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城市与城镇化 : 1、居民点 居民点序列:村庄 镇 城市 居民点分类:乡村型居民点 城镇型居民点 2、 古代的“城市”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一种交易的场所。有防御性墙垣的居民点并不都是城市,例如设防的村寨。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职能的居民点。 3、 城镇与城市的界定 城镇的三个本质特征:产业构成 人口数量 职能 城镇的定义:从事非农业活动人口为主体的居民点 城镇与乡村的区别:相对于村庄,城镇一般聚居更多的人口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和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政治、经济 和 文化中心 城镇一般拥有较高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村庄,相对于村 庄拥有更为完备的市政设
2、施和公共设施 4、 城镇划分的标准 按行政区划标准划分:直辖市 市(地级市、县级市) 镇(一般镇、建制镇) 5、 城市界定的四个标准 人口规模 人口密度 行政区划 职业构成 6、 古代城市的发展 ( 1)城市与防御的要求 (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 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城市的中心是政权统治的中心 宫殿、官府、衙门; 欧:城市的中心是神权统治的中心 教堂 ( 4) 经济的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 土地所有制:中国是地主所有制 ,城市是政治、经济中心 欧洲是封建领主制,政治中心在城堡,经济中心在城市 7、 近代城市的发展 ( 1)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 2
3、)工业化带来的城市布局变化 ( 3)城市与环境 ( 4)科学技术发展带来城市的聚集效益及高质量的城市生活 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生活质量的提高与环境的恶化;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城市的发展;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发展模式的区别;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对城 市的影响 9、城镇化: ( 1)定义:农业人口和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用地转变的现象及过程,具体包含三个方面:人口 职业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转变 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 ( 2)城镇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 3)城镇化进程的表现特征 城镇化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的过程。 城镇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城镇化水平高,不仅建立在第
4、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上,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 4)世界城镇化的历史过程 起步阶段 生产力水平尚低,城镇化的速度较缓慢,较长时间才能达到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 30%左右。 加速阶段 当城镇化超过 30%时,进入了快速提升阶段。由于经济实力明显增加,城镇化的速度加快,在不长的时期内,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就能达到 60%或以上。 稳定阶段 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已基本完成,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已基本上转化为城市人口。随着城市中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一部分工业人口又转向第三产业。 10、工业前城市与工业城市各自的特征: 工业前城市特点:城市发展缓慢,延续时间长 城市结构简单,规模较小 城市一般作为政治中
5、心而非经济中心 城市处于自然发展阶段,系统 规划过的城市较少 ,工业城市特点:城市的典型特征是其数量、规模、经济总量的快速积累 .城市逐渐成为人类社会的主要空间形态 .城市发展带来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 城市与乡村的关系在空间上比之前更加紧密 第二章: 城市规划思想发展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中外城市建设史) 2、西方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 3、现代城市规划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 1)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渊源 空想社会主义的乌托邦 托马斯莫尔 封建社会的小生产者 “太阳城”方案 康帕内拉 城市结构由 7 个同心圆组成,财产公有 “新协和村” 罗伯特欧文 “劳动交换银行”、“农业合作社” “法
6、郎吉” 傅立叶 生产者联合会,即人民公社 总结:这些空想社会主义的设想和理论学说,把城市当做一个社会经济的范畴,更努力为适应新的 生活而改变,这显然比那些把城市和建筑停留在造型艺术的观点要强得多。虽然其在当时的西方世界中没有产生实际的影响,但是其进步思想对后来的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 2)田园城市理论 思想内核 社会改革的主张 空间模式 城 乡交融、群体组合的“社会城市” 基于对城市与乡村优缺点的分析,对其进行城乡之间“有意义的组合”,提出了城乡一体的新社会结构形态取代城乡分离的旧社会形态,从空间形态上看,是一组城市群体的概念:当一个城市达到一定
7、的规模后应该停止增长,要安于成为更大体系中的一员,其过量的部分应当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来接纳。 田园城市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是为安排健康的生活和工业而设计的城镇,其规模要有可能满足各种社会生活,但不能太大,被乡村带所包围;全部土地归公众所有或托人为社区代管。 希波丹姆模式 营寨城 多自 发成长,很少规划,设防要求高 进行了改建,产生一大批优秀的广场建筑群 城市的改建扩建,如巴黎改建规划等 古希腊时期 罗马时期 中世纪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 绝对君权时期 - “田园城市”的历史贡献 1)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摆脱了传统规划主要用来显示统治者权威或张扬规划师个人审美情趣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宗旨,
8、这是城市规划思想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2)针对工业社会中城市出现的严峻、复杂的社会与环境问题,摆脱了就城市论城市的狭隘观念,从城乡结合的角度将其作为一个体系来解决 。 3)设想了一种先驱性的模式,一种比较完整的规划思想与实践体系,对现代城市规划思想及其实践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4)首开了在城市规划中进行社会研究的先河,以改良社会为城市规划的目标导向,将物质规划与社会规划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3)盖迪斯的综合规划思想 盖迪斯是一个综合性的规划思想家,他把生物学、社会学、教育学和城市规划学融为一体,创造了“城市学”的概念,并通过积极参与城市社会活动和广泛进行实践,来传播、普及他关于城市规
9、划的种种思想。 1)城市研究的综合观 不仅要注意研究物质环境,更要 重视研究城市社会学以及更为广义的城市学,因此,盖迪斯事实上是使西方城市科学由分散走向综合的奠基人。 盖迪斯所谓的“城市学”就是强调要用有机联系、时空统一的观点来理解城市,既要重视物质环境,更要重视文化传统与社会问题,要把城市的规划和发展落实到社会进步的目标上来,这是盖迪斯认识城市问题的理论思想精髓。 2)区域协同的综合观 盖迪斯是西方近代建立系统区域规划思想的第一人。 1915 年出版的进化中的城市:城市规划运动和文明之研究导论,其强调把自然地区视为规划的基本构架,首创了区域规划的综合研究,指出城市从来 就不是孤独、封闭的,而
10、是和外部环境相互依存的。盖迪斯还提出城镇集聚区的概念,比法国城市地理学家戈特曼提出大都市带早了 40 多年。 3)勤奋务实的实践观 “调查 分析 规划”的“标准”程序 4)深切的人文关怀观 盖迪斯极度重视人文要素与地域要素在城市规划中的基础作用;区域和城市规划的主要意义在于教育群众,调动群众建设自己家园的积极性。 ( 4)卫星城镇规划的理论和实践 恩温和帕克对霍华德田园城市中分散主义思想的发展。卫星城市是一个经济上、社会上、文化上具有现代城市性质的独立城市单位,但同时又是从属于某 个大城市(母城)的派生产物。 具体讲述见中外城市建设史。 问题: 对于维系与创造传统城市中人们向往的“领里关系”、
11、“社区氛围”,以尽快让人们产生认同感并消除隔膜,却是所有卫星城建设中难以解决的一个问题。 ( 5)邻里单位和小区规划 : 1)邻里单位 在较大的范围内统一规划居住区,使每一个“邻里单位”成为组成居住区的“细胞”。 在“邻里单位”内部设置小学,使幼儿上学不用穿越交通干道,并以小学来确定“邻里单位”的规模。 内部设置一些为居民服务的、日常使用的公共建筑及设施,使“邻里单位”内部和外 部的道路与外部道路分工,防止外部交通穿越。 在“邻里单位”内部安排不同阶层的居民居住,促进不同阶级之间的交流和矛盾的调解。 2)小区规划 “邻里单位”理论和思想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小区规划”理论。试图把小区作为一个居
12、住区构成的“细胞”,将其规模扩大,不限于以一个小学的规模来控制,也不仅是由一般的城市道路来划分,而趋向于由交通干道或其他天然或人工的界线(如铁路、河流等)为界。在这个范围内,把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绿地等予以综合解决,使小区内部的道路系统与四周的城市干道有明显的划分。 ( 6)有机疏散思想 : 1934 年伊利尔沙里宁在其著作城市 它的成长、衰败与未来中提出了有机疏散的思想。沙里宁认为,城市与自然界的所有生物一样,都是有机的集合体,因此城市建设所遵循的基本原则也应是与此相一致的,或者说,城市发展的原则是可以从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中推导出来的。 治理现代城市衰败、促进其发展的根本对策是要进行全面的改建
13、,改建的目标: 衰败地区中的各种活动,按照预定方案,转移到适合于这些活动的地方去 把腾出来的地区,按照预定方案进行整顿,该作其他最适宜的用途 保护一切老的和新的使用价值 他认为城 市是一个有机体,是和生命有机体内部秩序一致的,因此不能任其自然地凝成一大块,而要把城市的人口和工作岗位分散到可供合理发展的离开中心的地域上去。 “对日常活动进行功能性的集中”和“对这些集中点进行有机的分散”这两种方式是解决城市密集问题的两种最主要的方法。换个角度讲,有机疏散就是把传统大城市那种拥挤成一整块的形态在合适的区域范围分解成为若干个集中单元,并把这些单元组织成为“在活动上相互关联的有功能的集中点”,它们彼此之
14、间将用保护性的绿化地带隔离开来。 ( 7)勒柯布西耶机械理性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勒柯布 西耶的代表作明日城市( 1922)和光明城( 1933),集中反映了其理论与思想。 1)“明日城市”方案 “ 300 万人口的现代城市” 由内到外的布局:公共服务设施 24 栋 60 层高的摩天大楼,人口 40万,在围合区域内和外是 大片绿地 环形居住带,多层板式住宅,人口 60 万 花园住宅区,人口 200 万 构图特征:平面呈现出严格的几何特征,矩形的道路网与矩形对角线的道路网交织在一起,犹如机 器部件一样规整有序 核心思想:通过全面改造城市地区尤其是提高市中心区的密度来改善交通,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
15、和 阳光,以形成新的城市发展概念 2)“光明城”方案 城市必须是集中的,只有集中的城市才有生命力。 传统的城市由于规模的增长和中心拥挤程度的加剧,已出现功能性的老朽,但市中心地区对各 事物都具有最大的聚合作用,因此需要通过技术改造以完善它的集聚功能。 拥挤的问题可以通过提高密度来解决。 集中主义的城市并不是要求处处高度集聚发展,而主张应该通过用地分区来调整城市内部的密度 分布,使人流、车流合理地分布于整个城市。 高密度发展的城市,必然需要一个新型的、高效率的、立体化的城市交通系统来支撑。 3)代表案例 印度昌迪加尔成( 1951) 规划构思充分体现了形式理性主义的色彩:以象征人体的生物形态构成
16、城市总图的基本特征,主脑为行政中心,设在城市顶端山麓下;商业中心位于全城中央,象征城市心脏;博物馆、图书馆等是神经中枢,位于主脑附近的风景区;大学区位于城市西北侧,宛如右手;工业区位于东南侧宛如左手;水电等市政系统似血管神经一样分布全城;道路系统构成网架,象征人的骨骼;城市内各种建筑像肌肉贴附,在城市中心留出大量的绿化间隙空地,似人的肺部用于呼吸。 结论: 其庞大而理性的城市空间与宽敞的街道是为了展示 理性、庄严与构图的需要,而并不是为人们的现实生活准备的。是功能理性主义、形式理性主义城市规划的一个失败例子,是现代主义城市规划无视具体地点、具体环境、具体人文背景问题的集中体现。 巴西利亚 规划
17、人口 50 万,用地 150 平方公里,城市总平面模拟飞机的形象,象征着巴西是一个迅猛发展、高速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机头昂向东方,寓示朝气蓬勃,机头为三权广场,政府、议会等公共建筑的形式也有很强的寓意性;机身长 8 公里,是城市交通的主轴;两翼为沿着湖畔展开的长约 13 公里的弓形横轴,布局为商业、住宅区、使馆区;飞机尾 部是文化区和体育运动区,其末端是为首都服务的工业区、印刷出版区;城市主轴和两翼成十字交叉,象征巴西是天主教国家;城市中的交通完全是现代化、立体化的。 ( 8)理性主义规划理论及其批判 内容 : 1960至 1970 年代的西方城市规划操作的指导理论概括为:系统、理性、控制论。
18、1961 年再版的刘易斯凯博的城乡规划的原则与实践一书集中反映了城市规划中的理性程序,规划对象还是局限于物质方面,规划编制程序步步相扣,从现状调查、数据收集统计、方案提出与比较评价、方案选定、各工程系统规划的编制都在理论上达到了至善至美 的严密逻辑,在规划实践中这本书成为当时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操作指导手册,其思想方法代表了理性主义的标准理论。 缺陷: 过多局限于物质形态,对城市中的社会问题关心太少 对决策者的立场观点缺乏充分的认识 理性规划要求太多的数据以及过高的综合分析水平,都远远超出了一名规划师的领悟能力 对规划忙于细部处理,却忽略了最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 ( 9)城市设计研究 : 历史上的
19、城市设计通常被看作是纯粹的艺术灵感创作 20 世纪 60 年代,城市设计的贡献在于对城市设计进行了全面的理性分析,发现其中是有科学规律 可循的,这不仅大大加强了对城市空间景观形象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把城市空间景观创作过程理性化了 20 世纪 70 年代,这种城市设计逐渐受到冷落和批判,主要是由于城市设计忽视了为谁创造美这一规划师的根本立场问题 20 世纪 80 年代,城市设计被重新提起,城市设计有了新的目标:良好的都市生活、创造和保持城市肌理、再现城市的生命力 20 世纪 90 年代,城市设计被看作是解决城市问题的工具之一 ( 10) 城市规划的社会学批判、决策理论和新马克思主义 : 1)简
20、雅各布斯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对当前的城市规划理论进行 了批判,把城市中大面积绿地与犯罪率的上升联系到一起;把现代主义和柯布西耶推崇的现代城市的大尺度指责为对城市传统文化的多样性的破坏;批判大规模的城市更新是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让政客和房地产商获利,让建筑师得意,而平民百姓都是旧城改造的牺牲品;城市中心平民窟的改造将使迁入区成为未来的平民窟简雅各布斯让规划师从过去的如何做好规划转变为在做好规划的同时为谁做规划 2) 1960 1970 年代的规划界对社会学问题的关注超越了过去任何一个时代。达维多夫的规划中的倡导与多元主义以及规划选择理论两篇论文通过对规 划决策过程和文化模式的理论探讨,以及对规
21、划中通过过程机制保证不同社会集团的利益,尤其是弱势团体利益的探索,都在规划理论的发展史上留下了重要的一笔 3)罗尔斯 1972 年发表的公正理论在规划界第一次把规划公正的理论问题提到了论坛上。半年后,新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家大卫哈维的社会公正与城市一书,把这个时代的规划社会学理论推向高潮,成为以后的城市规划师的必读之书 ( 11) 全球城、全球化理论到全球城镇区域 1990 年代以后城市规划理论的探讨着眼于城市未来发展的新趋势,产生了一系列有影响力的著作。 1)大城市全球 化 最早的有影响的研究是约翰佛里德曼组织的世界大都市比较后发表的论文世界城的遐想,费恩斯坦世界经济的变化与城市重构,安东尼金全
22、球城等。到了 90 年代的后半期,关于大都市全球化理论的研究成果迅速增加,这些研究既与规划理论结合,也与政策和城市形象结合。 2)城市的信息化和网络化 比较有影响的文献有 1989 年卡斯泰尔斯的信息化的城市,以及 1994 年的世界技术报 3)对规划本身核心问题的研究 曼德鲍姆 1996 年的规划理论的探讨,格雷德和罗伯兹的城市设计:调停与反应。全球化进一步 以功能性分工强化不同层级都市区在全球网络中的作用,带来了全球范围全新的地域空间现象 全球城市区域 ( 12)从环境保护到永续发展的规划思想 1) 1970 年代西方社会的石油危机使得环境保护从一般社会呼吁逐步在规划界成为思想共识和一种操
23、作模式,西方诸国在城市规划领域增加了环境保护规划部分。 2) 1980 年代,环境保护规划思想又逐步发展成为永续发展的思想。 1972 年人类环境会议通过通过人类环境宣言; 1976 年人居大会首次提出“人居环境”的概念; 1978 年联合国第一次在国际大会上提出“永续发展(可持续 发展)”的概念;1981 年,布朗的建设一个永续发展的社会,首次对永续发展观念作了系统的阐述 ( 13)城市规划面临的城市发展趋势 城市全球化 区域一体化 信息网络化 全球城镇化 ( 14)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 1)当代城市规划思想方法的变革单项封闭 复合开放 最终理想状态、静态 过程导控、动态 刚性 弹性
24、指令性 引导性 2)思想方法的变革对工作的冲击和影响对工作方法的冲击和影响 分析的广泛性;论证的严谨性;成果的弹性 对工作中的传递方式的影响 规划技术设计论 证工作:横向复合 政府立法执行工作:指令性控制为主,引导性和指导性控制为辅 组织经营活动:配合性,横向为主 第三章: 城市规划体制 1、城乡规划体制 构成 :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行政系统 规划技术系统 规划运作系统 2、规划法规系统 规划法规系统是规划行政体系、规划技术系统和规划运作系统的法律固化总和。 城市规划的法规体系包括主干法及其从属法规、专项法和相关法。 3、 规划行政系统 规划行政系统是指从国家中央政府到地方城镇政府规划管理部门的
25、机构设置,以及各个层面上机构权责的界定。 4、 规划技术系 统 规划技术系统指各个层面的规划应完成的目标、任务和作用,以及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需的内容和方法,也包括各层面上规划编制的技术规范。 5、 规划运作系统 城乡规划运作系统是指规划实施操作机制的总和。 6、 城乡规划法相关知识 1)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主干法:中华人名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乡规划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城乡规划法是由全国人名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并由国家主席签署发布的城乡规划领域的基本法,在我国城乡规划法规体系中拥有最高的法律效益 3)城乡规划法的基本框架(共七章七十条) 总则 制定 实施 修改 监督检查 法律责任 附则
26、7、各级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的设置 我国的城乡规划行政体系由不同层次的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成: 国家 省、自治区、直辖市 城、镇 主管部门: 中华人名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作负责:城乡规划司 主管部门:省、自治区为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为市规划局;市、县为市、县规划局 工作负责:城乡规划处 主管部门:中华人名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工作负责:城乡规划司 8、我国法定城乡规划类型 层面 规划属性 法定规划类型 国家层面 战略性规划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 省(自治区)域层面 战略性规划 省域城镇体系规划 城市、城镇层面 战略性规划 城市总体规划 实施性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修建性详细
27、规划 乡村层面 战略性规划 乡规划 实时性规划 村庄规划 9、城乡现行城乡规划运作体制 ( 1)开发控制制度 我国城市规划运作实施“一书两证”制度,即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A、城市规划区 建设 项目选址意见书申请阶段 建设项目计划审批权限实行分级规划管理: 1 2 3 4 审批建设项目的部门 提出审查意见 核发选址意见书的部门 备案部门 县人民政府(地级市、县级市、直辖市、计划 单列市) 该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 政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 项目所在地的县、市人 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 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中央各部门、各公司(小
28、型和限额以下的 建设项目) 项目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 部门 国家(大中型、限额以上的建设项目) 项目所在地的县、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 主管部门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国务院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申请阶段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申请阶段 B、对于乡、村庄规划区 第四章: 城市规划的价值观 1、城乡规划的任务 城市规划是人类为了在城市的发展中维持公共生活的空间秩序而作的未来空间安排。 计划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 根据已有的国民经济计划和城市既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确定城市的性质和规模,落实国民经济计划项目,进行各项建设投资
29、的 综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的任务: 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 中国现阶段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 保护创造和修复人居环境,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达到城乡经济、文化和社会协调、稳定地永续、和谐发展。 2、永续发展的概念与思想形成 A、永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B、永续发展思想的形成: 1798 年英国经济学家马尔萨斯的人口学提出了人口增长应当与经济增长和环境资 源相协调的观点。 二次世界大战后, 1950 年代中期以来,人类在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大改善的同时,
30、给环境造成了大量破坏和污染。 1962 年,美国学者卡森发表著作寂静的春天,激发了社会大众对发展观的大讨论。 1972 年,美国学者沃德和杜博斯发表著作只有一个地球,罗马俱乐部发表增长的极限,联合国召开人类环境会议,通过了人类环境宣言和行为计划。 此后环境问题逐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1983 年,联合国成立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 1987 年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中正式阐述了“永续发展”的理念 ; 1992 年,联合国召开的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环境与发展宣言,标志着世界各国已经普遍接受了“永续发展”的观念。 C、永续发展的战略意义:永续发展逐渐突破了自然环境的范围,即生态的永续性,扩展到社会、
31、文化、经济领域的永续性。 3、“和谐城市”作为城市发展的理想目标: A、“和谐城市”哲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997 年北京国际会议老中青三代规划师签署 21 世纪城市规划师宣言,提出三个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以及历史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2003 年春,在世博会高层战略思考报告中, 第一次提出了“和谐城市”的理念。 2004 年 3 月,同济大学世博会规划方案把“和谐城市”作为核心思想,使上海 2010 世博会主题“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在规划上得以落实。 2008 年联合国人居署第四届“世界城市规划论坛”主题为“和谐城镇化”。 同年,联合国人居署出版和谐城市:世界城市状况报
32、告2008/2009正式以联合国文献题目的形式提出了“和谐城市”。 B、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 永续发展提出的初衷是为了应对危机,其核心诉求是人类的生存;而和谐发展则是在永续发展的基础上,创造更美好、更有 意义的人类生存方式。或者说,和谐城市以永续性为底线,但又不满足于人类生存的底线,而是追求更高境界的发展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不仅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条件能够得到满足,人类还可以在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得到更大的愉悦。因此,坚守永续城市的底线,追求和谐城市的高线,两者同样对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别构成了东西方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的贡献。 C、和谐城市的价值观 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 人与人的环境和谐 历史
33、与未来的发展和谐 D、和谐城市“柱锥模型” 在永续发展三角形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永续城市与和谐城市的高线与 地线关系,可以建构起和谐城市的“柱锥模型”。在永续发展的三角形模型中,社会、环境和经济构成了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角形的三条边代表了不同利益诉求直接的冲突,永续的状态就来源于冲突之间的平衡。这种平衡构成了和谐城市“柱锥模型”的基本面,也就是能够维持可持续状态。当各方面冲突最小化到一定程度,这样的城市就可以称之为“永续城市”。“永续城市” 构成了“和谐城市”的基本面,也就是社会、环境和经济各自发展,不相冲突。当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从不冲突上升到相互协同,实现了人与人的社会和谐、人与自然的环境和谐
34、,以及历史与未来 的发展和谐,这样的城市可以称之为“和谐城市”。 第五章: 生态与环境 : 1.城市生态系统 是城市居民与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类具有一定功能的网络结构,也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复合而成。 2、 城市生态系统的特点 是人类起主导作用的人工生态系统 是物质和能量的流通量大、运转快、高度开放的生态系统 是不完整的生态系统 开放性、人为性和不完整性决定了它的脆弱性 3、 城市环境 概念:是指影响城市人类活动的各种自然的或人工的 外部条件。 组成:由城市自然环境、城市人工环境、城市社会环境、城市经济环境和城市美
35、学环境等组成。 4、 城市环境效应 是指城市人类活动给自然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综合效果,包括污染效应、生物效应、地学效应、资源效应、美学效应等。 5、 城市环境容量 概念:是环境对于城市规模及人的活动提出的限度。即城市所在的地域环境,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在一定的经济水平和安全卫生条件下,在满足城市生产、生活等各种活动正常进行的前提下,通过城市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社会文化历史等的共同作用,对城市建设发 展规模及人们在城市中各项活动的状况提出的容许限度。 内容:城市人口容量、自然环境容量、城市用地容量以及城市工业容量、交通容量和建筑容量等。 分析:城市自然条件;城市现状条
36、件;经济技术条件;历史文化条件。 6、城市环境质量 指城市环境的总体或某些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是反应人类的具体要求而形成的对环境评定的一种概念。 7、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是对城市的一切可能引起环境发生变化的人类社会行为,包括政策、法令在内的一切活动,从保护环境的角度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定。从广义上来说 是对城市环境的结构、状态、质量、功能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对其与社会经济发展活动的协调性进行定性或定量的评估。 第六章 : 经济与产业 1、从经济角度看,城市区别于乡村的三个基本特点: 城市是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区。 城市以农村剩余为存在前提,以
37、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发展基础。 城市是专业化分工网络的市场交易中心。 2、 产业分类: 按统计上的分类: 第一产业:指以利用自然力为主,生产不必经过深度加工就可消费的产品或工业原料的部门。 第二产业:是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 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指不生产物质产品的行业,即服务业。 从要素角度的分类 根据劳动、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中密集的程度和不同的比例,可以将产业分成三大类,即劳动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 城市产业功能分类 根据产业在城市经济活动中所发挥的作用。可以
38、将各类城市经济活动大致分为三类,即主导产业、辅助产业与服务产业。 3、 工业化阶段的判断: 综合考察世界各国和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可以对一个国家或 地区的工业化发展阶段作如下判断: 当一产比重大于 10%时,表示尚停留在工业化的初始阶段。 当一产比重小于 10%,且二产比重高于三产比重时,表明已处于工业化的加速阶段。 当一产比重小于 5%,且二产比重与三产比重大致相当时,表明已处于工业化的成熟阶段。 当一产比重进一步下降,而三产比重超过二产比重并达到 70%以上时,表明已进入后工业化阶段。 4、 城市经济和产业发展模式: A、增长极模式 增长极概念最初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他认为,如果把发生
39、支配效应的经济空间力场,那么位于这个力场中的推进性单元就可以描述为增 长极。增长极是围绕推进性的主导工业部门而组织的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一组产业,它不仅能迅速增长,而且能通过乘数效应推动其它部门的增长。因此,增长并非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以不同强度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这些增长点或增长极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B、点轴开发模式 点轴开发模式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和马利士提出。点轴开发模式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来看,经济中心总是首先集中在少数条件较好的区位,成斑点状分布。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中心逐渐增加,点与点之间由于生 产要素交换需要交通
40、线路以及动力供应线、水源供应线等来相互连接,从而形成轴线。这种轴线首先是为区域增长极服务的,但轴线一经形成,对人口、产业也具有吸引力。人口、产业向轴线两侧集聚,会产生新的增长点。点轴贯通,就形成点轴系统。 C、梯度模式与反梯度模式 梯度是指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以及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过度的空间演变过程。根据梯度发展模式,一个落后地区要实现经济起飞,必须循阶梯而上,从发展初级产业、简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本土资源密集型产业起步,并尽快接过从高梯度地区外溢出的产业。 反梯度理论认为,在承认和 接受高新技术、资本和产业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梯度转移扩散的过程中,落后地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信息化条件
41、,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改变被动地辐射、被牵引发展的态势,改变三次产业逐次发展的顺序;可跨越某些中间发展阶段,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自身具有优势的高端产业,形成相对较高的产业分工梯度,成为新的“次极化”经济核。 D、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模式 进口替代战略是指用本国产品来替代进口品,或者说,通过限制工业制造成品的进口来促进本国工业化的战略。 5、 城市土地使用中的“资本”和“土地”的替代: 在任何一个现代的大 城市,从市中心向郊区延伸,均可观察得到建筑高度的变化,即市中心区的建筑高度远高于外围地区。其背后的事实是,越靠近市中心,土地价格越高,促使“资本”替代“土地”要素,即以建造高层建筑来集约使用土地
42、。 在“资本”和“土地”这两种要素替代的背后,隐藏着各个微观主体的竞争,即越接近城市中心便利区位,土地价格越不断趋高;每个微观主体在自身竞租能力的约束下,选择在城市中的位置。其基本空间特点,一是土地价格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而以递减的速率下降,二是作为微观主体的家庭和商业活动占据的土地面积随着与城市中心距离的增加 而趋向扩大。 6、萨森全球城市的七个假说 7、四种典型的产业集群 第七章: 人口与社会 1、城市人口 城市人口是指城区(镇区)的常住人口,即停留在该城市(镇)半年以上,使用各项城市设施的实际居住人口。 2、人口要素对于城市规划的影响 人口有三个维度的要素与城市规划关系特别密切:规模
43、、结构、空间分布。 3、城市规划中的主要社会目标 物质供给与社会需求的协调 社会群体内部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 保障社会底层群体的基本生活空间 改进空间环境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与经济、生态系统的统筹发展 规 划制定与实施中的民主决策 4、户籍人口 户籍人口是指在当地公安派出所登记户口的人口。 5、流动人口 流动人口一般是指离开了户籍所在地到其他地方居住一定期限,(一般有半年以下,半年以上,一年以上几种分法)的人口。 6、暂住人口 暂住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在该地区暂时居住一定期限的人口。 7、常住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半年以上的人口。 8、自然增长 自然增长是指人口再生产的变化量,即
44、出生人数与死亡人数的净差值 9、机械增长 机械增长是指由于人口迁移所形成的变化量。即一定时期内 ,迁入城市的人口与迁出城市的人口的净差值。 10、城市人口预测 综合增长率法 时间序列法 增长曲线法 劳动平衡法 职工带眷系数法 第八章 历史与文化 1、城市历史的研究内容 城市的起源于发展机制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社会问题 城市体系与城市文化特征 针对更新改造的城市历史遗产保护 2、基于城市历史的规划分析内容: 城市历史对城市规划的影响涉及方方面面,最直接的规划手段反应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和城市复兴的过程中,其基本方法包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和历史建筑 的保护利用等。其主
45、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对城市历史沿革的认识和分析 分析城市格局的演变 分析城市历史发展中的自然与社会条件 3、 城市文化结构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所涉及到的城市文化,也可以分为物质环境、制度环境和人文环境三种类型。人文环境处于城市文化中的支配地位,其余则为满足人文环境的功能目的而实施的手段和途径。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制约、并行不悖的,城市文化的最终使命是达到物质、制度、人文共同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4、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A、传统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城市的传统价值取向可体现在城市的形态与规模方面,城市形态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受到神人关系、君民关系的影响,也受到城市经济,特别是工商业结构的影
46、响。例如中国的儒释道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不同的城市文化也体现在不同的城市性质当中,反应在城市规划上则表现为城市性质与城市功能布局的差异。 B、历史变革期的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在城市文化历史变革期,城市文化思潮对城市规划往往具有较大的冲击力。如欧洲的中世纪、文艺复兴等。 C、当代城市文化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在当代城市规划实践中,城市文化通过塑造城市规划决策者(包括决策者、规划师及公众)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城市规划方案的编制,同时,通过制约城市规划决策制度的法理基础,直接干预规划方案的选择,包括城市总体格局、城市肌理、城市形象和建设效果等。两者共同作用来确定最终的城市规划方案。 5、 基于城市文化的规划设计方法 : 安排 空间布局 根据城市文化特征安排城市的空间布局。 选择 产业发展 根据城市文化选择城市产业发展。 指导 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