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与创新策略刘贵华,张 伟(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北京;四川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成都 )生态课堂在学界已探讨多年,多集中在内涵、理念、特征、原则等层面,而对实践缺乏有效探讨。生态课堂是 “为实现师生持续发展,在生态理念指导下建立的整体关联、动态平衡的课堂形态” 。 教育研究年第期刊发的从标签式趋同到内涵式多样生态课堂研究的回顾与前瞻一文,笔者对生态课堂的教学目标、策略、评价等提出了方向性建议。本文尝试对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和创新策略进行探讨,旨在为深入推进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提供新的课堂实践形态。一、生态课堂实践的价值取向生态课堂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是建构优质课堂生命体
2、。优质课堂生命体,是指以促进师生和谐发展为根本任务,以聚焦敏感因子为突破口优化课堂要素关系,在活化知识中推进知识、能量、信息等在课堂上充分流动,以此形成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有机体。这一价值取向主要包含四方面内容。一是珍惜和尊重课堂中的每一个生命。在课堂实践中关注和珍惜每一位学生的生命独特性,尊重他们在课堂上的独特体验与发展样态,促进他们和谐发展与最优发展,在培育具有发展活力的个体生命中建构优质课堂生命体。二是树立和发展团队共生意识与能力。引导学生将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置于团队发展的多样性之中,既让他们在课堂这一生态系统中获得最好发展,也为形成良好的课堂生态贡献自己的力量。三是在聚焦敏感因子中优化课堂
3、要素关系,形成以敏感因子为依托的课堂有机体。生态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过程,是不断调整和优化课堂要素、形成最优化的教学结构的过程。生态理论认为,在影响生态发展的多个要素中,有些要素至为关键,十分活跃,对生态发展水平与速度具有决定性作用,改变这些要素,就能很快改变整个生态。这样的要素被称为生态发展的敏感因子。构建优质课堂生命体,首先要分析影响课堂生命活力的多个要素,然后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寻找和确定敏感因子,按照促进敏感因子正向发展与最优发展的原则,把这些要素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四是活化知识,在师生和生生间盘活与周转静态知识,促进课堂上的能量和信息流动。二、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是由确
4、立教学目标、聚焦敏感因子、优化教学结构、促进过程共生与强化反馈调节等五大环节构成 (见图) 。“确立教学目标”主要解决课堂实践与创新策略向何处去,建设怎样的课堂生命体等问题;“聚焦敏感因子”和 “优化教学结构”主要解决怎样建构优质课堂生命体的问题; “促进过程共生” “强化反馈调节”主要解决过程质量与课题发展品质的问题。五个环节循环发展,共同构成了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一)如何确立教学目标确立教学目标是课堂实践的起点,决定着后四个环节的方向和品质。分析教学生态位,明确本节课的地位与价值分析教学生态位,是把某一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纳入生命、学科、课堂等系统中,对其发展价值、方向、内容、程度等进行定
5、位的过程。准确把握教学生态位要从四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这一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前后联系,确定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在学科体系中的发展节点与价值;二是研读课程标准,分析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与课程标准的联系,确定这一内容在课程标准中的地位与价值;三是分析学生掌握这一内容的基础、障碍及其对生命发展的价值,明确这一内容在学生知识结构、能力发展、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的地位与价值;四是分析学生学习这一内容时需要适应和改造的环境是什么,需要传承和发展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分别是什么,要打破哪些认知平衡等。抓住关键点,确定教学目标在明确了本节课的地位与价值后,要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一是整合与分解。首先是整
6、合本节课的地位、价值与具体教学内容,确定本节课的发展方向与程度,然后将其分解为子目标。二是难点聚焦。分析本节课学生学习时可能遇到的主要障碍,把主要障碍作为本节课的敏感因子,将其确定为教学重难点。三是要素分析。分析本节课目标达成的影响要素,如学情、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等,判断目标的可行性。四是优化结构。分析子目标之间的关系,判断目标的整体性、选择性与可检测性。五是反馈调节。根据目标的价值性、可行性、整体性、可选择性与可检测性,判断目标优劣并进行调整。确定教学目标的实践步骤见图。图 确立教学目标的实践框架形成目标层级,在差异化目标的建构中促进多样化发展优质课堂生命体要求珍视每一位学生的独特性与生命发
7、展的多样性,这就需要建构 “基础选择”的目标模式。在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后,要根据基础、发展、特色三个层级将教学目标分类,构建由基础性目标、发展性目标与特色性目标组成的层级性目标体系。基础性目标是全班同学都应达到的最低要求,是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发展性目标是对基础性要求的进一步拓宽、提升与深化,是对基础条件较好、学有潜力的学生的要求;特色性目标是对发展性目标的进一步提升,是围绕本节课进行的专题性探究,是对兴趣浓厚,并希望在这方面继续 “深造”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在这三个层级的目标中,基础性目标全班同学必选,发展性目标和特色性目标由学生自主选择。(二)如何寻找有效达成目标的敏感因子确定教学
8、目标后,需要聚焦敏感因子,选择最优路径实现期望达到的目标。筛选关键要素,聚焦敏感因子首先分析影响本节课目标达成的最大障碍点,然后分析有益于突破障碍的各种要素,把这些要素罗列出来,根据作用力大小对其排序。作用力最大的就是本节课的敏感因子。敏感因子既可是关键性的学习内容,也可是学生已有的知识、体验、思维能力、学习方法、情境或技术手段等。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在哪里,敏感因子就在哪里。如果学习内容太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其敏感因子就可以确定为 “优化情境” ,在高质量的情境中引导学生步步深入,从具象到抽象;如果本节课的最大障碍是思考难以深入,其敏感因子则可确定为 “优化问题框架” ,将由浅入深的问题作为思
9、维发展的支架,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如果本节课需要强化学生体验,高质量的学习活动则成了敏感因子,活动什么、怎么活动、怎么评价活动则成为本节课关注的焦点。依托敏感因子,确定教学的优化路径确立敏感因子后,要结合教学目标的达成要求,形成以敏感因子为依托的最佳实践路径。由于不同课堂或课型的敏感因子各有差异,课堂要素及其组合方式就会随之变化。如果是引导学生适应新环境的课堂,其敏感因子是改善主体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内容与方式等要素的组合,要围绕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变化这一路径展开。如果是探究类课堂,其敏感因子是遗传与变异的关系,知识的传承、运用、创造与发展是其关键要素,这些要素的选择与组合要围绕 “变异逐步大
10、于遗传”这一路径展开。如果是学习新知识的课堂,其敏感因子则是处理平衡与失衡的关系,已有认知平衡融入新知识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新的认知平衡,构成了课堂实践的基本路径。如果是成果展示类课堂,其敏感因子则是竞争与共生的关系,成果优劣、成果独特性、展示过程、反思评价是其基本要素,在选择课堂实践路径时,既要看成果优劣,促进其竞争,也要引导学生比较展示过程的高下,明确改进方向,还要发现不同成果的不同闪光点与独特价值,肯定每位学生的进步,促进竞争与共生的协调发展。(三)如何设计和优化教学结构要素分析,绘制关键要素结构图要素分析,是指敏感因子确定后,找出影响敏感因子发展质量的各个要素,分析这些要素与敏感因子的关系
11、,及其对敏感因子的作用。这一环节主要有四项任务:一是找出影响敏感因子发展质量的所有要素;二是根据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将这些要素排序;三是筛选出对本节课影响最大的几个关键要素;四是确定这些关键要素的先后次序与课堂安排的详略,据此绘制关键要素结构图。如本节课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活动方案, “高质量的活动设计”则是本节课的敏感因子,分析影响活动设计质量的要素时要考虑:谁来参与设计、设计什么、怎么设计、如何评价设计、设计的成果是什么等。从详略程度看, “如何评价设计”应居首位,因为它规定了设计的方向,为学生的自我评价与修正树立了标杆;其次是 “怎么设计” ,因为这一要素是学生的难点,也是学生能力发展
12、的关键;第三是 “设计什么” ,学生既要从中把握活动设计的主要内容,也要聚焦本节课的设计任务;第四是 “活动成果” ,它是前三个要素的结果;“谁来设计”可放在末位,因为 “帮助学生学会设计活动方案” ,其主体必然是学生。从操作顺序看,必须首先明确 “谁来设计” ,其次是让学生明确设计的评价标准,接下来是 “设计什么” “怎么设计” “设计成果”等。细化教学内容与形式,编制教学结构图绘制要素结构图后,要细化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活动,形成课堂教学结构简图 (见图) 。教学结构简图是对要素结构图的深化与细化。如“谁来设计” ,可细化为 “学生设计,教师引导” 。 “如何评价设计” ,可采用 “讨论标准
13、” “协商标准”等策略, “讨论标准”是师生提出和确定理想的活动设计方案应具备的标准。 “设计什么” ,可采用 “学生猜想”“师生完善” “明确任务”等策略,先让学生根据评价标准,猜想活动设计方案应包含哪些内容;然后相互完善、补充;明确了活动设计方案应包含的内容后,再确定本节课设计什么活动方案。 “怎么设计” ,可分为 “独立尝试” “自我评价 ” “自我提升” “合作完善”等环节,首先由学生根据确定的任务独立设计活动方案;然后对照评价标准分析方案优劣,改进不足;再通过生生和师生讨论,相互完善活动方案。 “设计成果” ,可采用成果交流、成果展示或成果发表等方式,向他人公布自己的成果,并听取他人
14、建议,进一步完善自己设计的活动方案。图 以高质量活动设计为敏感因子的教学结构(四)教学过程如何实施形成以敏感因子为依托的实践方案后,要以促进过程共生为准则优化实施过程。强化落差与矛盾,在动态平衡中促进过程共生课堂学习过程是平衡与失衡的螺旋上升过程, “平衡与失衡的螺旋发展”是教学过程的敏感因子,有效的教学过程应围绕 “平衡与失衡”的关系制造落差与矛盾。一是根据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敏感因子分析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等平衡情况;二是围绕敏感因子和学生的已有认知平衡设置新情境、新任务或新问题,引导学生在识别新情境或完成新任务、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打破已有平衡,形成矛盾与落差;三是在打破原有平衡的过程中
15、,引导学生联系与敏感因子关系密切的要素,根据这些要素补充新知识、收获新体验、使用新技术、培育新能力,解决存在的矛盾与落差;四是引导学生把这些新要素纳入原有的认知或能力等结构,建立新平衡;五是比照教学目标,在新平衡中建立新结构,形成自我发展的新生态,促进生命的真实发展与价值实现,为新一轮的更高层次的 “平衡与失衡”创造良好条件。促进生态演替,反思和谐共生成效每一次新平衡的建立,都是形成新生态的发展过程。在优化教学过程时要始终关注:这节课和上节课相比,学生发展了什么,其课堂行为符合这一发展的要求吗,教师应该如何促进其进一步发展等,以这些内容为核心,确定教学过程中的指导重点与方式,才能有效达成教学目
16、标,促进课堂生态的良性演替。与此同时,还要反思课堂指导是否避免了 “一条大路通罗马”的 “死胡同”式的教学,教学内容的呈现形式、活动方式、学习环节与方法是否具有可 选择性,学生能否根据自己的发展 现 状 与 学 习 需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 法 实 现 最 优 发展。教学过程的实践框架见图。图 教学过程的实践框架(五)怎样做好课堂评价课堂评价包括现场评价与课后反思,是生态课堂实践的重要环节。编制课堂评价要素框架,明确反馈调节要点生态课堂评价的基本原则是 “轻负高质” ,课堂评价的敏感因子是 “最优发展” 。据此可采用如下行动步骤与策略:一是整合影响学生发展的多个要素。从发展进程看,要兼顾发展起
17、点、框架发展目标与未来发展三个 要 素; 从 “轻 负 高质”看,要兼 顾 成 本、成效,服务价值、保护成本等要素。二是绘制要素关联图,编制课堂评价的要素框架 (见图) 。图 课堂评价要素在这一框架中, “发展起点”是指学生开始学习本节课的水平; “发展目标”是指本节课确定达成的目标; “未来发展”是指学生持续发展的愿望与能力。在发展起点与发展目标之间主要考察 “发展成本”与 “发展程度”两个要素, “发展程度”是指与起点相比,本节课获得的真实进展;“发展成本”是获得这种进展付出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等。在现有发展目标与未来发展的关系上,主要考察 “课堂服务价值”与 “持续学习的保护成本”这两个要
18、素,课堂服务价值,是指目前确定和达成的课堂目标能否为学生的未来学习与发展服务,服务的价值有多大;持续学习的保护成本,是指为保护学生持续学习的愿望与能力付出的时间、精力与物力。在发展起点与未来发展之间,可考察机会成本与关联水平之间的关系。关联水平,是指发展起点和未来发展之间是否有一定的关联度;机会成本,是指获取未来发展机会所付出的时间、精力与物力。关联水平越高,机会成本就越低。分类编制评价项目与标准,提供反馈调节的实用工具课堂评价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教师对自我教学过程的评价、听课观课者的评价等类别,不同类别的观察与评价有一定差异,要根据要素框架和不同评价类别,分别制
19、定评价项目与标准,开发相应的评价工具。学生根据评价工具分析自己的发展起点时,要引导他们合理选择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在判断目标达成情况时,可引导他们边复习边评价;分析每一条目标的达成情况对今后学习的作用时,要引导他们把起点评估、本节课目标与将来的学习、生活联系起来;进行效益判断时,要引导学生借用他人智慧,巧用学习方法,实现互动共生与和谐发展的目的。在确定教学目标、聚焦敏感因子、优化教学结构、促进过程共生与强化反馈调节五个环节中,教学目标是课堂价值引领的关键,是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起点;敏感因子是课堂实践的突破口与着力点;优化教学结构的核心是聚焦敏感因子,审视要素关系,形成可操作方案。过程共生是课堂实践
20、的核心环节,是促进学生生命发展的关键步骤。反馈调节是根据价值实现的程度进行的多方面调整,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这五个环节中,大量的信息流、知识流和能量流在彼此间流动,在生生、师生间 “周转” ,共同构成了螺旋发展的课堂生命体。三、基于三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三敏感因子,即学生发展、优质活动与活化知识,是目前教学改革最为关注的三个方面。创新三敏感因子课堂实践策略时,可根据上述实践框架一一细化。(一)以学生发展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以学生发展为敏感因子的课堂,是指以学生发展为关键要素设计和实施的课堂类型。开发这类课堂的创新策略时,第一步是定位发展目标。以学生发展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其重要目标是提高学
21、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能力,将其培养成具有可持续学习能力的能动的发展主体。第二步是聚焦敏感因子。分析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提高的所有要素:一是学习内容、形式与过程等学习层面的要素;二是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构成要素。在这两个层面的要素中,影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发展的关键是关联能力。高水平的关联能力是这类课堂的敏感因子。第三步是优化教学结构。影响学生 “高水平关联能力”发展的要素主要有速度、广度、深度和效度。关联速度,是指在相同时间内唤醒或激活相关知识、能力等的数量。关联广度,是指唤醒或激活相关知识、能力等的多角度或宽视野。关联深度,是指不仅能唤醒事实性材料,还能激活事
22、实背后的原理。关联效度,是指唤醒或激活的知识、能力等能快速整合到目前学习的内容与情境中,形成新的知识与能力结构,丰富和发展自己的世界观。第四步是促进过程共生。明确了影响高水平关联能力发展的要素后,再根据这些要素确定过程共生的行动步骤与策略。一是可通过 “设置关联性情境”和 “在情境中提出快速关联任务”等策略,提高学生的关联速度。关联性情境,是指有利于学生快速唤醒或激活已有知识与能力等的情境。二是在学生具有一定的关联速度后,可采用 “提出多角度关联性任务”和 “引导拓展关联视野”等策略,引导学生拓展关联广度。多角度的关联性任务,是指进行关联时至少三个角度以上。引导拓展关联视野,是从本节、本章、本
23、学科到其他学科,关联范围不断扩大。三是在关联达到一定广度后,可采用 “关联内容结构化”和“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追问”策略,增加关联深度。关联内容的结构化,是将唤醒或激活的知识、能力等与目前学习的内容或情境整合起来,形成新的知识、能力、方法等结构。这种结构既是对已有知识的超越,也是对所学内容的提升。从是什么到为什么,是引导学生从表面走向实质,从现象走向原理,在原因或原理的联系中增加关联的深度。四是在关联速度、广度和深度达到一定水平 后,可引导学生反思和评价关联的价值与自我发展的成 效,在调整与完善上述措施中提高关联效度。以学生发展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框架见图。图 以学生发展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
24、策略(二)以优质活动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以优质活动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其重要功能是促进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亲身体验,在活动体验中建构知识、培养能力。学生是否有自己的体验,在体验中是否有新的收获与进步,是活动成败 的 关 键。因 此, “体 验”是 这 类 课堂的敏感因子。由于活动设计、参与动力、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是影响学生 “体验”质量的要素,行动步骤和策略可围绕这四个要素展开 (课堂创新策略见图) 。图 以优质活动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一是提高活动设计质量。首先是确定此次活动的目标,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协商确定;其次是引导学生理解活动任务,明确活动任务的构成、基本要求及其与目标的关系;最后是引
25、导学生根据目标和任务尝试设计具体活动方案,可由学生独立完成,也可分小组完成,其目的是让学生体验方案设计的过程,为参与活动做好准备。二是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力。这一环节可采用增加活动趣味性、挑战性与巧用激励等措施。在活动情境创设、活动过程设计与活动形式等方面,适当增加趣味性,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在设计活动任务时可适当增加难度,引导学生在应对挑战中激发参与动力;在活动过程中巧用激励措施,增强学生的成功感与自信心,保持活动参与的动力。三是推进活动过程。这一环节主要可采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互动两种方式。自主探究时要引导学生独立应对挑战,在活动参与中形成自己的独特体验;合作互动时,要促进学生分享、整合与提升各
26、自的体验。四是表达、展示和评价成果。引导学生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把活动成果表达和展示出来,并结合目标、任务等评价成果质量,从多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三)以活化知识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以活化知识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其重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传承、理解、运用和创生知识。生态课堂主张发掘知识的生命特性,在知识与知识、知识与学生、知识与生活的关系中促进知识的传承与发展,这一主张要求把 “知识结构的建立 ”作为这类课堂的敏感因子。学生知识结构的质量主要受其前概念框架、目前学习的新知识、新旧概念的整合 框架与内 化新的知识框架等要素影响。图 以活化知识为敏感因子的课堂创新策略针对 “前概念框架”这一要素,可引导学生
27、唤醒旧知识,并促进他们以结构化方式呈现旧知识,为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奠定基础。在学习 “新知识”时,可采用设置整合性情境与结构性任务等策略。整合性情境,是具有整合新旧知识功能的情境,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既要唤醒和利用旧知识,也需要运用新知识;结构性任务,是指给出的学习任务明确提出了运用新旧知识的要求,具有极强的整合 新 旧 知 识 的 指向。在建构 “新 旧概念 的 整 合 框 架”时,要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整合新旧知识,绘制新旧知识的整合框架图,帮助学生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促进学生 “内化新的知识框架” ,既促进学生在新情境中迁移运用新的结构化知识,也引导学生在迁移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新的
28、结构化知识。该课堂创新策略框架见图。四、课程整合的课堂创新策略课程整合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要落实 “全科育人、全程育人” “加强学科间的相互配合” ,合理整合必修课与选修课等精神,需要根据生态课堂的实践框架探索学科内整合、跨学科整合、必修与选修整合的课堂创新策略。(一)学科内整合的课堂创新策略学科内整合要求把每节课的教学内容置入学科体系,在学科体系中定位每节课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其敏感因子是 “学科体系” ,影响 “学科体系”的因素主要有课标与教材、学生认知、课堂实践、测评改革等要素,可据此创新课堂教学策略。第一,把握课标与教材序列。在全面理解课程标准对所教学段的基本要求后,将学段目标分解为学年、学期、学月、单元或专题目标;据此整合教材内容序列,建构所教学段的学科内容发展阶梯,这些阶梯依次序组合起来,就构成了课程标准与教材承载的学科体系。第二,评估和定位认知发展节点。把握课标与教材体系后,可拟制学期、学月、单元或专题目标卡,让学生在学习新课前对自己的学习起点进行评估:对照目标学习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