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考研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0988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48 大小:1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体育考研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体育考研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体育考研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体育考研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体育考研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体育专业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习题 习题集 运动生理学教研室编写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生理学教研室 编者的话 运动生理学是体育学院本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即使使学生掌握运动生理学的基本理论。但目前尚没有配合我院教学的生理学习题集,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因此编写了 “运动生理学习题集 ”。 考虑到与本习题集的通用性,因此,编写的内容基本涵盖了运动生理学的教学内容,包括十七个章节。本书主要面向体育学院本科学生,也可作 为研究生的学习参考书。考虑到本书是学习辅导教材,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因此在本书中并未附参考答案。 因时间仓促,加之水平有限,疏漏之处再所难免,恳请使用者提出宝贵意

2、见,以便再版时进行修改。 参加教材编写的同志有:陈文鹤 陆耀飞 郭黎 目 录 绪论 1-3 第一章 肌肉收缩 4-9 第二章 血液 10-13 第三章 循环 14-17 第四章 呼吸 18-21 第五章 消化和吸收 22-24 第六章 体温 25-27 第七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28-31 第八章 感官 32-34 第九章 神经系统 35-38 第十章 内分泌 39-41 第十一章 高级神经活动 42-44 第十二章 运动技能的形成 45-46 第十三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47-50 第十四章 运动中身体机能状态的变化规律 51-54 第十五章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定 55-57 第十六章 儿

3、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训练 58-60 第十七章 主要运动项目的生理特点 61-62 绪论 一、名词解释 反应 兴奋性 神经调节 体液调节 反射 神经 -体液调节 基本生理特征 二、判断题 ( ) 1.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人体的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 ) 2. 运动训练导致人体形态、结构和机能诸方面的变化,是人体对运动训练的一种适应性变化。 ( ) 3. 生理学实验包括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其中人体实验又可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 ) 4. 人体机能的调节方式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而体液调节 的关键物质是激素,又称为第二信使。 ( )

4、 5. 生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生理学实验又可分为在体实验和离体实验。 ( ) 6. 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是反射,巴甫洛夫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两类,其中条件反射又可分为阴性条件反射和阳性条件反射。 ( ) 7. 从控制论的角度,在人体机能调节中,大部分为 “正反馈 ”调节,这种调节形式对于维持机体的 “内环境 ”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 ) 8.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主要联系在于非条件反射是条件反射形成的基础,因此条件反射属于高级神经活动。 ( ) 9. 只要有足够的刺激强度,组织就可以产生兴奋。 ( ) 10. 组织或细胞对刺激的反应主要取决于刺激的质和量,与细胞或组织的结构和当时的机

5、能状态无关。 ( ) 11. 活组织在刺激的作用下产生可扩布的电变化的活动过程,称为兴奋性,是一种基本生理特征。 ( ) 12. 兴奋指在刺激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动作电位的能力,是细胞的一种特性。 ( ) 13. 兴奋性是一切活细胞、组织或机体的基本特性,只不过有的兴奋性高,而有些兴奋性低。 ( ) 14. 可兴奋组织包括神经、肌肉和腺体,所以其余组织 不具备兴奋性,而只具备应激性。 ( ) 15. 新陈代谢包括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其中物质代谢的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转移。 ( ) 16. 适应性是机体的基本 生理特征,有利于机体避免环境伤害,因此,适应的结果一定对机体有利。 ( ) 17. 长期的运

6、动训练可引起人体机能的良好变化,这种适应与运动项目无关。 三、填空题 1. 运动生理学是研究 、 和 的科学。 2. 运动生理学以 为研究对象,研究人体对运动的 和 。 3. 生理学的研究水平一般包括三个层次,分别为 、 和 。 4. 人体生理学是实验科学,人体实验可分为 和 。 5. 人体基本生理特征包括 、 和 ,有时还将 包括在内。 6. 新陈代谢包括 作用和 作用,前者是指 ;后者是指 。 因而,新陈代谢过程中既有 代谢,又有 代谢。 7. 当环境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可发生相应的代谢和活动变化称为 ,可分为 和 两种形式。 8. 一切活组织或细胞对内外环境变化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 ;一切活

7、组织或细胞在刺激的作用下可产生可扩布的电活动变化过程称为 。习惯上被称为可兴奋组织(细胞)的包括 、 和 。 9. 机体在环境变化时改变自身活动和代谢,以应付环境变化对机体的伤害,这种特性称为 。 10. 可以引起反应的各种因素称为 。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具备的条件包括 、 和 。 11. 人体的机能调节主要包括 和 两个关系密切的调节系统;前者的特点包括 、 和 ,后者具有 、 和 的特点,可以看作是前者的延续和补充。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人体在一次练习、一次体育课或训练课所出现的暂时性功能变化称为( )。 A、应激 B、反应 C、适应 D、兴奋 2. 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

8、下,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称为( )。 A、反射 B、反应 C、适应 D、应答 3. 由效应器回输到整和中枢的信息,称为( )。 A、反馈信息 B、第一信号 C、第二信号 D、传入信号 4. 从控制论的角度出发,赛前状态所出现的各种机能变化,属于( )的表现。 A、条件反射 B、负反馈调节 C、正反馈调节 D、前馈调节 5. 以下不属于机体基本生理特征的是( )。 A、新陈代谢 B、应激性 C、生殖 D、适应性 E、反应性 6. 任何组织对刺激发生的最基本反应是( )。 A、兴奋 B、分泌 C、收缩 D、物质代谢变化 E、电变化 7. 以下属于局部调节的是( )。 A、毛细血管局

9、部血流的恒定 B、自分泌调节 C、旁分泌调节 D、前馈调节 8. 引起组织兴奋,刺激不必满足的条件是( )。 A、足够的强度 B、足够的作用时间 C、适宜的强度 /时间变化率 D、组织处于良性兴奋状态 9. 运动生理学主要研究( )。 A、运动训练引起的形态变化 B、运动训练引起的结构变化 C、运 动训练引起的生物化学的变化 D、运动训练引起的机能变化及其调节 10. 组织对内外环境的变化可以发生反应的特性称为( )。 A、兴奋 B、兴奋性 C、应激 D、应激性 11. 组织对刺激反应的表现形式为( )。 A、兴奋 B、抑制 C、兴奋或抑制 D、电变化 五、简答题 1. 简述机体的基本生理特征

10、。 2. 简述引起组织兴奋刺激必须具备的条件。 3. 简述人体机能的调节。 4. 运动生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运动生理学? 5. 举例说明反 馈控制对人体机能的调节。 第一章 肌肉收缩 一、名词解释 基强度 强直收缩 时值 等张收缩 静息膜电位 利用时 等长收缩 动作电位 终板电位 二、判断题 ( ) 1. 用基强度刺激组织时,能引起组织兴奋所必需的最短作用时间称为时值。 ( ) 2. 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是钠离子的平衡电位。 ( ) 3. 型肌纤维收缩速度慢,毛细血管密度低,肌红蛋白含量少,而 b 型肌纤维则相反。 ( ) 4. 肌肉收缩前初长度越长,收缩力量越大。 ( ) 5.

11、 在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脂肪和糖可无氧酵解生成 ATP。 ( ) 6. 肌肉接受一个短促的刺激,产生一次短促的收缩,称为单收缩。 ( ) 7. 肌肉收缩的程度与刺激的强度和刺激频率成正比。 ( ) 8. 优秀短跑运动员中 型肌纤维比例较高。 ( ) 9. 在一定范围内,要引起组织兴奋,刺激的作用时间越短,阈强度就越大。 ( ) 10. ATP 在肌肉中的储量是很少的,在剧烈的肌肉收缩时充其量仅能维持 6-8 秒的时间。 ( ) 11 .在正常机体中,肌肉的单收缩是极少见的。 ( ) 12. ATP 和 CP 是剧烈运动时肌肉收缩的直接能量来源。 ( ) 13. 缩短期和宽息期的总和是完成单收

12、缩所需的全部时间。 ( ) 14. 在一定范围内,肌肉收缩的前负荷越大,肌肉收缩力越强。 ( ) 15. 肌肉收缩时需要消耗能量,肌肉舒张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 ) 16. 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刺激强度越大,该组织的兴奋性越低。 ( ) 17. 后负荷愈大,肌肉中产生的张力也愈大,而缩短的速度愈小。 ( ) 18. 刺激作用无限长时,引起组织兴奋所需要的最小电流强度称时值。 ( ) 19. 适当增加神经细胞膜外的 KCl浓度,细胞接受刺激发生兴奋时,可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 ( ) 20. 肌肉在无负荷时,缩短速度最小,但张力最大。 ( ) 21. 理论上讲,肌电图是肌肉收缩时各个肌纤维收缩曲线的

13、总和。 ( ) 22. 一根肌纤维兴奋时的单个动作电位可分为潜伏期、缩短期和宽息期。 ( ) 23. 强度时间曲线表明,只要延长刺激作用时间,不论刺激强度大小,总能引起可兴奋组织兴奋。 ( ) 24. 不断增加对骨骼肌的刺激强度,最终一定会导致该肌肉发生强直收缩。 ( ) 25. 一块完整的骨骼肌收缩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将随刺激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 ) 26. 型肌纤维收缩慢,能持久,线粒体数量多,且线粒体体积大,氧化酶数量多且活性高。 ( ) 27. 不断增加刺激频率,在一定范围内,骨骼肌收缩曲线的幅度增大。 ( ) 28. 型肌纤维内线粒体体积大,数量多,肌肉收缩快但不能持久。 ( ) 2

14、9. 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肌肉收缩时的后负荷增大,肌肉收缩的速度和张力也增大。 ( ) 30. 终板电位、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感受器电位都具有全或 无的性质。 ( ) 31. 骨骼肌具有伸展性,骨骼肌的伸展程度与外力成正比。 ( ) 32. 接受刺激后可兴奋细胞膜电位减小到阈单位时即可爆发动作电位。 ( ) 33. 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冲动实质上就是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布。 ( ) 34. 适当增大神经细胞细胞外液 KHCO3 的浓度,可增大动作电位的幅度。 ( ) 35. 完整的骨骼肌随着给予的刺激强度增大,其单收缩程度也增大。 ( ) 36. 兴奋在细胞间的传递必需 ACh。 ( )

15、 37. 在一定范围内,即使刺激强度小于阈强 度,可兴奋细胞也可发生反应。 ( ) 38. 细胞膜既是细胞与环境的屏障,又是细胞接受刺激的门户。 ( ) 39. 易化扩散与简单扩散之间最大的区别在于易化扩散需要消耗能量。 ( ) 40. 如果适当改变细胞内外的离子浓度,就有可能改变可兴奋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幅度。 ( ) 41. 所谓阈刺激,一般是指能使膜电位变小到达阈电位的刺激强度。 ( ) 42. 神经细胞轴丘上的动作电位传导到末梢,必须依靠局部电流。 ( ) 43. 终板电位达到一定大小,便可在终板膜上爆发动作电位。 ( ) 44. 超常期是指神经细胞兴奋后的一段时期内兴奋性明显低

16、下的时期。 ( ) 45. 肌原纤维上相邻的两条 M线之间的区域,称为肌小节。 ( ) 46. 人体内所有组织接受有效刺激后都能产生兴奋过程。 ( ) 47. 正常人体内骨骼肌收缩绝大多数属于单收缩。 ( ) 48. 终板电位具有 “全或无 ”的特征,即运动神经纤维末梢释放 ACh的量大小与终板电位的大小无直接关系。 ( ) 49. 细胞膜是以易化扩散的方式转运氧和二氧化碳,以主动转运的方式转运葡萄糖。 ( ) 50. 可 兴奋细胞在静息状态下,膜上的钠 -钾泵并不工作。 ( ) 51. 只要刺激有足够的强度,可兴奋细胞就可产生兴奋。 ( ) 52. 兴奋从骨骼肌细胞表面传导到横管部位必须依靠

17、化学递质。 ( ) 53. 适当增加神经细胞外钠离子的浓度,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可增高。 ( ) 54. 人体内所有的活组织都具有兴奋性。 ( ) 55. 优秀的马拉松运动员肌纤维组成以 b 型纤维为主。 ( ) 56. 在正常情况下,兴奋性高的组织发生兴奋时动作电位的幅度也高。 ( ) 57. 细胞膜的流动性与膜 脂质成分有关,不饱和脂肪酸越少,流动性越大。 ( ) 58. 一定范围内,神经细胞的动作单位幅度随刺激强度增大而增大。 三、填空题 1. 在生理学中,衡量组织兴奋性的常用指标是 和 。 2. 肌肉的物理特性是指肌肉具有 、 和 。 3. 静息状态时,由于神经细胞膜内外离子浓度差以及

18、膜对离子的选择通透性,结果造成膜外带 电,膜内带 电,这是由于 顺着浓度差从 通透到 ,这种状态成为 状态。 4. 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 。 5. 耐力训练能引起骨骼肌的 型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而速度 -爆发力训练可引起 型肌纤维选择性肥大。 6. 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条件是 、 和 。 7. 兴奋收缩耦联是指 与 之间的联系,兴奋收缩耦联关键物质是 。 8. 骨骼肌细胞内粗肌丝上的蛋白质是 ,细肌丝上的蛋白质有 、 、 和 。 9. 肌肉收缩是指肌纤维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机械反应,这种机械反应有两种表现,一是 ;另一是 。 10. 肌肉收缩的直接能源是 ,其补充途径包括 、 和 。在运动时主

19、要以哪条途径补充,决定于 。 11. 静息电位实际就是 平衡电位 ;动作电位是 平衡电位。 12. 骨骼肌细胞兴奋时,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通过 传入肌细胞内部,它的去极化促使 中储存的 释放入肌浆,并且到达细肌丝的原宁蛋白,消除了 抑制影响,使 和 相结合,产生收缩。 13. 肌纤维中与收缩有关的蛋白质有多种,称为收缩蛋白的有 和 ;被称为骨骼肌收缩的调节蛋白的蛋白质是 和 。 14. 肌小节与肌小节之间以 为界,其两侧为 ,相邻的两个 H区两侧为 。 15. 神经细胞的静息膜电位大小约等于 的平衡电位,动作电位大小约等于 的平衡电位,这可以通过 公式 计算出来。 16. 细胞膜转运物质的形式有

20、 、 、 和 四种,其中 转运方式必须消耗能量。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阈刺激值要求较低意味着该组织的兴奋性( )。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2. 强度 -时间曲线是反映组织( )的曲线。 A、兴奋性 B、收缩性 C、延迟性 D、机械变化 3. 固定刺激时间,改变刺激强度,刚刚引起组织兴奋的强度叫( )。 A、时间强度 B、阈强度 C、阈上强度 D、阈下强度 4. 膜电位的特征是( ) A、内正外负 B、外正内负 C、内外相等 D、不确定 5. 运动终板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为(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乙酰胆碱 D、 -氨基丁酸 6. 兴奋

21、 -收缩耦联过程的连接因子是( )。 A、 Ca2+ B、 Na+ C、 K+ D、 Mg2+ 7. 如果刺激强度不变,肌肉收缩时所需要刺激时间越长,该肌肉兴奋性越( )。 A、高 B、低 C、不变 D、不确定 8. 肌肉等长收缩时该肌肉( )。 A、作功并消耗能量 B、不作功但消耗能 量 C、作功不消耗能量 D、不作功也不消耗能量 9. 肌肉收缩前适度拉长可增加( )。 A、初长度 B、伸展性 C、兴奋性 D、粘滞性 10. 超过肌肉最适初长度,肌肉的收缩能力将( )。 A、下降 B、不变 C、继续提高 D、不确定 11. 举重运动员爆发力强是因为快肌纤维比例高而且( )。 A、 Hb含量丰

22、富 B、放电频率高 C、耐力时间长 D、肌肉中毛细血管密度高 12. 慢肌纤维比例高的运动员适合于从事( )运动。 A、 100米跑 B、跳高 C、 10000米跑 D、长距离游泳 13. 肌肉是一种不完全弹性体这是由于( )所致。 A、伸展性 B、收缩性 C、粘滞性 D、弹性 14. 神经冲动的传导( )电流传导的衰减性。 A、具有 B、不具有 15. 有髓鞘纤维的神经冲动传导要( )无髓鞘纤维。 A、等于 B、慢于 C、快于 D、不确定 16. 终板电位是一种( )电位。 A、动作 B、去极化 C、兴奋性突触后 D、抑制性突触后 17. 在运动终板上乙酰胆碱的作用( )。 A、持续较长时间

23、 B、直到下一次冲动到来 C、很快被清除 D、一直持续 18. 终池 Ca2+在兴奋 -收缩耦联过程与( )相结合。 A、肌凝蛋白 B、肌纤蛋白 C、原宁蛋白 D、原肌凝蛋白 19. a 型肌纤维与 b 型肌纤维具有不同特征,反映在( )。 A、 ATP 酶活性高 B、收缩速度快 C、毛细血管丰富 D、 Mb 含量高 20. 肌电图所记录的是肌肉的( )。 A、兴奋过程 B、收缩过程 C、兴奋 -收缩过程 D、作功过程 21. 人体 O2、 CO2 和 NH3 进出细胞膜是通过( )。 A 、单纯扩散 B、易化扩散 C、主动转运 D、入胞作用 E、出胞作用 22. 葡萄糖进入红细胞是属于( )

24、。 A、主动转运 B、单纯扩散 C、易化扩散 D、入胞作用 E、吞噬 23. 神经纤维中相邻两个锋电位的时间间隔至少应大于其( )。 A、相对不应期 B、绝对不应期 C、超常期 D、低常期 E、绝对不应期 24. 人工地增加离体神经纤维浸浴液中的 K+浓度,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 )。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先增大后减小 E、 先减小后增大 25. 人工增加细胞浸浴液中 Na+浓度,则单根神经纤维动作电位幅度将( )。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E、先减小后增大 26. 神经 -肌肉接点处的化学递质是( ) A、肾上腺素 B、去甲肾上腺素 C、 -氨基丁酸 D、

25、乙酰胆碱 E、 5-羟色胺 27. 当神经冲动到达运动神经末梢时,可引起接头前膜的( ) A、 Na+通道关闭 B、 Ca2+通道开放 C、 K+通道开放 D、 Cl-通道开放 E、 Cl-通道关闭 28. 骨骼肌收缩和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是( )。 A、肌原纤维 B、肌小节 C、肌纤维 D、粗肌丝 E、细肌丝 29. 按照滑行理论,安静时阻碍肌纤蛋白同横桥结合的物质是( )。 A、肌凝蛋白 B、原肌凝蛋白 C、肌钙蛋白 I D、肌钙蛋白 T E、肌纤蛋白 30.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A、发生叠加或总和 B、不发生叠加或总和 C、幅值变大 D、幅值变小 E、频率变低 31. 细

26、胞膜组成中,分子数最多的是( )。 A、糖类 B、脂质 C、蛋白质 D、糖脂 E、胆固醇 32. 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称为( )。 A、极化 B、去极化 C、复极化 D、超极化 E、反极化 33. 与细胞膜流动性有关的因素是细胞膜中( )。 ( 1)脂质的熔点 ( 2)胆固醇的含量 ( 3)脂质脂肪酸的饱和度 ( 4)糖蛋白的含量 A、( 1),( 2),( 3) B、( 1),( 3) C、( 2),( 4) D、( 4) E、( 1),( 2),( 3),( 4) 34. 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与下列哪些功能有关( )。 ( 1)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功能 ( 2)细胞膜的受体功能 ( 3)细胞膜的免疫

27、功能 ( 4)细胞的变形或运动功能 A、( 1),( 2),( 3) B、( 1),( 3) C、( 2),( 4) D、( 4) E、( 1),( 2),( 3),( 4) 35. 关于易化扩散论述错误的是( )。 A、离子扩散需要特殊通道 B、属于主动转运一种形式 C、扩散时不需要能量 D、顺电 -化学梯度转运 E、具有启闭的闸门特性 36.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的标志是( )。 A、静息电位 B、局部电位 C、动 作电位 D、阈电位 E、正后电位 37. 下列属于协同转运的物质是( )。 A、钾离子 B、钙离子 C、钠离子 D、葡萄糖 E、磷脂 38. 在运动终板处( )。 ( 1)产生的终

28、板电位即是肌膜的动作电位 ( 2)终板膜本身不产生动作电位 ( 3)终板电位与局部电位无共同之处 ( 4)终板膜上的离子通道是化学依从式通道 A、( 1),( 2),( 3) B、( 1),( 3) C、( 2),( 4) D、( 4) E、( 1),( 2),( 3),( 4) 39. 肌丝滑行的基本过程不包括( )。 A、 Ca2+与肌钙蛋白结合 B、兴奋向肌纤维深部扩步 C、肌动蛋白的位点暴露 D、 ATP 酶被激活 E、横桥扭动 40. 单次刺激间隔时间略短于骨骼肌单收缩的收缩期,肌肉出现( )。 A、强直收缩 B、不完全强直收缩 C、单收缩 D、一连串单收缩 E、无反应 41. 动作

29、电位的特点是( )。 A、电位幅度高低与刺激强度有关 B、由 K+外流形成 C、有总合现象 D、由 Na+外流形成 E、具有全或无性质 42. 在强直收缩中,肌肉的动作电位( )。 A、发生叠加和总和 B、幅值变大 C、频率变小 D、不发生叠加和总和 E、时程增加 五、简答题 1. 简述肌纤维的收缩过程。 2. 对不同性质的训练,肌纤维会产生 “专门性 ”适应,这些适应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 简述神经肌肉接点的兴奋传递过程,(或兴奋由神经传递给肌肉的过程。) 4. 简述肌肉收缩的滑行学说理论。 5. 肌肉收缩能量供应的基本理论。 6. 简述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形成的原理。 第二章 血液 一

30、、名词解释 体液 内环境 内环境稳定 渗透压 碱储备 运动性贫血 血细胞比容( hct) 二、判断题 ( ) 1. 对维持血管内外水平衡,保持血管充盈有重要意义的是血浆胶体渗透压。 ( ) 2. 人体内含有大量液体,称为体液,约占体重的 60%-70%。 ( ) 3. 红细胞在高渗溶液中会发生皱缩现象。 ( ) 4. 与血浆渗透压很相似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如 0.9%葡萄糖溶液, 5%NaCl溶液。 ( ) 5. T 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实行体液 免疫。 ( ) 6. 生理学上认为,细胞内液是细胞生存的环境,因此细胞内液称为内环境。 ( ) 7. 人体内含有大量的液体,即人体内的水分和溶解于水中的

31、各种物质,统称为体液。 ( ) 8. 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红细胞内水分向外扩散,红细胞发生皱缩。 ( ) 9. 如果把红细胞置于 0.09% NaCl溶液中,其体积不会发生改变。 ( ) 10. 如果红细胞膜上只有 A凝集原,血清中就只有抗 B凝集素。 ( ) 11. 血浆属于细胞外液。 ( ) 12. 血浆胶体渗透压比晶体渗透压大。 ( ) 13. 人体失血 200ml后,血液的各种成分在二周内就可以完全恢复。 ( ) 14. 血液粘滞性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蛋白的含量,而与血细胞的数量无关。 ( ) 15. 血浆晶体渗透压对水份出入毛细血管起调节作用。 ( ) 16. 人体进行登山运动时血液

32、粘滞性会增大。 ( ) 17. 血液中的缓冲物质抗碱能力远远大于抗酸能力。 ( ) 18. 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 ( ) 19. 血细胞占全血中的 40%-50%。 ( ) 20. 血浆是指血液凝固后渗出的黄色澄清液。 ( ) 21. 体液总量的 2/3 存在于机体的内环境中。 () 22. 细胞内外物质交换基本上是根据细胞内外存在的渗透压差而进行的。 ( ) 23. 红细胞内重要的缓冲对为碳酸氢钠 /碳酸,二者之比为 20:1。 ( ) 24. 优秀无氧耐力运动员血液碱储备量可以比普通人高 10%。 ( ) 25. 如果红细胞膜上只有抗 A凝集素,血清中就只有 B凝集原。 ( ) 26.

33、血浆晶体渗透压比胶体渗透压大得多,因此在正常人体中,维持血量和水的平衡方面,晶体渗透压作用远比胶体渗透压重要。 ( ) 27. 每天正常人大约有 1/120 的红细胞总数被破坏。 ( ) 28. 人体内大约 2/3 的体液在细胞内,这部分体液成为组织细胞生存的环境,因而被称为机体的内环境。 ( ) 29. 红细胞膜上只有 A凝集原、血清中只有 B凝集素的血型是 A型。 ( ) 30. 将血液从血管中抽取后加入抗凝剂,然后离心,正常人液体部分与有形成分两部分的比例大约在 55:45。 ( ) 31. 在抗凝物质中,最重要的抗凝血酶是肝素。 ( ) 32. 无论外源性或内源性凝血过程,钙离子都是必

34、需的。 ( ) 33. 血液的粘滞性主要取决于其中所含有的红细胞数,因此当血流速度发生变化时,其粘滞性并不发生变化。 三、填空题 1. 血液有以下几方面机能 、 、 和 。 2. 渗透压的大小决定于 ,而与 无关。 3. 淋巴细胞分为 和 两类;前者主要执行 免疫,后者主要执行 免疫。 4. 正常成年人安静时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 ,正常成年人血小板数为 。 5. 正常成年人血量占体重的 %;人体体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 6. 血液中最重要的缓冲对是血浆中的 和 。 7. 正常成年男子血液 红细胞数为 ;正常成年女子血红蛋白数为 。 8. 血小板的主要机能是 和 。 9. 血浆中的缓冲对有 、 和

35、。 10. 正常成年女子血液红细胞数为 ;正常成年男子血红蛋白数为 。正常成人红细胞寿命平均为 。 11. 血浆渗透压由 和 两部分组成。 12. 白细胞的特性有 、 、 和 。 13. 红细胞膜上有 A、 B两种凝集原的血型为 型,血清中含有抗 A、抗 B两种凝集素的血型为 型。 14. 血液内的缓冲对都是由 和 成对组成的,重要的缓冲对是 ,正常情况下,二者之比 为 。所谓碱储备是指 。 15. 红细胞中的缓冲对有 、 、 和 。 16. 血液的比重在 之间,血浆的 pH值在 ,血液的粘滞性约为水的 倍,正常成人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 ,正常成年男性红细胞比容大约在 ,正常成人体液总量约占体重

36、的 。 17. 血液成分可分为两部分,一是液体部分,称为 ,另一部分为细胞部分,称为 ,它又可分为 、 、 。 四、选择题(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血液和淋巴液是属于( )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2. 正常成年男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 个 /mm3。 A、 380万 B、 460万 C、 500万 D、 600万 3. 正常女子红细胞平均值为( )个 /mm3。 A、 380万 B、 420万 C、 460万 D、 480万 4. ( )和( )属于等渗溶液。 A、 9%NaCl B、 0.9%NaCl C、 5%葡萄糖 D、 0.5%葡萄糖 5. 血浆渗透压主要是由( )组成的。 A

37、、晶体渗透压 B、胶体渗透压 6. 通常以每 100ml血浆中( )的含量来表示碱贮备量。 A、 NaH2PO4 B、 NaHCO3 C、 H2CO3 D、 KHCO3 7. 登山运动员血液粘滞性增大是因为( ),长跑引起体内血液粘滞性加大是因为( )。 A、血浆蛋白增多 B、血液浓缩 C、红细胞增多 D、白细胞增多 8. 人体体液占体重的( )。 A、 30-40% B、 40-50 % C、 50-60% D、 60-70% 9. 血浆占体重的( )。 A、 1% B、 3% C、 5% D、 8% 10. 每公斤体重的血量成人比幼儿( ),男子比女子( )。 A、多 B、少 C、相同 D

38、、不确定 11. 正常人血浆中 pH值约为( ),呈( )。 A、 7.15-7.25 B、 7.35-7.45 C、 7.55-7.65 D、弱酸性 E、弱碱性 12. 如果血液中出现大量网织红细胞,说明红细胞生成( )。 A、不足 B、亢进 C、平衡 D、不确定 13. 血细胞是在( )部位生成的。 A、肝脏 B、骨髓 C、肾脏 D、脾脏 14. 经过抗凝处理后的血液液体部分称为( )。 A、血清 B、血浆 C、血饼 D、红细胞 15.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 A、纤维蛋白原 B、 1-球蛋白 C、 2-球蛋白 D、 -球蛋白 E、白蛋白 16. 机体细胞内与组织液通常具有相同的(

39、 )。 A、钠离子浓度 B、总渗透压 C、胶体渗透压 D、氯离子浓度 E、钾离子浓度 17.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差时,将发生( )。 A、溶血 B、血栓形成 C、叠连加速 D、脆性增加 E、凝集 18. 成年人的造血组织是( )。 A、肝脏 B、脾脏 C、全部骨髓腔的骨髓 D、肝脏和骨髓 E、扁骨及长骨近端骨骺处骨髓 19. 下列 血细胞除( )外均发源于骨髓并在骨髓中成熟。 A、红细胞 B、血小板 C、单核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淋巴细胞 20. 红细胞比容是指红细胞( )。 A、与血浆容积之比 B、与血管容积之比 C、与白细胞容积之比 D、在血液中 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E、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21. 在下列白细胞中免疫细胞主要指( )。 A、单核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淋巴细胞 D、嗜酸粒细胞 E、嗜碱粒细胞 22. 血液凝固的主要步骤是( )。 A、凝血酶原形 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原形成 B、凝血酶原形成 凝血酶形成 纤维蛋白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复习参考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