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进行小组合作摘 要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合作态度。合作学习需要小组成员的相互支持配合,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如何学习;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改进学习方法,发展良好个性,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每个合作体切实承担个人的责任,组内沟通畅快,相互信任,个人完成的任务在小组内加工,成员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 关键词 小学科学;小组合作学习;课改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13-0102-02 1 前言 小组合作学习是课改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自主、探究、合作是其主要精髓。这一教学组织形式通过
2、讨论、问答、交流、协作等活动,从而构建起有效的教学活动。小学科学课程的特点能够让小组合作学习这种组织形式发挥出独特的优势和价值。 首先,小学科学的很多内容非常适合在小组合作中学习。小学生对自然界中的许多现象十分神往,探索其规律,既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学习的挑战性,他们经常乐此不疲。学生渴望并尝试用科学语言来对自然现象进行描述,用科学知识对自然现象进行解释,进行更有效的交流,从而实现成果的共享。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出现,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我反思的机会,使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趣味性和重要性。 其次,从小学科学的学科特点看,观察、分类、查阅资料等是必不可少的学习方式。通过这些研究方式去研究自
3、然现象,单凭一己之力往往不能完成,需要数人合作才能完成。小组学习带给学生最大的好处是提供了更多成功的机会和更广阔的思维创新空间。许多靠学生当前的认识水平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小组成员的合作,常常会被创造性地加以解决。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都有机会阐述自己的见解,在小组成员的肯定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功;同时又能在交流中分享别人的成果,体验到别人的成功。这种方式对于激励学生的思维创新,增强他们学习科学的信心,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价值观益处甚大。 2 合作学习构成要素 合作学习的构成要素包括: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小组成员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小组中成员能进行有效沟通、相互信任;小组能够对
4、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加工,以及对活动成效进行评估等。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在解决问题环节,可能会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成员间的集思广益要优于个人的意见;对学习问题的合作探讨,每个学生的想法都是其他学生思考的源泉,这会促使每一个人更深入地思考;通过有效的合作进行实验操作或科学考察,能够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科学学习态度;合作学习可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增强学习信心,促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发展良好个性,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 3 小组合作方式及策略 真正意义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是要让小组成员“一个都不能少”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更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要
5、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留足时间与空间,鼓励独立思考 爱因斯坦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为和独立思考的个人。 ”合作学习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的全过程,给他们提供展示的空间,使他们能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合作中产生新的想法,但这一切的基础是学生独立地思考。合作学习不是不用动脑,几个人一起把问题解决,而是每个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参与小组学习,从而使每个人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 由于长期受“教知识”习惯的影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学习的状态,他们不习惯主动地思考,不知道从何处想,也不知从何处说。另外,学习好的学生往往首先
6、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这样一来,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相当于走了形式。因此,在教学中应当留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而不应在合作的开始就让学生互相讨论或交流,要尽可能避免“人云亦云”的盲目从众现象。 科学、合理分组,课内外结合 合作学习小组分组要均衡,根据班级成员间性别、学习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的差异,要求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互补性。由于每个小组成员的搭配都是均衡的,因此,全班各小组间的学生搭配是相同的,这就是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内部相互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没有特殊情况,不提倡学生自愿组合,放弃教师的领导,容易导致学习效果
7、的失衡,学生个人的意愿只能作为参考。 合作学习要有效进行,仅仅靠课内的几十分钟是不够的。合作学习中在交流探讨,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认识,还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还没有对问题有自己的感受就匆忙进行交流,必然会使合作学习流于形式,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而要让学生形成自己的认识,就必须有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显然课内的时间是不够的,于是将目光投注到课外的学习中,将课内外打通,课外学习是课内合作交流的前提,课内合作是课外学习的深化和升华。 建立合作规则,规范合作过程 合作学习除分组外,重要的就是学生交流与探讨的形式。很多教师在这方面无所适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不知道做什么,于是小组合作发言,就要每个学生
8、都发言;全班交流,就要每个小组分别发言。这样既浪费时间,也使得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在教学实践中,不可能让每个学生发言。在每个小组,首先有一个人发言,大家认真倾听,对照比较,如果自己的认识和这个学生的认识不一致,可以提出?斫? 行交流,其他学生站在某一个学生的立场上进行辩论。全班交流也是如此。 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要形成交流合作的常规。 1)每个小组有领导者,带领大家学会教学内容。 2)成员相互协作,都学会教学内容才算完成学习任务。小组汇报时,提倡学生以“我们”而不是以“我”进行表达,教师也要将“哪个同学愿意来说一说”改为“哪个小组愿意来说一说” ,以增进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和协作能力。
9、 3)小组有不懂的问题先在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再请教教师。 4)小组成员组织讨论时,要学会倾听,发言按次序进行,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 5)提倡相互争论,但要注意方式和方法。在进行小组汇报时,学生往往不注意倾听别人的发言,或者他们只顾自己的汇报,这在科学课堂上是常见的现象,因此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可提出这样的要求:“说别人没有说过的。 ”这样就可以吸引学生注意听别人的意见,有的放矢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任务责任到人,重视教师作用的发挥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化的学习行为,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结果大不一样,良好的学习效果必须依赖于所有成员的共同努力。由于学生在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
10、一些影响学习效果的现象。如部分乐于表现自己的学生,对于其他学生的任务不理不睬;当小组任务比较单一时,个别能力强的组员就承担了所有任务,而另一些组员没有参与,合作学习的效果会大大降低。因此,在合作小组学习时,必须将学习任务明确给每位成员,每一块任务都有人负责,最后进行小组全体讨论、意见加工和汇总,为全班汇报做好准备,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合作学习中,既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交流,又要重视教师主体作用的发挥。教师除了组织和掌控课堂教学过程,参与每个小组的讨论外,更主要的是对学生的认识给予及时的反馈性评价。对于学生的认识,教师要顺着他们的思路,及时给予延伸发挥,以使他们的思路更通畅,认识
11、更深刻。当学生的思想认识偏离轨道,具有明显的错误时,教师不是否定完事,而是提出一些与其认识相矛盾的问题,或者是相左的观点,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首先,教师是课堂教学的预设者,不必干预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活动,但是应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一定的规范和指导。教师不能将自己的认识强加给学生,可通过引发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进一步思考,使教学预设落实。因此,教师必须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了然于心,站在一个更高的平台上看学生的学习,知道学生哪儿学习有问题,哪里需要让学生进一步思考,哪里需要深化,哪里需要引导等。教师这种作业发挥好了,课堂的生成才不至于落空,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达到。 引进竞争机制,极力合作学习
12、 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学习包含合作与竞争两个因素。在小组合作的讨论学习阶段,教师应随机提问,这样,每个小组成员都可以代表小组来展示活动成果。相应的,如果小组中有成员不积极参与,在被提问时可能就难以应答,使整个小组得到较低的评价。即任何一个组员如果不积极参与小组学习活动,都会影响到全组。这就是要达到的学习效果。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竞争和合作同时进行,集体荣誉感的群体压力促使每个组员认真地投入小组活动中,合作学习才能成功进行,才能达到促进每位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合作意识不断提高的目的。合作意识和培养与独立意识的培养要结合起来,合作不等于放弃个性,合作是在独立性的前提下进行的,没有独立性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
13、。学生只有独立了,才能以一个真正平等的身份、平等的心态去进行交流。遇到问题,不主张什么问题都合作交流,而是学生首先有自己独立的学习,独立的钻研,然后才考虑与他人合作,只有那些自己搞不清楚、不能解决的问题才采取与别人交流。 教师在交流讨论结束评价时,要以每个组为单位进行表扬、鼓励,注意淡化个人成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和奖励的依据,重视小组学生的整体表现,培养小组合作间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 4 结语 在小?W 科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活动成果是小组内或小组间的学生,以尊重科学为前提,以事实为依据,互相监督、共同收获的。组内成员相互监督、大胆质疑形成的科学氛围,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科学情感的形成,使科学探究活动本身及其结果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