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DOC

上传人:国*** 文档编号:1211167 上传时间:2018-12-2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北方第四纪黄土发育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空间分布 王秋兵 1 蒋卓东 1 孙仲秀 1(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部东北地区土壤与环境重点实验室,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沈阳 110866)摘 要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记录着土壤发育过程和成土环境变化信息,也是土壤类型划分的重要依据,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通常认为铁锰结核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低、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但在我国东北地区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发育于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中有铁锰结核的分布,对该地区土壤分类造成了很多问题。为了摸清我国北方温带地区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发育的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分布规律及形成原因,通

2、过实地调查,并收集整理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对中国北方 10 个省份的 345 个处于高平地(地下水位深) 、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剖面资料进行整理和统计分析。研究表明,有铁锰结核存在的土壤剖面分布具有明显规律,即主要分布在温带湿润地区(41.1949.01 N,120.82 133.37 E) ,该区域年均降水量在 370.6917.7 mm 之间,年均气温在 0.914.9之间,气候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量大、蒸发量小、冬季土壤结冻持续时间长、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久,且土壤“返浆现象” 明显。研究进一步表明,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形成与土壤冻融交替有关。关

3、键字 铁锰结核; 冻融交替; 第四纪黄土状物质; 温带地区; 空间分布中图分类号 S159.2 文献标识码 A 土壤铁锰结核是土壤中常见的一种新生体形态 1-2,是土壤形成过程的产物 3,在土壤环境的化学反应中扮演着十分关键的角色 4,是划分土壤类型的重要依据 5。铁锰结核对于 pH、Eh 和水分等周围环境变化的反映十分敏感,记录着区域土壤水分状况、土壤发育过程以及环境变化等多种重要信息 6-8。因此,研究土壤铁锰结核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铁锰结核是在土壤发育过程中土壤环境干湿交替的产物,铁锰氧化物在渍水条件下还原为 Fe2+和 Mn2+,随着土壤溶液迁移,又在土壤变干时氧化淀积,长期的干湿交替

4、下,形成铁锰结核并逐渐增大 9。一般认为,铁锰结核的形成与地形、母质等因素关系密切,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主要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浅的地区,土壤形成受地下水位的强烈影响,成土母质多为河流冲积物、湖积物、坡积物等,属于隐域土 10-12;而位于地下水位较深的高平地,不会有铁锰结核的存在,通常将这些土壤称为地带性土壤。然而,在我国东北地区土壤调查过程中发现,在位于高平地、地下水位较深的第四纪黄土状母质发育土壤中通常能够看到铁锰结核的分布 13-14,这与传统认识的土壤与景观关系相矛盾。目前,其形成机制尚不明确,有专家认为是现代成土条件下的产物,有专家认为是古土壤中存在的产物,这在该地区土壤分类过

5、程中造成了很多的困扰 15-16。在我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时使用的地理发生学分类体系,主要依据生物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等成土条件来划分土类,忽视了剖面的形态和发育,未能体现出铁锰结核对于分类的影响;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诊断层和诊断特性为基础,更加注重强调土壤本身性质,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存在符合诊断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771245、41371223)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2014FY110200A06)资助 通讯作者,E-mail:作者简介:王秋兵(1962-) ,男,主要从事土壤地理方面研究。 E-mail:2017 土壤全国土壤地理与遥感会议收稿日期: 年-月-日;收到修改稿日期:

6、 性中的氧化还原特征,影响土类及亚类的划分 17。对于土壤铁锰结核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于热带、亚热带地区铁锰结核的结构、元素组成和变化等方面 18-19,缺少对于温带地区铁锰结核的形成及空间分布规律的研究。为科学划分土壤类型,对温带地区具有铁锰结核土壤的空间分布规律和形成环境开展研究就显得十分必要。为了摸清我国温带地区地带性土壤中铁锰结核空间分布规律,本文以我国北方 10 省(市、区)为研究区域,选择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实地调查研究成果和收集整理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资料为研究材料,探讨存在铁锰结核土壤的空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土壤铁锰结核的形成机理奠定基

7、础,同时也为该地区土壤科学分类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位于我国北方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地理位置为 3453 N 和 97134 E 之间,行政范围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 10 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图 1) 。研究区经纬度跨度大,水热条件的空间分布差异非常显著,年平均气温为-416 ,年均降水量为 1001400 mm,由沿海向内陆逐渐形成了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的干湿区 20。研究区有大面积的第四纪黄土状物质沉积,土壤类型的地理空间变化也十分明显,由北向南分布着棕色针叶林土、暗棕壤、棕壤和褐土;自东向西分布着黑土、

8、黑钙土、棕钙土、灰钙土、灰漠土和棕漠土。1.2 样点的布置本文供试土壤共计 345 个剖面(如图 1 所示) 。样点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由实地调查而来(130 个剖面) ,二是来自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中国土种志 (215 个剖面) 。所有供试土壤选择母质为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地处稳定的高平地景观,包括阶地、台地、岗地的顶部,不受地下水影响。 图 1 采样点分布图Fig.1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mpling points1.3 土壤剖面调查实地调查样点均按照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野外土壤描述与采样规范(第一版) 进行野外景观和土壤形态描述;对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资料

9、中国土种志的土壤剖面,收集整理景观描述和土壤形态特征,保证母质类型一致,景观部位相近。对所有供试土壤,重点考察土壤是否存在铁锰结核,并记述铁锰结核在土壤剖面出现的初始深度。1.4 数据处理各土壤剖面的大气温度、降水量、地温等数据来自中国气象局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http:/),仔细筛选和剔除气象数据与区域气候特点差异较大的海拔极端的山上后的气象站数据后选择 783 个气象站点的 19812010 年的日值数据,包括各个气象站的经纬度、气温、地温以及降水量等数据。本文根据 Henry 等 21的方法定义地表土壤温度 0确定土壤冻结状态,并以此为标准计算土壤冻结天数和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

10、土壤冻结天数为 19812010 年每年从 7 月 1 日至次年 6 月 30 日的日平均地温低于 0的天数之和的累年平均值,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为 19812010 年每年 1 月 1 日至 6 月 30日地温穿越 0波动的天数之和的累年平均值。运用 ArcGIS 10.2 空间分析模块中的反距离权重(IDW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插值工具进行空间插值得到中国北方温带地区 10个省份的平均气温、降水量、土壤冻结天数和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的空间分布。2 结 果2.1 铁锰结核在地理空间的水平分布特征本研究供试土壤中有 74 个剖面存在铁锰结核,占供试土壤剖面的

11、21.5%,如图 2a 所示。研究发现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分布于研究区域的东部(41.1949.01 N,120.82133.37 E) ,集中于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在北京、山东等地也有少量分布,在其他地区的供试土壤中尚未发现有铁锰结核存在,呈现出“北多南少、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供试土壤中存在铁锰结核的 74 个采样点均分布在年均降水量 350 mm 以上的地区。年均降水量在 350400 mm、400500 mm、500600 mm、600700 mm、700800 mm 及 800 mm 以上的区域,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分别为 3个、12 个、36 个、9 个、1

12、2 个和 2 个,分别占供试剖面总数的4.1%、 16.2%、 48.6%、12.2% 、16.2%和 2.7%(图 2b) 。供试土壤存在铁锰结核的 74 个采样点均分布在年均气温 1以上地区。年均气温在 13、35、57、79、911及 11以上的区域,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分别为 9 个、29 个、24 个、6 个、4 个和 2 个,分别占供试剖面总数的 12.2%、39.2% 、32.4%、8.1%、 5.4%和 2.7%(图 2c) 。由此可见,供试土壤中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剖面主要分布于年均气温 19,年均降水量400800 mm 的中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地区,占研究区域内所有存在铁锰结核

13、剖面的 86.5%。图 2 土壤铁锰结核在地理空间的水平分布特征Fig.2 Distribution of sample points with Fe-Mn nodules我国北方温带地区有广泛的多年冻土和季节性冻土分布,供试土壤存在铁锰结核的 74个采样点剖面均分布在土壤冻结天数 100 d 以上的地区。土壤冻结天数在 100130 d、130160 d、160190 d、190220 d 及 220250 d 的区域,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分别为 2 个、的区域仅有 2 个、1 个、14 个、56 个和 1 个,分别占供试剖面总数的2.7%、 1.4%、 18.9%、75.6% 和 1.4%(

14、图 3a) 。供试土壤中存在铁锰结核的 74 个剖面均分布在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 50 d 以上的地区。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在 5060 d、6070 d、7080 d 及 8090 d 的区域,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分别为 15 个、49 个、8 个和 2 个,分别占供试剖面总数的 20.3%、66.2% 、10.8%和 2.7%(图 3b) 。由此可见,研究区域内铁锰结核的分布随土壤冻融交替天数及土壤冻结天数的变化产生了较大的差异性,即供试土壤中存在铁锰结核剖面集中分布于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为 5070 d,土壤冻结天数为160220 d 的区域,该区域主要位于辽宁省中部及东北部地区、吉林省和

15、黑龙江省南部地区,气候类型为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在该区域内位于高平地、黄土母质发育土壤中存在铁锰结核剖面共 63 个,占该区域所有供试土壤剖面的的 55.3%,占研究区内所有存在铁锰结核土壤剖面的 85.1%。图 3 研究区 30 年(19812010 )平均土壤冻结天数(a )和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b)空间分布Fig.3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mean number of soil freezing days (a) and mean number of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alternation of days in sp

16、ring (b) for 30 years from 1981 to 2010 in the study area.2.2 铁锰结核在土壤剖面中的垂直分布特征 本研究供试土壤中铁锰结核的出现初始深度在 015 cm、1530 cm、3045 cm、 4560 cm、6075 cm、 7590 cm 及 90105 cm 的剖面分别为 39 个、10 个、13 个、1 个、4 个和 3 个,分别占供试剖面总数的 52.7%、13.5%、17.6%、1.4%、5.4% 和4.1%(图 4)。图 4 土壤铁锰结核在土壤剖面中出现的初始深度及所占比例Fig.4 Soil depth of the de

17、but Fe-Mn nodules in the soil profiles and percentage they form3 讨 论3.1 铁锰结核形成环境铁锰结核作为成土过程中氧化还原作用的产物,以往的研究认为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所处地形部位较低,常常为低洼地、河间地、沟谷地、河流两岸、湖泊周围以及坡麓等地下水水位较浅的地区,其形成主要原因是地下水水位升降造成频繁的氧化还原交替。而实地调查发现在我国北方温带湿润地区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中有大量铁锰结核存在,这可能与该地区气候特点密切相关。该地区在秋季气温较低、降水丰富、潜在蒸散量较低,土壤含水量较高,为土壤铁锰结核的形成

18、提供了良好的水分条件。在深冬时节,土壤温度逐渐稳定在 0以下时,并且随着土温从地表向下逐渐的降低,冻层厚度和总含水率逐渐增加 22-23,同时土体下部的水分受到水汽压和温度梯度的影响向上迁移,土壤中液态水和气态水向冻结层的下界面运移、聚积、凝结,即“冻后聚墒”现象 24,形成了紧实的冻结层,因而该阶段土壤水分的蒸散量较低,土壤水分损耗较小。在翌年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期,由于受到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造成处于土壤表层温度穿越 0波动,从而引起水的相变,土壤表层出现昼融夜冻的冻融交替循环现象,该期间内土壤冻融交替主要在表层 015 cm 深度范围内,而深层土壤不会经历冻融交替,仍维持冻结状态 25;由

19、于我国北方温带湿润地区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土壤表层经历持续时间较长的冻融交替,有利于氧化还原反应交替进行,因而很多供试土壤剖面表层就有铁锰结核存在。在土壤融化期随着气温的回升,土体表层受太阳辐射作用增强,地表融化逐渐加深,同时土体下部受到地热作用的影响,冻层从上、下部逐渐向中间融化。由于冻土层具有明显的减渗作用 26,在土体没有化透之前,冻土层便成为减缓融化层水分下渗的滞水层,导致融化层与冻土层之间的界面处于饱和土壤水分状况,暂时的形成了渍水的还原环境,促进了铁锰氧化物的还原和移动 27。东北地区早春土壤表层普遍存在的“返浆现象”与此有关。随着冻结层逐渐融化,土体内滞水层消失

20、,土壤渗透性增强,上部土层因水分含量降低而转变为氧化环境,还原态的 Fe2+和 Mn2+被氧化而淀积下来。同时,随着温度的回升,土体内微生物活性和化学反应速率均逐渐增大 28,有利于铁锰氧化物的迁移、聚积以及铁锰结核的形成。可见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对我国北方温带湿润地区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铁锰结核的形成和分布具有强烈影响。在年均降水量小于 350 mm 的区域尚未发现有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在年均降水量小于 400 mm 的区域仅在两个剖面中发现铁锰结核存在。该区域主要位于内蒙古地区,主要气候类型是中温带干旱半干旱气候,气候干燥,降水量远小于蒸发量,并且干旱程度向西逐渐加剧 29

21、,所以位于高平地的土壤中水分含量常年处于较低水平,冬季土壤呈“干冻”状态,早春冻融交替时节土体内不能形成滞水层,上部土层很少处于渍水的还原状态,氧化还原交替次数较少,很难出现还原态的 Fe2+和 Mn2+迁移聚积 30-31,不利于铁锰结核的形成。在年均气温 11以上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南部地区、山西省南部地区、山东省、河南省北部等地的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发育土壤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剖面比例很小,这主要是由于受到纬度等因素影响,气候温暖(属暖温带) ,冬季土壤结冻时间短,冻层深度浅,春季气温较高且气候干燥,冻融交替时间短暂,冻土层很快消失,不利于滞水层的形成,因而不利于氧化还原交替和铁锰结核的形

22、成。在年均气温 1以下的地区也尚未发现有存在铁锰结核的剖面,这是由于该地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和黑龙江省北部的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山区,成土母质主要是基岩风化的残积物、坡积物,而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的土壤分布很少 32-33。3.2 铁锰结核形成时间土壤表层有大量铁锰结核的存在,说明该地区铁锰结核主要是在现代成土环境下形成的。本研究供试土壤剖面均处于气候较为湿润且不受地下水位影响的高平地,并且调查土壤深度在 1 m 左右,假设土壤形成环境为现代气候条件,且不考虑土壤侵蚀和堆积作用对土壤发育的影响。该地区铁锰结核初始出现的深度集中在 015 cm 深度范围内,这是由于表层土壤温度受气温影响较强

23、,在白天土壤解冻而下层土壤仍维持冻结状态,在解冻层和冻结层接触面因土壤水分饱和而形成还原环境,在夜晚温度降低表层土壤冻结转化为氧化环境,频繁的昼融夜冻造成的氧化还原交替为铁锰结核的形成创造了必要条件 34。另外,早春土壤解冻是从表层开始,随气温升高逐渐加深,直到冻土层完全化通,因此,上层土壤,特别是表层土壤每年经历的冻融交替时间较长,土壤获得氧化还原交替的频数较多,更有利于铁锰结核的形成;相反,下层土壤每年经历的冻融交替时间相对较短,土壤获得氧化还原交替的频数较少,不利于铁锰结核的形成。另外,表层土壤铁锰结核较多,可能与土壤侵蚀有关。表层土壤易受侵蚀的影响,特别是在起伏较大的地形部位,在土壤遭

24、受侵蚀过程中,细粒物质往往先被侵蚀迁移 35,颗粒相对较大的铁锰结核在土壤中残留并在土壤表层呈现出富集现象。也不排除一些地区的土壤铁锰结核是过去环境条件的产物(古土壤)。在一些深厚黄土剖面中发现大量土壤铁锰结核,这与黄土逐渐沉积加厚、沉积与成土作用同时进行的这一特点有关 36-37。新沉积的黄土处于地表,土壤经历着频繁的冻融交替变化,土体内氧化还原交替作用有利于铁锰结核的形成。随着黄土沉积厚度逐渐增大,土壤冻结层逐渐上移,当黄土沉积厚度超过当地冻层深度时,下层土壤便脱离冻融交替的影响,因而也不利于铁锰结核的形成。由于铁锰结核的形成过程是不可逆的,底层土壤原来已形成的铁锰结核(可视为古土壤)仍残

25、留在土体内,因而在深厚土壤剖面的不同层次均有数量不等的铁锰结核分布。3.3 铁锰结核地理分布土壤分布可以分为地带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 38。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主要受生物、气候等地带性因素制约而呈现带状分布的土壤,主要分布于高平地以及低山丘陵地区;非地带性土壤是指土壤形成过程中母质、地形、地下水等地方性性成土因素起主要作用的土壤 39。传统土壤学对于土壤铁锰结核形成环境及地理分布的研究多集中于非地带性土壤中 40-41,并认为其形成主要原因是地下水位升降引起的氧化还原电位频繁变化,主要出现在低平原、洼地、河流两岸、湖泊周围或山谷、缓坡坡麓等地区,与地形部位等地方性因子有关,而与气候等地带

26、性因素无关,因此把存在铁锰结核的土壤归类为非地带性土壤,并且通常把土壤是否具有铁锰结核作为标志特征来判定微域成土环境。然而本研究在我国温带地区位于高平地的地带性土壤中发现有大量铁锰结核的存在,并且呈现出地带性分布规律。由此可见,铁锰结核的形成不仅仅受微域地形条件的影响,也可以广泛分布在冷凉湿润的温带地区地下水位较深的高平地,同样具有地带性土壤分布特征。这一结果改变了人们对于土壤类型地理分布的传统认识,丰富了土壤地理学理论。4 结 论我国北方位于高平地、发育在第四纪黄土状物质土壤中铁锰结核具有明显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分布年均气温 19,年均降水量 400800 mm,春季土壤冻融交替天数5070

27、 d 的我国东北温带湿润地区,呈现出“东多西少、北多南少”的地理分布特点。该地区供试土壤中超过一半的存在铁锰结核剖面在土壤表层 015 cm 内有铁锰结核出现,这与我国北方温带湿润地区春季土壤表层冻融交替频繁且持续时间较长有密切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铁锰结核形成与分布受到该地区降水量丰富、冬季漫长且春季土壤冻融交替持续时间较长等气候环境因素的强烈影响。 参 考 文 献1 Timofeeva Y O, Karabtsov A A, Semal V A, et al. Ironmanganese nodules in udepts: The dependence of the accumul

28、ation of trace elements on nodule size.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14, 78(3): 7672Yu X L, Fu Y N, Brookes P C, Sheng Gao Lu. Insights into the formation process and environmental fingerprints of ironmanganese nodules in subtropical soils of China.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

29、nal, 2015, 79(4): 11013SzymaSki W, Skiba M. Distribution, morpholog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Fe-Mn nodules in albeluvisols of the carpathian foothills, poland. Pedosphere, 2013, 23(4): 445-4544Zhang G Y, He J Z, Liu F, et al. Iron-manganese nodules harbor lower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greater p

30、roportions of proteobacteria compared to bulk soils in four locations spanning from North to South China. Geomicrobiology Journal, 2014, 31(7): 562-5775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组,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课题研究协作组 . 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2001. Chinese Soil Taxonomy Research Group,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

31、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ooperative Research Group on Chinese Soil Taxonomy. Keys to Chinese Soil Taxonomy (In Chinese). 3rd ed. Hefei: Press of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20016Burns, Amp R G, Burns V M. Mechanism for nucleation and growth of manganese nodules. Nature, 1975, 25

32、5(5504): 130-1317Cornu S, Cattle J A, Samoulian A, et al. Impact of redox cycles on manganese, iron, cobalt, and lead in nodule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09, 73(4): 1231-12418White G N, Dixon J B. Iron and manganese distribution in nodules from a young texas vertisol. Soil Science

33、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96, 60(4): 1254-12629谭文峰 , 刘凡, 李学垣 . 武汉黄棕壤中铁锰结核的环带构造、元素富集特点与环境变化意义.第四纪研究, 2004, 24(2): 198-202Tan W F, Liu F, Li X Y . Characteristics of band structure in iron-manganese nodules from yellow-brown soil in Wuhan. Quaternary Sciences, 2004,24 (2): 198-20210Phillippe W R,

34、 Blevins R L, Barnhisel R I, et al. Distribution of concretions from selected soils of the inner bluegrass region of kentucky1.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1972, 36(1): 171-17311 Ettler, Vojtch, Ale Vank, Ben Mapani,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Fe-Mn concentric nodules from Luvisol irrig

35、ated by mine water in a semi-arid agricultural area. Geoderma, 2017, 299:32-4212章明奎. 浙江红壤中结核的矿物学研究.浙江农业学报, 2000, 12(3): 129-131Zhang M K. Mineralogy of some concretions in red soils from Zhejiang Province,China. Acta Agriculturae Zhejiangensis, 2000, 12(3): 129-13113刘东生, 安芷生, 袁宝印. 中国的黄土与风尘堆积.第四纪研究,

36、1985, 6(1): 113-125Liu T S, An Z S, Yuan B Y. Eolian process and dust mantle(loess) in China. Quaternary Sciences, 1985, 6(1): 113-12514王秋兵, 汪景宽, 胡宏祥,等. 辽宁省沈阳样区土系的划分.土壤通报, 2002, 33(4): 246-252Wang Q B, Wang J K, Hu H X, et al. Establishment of Soil Series in Shenyang Area, Liaoning Province.Chinese

37、Journal of Soil Science, 2002, 33(4): 246-25215 egvi B, Girardclos S, Zanoni G, et al. Origin and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 of Fe, Mn nodules in the Holocene perialpine sediments of Geneva Basin, western SwitzerlandJ. Applied Clay Science, 201816傅桦 ,丁瑞兴 . 北亚热带江淮地区白浆土铁锰结核的研究.生态环境学报, 1995(2): 10

38、2-106Fu H, Ding R X. Study on Fe-Mn nodule of Albic soil in Jiangsu region of subtropic zon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1995(2): 102-10617龚子同, 张甘霖, 陈志诚, 等. 土壤发生与系统分类.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Gong Z T,Zhang G L,Chen Z C, et al. Pedogenesis and Soil Taxonomy (In Chinese). Beijing: Science Press,200718 H

39、uang L, Hong J, Tan W, 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micromorphology and element distribution of ironmanganese cutans in typical soils of subtropical ChinaJ. Geoderma, 2008, 146(1):40-4719 Sipos P, Balzs R, Bozs G, et al. Changes in micro-fabric and re-distribution of Fe and Mn with nodule formation in

40、a floodplain soilJ. Journal of Soils & Sediments, 2016, 16(8):2105-211720郑景云, 卞娟娟, 葛全胜, 等.中国 1951-1980 年及 1981-2010 年的气候区划.地理研究, 2013, 32(6): 987-997Zheng J Y, Bian J J, Ge Q S, et al. The climate regionalization in China for 1951-1980 and 1981-2010. Geographical Research, 2013, 32(6): 987-99721Henr

41、y H A L. Climate change and soil freezing dynamics: Historical trends and projected changes. Climatic Change, 2008, 87 (3): 421-43422 Cheng Q, Sun Y, Jones S B, et al. In situ measured and simulated seasonal freezethaw cycle: A 2-year comparative study between layered and homogeneous field soil prof

42、iles. Journal of Hydrology, 2014, 519:1466-147323王晓巍. 北方季节性冻土的冻融规律分析及水文特性模拟.哈尔滨:东北农业大学 , 2010Wang X W. Study of soil freezing and thawing law and simulation of hydrologic properties in the northern seasonaly frozen soil area. Harbin:Northeast Agriculture University, 201024 Watanabe K, Osada Y. Simul

43、taneous measurement of unfrozen water content and hydraulic conductivity of partially frozen soil near 0 C. Cold Regions Science & Technology, 2017, 14225赵显波, 刘铁军, 许士国, 等. 季节冻土区黑土耕层土壤冻融过程及水分变化.冰川冻土, 2015, 37(1): 233-240Zhao X B, Liu T J, Xu S G, et al. Freezing-thawing process and soil moisture migr

44、ation within the black soil plow layer in seasonally frozen ground regions. 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 2015, 37(1): 233-24026Klock G O. Snowmelt temperature influence on infiltration and soil water retention. Journal of Soil & Water Conservation, 1972, 27(1)27 王康 , 张廷军. 中国 19562006 年地表土壤

45、冻结天数时空分布及其变化特征. 地球科学进展, 2013, 28(11): 1269-1275Wang K, Zhang T J. Spatial and temporal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s in the near-surface soil freezing days across China, 1956-2006. Advances in Earth Science, 2013, 28(11): 1269-1275 28Laudicina V A, Sun B, Dennis P G, et al. Responses to increases in t

46、emperature of heterotrophic micro-organisms in soils from the maritime antarctic. Polar Biology, 2015, 38(8): 1153-116029黄会平, 曹明明, 宋进喜, 等. 19572012 年中国参考作物蒸散量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自然资源学报, 2015, 30(2): 315-326Huang H P, Cao M M, Song J X, et al.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potential evapotranspiration an

47、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in China from 1957 to 2012.Journal of Natural Resources, 2015, 30(2): 315-32630 Dixon J B, Schulze D G, Dixon J B, et al. Soil mineralogy with environmental applications. 2002.31 Shih H J, Zeng Y H, Chen Z S. Hydroped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ferromanganiferous nodules in ri

48、ce-growing plinthitic ultisols under different moisture regimes. Soil Science Society of America Journal, 2010, 74(3):880-891.32黑龙江省土地管理局,黑龙江土壤普查办公室编. 黑龙江土壤.北京:农业出版社 , 1992Heilongjiang Land Management Bureau, Soil Survey Office of Heilongjiang.eds.Soils in Heilongjiang (In Chinese) Beijing: Agriculture Press,199233刘东生. 中国的黄土堆积 :中国黄土分布图说明书 .北京:科学出版社, 1965Liu T S. Loess accumulation in China.Beijing: Science Press, 196534Ymne Fouli, Barbara J. CadeMenun, Herb W. Cutforth. Freezethaw cycles and soil water content effects on infiltration rate of three Saskatchewan 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资料库 > 人力资源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