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邓三自考复习资料整理笔记.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0885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邓三自考复习资料整理笔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毛邓三自考复习资料整理笔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毛邓三自考复习资料整理笔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毛邓三自考复习资料整理笔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毛邓三自考复习资料整理笔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提出 : 单选 1935 年召开的 遵义会议 ,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 单选 1938 年, 毛泽东 在 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所作的 论新阶段 政治报告中,首次提出了“ 马 克思主义中国化 ”命题。 单选 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确定把 毛泽东思想 作为我们党的一切工作的指针。 简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观必然性表现在哪里? ( 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

2、要求。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 多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含义,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 中国革命建设的实践 、 中 国历史 、 中国文化 结合起来。 简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的具体实际,创造 性地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解决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升华为理论,形 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的土壤之中,和中国民 族的特点相结合,用中国人民喜闻乐

3、见的民族形式表现出来。 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重要意义: 简答 简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重要意义。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是指引党和人民进行革 命、建设和改革伟大事业不断取 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全党和全国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使中华民族 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 ,不断地开 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道路和理论体系: 多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以及 科学发展 观

4、等 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 一、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马克思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毛泽 东思想。 简答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历史进程 : ( 1)中国共产党创建和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初步运用马克思主义探索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 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开始萌芽。 ( 2)土地革命战争期间,毛泽东同党 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的错误倾向作斗争,提出了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同时强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 结合起来,倡导调查研究,在群众斗争中创造新局面。这标志着毛泽

5、东思想的初步形 成。 ( 3)遵义会议后到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了中国革命的经验,全面阐 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精辟地论证了中国民主革命 的政策和策略,标志着毛泽东 思想已经形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1945 年党的七大上, 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得到多方面的展开而达到成 熟。 ( 4)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系统地阐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由新民主 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和政策,建议了社会主义制度;提出了进行马列主义同中国 实际“第二次结合“的任务,进行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这标 志着毛泽东思想

6、得到继 续发展。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简答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什么? 毛泽东思想是一内容十分丰富的科学体系,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是 贯穿于各个组成部分的活的灵魂。 ( 1)实事求是,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 实践相结合。它是毛泽东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 2)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 路线 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切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法,是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斗 争经验的高度概括和科学总结。 ( 3)独立自主,就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依靠本国

7、革命力量和人民群众的努力,走出一条 适合本国特点的革命与建设道路,把本国的革命与建设事业办好;同时积极争取外援, 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 总之,这三个方面形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特色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三、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简答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它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 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和科学指南,为今天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了 良好基础,永远是中国前进的旗帜。 ( 3)毛泽东思想是中

8、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不断奋进的强大精神动力,将长 期激励和指引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进。 第三节 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 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走向成熟,形成理论体系的是 1992 年邓小平南方谈话 。 单选 1997 年 9 月,党的十五大把 邓小平理论 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多选 1992 年,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了重要谈话,明确提出了关于“ 社会主义本质 “的思想 关于“ 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 ”的思想、关于“ 三个有利于 ”思想、关于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思想、关于先富帮后富、共同富裕的思想。 第四节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

9、发展: 多选 1998 底中共中央在全国县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中开展以“ 讲学习 、 讲政治 、 讲正气 ”为 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教育活动。 单选 1998 年 2 月 25 日,江泽民在广东考察工作时,第一次提出了“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 单选 党的十六大把“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写入党章。 简答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 1)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2)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 3)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论述 简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指导方针

10、。 ( 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 强大理论武器。 (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 一重大的理论成果,是面向 21 世纪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第 五节 科学发展观 单选 2003 年 10 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 干问题的决定 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 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的文件中第一次提出科学发展观。 简答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 ( 1)第一要义是发展; ( 2)核心是以人为本; ( 3)基本

11、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 (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简答 如何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 ( 1)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 2)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3)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 4)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简答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 1)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 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 2)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 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 ( 3)科学发展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一脉相承又 与时俱进的重大理论成果。 第二章

1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 单选 1941 年 5 月,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报告中,对 实事求是 的含义作了马克思主义 的界定。 单选 1945 年召开的党的七大上,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在全党得到确立。 多选 2002 年,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 , 解放思想 、 实事求 是 、 与时俱进 ,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单选 2004 年 1 月,胡锦涛在中央纪委第三次全体会议讲话中指出,必须 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 神 , 大兴求真务实之风 。 第二节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 多选 党的

13、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 一切从实际出发(前提和基础),理论联系实际(方法和途径) . 实事求是(核心和实质),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条件和目的)。 简答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 : ( 1)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 关系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前途和命运的根本问题。 ( 2)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制定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政治路线、组织 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的基础。 ( 3)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探索执政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 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强大的思想武器。 ( 4)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第三节 坚定

14、不移地贯彻实事求是思想路线 多选 “四个坚 定不移”( 1) 坚定不移地继续解放思想 ;( 2) 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 3) 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 、 促进社会和谐 ;( 4)坚定不移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 标。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义革命的理论与经验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多选 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其中 帝国主义 和 中华民族 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单选 1919 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 革命的伟大开端。 多选 中国共产党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是 统一战线(主要

15、阵线)、武装斗争(主要形式)和党的 建设(伟大工程) 。 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单选 分清敌友 是革命的首要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是 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 。 多选 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革命的主要动力是 工人阶级(基本的动力)、农民阶级(同盟军、 主力军)、城市小资产阶级(和农民都是工人阶级的基本依靠力量)和民族资产阶级 。 论述 试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 (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就是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工人阶级 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 (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也称三大经济

16、纲领,即: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就是民 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 化。 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具体化,是新民主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构成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基本轮廓。 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单选 毛泽东指出,中国是一个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 的大国,这个基本国情 成为红色政权存在和发展的最根本原因。 单选 1930 年 1 月,毛泽东写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著名书信,提出了

17、“ 以乡村为中心 ” 的思想。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的理论与经验 简答 党提出的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 本依据是什么? ( 1)是迅速发展国营经济,开展大规模经济建设,顺利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客观要求。 ( 2)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发展的必然结果。 ( 3)是土地改革后,发展农村经济政治的必然趋势。 ( 4)是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必要条件。 简答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以“一化三改”为核心内容的总路线。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这是总路线 的主体; 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

18、义改造,这是总路线的两翼。 多选 “四马分肥”是 国家税收 、 企业公积金 、 工人福利费 和 资本家红利 四个方面。 第四章 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理论成果 单选 1956 年 4 月的 论十大关系 是 毛泽东 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 ,为党的八 大的召开做了思想和理论上的准备。 单选 1957 年 2 月 ,毛泽东作了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 题 的讲话。 第二节 社会主义本质 一、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 单选 建国后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许多曲折和失误 ,原因很多 ,归要到底 ,就在于对” 什

19、么是社会主义 ,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这个问题没搞清楚。 单选 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关键在是在 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 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 多选 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 发展生产 ,第二是 共同致富 。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断的特点 多选 社会主义本质是: ( 1) 解放生 产力,发展生产力 ;(生产力方面的目标)( 2) 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生产关系方面的目标) 简答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 1)在本质和目标的层次上认识社会主义; ( 2)突出了生产力的基础地位; ( 3

20、)强调了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和最终目标; ( 4)在动态中描述社会主义的本质。 单选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就是 要实现共同富裕 第三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大力发展生产力。 单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 务是大力 发展生产力 。 简答 之所以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因为: (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思想,高度发达的生产力是实现共产主义的 物质基础。 ( 2)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二、发展才是硬道

21、理 论述 试述为什么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 1)中国发展得 越强大,世界和平越靠得住 ( 2)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 ( 3)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 ( 4)善于把握时机来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单选 邓小平谆谆告诫“抓住时机 ,发展自己 ,关键是 发展经济 。” 三、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单选 发展 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简答 为什么说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1)党的执政地位和党所承担的历史责任决定了党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 2)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 国的第一要务,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党的先进性的根本体现。 ( 3)用发展

22、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一条重要经验。 四、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单选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保持 党的先进性 的根本体现和根本要求。 简答 简述中国共产党如何做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 1)必须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在党的一切活动中体现生产力发 展的要求。 ( 2)必须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 3)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努力实现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 4)必须通过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单选 邓小平指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是 科学技术现

23、代化 。 简答 简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丰富内涵。 ( 1)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起第一位的变革作用。 ( 2)科学技术在生产力诸要素中起着第一位的作用。 ( 3)现代科学使用管理日趋现代化、科学化。 ( 4)高科技在知识经济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第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形成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 单选 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认清 中国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 。 单选 毛泽东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 60 年代初曾设想社会主义社会可能分为 不发达的社会主 义阶段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 。 单选 1982 年党的十二大正

24、式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 初级发展阶段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基本特征: 单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 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 的 特定阶段 。 多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 1)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 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2)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 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跨越这个阶段。 简答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区别。 ( 1)它们的经济基础不同,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 2)主要矛盾不同 ( 3)根本任务不同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简答 我国将

25、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 1)要用相当长的时间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实现许多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 业化、信息化、城填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建立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 2)要用相当长的时期来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 3)当前的时代特点和国际环境,也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需要经历更长的时期。 多选 我国必须经历一个很长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去实现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 国际化 ,建立 社会主义的物质技术基础 。 四、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论述 试述社会主义初级理论的重要意义。 ( 1)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基本的国情

26、,是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确定战略目 标和战略步骤的根本依据。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克服超越阶段的错误观念和政策,抵制抛弃社会主义基本 制度的错误主张的锐利武器。 ( 3)最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有助于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 正确认识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单选 我们讲一切从实际出发,最大的实际就是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形成 单选 1981 年,邓小平主持起草的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对我国社会主 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的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科学分析。 单选 我国社会主义

27、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 的矛盾。 单选 党的十三大在科学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 同时,正式提出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 本路线 。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主要内容 单选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是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单选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关键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 多选 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内容包括:( 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 坚持改革开 放 。( 3)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4) 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 多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 1

28、) 党的基本路线 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 科学发展的政治 保证。( 2)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 根本要求;( 3) 四项基本原则 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 4) 改革开放 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 多选 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因为客观存在规定 了我国走什么道路,实行怎么样的经济和政治制度,由什么样性质的政党来领导,以什么 作为指导思想。 论述 如何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 1)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 ( 2)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

29、则; ( 3)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 4)必须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局面。 简答 为什么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力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要集中 精力发展生产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决定了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只有不断地解 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社会生产的落后状况,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 需要。 ( 3)只有搞好经济建设,才能逐步建立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从而才能充分显出社会主义 的优越性,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单选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坚持把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同 四项基本原则,

30、改革开放 这两个基本 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单选 1997 年党的十五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基本路线,制定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 纲领。 简答 简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主要内容。 ( 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经济 ,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 展生产力。 ( 2)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政治 ,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 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3)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文化 ,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 育有理想、有道

31、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 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 4)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社会 ,就是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 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 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 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多选 坚持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就是坚持: ( 1)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2)方向和道路的统一。 ( 3)目的和过程的统一。( 4)不断发展和发展阶段的统一。 ( 5)革

32、命精神和科学态度的统一。 第六章 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第一节 改革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一、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单选 社会主义社会 基本矛盾 的理论是我们党提出改革开改的理论基础。 单选 社会主义的基本矛盾是指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 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 单选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推动社会主义不断前进 的根本动力。 简答 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的主要内容是: ( 1)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概念和内涵。 ( 2)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 3)阐明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性质。 ( 4)分析了

33、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特点。 ( 5)全面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简答 邓小平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提出的社 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理论,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 了理论基础。 主要内容 有: ( 1)指出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优越的主要标准。 ( 2)提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依然有解放生产力的问题。 ( 3)把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统一起来。 ( 4)指出了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是改革。 二、改革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单选 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和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是 改革 。 单选 改革开放 是 党在新的时代条

34、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被称作是中国的第二次革 命。 单选 我国改革的任务决定改革应是 全面的改革 。 简答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是一场新的伟大革命?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把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了 一个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二次革命即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制度得到 巩固和完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社会主义中国变成一个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的 社会主义中国。 ( 1)改革是为了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解放生产力。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 生产力,从这个意义上说,改革也可以叫做革命。 ( 2)改革是对原有体制进行的根本

35、性变革。 ( 3)改革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这场革命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革命。改革不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政治革命,也 决不是要改变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而是在党的领导下对原有的经济体制和其他体制 进行根本性变革,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三、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单选 “抓住机遇 ,深化改革 ,扩大开放 ,促进发展 ,保持稳定” ,是正确处理 改革、发展、稳定 三 者关系的重要方针。 简答 简述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1)发展是硬道理,是改革和稳定的目的。 ( 2)改革是发展的强大动力,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 ( 3)发展与改

36、革是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 ( 4)社会稳定是发展经济和顺利进行改革的必 不可少的条件,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 简答 简述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 1)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 ( 2)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 ( 3)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第二节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单选 对外开放 是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单选 邓小平在 1980 年,正式提出“ 对外开放 ”的表述。 多选 邓小平在阐明对外 开放的必要性时,提出的两个观点是:

37、( 1)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 。 ( 2)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 多选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从根本上说,是 生产社会化、国际化发展 的必然结果,也 是 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 的必然结果。 单选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 是我国外开放政策的基本点和主题。 二、坚持对外开放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统一 单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是毛泽东在 新民主主义革命 过程中提出来的。 论述 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针? ( 1)我国是 独立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的独立自主权,决不允许别 国干涉。 ( 2)我国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现代化建设不可能依靠别人,必

38、须立足于依 靠本国人民的力量。 ( 3)强调自力更生,可以调动全国人民的积极性,迫使我们奋发努力,振奋起整个国家奋 发图强的精神,把人民团结起来,就比较容易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 4)取得外援要付出代价,放弃自力更生,就会丧失独立自主的权利。 多选 实行 对外开 放 是有风险的,但我们有能力克服; 对外开放 会导致一部分资本主义的东西进 入,但不会导致资本主义。 多选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的关系是: ( 1)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 2)独立自立、自力更生地发展本国经济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和前提。 ( 3)对外开放可以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 ( 4)两者都是为

39、了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三、对外开放是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 多选 我国的外开放是采取 分步骤 、 有层次 、 由点到面 、 逐步推进 、 全面展开 的办法。 多选 我国经济特区的主要特点是: ( 1)经济发展以利用外资为主。 ( 2)着重发展外向型经济。 ( 3)对外商实行经济上的优惠政策。 ( 4)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 多选 邓小平有关我国的经济特区描述是: ( 1)是具有综合职能的经济特区。 ( 2)是技术、知识、管理和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 3)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 4)是对开放政策的窗口。 单 选 建立经济特区 是我国实行

40、对外开放中的一项具有远见卓识的伟大创举。 单选 经济特区之“特”在于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 单选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简答 简述我国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 ( 1)使这些地区的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建立起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 2)很好地发挥了四个“窗口”的作用。 ( 3)对内地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要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等。 ( 4) 经济特区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和探索,推动了在全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的进程。 四、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论述 试述当前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措施。 ( 1)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 ( 2)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提高对外贸易效益。 ( 3)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高素质人才。 ( 4)积极稳妥地实施“走出去”战略。 ( 5)切实维护国家安全。 单选 我国 对外贸易过程中要立足于 以质取胜 的战略。 第七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