传时间:2018-12-1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6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高二生活与哲学复习提纲(新课标)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导向一、生活处处有哲学1、哲学的产生: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和对世界的思考2、哲学的作用:、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人聪明的学问,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D、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3、哲学的任务就是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二、关于世界观的学说1、哲学的含义:、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慨括和总结。2、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

2、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区别: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领域的规律和奥秘;哲学是对个别规律和特性进行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整个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联系: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一、哲学的基本问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 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

3、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二、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的三种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2、唯心主义:、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第三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一、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1、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

4、的精华。因为:它正确地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慨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2、哲学对社会变革的作用:、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二、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阶级基础、自然科学基础和理论来源。、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自然科学基础:是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理论来源:是德国古典哲学。2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

5、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它把唯物辩证的观点贯穿社会历史研究领域,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测试题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一个民族只是关注脚下的事情,那是没有未来的。 ”据此回答 1-2 题。1、人类关注天空的根本目的在

6、于( )、满足人的好奇心 、穷天地之变 、提高文化修养 、更好地改造世界2、关注天空需要智慧,而哲学在古希腊文和英文中的本意就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在汉语中“哲”就是智慧,哲学就是智慧之学或追求智慧之学,即爱智之学,由此可见( )、生活需要智慧 、哲学是在人脑中产生的 ,是“文化的活的灵魂” 、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的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 、哲学可以开启人的智慧3、中国最早的哲学家老子、孔子、墨子、孟子以及西方哲学家都曾默想和探究“天”的道理。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世界上最使人惊奇和敬畏的两样东西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理。对大自然的惊奇和敬畏,使得人不由自主地震撼于我们头顶的星空。 “哲学开

7、始于仰望天穹(借指天空、宇宙) ”。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哲学的发展与大自然有关 、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人们处理与外部世界关系的结果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从哲学开始4、2011 年 3 月 9 日人民日报曾载文指出,放弃世界观的改造,背弃理想信念,思想蜕化变质,正是一些人成为腐败分子的根本原因。这说明( )、世界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 、人类社会的现象是千变万化的 、世界观是哲学的组成部分5、 “哲学家并不像蘑菇那样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他们是自己的时代、自己的人民的产物,人民的最美好、最珍贵、最隐蔽的精髓都汇集在哲

8、学里。 ”马克思的这一观点告诉我们(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是从人们的头脑中自发产生的智慧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的慨括和总结6、下列说法或做法中体现存在决定思维的是( )、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存在就是被感知 、我思故我在东汉初年,人们把地动山摇之因归咎于“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将以是受祸也” 。但张衡不相信,他认为地震是一种不受任何人旨意影响的自然现象。据此回答 7-8 题7、认为地动山摇是因为“窦太后摄政,兄窦宪专权,将以是受祸也”的观点属于( )、不可知论 、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8、张衡的观

9、点属于( )、辩证唯物主义 、唯物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物主义9、世纪欧洲工人运动的发展需要一个科学理论的指导,从 1945 年开始,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入开展工人运动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创作活动,先后撰写了关于费尔巴哈的纲领 、 德意志意识形态和共产党宣言等光辉著作。据此回答 9-10 题9、上述材料主要说明( )、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马克思3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10、材料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

10、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坚持群众路线11、14-16 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打击了封建教会的神学统治和精神独裁,使越来越多的人实现了由面向神到面向人和自然的转化。这说明( )、哲学是对宗教神学的否定 、哲学是劳动人民斗争的武器 、精神的力量是无坚不催的 、哲学是思想变革的先导12、贯穿在毛泽东思想各个组成部分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是( )、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哲学的区别是( )、旧哲学是唯心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唯物论 、旧哲学是形而上学,马克思主义

11、哲学是辩证法 、旧哲学只是说明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革命的改造世界 、旧哲学一般代表剥削阶级利益,马克思主义哲学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利益、 、 、 、14、任何哲学的产生都有特定的土壤,不是哲学家主观臆造之物。 “特定的生成土壤”是指:、一定的思想意识形态 、一定的经济和政治 、一定社会和时代的哲学家的素养 、一定社会的生产力水平15、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哲学就是世界观 、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慨括和总结、 、 、 、16、有人认为命由天定,身处困境时逆来顺受,指望得到神的恩赐;有人认为人定胜天,在困难面前积极

12、奋争,不屈不挠。这一现象说明( )、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对立的 、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着世界观 、哲学是以具体科学为基础的 、哲学不能正确指导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17、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心外无物” 、我思故我在 、我在故我思 、存在即被感知、 、 、 、18、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电场、超声波、紫外线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法律法规、计划方案、 、 、 、19、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 、正确意识和错误意识的关系问题20、恩格斯说,一个民族要想登上科学的高峰,离不开理论

13、思维,而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则离不开学习哲学。这是因为( )A、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B、哲学能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C、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不学习哲学离开哲学的指导,人们将一事无成421、朱熹说:“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万一山河大地都陷了,毕竟理却只在这里。 ”上述观点( )、属于唯心主义 、属于唯物主义 、将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将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A、 B、 C、 D、2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它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坚持了( )A、阶级的观点 B、发展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2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

14、上学会改造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C、哲学是智慧的源泉 D、认识世界需要智慧24、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二是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是指( )A、思维决定存在 B、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C、思维着的精神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D、思维是人脑的机能25、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哲学史上的两个基本派别。唯心主义者都主张(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意识是世界的本原 D、未有此气,已有此理26、

15、“哲学不是在世界之外,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马克思这句话告诉我们哲学源于( )A、人脑 B、现实生活 C、具体科学 D、哲学家的灵感27、英国哲学家贝克莱认为:“天上的一切星宿,地上的一切陈设,总之,构成大宇宙的一切物体,在心灵以外都没有任何存在;它们的存在就是被感知或被知道。 ”贝克莱的观点属于(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D、主观唯心主义28、为人们所熟知的“讳疾忌医” 、 “刻舟求剑” 、 “塞翁失马”等寓言故事闪烁着哲学的智慧。哲学的智慧( )A、产生于具体科学 B、是从寓言故事中产生的 C、是从哲学家充满智慧的头脑中产生

16、的 D、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29、 “学好哲学,终身受益。 ”这一观点强调( )A、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30、下列命题中,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是( )、 “心外无物” 、我思故我在 、我在故我思 、存在即被感知、 、 、 、31、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电场、超声波、紫外线 、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法律法规、计划方案、 、 、 、参考答案:1-10、DDCAA、BCDCB 11-20、DBBBB、BDCAB 2129、CCABC、BDDCD31、C

17、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第四课 探究世界的本质5一、世界的物质性1、物质的含义及其唯一特性:、含义:物质是不依赖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2、自然界的物质性:、自然界中的事物 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宇宙间根本不存在什么上帝,当然也不会有上帝和诸神创造世界的活动。3、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

18、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二、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运动是物质世界的根本属性。、运动的含义:哲学上所讲的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运动和物质的关系:、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脱离物质的运动是根本不存在的。、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区别:a、含义不同。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事物、现象的变化和过程;静止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说事物在它发展的一定阶段和一定时期,其根本性质没有发生变化,二是说物体相对于某一参照系来说没有发生某种运动。b、运动是无条件的、永恒的和绝对的;而静止是有条件的、暂时的和相对的。、联系:a、静止是

19、运动的一种特殊状态。b、动中有静静中有动。C、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2、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的含义:所谓规律,就是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普遍性: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客观性: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规律 的普遍性和客观性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按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

20、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意识的本质1、什么叫意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意识的本质是什么?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二、意识的作用1、意识活动的特点:、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2、意识的作用。、意识能够认识世界。、意识能够改造客观世界。、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含义: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意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

21、动的依据。、具体要求:A、要求我们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6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B、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C、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一、人的认识从何而来1、实践及其特点:、含义: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

22、识的目的。二、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1、真理的含义: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2、真理是客观的。即真理的内容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3、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真理都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和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都是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如果超出了这个条件和范围,真理就会变成谬误。4、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认识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从认识的主体来看,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总要受到具体的实践水平的限制。从认识的客体来看,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认识具有无限性:认

23、识的对象是无限变化着的物质世界,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类是世代延续的,作为认识基础的社会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此,人类认识是无限发展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认识具有前进性和上升性。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的循环是一种波浪式前进或螺旋式上升的过程。真理永远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它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测试题1、马克思说:“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者是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 ”从哲学上看,这就是说、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 、人的意识永远落后于客观物质世界 、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

24、基本前提 、社会的存在与发展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2、下列最能集中体现人类社会物质性的是( )、支配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客观的 、生产关系是一种客观的经济关系 、社会是客观世界发展的必然结果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3、唐朝诗人李商隐诗:“从来系日乏长绳,水去云回恨不胜。欲就麻姑买沧海,一杯春露冷如冰。 ”这首诗体现的哲理主要是(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规律是可以被改造的 、规律是可以被认识和利用的 、想作长绳系太阳,向麻姑买沧海是根本办不到的哈雷慧星是历史上一颗最著名的彗星,它的回归周期是 76 年,据科学家预测,2062 年哈雷彗星将再次光临地球

25、。据此回答 4-5 题4、哈雷彗星的回归期是 76 年,这一事实说明( )、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 、静止是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 、世界的本质是物质 、规律是人的感觉器官可以感知的5、天文学家对彗星再次回归做出了精确预报,这说明( )7、规律是事物本质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可抗拒的 、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只要认识了客观规律,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6、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社会生活的迅速发展,催生出层出不穷的网络流行语, “无理取闹,必有所图” 、 “当裤子失去皮带,才懂得什么叫依赖” 、等成为近来流行的网络用语。从哲学上看,这一事实说明( )、意识是本原的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意识是

26、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物质并不总是决定意识7、中医有“久怒伤肝,久悲伤肺,久惊伤胆,常恐伤肾,常忧伤心”的说法。这说明(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8、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王文斌说,备受关注的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大型客机 COMAC919 初步计划于 2014 年底至 2015 年中实现首飞,并在 2016 年投入市场。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9、二氧化碳大量排放造成越来越严重的气候问题,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

27、康安全。人们开始认识这种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不良影响。这表明(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实践决定认识 、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的特点 、人类的认识具有反复性的特点10、低碳生活方式逐渐被人们所接受并已成为一种时尚,这必将影响和改善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环境。这表明( )、实践决定认识 、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人类的认识具有实践性的特点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1、 “做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做学问要不知足。 ”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外科医学奠基人裘法祖的“座右铭” 。其中“做学问要不知足” ,是因为( )、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的认识能力是无限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认识具有反复性

28、和无限性12、我国通过制定“十二五规划”来指导今后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体现了实践是:、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主观与客观相一致的活动 、客观物质性的活动 有目的、有意识的能动性活动13、 “日往则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寒往则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岁成焉。 ”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是运动的承担者14、 “心想事成”与“天命难违”的区别在于( )、前者是唯物辩证法观点,后者是形而上学观点 、心想可以事成,天命确实不可违抗 、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

29、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两者都属于唯心主义15、下列属于规律的是( )、万有引力 、地球围绕太阳运转 、水往低处流 、新陈代谢、 、 、 、16、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运动 、意识 、客观实在性 、物质的具体形态817、温总理说,贵州省冷洞村“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攻坚克难、永不退缩”的精神,就是贵州精神,这种精神比物质还要宝贵。这是因为(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正确反映 、错误的意识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决定作用18、人们一直把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的 180 当作任何条件下都适用的真理。可 19 世纪初,俄国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在凹曲面

30、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 180。这表明( )、真理是易变的、不是客观的 、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真理和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 、 、 、19“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蕴含的哲理是( )、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规律是客观的 、规律是变化无常的 、规律是可以利用的20、2012 年 8 月 7 日将是甘肃舟曲泥石流灾害爆发两周年纪念日。泥石流的爆发虽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是却与人们破坏森林植被,造成大量山体裸露、滞水能力降低有着密切关系。这启示我们( )A、必须认清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B、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C、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 D、要能动地认识和改

31、造世界21、聪明的人在生活中既要学会选择、也要学会放弃,其实放弃也是一种艰难的选择。这句话表明(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 C、对立也是统一,对立和统一不是绝对的 D、回避矛盾有时也不失为一种聪明的做法22、2011 年 12 月 5 日,美国航天局宣布,科学家们利用“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在距地球约 600 光年的恒星系统中,发现了一颗迄今最可能存在液态水的宜居行星,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认识是实践的来源C、认识决定实践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23、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32、)A、普遍性 B、历史性 C、条件性 D、客观性24、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A、物质的固有形式和存在方式 B、物质的唯一特性C、所以有形的物体 D、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25、 “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 ”这句话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A、自然界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B、客观规律是可以被改造的C、规律是人的意志的产物 D、规律是由“法”决定的26、当实际情况发生很大变化的时侯,我们不要期望按照“地图”来修正“地形” ,而只能根据“地形”来修正“地图” 。这样做的哲学依据是(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物质决定意识 、

33、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促进作用 、意识活动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A、 B、 C、 D、27、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天园地方” 、 “扁球体”和“不规则扁球体”的漫长过程。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也许人类对地球形状还会形成新的认识。这说明( )A、真理是无条件的 B、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9C、人们无法正确认识地球形状 D、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28、 “存在即被感知” , “物是观念的集合” 。这属于( )A、唯物主义观点 B、辩证法观点 C、唯心主义观点 D、形而上学观点29、实践是人们( )A、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B、改造主观世界的物质性活动C、改造客观世界的意识性活动 D、改造主观世

34、界的意识性活动30、党中央八项规定指出:要改进调查研究,到基层调研要深入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解决困难、指导工作,向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这体现了( )A、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B、认识的发展是一种波浪式前进的过程C、深入群众实践就能获得正确的认识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31、2011 年,英国很多驾驶者在行车时因不顾路况实际,盲目听从卫星导航仪的“指令” ,使用卫星导航仪给出的不正确信息而导致车祸,造成一年逾 2 亿英镑的经济损失。这主要启示我们( )A、现代科学技术不可靠 B、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C、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要充分相信自己的直

35、觉32、朱熹说:“理生万物” 、 “理主动静” 。这一观点( )、属于唯物主义 、属于唯心主义 、将意识视为世界的本原 、将物质视为世界的本原A、 B、 C、 D、33、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 )A、条件性 B、具体性 C、客观性 D、正确性34、某地农民过去以为多施肥就能提高产量,存在盲目施肥现象。现在,他们根据耕地的肥力、地力、肥效和作物需肥情况精确设计配方,科学施肥,效果显著。这藴含的哲理是( )A、认识是实践的基础 B、规律是可以改变的 C、意识具有客观物质性 D、做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参考答案:1-10、CDAA

36、C、CCABB 11-20、DDBCD、CACBC 2130、BADBA、ABCAD31-34、CBCD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一、世界是普遍联系的1、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含义: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普遍性的表现:A、从宏观天体到微观粒子,从无机界到有机界,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B、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的。C、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2、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3、联系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的角度

37、,联系可分为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二、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1、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区别:A、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和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分是事物的局部和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B、地位、作用、功能不同:整体10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处于被支配的地位,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联系: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方法论:、应当树立全局观念

38、,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要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2、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方法论意义: A、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B、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C、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势。D、我们要用综合的思维方法来认识事物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一、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发展的普遍性:、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的。2、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二、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1、前途是光明

39、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的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新事物战胜旧事物的原因:a、新事物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b、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c、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强大,总要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方法论要求:A、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促使其成长、壮大。B、还要做好充

40、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勇敢地面对挫折与考验。2、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含义: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质变是指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本的、显著的变化。、量变和质变的关系:A、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B、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C、质变又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量变质变辩证关系的方法论意义:、要重视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在量变已经达到一定程度、只有改变事物原有的性质才能向前发展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第九课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一、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1、矛盾的含义:矛盾就是对立统一。2、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同一性: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矛盾双方相互依赖,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