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1 页第 1 章 科学入门 读数材料1 科学并不神秘1.1 科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的学问。2 观察与实验2.1 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观察、实验和思考。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3.1 长度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1 米=10 分米=100 厘米=1000 毫米 1 千米=1000 米; 1 米=10 3 毫米=10 6 微米=10 9 纳米3.2 刻度尺使用前要观察其零刻度线、量程和最小刻度值(分度值) 。3.3刻度尺零刻度已磨损的,可设某一完好的刻线为“零”点,读数时要减去“零”点的数字。刻度尺量程小于被测长度时,可将被测长度进行分段测量。3.4 测量长度时:刻度尺的刻度应
2、平贴着被测物体。刻度尺不要歪斜。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一贴二正三垂直)3.5 当刻度尺不能贴近被测物体或不能沿着被测长度时,采用特殊测量方法,如化曲为直、化薄为厚等。3.6 体积的常用单位是立方米(m 3) ,液体体积的常用单位是升(L)和毫升(mL) 。1 米 3=1000 分米 3=1000000 厘米 3 ; 1 升=1 分米 3 ; 1 毫升=1 厘米 3 3.6 体积的测量:(1)长方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刻度尺(长度法) ,体积=长宽高。(2)液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容器法) 。(3)不规则固体的体积测量工具可用量筒(排水法)3.7 量筒的使用:测量前,量筒应放在水平桌面上
3、。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3.8 排水法测小石块体积的步骤:测出量筒中适量水的体积 V ;用细线拴住小石1块缓缓加入量筒水中,并完全浸没,测出水面的刻度值(即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 ; V V 即为石块的体积。2214 温度的测量4.1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4.2 温度的常用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4.3 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4.4 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0,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100。0 和 100之间分为 100 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 1 摄氏度。零度以下,应读作零下多少摄氏度。4.5 温度计的使用:(1)
4、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2)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3)一般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物体中拿出来读数;(4)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相平。第 2 页(5)测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接触容器底或容器壁;(6)要等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7)温度计不能用来搅拌。4.6 体温计量程为 3542,最小刻度为 0.1。体温计使用前应用力向下甩。5 质量的测量5.1 质量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物体所含物质越多,其质量就越大。5.2 物体的质量是由物体本身决定的。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温度和物体所处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5.3 物体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 。较小
5、的质量单位是克(g) 。1 千克=1000 克5.4 实验室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是天平。5.5 天平的使用:(1)调平:放水平台(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调节横梁上的平衡螺母,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中央刻度线,这时横梁平衡。 )(2)称量:左物右砝先大后小加减砝码移动游码使横梁恢复平衡读数:(左盘中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 )m 左 =m 右 +m 游码示数 要点:“调平过程用螺母,称量过程移游码”:平衡螺母的作用是在调平过程中使天平平衡,在调平后的称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调节方法是:若指针指在刻度
6、盘中央刻线偏左侧,则平衡螺母向右移;若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刻线偏右侧,则平衡螺母向左移。游码只在称量过程中调节,在之前的调平过程中游码应始终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游码的作用相当于向右盘中加极小的砝码。读数时,游码的示数以左边沿为准,要注意分度值。 注意: 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测量范围。不能用手去摸托盘或砝码,取放砝码时要用镊子。不可把潮湿的物品或化学药品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加减砝码时要轻拿轻放。测液体质量的方法是:测空烧杯的质量 m1。测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 m2。计算液体的质量 m=m2-m1 。测一滴水的质量可用积少成多取平均值的方法。6 时间的测量6.1 时间的单位是秒。1 天
7、=24 小时,1 小时=60 分钟,1 分钟=60 秒。6.2 实验室计时的工具常用停表,分电子停表和机械停表两种。6.3 机械停表的读数方法:先读小盘是多少分钟;小盘指针没过半格则大盘用 0-30 秒刻度读数,小盘指针过了半格则大盘用 30-60 秒刻度读数。7 科学探究7.1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是:提出问题建立猜测和假设制定计划获取事实与证据检测与评价合作与交流。第 3 页注意:提出的问题应与探究的目的相关,一般以问号结束;建立的假设可以不一定正确,但应该合理。第二章 观察生物1 生物与非生物1.1 植物和动物的最主要区别是获取营养的方式不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营养,动物通过摄取食物获得
8、营养。2 常见的动物2.1 动物根据体内有无脊椎骨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2.2 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 5 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2.3 无脊椎动物根据形态特征不同分为 8 类: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节肢动物、软体动物、棘皮动物。2.4(脊椎动物中)鱼类: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用鳍游泳,一般体表有鳞片,变温,卵生。(注意)娃娃鱼是两栖动物;鳄鱼是爬行动物;鲸是哺乳动物;鱿鱼是软体动物。它们都不是鱼类2.5 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生活在陆地或水中,有四肢,主要用肺呼吸。变温、卵生。青蛙、大鲵(娃娃鱼) 、蝾螈等都是两栖
9、动物。2.6 爬行动物的特征是:陆生,贴地爬行,用肺呼吸,体表覆盖鳞片或甲,变温、卵生。龟、蛇、鳖、鳄( 鱼)、蜥(蜴) 等都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最早真正适应陆地生活的脊椎动物。2.7 鸟类:前肢特化成翼,体表有羽毛,适合飞行。恒温、卵生。鹰、家鸽、鸵鸟、企鹅、鸡、鸭等都是鸟类, (注意)蝙蝠是哺乳类,不是鸟类。2.8 哺乳动物:全身被毛,恒温,胎生,哺乳。猴、熊猫、袋鼠、猪马牛等都是哺乳动第 4 页物。 (注意)蝙蝠是哺乳动物。鲸、白鳍豚也是哺乳动物。哺乳动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最广、功能最完善的动物。2.9(无脊椎动物)原生动物如草履虫、疟原虫等;腔肠动物如水螅、水母、珊瑚虫等;扁形动物如涡虫
10、 血吸虫等2.10 线形动物如蛔虫、蛲虫等。环节动物如蚯蚓、水蛭等。节肢动物如虾、蟹、蜘蛛、蜈蚣及各种昆虫。2.11 软体动物如蜗牛、田螺、河蚌、乌贼、鱿鱼等;棘皮动物如海星、海胆、海参等2.12 昆虫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身体分为头、胸、腹 3 部分,有 3 对足,一般有 2 对翅,有外骨骼。如蜜蜂、蚕蛾、螳螂、蜻蜓等益虫,苍蝇、蝗虫、蟑螂、蚊子等害虫。3 常见的植物3.1 植物可分为种子植物和无种子植物;种子植物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无种子植物包括蕨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 。3.2 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6 种器官;裸子植物有根、茎、叶、种子;蕨类植物有根、茎、
11、叶;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藻类植物无根、茎、叶等结构。3.3被子植物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有花和果实,种子有果皮包被。裸子植物种子裸露,无果实;常见的裸子植物有松、柏、杉、 (苏)铁、银杏。3.4 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用孢子繁殖;如蕨、胎生狗脊、桫椤。苔藓植物有茎、叶,无根,用孢子繁殖,生长在阴湿环境中。如葫芦藓、地钱。藻类植物结构最简单,无根、茎、叶,生活在水中。如海带、紫菜、衣藻、水绵。4 细胞4.1 显微镜使用一般包括安放、对光、放片、调焦、观察等过程。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4.2 显微镜对光时,光线太暗时应选择大光圈,并调节反光镜用凹面镜;视野太亮时,选
12、择小光圈,并调节反光镜用平面镜。第 5 页4.3 向后转粗准焦螺旋,物镜会快速上升,向后转细准焦螺旋,物镜会非常缓慢的上升。放片后,眼睛盯住物镜,向前转粗准焦螺旋,使物镜下降,至靠近载玻片,但不能碰到载玻片。观察时,左眼朝目镜内观察,右眼要睁开,慢慢向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镜筒慢慢上升,看到物像后再来回转动细准焦螺旋。4.4 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立的,用“b”字装片,看到的像是倒立的“b”字:( q )。若发现被观察物体的像在视野的左上方,则载玻片应该向左上方移动,若物像偏右,则载玻片应该向右方移动。4.5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4.6 动物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基本
13、结构。植物细胞除了具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以外,还常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4.7 树木能“顶天立地”这与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壁结构有关;植物的叶通常显绿色,这是因为叶的细胞内有叶绿体。4.8 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提出的,其内容是: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4.9 人体来自一个细胞受精卵,人体复杂的结构是受精卵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4.10 细胞分裂时,母细胞内会出现染色体,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最终会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细胞分裂的结果是使细胞数量增多;对于单细胞生物,细胞分裂会增加生物的个体数量。4.11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群。5 显微镜下的各种生物5.
14、1 衣藻和草履虫都是单细胞生物。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衣藻是植物,有细胞壁和叶绿体;草履虫是动物;无细胞壁和叶绿体。第 6 页5.3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壁,细菌无细胞核、无叶绿体。细菌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 细菌无细胞核,是原核生物。真菌、动物、植物都是真核生物。5.4 真菌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真菌无叶绿体。如酵母菌、霉菌、食用菌。5.5 细菌和真菌统称为微生物。5.7 植物的基本组织有 5 种:(保护、输导、营养、机械、分生)保护组织:有保护功能;如叶的表皮。 输导组织:能输送物质;如叶脉中有。营养组织:能制造和存储营养;如叶肉。 机械组织:起支撑
15、和保护作用;如叶脉、茎中有。分生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如芽的顶端、根尖部位。5.8 动物的基本组织有 4 种:(上皮、结缔、肌肉、神经)上皮组织:有保护功能(有些还有分泌、吸收功能);特点:上皮细胞排列紧密。分布在皮肤、内脏器官表面,体内腔管内表面。 结缔组织:有运输、支持等功能;特点: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分布如血液、软骨、肌腱。肌肉组织:由肌细胞构成;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分为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有接受刺激、产生并传导兴奋的作用。分布在脑、脊髓、神经中。5.9 皮肤分为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中有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等。皮下组织主
16、要是脂肪。如果皮肤擦伤并流血,说明已经伤到了真皮层; 如果用针扎皮肤感觉到痛,这是真皮中的神经组织的作用。6 生物体的层次结构第 7 页6.2 被子植物的 6 种器官:根、茎、叶是营养器官,花、果实、种子是生殖器官。(它们都是由保护组织、输导组织、营养组织、机械组织、分生组织等 5 种基本组织构成的。 )6.4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7 生物的适应性和多样性7.1 仙人掌的肉质茎和刺状叶,是对沙漠干旱环境的适应。 沙漠中的蝎子白天藏在深沙里,是对沙漠炎热环境的适应。 青蛙、避役的保护色,竹枝虫的拟态都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7.2 我国特有的珍惜动
17、物有(哺乳动物)大熊猫、 (鸟类)朱鹮、 (爬行动物)扬子鳄;珍稀植物有(被子植物)珙桐、 (裸子植物)银杏、银杉、水杉等。第三章人类的家园地球11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 、 (赤道略鼓)的球体。12 证明地球形状的现象和方法:(1)远去的帆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2)登高望远;(3)在地面上永远也走不到“天涯海角 ”;(4)月食时被蚀部分成弧形;(5)麦哲伦环球航行;(6)从卫星上拍摄的地球照片。13 地球的大小: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 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 千米;两极半径为6357 千米(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短 21 千米) ;赤道周长约为 4 万千米。14
18、地球内部的结构特点:具有圈层结构,从外向内结构层次分别是地壳、地幔、地核。岩石圈:地壳和地幔的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组成。软流层:位于上地幔,深度为 50-250 千米,由炽热的岩浆组成。21 地球仪:是按比例缩小了的地球模型。利用地球仪可以了解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情况,还能演示地球的运动。22 经线(经度)和纬线(纬度):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呈半圆状,长度都相等。几条重要的经线:(1)0 o经线(本初子午线) ,它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2)西经 20o和东经 160o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第 8 页(3)180 o经线,是国际日期变更线。
19、纬线:在南北两极中间,与两极等距,并且与经线垂直的线叫赤道。与赤道平行的线叫纬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都是圆,长度有长有短,赤道最长,往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几条重要的纬线:(1)0 o纬线(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2)南北回归线(23.5 o),是太阳直射的最南、最北界线,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3)南、北极圈(66.5 o),是有无极昼和极夜的分界线,是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经度和纬度:人们采取了给经线和纬线标定度数的方法,这就是经度和纬度。以 0o经线为界,0 o经线以东为东经(“E”愈向东,东经越大) ,以西为西经(“W”愈向西,西经越大) 。以赤道为界,赤道以北为北纬(“N ”
20、,愈向北,北纬越大) ,以南为南纬(“S” ,愈向南, 南纬越大)。高、中、低纬度的划分:23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问、图例和注记。(1)比例尺:表示实地距离在地图上的缩小程度。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大比例尺:大于或等于 1:100000,即 1 厘米表示 1 千米以下。小比例尺:小于或等于 1:1000000,即 1 厘米表示 10 千米以上。中间的称为中比例尺。在同样的图幅上: 比例尺越大,地图上所表示的实际距离范围(越小) ,但 1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精确度越高。 比例尺越小,则表示的范围(越大) , 2内容越(简单) ,精确度越低。大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小的比例尺地图。如
21、:世界地图,中国政区图。小范围的地区多选用较大的比例尺地图。如:平面图、军事图、旅游图。(2)地图上有三种定向方法:一般定向方法:无指向标的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指向标定向方法: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指示北方。经纬网定向方法: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向南北,纬线指向东西。其中经纬网定向方法最为精确,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首先要确定图上的经线是东经还是西经,纬线是南纬还是北纬。低纬度 中纬度 高纬度0303060 6090第 9 页(3)图上常用的图例有:公路、铁路、学校、河流、码头、国界等等。31 岩石的成因及常见岩石岩石种类 形成原因 特征 常见类型喷出岩 岩浆喷出地壳冷却
22、凝固而成 玄武岩岩浆岩侵入岩 岩浆侵入地壳冷却凝固而成明显矿物晶体颗粒、气孔或柱状结构 花岗岩沉积岩地表碎屑物一层层堆积、压实、固化而成有明显层状结构特征或化石。石灰岩、砂岩页岩、砾岩变质岩地壳运动产生的高温、高压条件下原来岩石的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新岩石片状的结构大理岩、板岩32 岩石的应用:建筑材料(大理石、花岗岩) ,工艺品材料(和田玉、青田石)等;岩石在形成过程中形成各种矿产资源(铁矿、铜矿) 。41 地壳变动的形式:表现为地壳的上升或下沉,有时很激烈、很迅速,有时很缓慢,难以察觉地壳变动的原因: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地壳变动的证据:悬崖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高
23、山上的海洋生物化石、海峡底部的古代森林遗迹和古河道的痕迹、意大利那不勒斯海岸的三根大理石柱的升降(说明发生了海陆变迁) 、火山和地震。地壳变动的形态:褶皱(地壳受内力挤压而发生的弯曲变化) ;断层(岩层受内力作用而断裂,断块位置发生错动) 。42(1)火山成因:地壳内部灼热的岩浆在压力作用下沿地壳裂口或地壳薄弱的地方喷出地表。(2)火山结构:一般由火山口、火山锥、岩浆通道组成(3)火山喷发物:气态(水蒸汽和二氧化硫 SO2) 、液态(熔岩流) 、固态(火山灰、火山尘、火山弹) 。(4)火山按活动特点分为:活火山、死火山、休眠火山。(5)分布:环太平洋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6)火山的利弊:危害
24、性(毁坏交通设施、埋没农田、引起火灾,甚至危及人类生命) ;好处(火山灰可为农田提供无机肥料,火山口富集大量矿产资源,成为旅游胜地)43(1)地震成因是:地壳岩石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发生断裂或错位而引起震动。第 10 页(2)地震结构包括:震源(岩石发生断裂错位引起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垂直投影处,一般受地震影响最大)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一般为 0-300 千米,且震源深度越浅造成的破坏越大) 、震中距(地表某地到震中的距离,震中距越小,受地震影响越大)(3)测量:震级(1-10 级,表示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1-12 度,表示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4)分布:环太平洋
25、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带(5)防震自救的措施:跑到空旷的地方,或躲到面积较小的房间里或桌子下等。51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因为暴雨或其他原因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52 泥石流形成的原因(1)自然原因:山区(特别是陡峭地形)有利于水流汇集,水流的流速较大,冲刷力强;山坡或沟谷表层堆积有大量的松散碎屑物(土、石块等) ,容易被水流冲刷;有暴雨或持续性的降水,形成了大量的流水。(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不合理地开挖和堆积,改变了地表形态和土层结构,破坏地表植被。53 泥石流的特点:突发性、历时短, ,破坏力大。经常与山体滑坡和崩塌相伴发生。54 危害: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水电站
26、等设施,摧毁矿山,掩埋良田,堵塞河流,毁坏房屋建筑。55 防御措施:(1)应急措施:泥石流发生时,应设法从房屋里跑到开阔地带,并迅速转移到高处,不要顺沟方向往上游或下游逃生,要向两边的山坡上面逃生。(2)防御措施:建立预测、预报及救灾体系;植树造林;修建工程设施阻挡、调整和疏导泥石流;对于遭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居民、企业和重要工程设施等及时搬迁和疏散。61 假说:用以获得的经验材料和已知的事实,运用科学思维方法,对未知自然界事物产生的原因及其运动规律做出推测性解释。假说需要在实践中检验。一个科学假说的形成,常会成为进一步科学研究的契机。在新证据不断发现的过程中,原有的假说不断被解释、支持或修正,并形成新的科学假说。62 大陆漂移说:魏格纳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的可拼合性和其他依据提出。63 海底扩张说 :解决了大陆由哈里赫斯和迪茨基提出,在大洋中部形成一个地壳裂缝(称洋中脊) ,那里热的地幔物质不断上涌出来,把洋壳上的较老的岩石向两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