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常熟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中共 常熟市 委 员会 常熟市人民政府 创新现代农业经营机制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所在。最近我们根据苏州市委蒋书记指示精神,就我市现代农业组织方式和经营模式等问题进行了 专题 调研。总体上 看, 近年来, 常熟 按照苏州保护和发展农业“四个百万亩”的要求, 积极探索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路径, 着力在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优化农业组织和生产经营模式、提升资源配置效益等方面寻求突破,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优化农业产业布局, 大力 建设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和董浜、沙家浜两个省级 现代农业、渔业产业园,支持各镇做优做强“一镇一品”特色农
2、业,发展提升 33.5 万亩优质水稻、15 万亩高效蔬菜、 17.1 万亩标准化水产等三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了“一中心、二园区、多基地”的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格局。 去年,全市实现农业增加值 37 亿元,同比增长 12%,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常熟被列为全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城乡既保持了鱼米之乡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出和谐幸福的现代文明。 一、常熟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初步成效 常熟立足区域实际,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创新现代农业经营 制 度 ,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 经营,形成了“家庭农场升级型”、“股份合作经营型”、“ 专业种养大户型”、“ 村级合作农场
3、型”等多种形式共存互补的格局。 1、家庭农场升级型。 近年来,常熟 在发展家庭农场、农民合作2 组织的基础上,鼓励引导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与合作, 形成了 以田娘农 场 为代表的 “公司 +基地 +家庭农场 +合作组织”的经营 模式 ,成为常熟家庭农场的“升级版” 。田娘 农场 先后从农户承包土地中流转土地 2050 亩,直接经营、示范种植,同时吸引周边区域的 37 户家庭农场共同参与合作经营,目前经营总面积达到 6800 多亩,并组建了米 业、农机等专业合作社,对加入合作社的家庭农场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从田娘农场的发展来看, 高标准建设基地 是 基础 。 田娘农场依托的坞
4、坵万亩优质稻米示范区 总面积1.5 万亩,集中连片规模 5800 亩,多年来 市、镇各级累计投入 6000多万元,先后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省级规模开发、水稻高产增效创建等多个重点项目, 成功创建国家级优质水稻标准化示范区,水稻平均 亩 产达到 680 公斤,从而为田娘农场生产经营打下了坚实基础 。 培育经营主体是根本 。田娘农场以公司为龙头开展产业化经营,加强技术研发、标准化管理和营销 网点建设,对加入合作经营的家庭农场开展教育培训,形成了一批职业农民,提高了生产经营组织化、市场化程度 。 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必要条件 。田娘农场牵头组建 米业专业合作社、 农机专业合作社 等 , 提供
5、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其中农机专业合作社现有 80 多台套农机具,并将于今后两年新增 100 台套,实现土地耕翻、水稻播种、育秧、植保、收割、烘干、秸秆收集等全覆盖,为农场及周边区域水稻生产提供全套农机服务 。 实施政策扶持是重要保证 。田娘农场的发展得到了各级支农惠农政策的有力扶持,近年来,常熟在认真落实国家、省、苏州市支持农业发展的各 项政策的同时,研究制定了有关鼓励土地流转、推进水稻产业化发展、加强农业产业化资金扶持、实施农业保险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近期又就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管理、3 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等出台了相关政策,进一步加大了对田娘农场等农业产业化新型主体的扶持,为其发展提供
6、更加坚强有力的保障。从实际成效来看, 田娘农场 通过 创新农业 组织、 生产和营销方式, 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 一是 提高了土地投入产出率,田娘农场所种植的水稻、小麦亩产量 连续三年保持 680 公斤和 425 公斤 ;二是 提高了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 田娘系列农产品先后获得苏州市知名商标、 名牌产品和江苏名牌农产品称号,成功进驻常熟及周边市、县、区大型超市 ,产品附加值显著提高,去 年 共销售田娘系 列大米610 多万斤,销售收入 2100 多万元,比常规大米增收 600 多万元 ;三是 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 ,加入田娘农场 的 37 户家庭农场 去年 户均收入超过 8 万元,约占其家庭
7、总收入的 60%;四是 改善了 农村 生态环境 , 田娘 农场运用先进技术,将 畜禽粪便和秸杆加工处理成有机肥料,实现了农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利用,改善了土壤条件 和农村生态 环境,又增加了公司收入 。去年,田娘农场 销售有机肥料 4.2万吨,处理农业有机废物 12.3 万吨。 2、股份合作经营型。 常熟 坚持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建设、实现农业增产增效和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抓手,加大指导扶持力度,农民合作组织得到快速发展,到 2012 年底,全市 工商登记新型农村合作 组织 514 家, 农户持股比例达 83%, 各类合作组织 分红总额 3.2 亿元,其中梦兰村分红人均高达
8、 8000 元、蒋巷村人均 6000 元 。全市拥有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各类农民合作组织283 家,入社 88916 户,入社比例达到 40%,带动农户 1.2 万户;其中 土地股份合作社 125家,农户承包经营权入股面积达到 22.9万亩,占全市 耕地面积的 36.3%。 在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过程中,大力推动 合作组织 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户等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4 制,探索形成了“合作社示范专业大户普通农户”、“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农户”、“ 合作社农户”等联结模式,不断增强合作组织的生产服务能力、技术推广能力、农产品加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和资金互助合作能力,涌现出了一批拥有注册商标和通
9、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了合作组织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农业规模化生产以及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 目前 , 全市拥 有 52 家苏州市级以上农民专 业合作示范社 ,常熟市佳成水产专业合作社、吉健葡萄专业合作社、东盾蔬菜专业合作社等 14 家合作组织入选全国首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如吉健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04 年,目前共有 100 多户社员,带动 1500亩葡萄生产基地,合作社内部统一生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品牌,统一收购和销售, 每年产出的经济效益超过 1500 万元, 社员亩均收益近 2 万元。 3、专业种养大户型。 经过多年的培育扶持,常熟现有各类专业
10、种养大户 3625 个,规模经营面积达 35.37 万亩,户均经营耕地 98亩。 可以说, 专业大户是常熟发展最早、最为基础的现代农 业生产经营主体,特别在蔬菜、水产 、果品等精细化耕作要求较高的领域,专业大户仍然具有独特优势,目前全市 蔬菜、水产、瓜果规模经营户 占全市专业大户总数一半以上 。 同时,在水稻种植等规模效益明显的领域,大力扶持有条件的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提升,目前已培育 家庭农场 820 个,经营面积达 14.35 万亩,平均经营耕地 175 亩。 4、村级合作农场型。 今年来,我们重点开展了由村集体经济组织发起,集体经济占主导,农民自愿参股,联结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或农业企业,共同
11、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合作农场建设,提升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促进农业5 增效和农民增收。目前,全市各镇(区)已申报并正在组建的村级合作农场达到 31 个,其中常熟市勤川合作农场等 3 个已挂牌成立,到 6 月底全市 10 个试点合作农场将全部完成组建。到“十二五”期末 , 全市 将 建成村级合作农场 60 家,经营农地面积 达到 15 万亩。 二、常熟推进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的配套举措 常熟在突出培育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同时,把推进土地规模流转作为根本前提,把建设高标准现代农业基地作为重要基础,把提高科技装备水平作为技术保障,把扶持发展龙头企业作为重要动力,把健
12、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作为配套 支撑, 注重整体联动,统筹协调推进,为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提供坚实保障。 2012 年 , 全市公共财政支农转移支付 7.55 亿元,占公共财政比重的 5.9%。 1、推进土地规模流转,推进经营规模化 。近年来,我市围绕现代农业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要求,在稳定现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积极鼓励和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加快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有效地优化了农业资源配置,提升了农业经济效益, 推进了全市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快速发展。到 2012 年底,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面积达到 45.87 万亩,占全市现
13、有农村承包耕地总面积的 82%。为提高土地流转惠农富农水平,增强农户流出土地的积极性,促进农地持续稳定流转,我市逐步调高土地流转费,目前土地流转费最低标准达到 700 元 /亩,部分镇达到 1400 元 /亩。 同时,加大财政奖补力度,市镇两级对水稻产业化土地流转合计补助每亩400 元。 今年上半年, 我市又专门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全市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规范农村承包土地流转管理的基本原则、目标任务和措施要求 ,其中明确土地流转费 必6 须 返还农户, 可以现金结算,也可以 以 实物折 算,原则上不低于每亩 550 斤稻谷 。 2、建设高标准良田,推进设施标准化。 “
14、十一五”以来,常熟重点围绕“一中心、 二 园区、多基地”, 不断 加强农业基础 设施建设 ,财政 累计 投入 12 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 20 多亿元, 不仅建成了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 两个 省级现代农业 、 渔业 产业 园 , 而且形成了古里水稻、梅李蔬菜等 9 个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全市 建成高标准农田 42.05万亩,占比 65.3%; 旱涝保收农田面积 51万亩,占比 79.2%,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 29 万亩,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护标准化率100%; 高效设施农业(渔业)面积 13.78 万 亩,占比 16.9%;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基地面积 59.35 万亩,占比 92.2%。 今年
15、 ,我市 启动 万顷良田建设 工程 , 首批推进 4 个 项目,通过农户搬迁安置、土地 流转、 综合整治等 措施 ,形成一批集中连片、基础设施配套的高标准农田,规划建成高标准农田 5 万亩以上。 3、提升科技装备水平,推进耕种机械化 。 机械化 是推进农业规模化生产、提升农业经营效益的物质基础。常熟 不断加大对农机购置的投入力度,去年全市农机购置总投入达到 6645 万元,农机总动力达到 35.5 万千瓦,每百亩耕地拥有农机动力为 55 千瓦,全市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 96%,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 89%。 同时,注重提高农机使用管理的综合效益, 针对农机使用季节性、区域性强的特点,在全
16、市范围内统一布局规范化农机场库 49 个, 并对规模型的合作农场进行优先考虑,实现农机集中存放、有序调度和良好保养。 至去年底 , 已有 38 个农机合作社场库通过验收,建筑面积达到 3.8 万平方米 ,入社农机具近 4000 台,作业面积占比达到 80%。 4、扶持发展龙头企业,推进运作市场化。 常熟把农业 龙头企业7 作为推进 农业 现代化、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力量 , 重点围绕 水稻、蔬菜、水产等主导产业,培育发展了一批产业关联度较大、加工水平较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的农业龙头企业,形成了以 8 家省级和 12家苏州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骨干, 40 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的发展格局。去年,全市
17、农业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突破 213 亿元,农产品加工值 85 亿元,联结农业产业基地 20.1 万亩,辐射带动农户 19.2万户,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增收。如常熟市海明蔬菜园艺场集种植、初加工、保鲜、销售为一 体,现有生产基地 3000 多亩,年销售蔬菜 5000 多万 公斤 、销售额 9000 多万元,辐射带动周边 2000 多户农户。 近期,我市 又 专门制定了 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支持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收购、控股等方式做大做强, 争取 到 2015 年,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总数达到 80 家,建成本地化、规模化、优质化
18、、标准化的农产品原料基地 26 万亩,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额达到 285 亿元,年加工值达到 108 亿元。 5、构建新型服务关系,推进生产专业化。 常熟依托国家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加强 农业 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建设 ,建成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常熟分中心等平台,建设长期稳定的水稻育种南繁基地,培育的“常优”、“常农粳”等系列水稻品种 18 个通过省级审定,其中 5 个通过国家级审定,常优 2 号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量 835.6公斤 ;在巩固水稻育种优势的同时,依托“一中心、二园区”,加强蔬菜、水产育苗研究,为本地蔬菜、渔业生产提供优质种苗。深化农科教、产学研结合,与省农科院、南京农业大学、扬
19、州大学等高校院所建立全面合作关系, 高标准建立水稻、蔬菜、花卉、农机、水产等专家大院 5 个,探索“专家 +农技推广机构 +农民”、“ 专家 +基8 地 +龙头企业”等运作模式,搭建起研究、示范、推广、培训和产业开发的平台,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 65.3%。 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部通过省级验收,建成农药集中配送体系, 乡镇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健全率 、农业信息化服务覆盖率均达 100%。在强化政府公益性服务的基础上,鼓励发展种子种苗、施肥用药、产品营销等社会化、专业化服务组织, 如成立了以种粮大户为主的病虫统防统治专业合作社 152 个,服务面积22.7 万亩
20、次 。探索建立农民劳务合作社, 实施“万名农民培训工程”,组织开展职业技能鉴定 , 持证农民比重达到 36.3%。 三、未来常熟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的设想建议 1、突出因地制宜,探索 推进 农业经营主体多样化 。 农业生产经营的区域性特征较强, 应 根据 本区域 农业发展 实际及 不同 农业产业的 需求 , 多元化 培育发展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形成 具有 区域特色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常熟将立足本地农业基础 、特点 和发展方向,积极探索 以“公司 +基地 +家庭农场 +合作社”模式为主导 、以适量专业大户为有效补充、以村级合作农场为探索方向的现代农业经营制度。 一是加快确立“公司 +基地 +家庭农
21、场 +合作社”模式的主导地位。 以田娘农场 、虞盛 农产品 专业合作社 为代表,“公司 +基地 +家庭农场 +合作社”的模式 实现了 规模化种植、基地化管理、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作, 较好地解决了现代农业的组织 、生产和 经营问题, 在促进农业持续增效、带动农民持续增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等综合效益,将成为常熟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重点扶持发展的一 种 模式。我们将 积极发挥田娘农场 、虞盛农产品 专业合作社 典型引路效应,推动 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 建立更加紧密的 利益联结 机制 ,一方面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创9 办或领办 现代农业 基地、合作农场、农民专业合作
22、组织,一方面鼓励 成熟型 合作社发展成为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田娘农场式经营主体,使其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 二是充分发挥专业大户的补充作用。 江南农业 具 有精耕细作的传统 特色 和优势,常熟三大农业主导产业中,蔬菜、水产相对于水稻在精细化管理方面要求更高,必须合理确定规模经营面积,以免出现“大而不精”的问题。因此,在下阶段发展中,常熟 将根据农业 发展 不同区域、不同产业的实际需求, 在积极引导专业大户向家庭农场升级的同时,适量保留一批专业 大户,引导其做精做优,实现规模经营与精细化管理的最佳结合。 三是积极探索 发展 村级合作农场 。 村级合作 农场以村级集体经济为主导,同
23、时联结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既是一种商品化、专业化、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经营形式,又能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服务社会化水平、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带动农民共同增收致富等方面,发挥集体经济难以取代的重要作用。常熟在今年试点的基础上,将在明后两年全面推进村级合作农场建设,确保实现预期目标。 2、突出深化改革,探索建立“两权分离”农地制度 。 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深化综合配 套改革, 坚定不移地走“新四化”同步发展路径。近年来 ,常熟坚持以城乡一体化改革发展为引领,大力推进“三集 中、三置换”, 全市 农民集中居住率达到 60.2%,土地规模经营比重达到 82%,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比
24、例达到 90%,城乡实现统筹就业,社会保障体系加速并轨,这些都为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创造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强大动力。同时,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化, 一些深层次的 体制机制 问题开始凸显 。其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是农村体制机制改革的基石,在坚持农村土10 地集体所有的前提下,实行农村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是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基础。 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实质上是部分地实现了 农村 土地承包 权和 经营权 的分离,但从制度上而言,目前尚未对 农村 土地承包 权、 经营权 分离有所明确,现有法律政策对农村土地流转双方的权利义务、利益补偿、流转价格、纠纷处理
25、、流转合同等方面 也 没有具体操作性的规定, 从常熟等地的实际操作情况来看, 农地流转主要是在政府行政引导推动下进行,尚未完全 实现市场化、规范化、正规化 。 立足于更好地统筹兼顾保障农民土地权益、现代农业发展、城乡建设等各方面关系,需要我们加强对 土地承包经营制度 改革、 集体 建设用地 使用制度 改革以及 土地市场体系建设等 进行研究, 探索建立“两权分离”农地制度, 从而为“新四化” 推进注入不竭动力 。 3、突出基础支撑,建立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 现代农业经营主体的成长壮大,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都需要有 健全的社会化服务体系 作为配套支撑。 近年来,常熟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为“两多两少”:各级政府不断加强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提供的公益性、基础性服务相对较多,而该领域的合作组织、 中介机构发育还不够充分,提供的专业化、社会化服务相对较少;针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服务相对较多,针对农业市场流通环节的服务相对较少。 下阶段,一要继续完善农业公益性服务体系,加强资源整合,重点在农业科技 服务 、良种培育、 农产品质量监管、农药农资配送、动植疫病防控、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取得更大成效 ; 二要加快培育农业经营性服务组织,在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增强其服务带动能力的基础上,加快发展劳务合作、农机合作等专业农业服务组织,鼓励支持发展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