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小学 “诗意 语文 ” 教学案例研究 结 题 报 告 台州市椒江区实验小学课题组 摘要 :本课题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及语文教学的现状,提出小学“诗意语文”教学案例研究,关注学生,关注教师,活化教材,探讨了“诗意语文”教学的操作策略,初步探索了“诗意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 :诗意语文 操作策略 教学方法初探 一 研究背景 1.深远的社会背景。 迈入信息时代的今天,享受着物质文明的当代人同时对物质需求激发了不尽的欲望,大大滋长了急功近利的“市场性格”;在文化同时受到商业化、时尚化的影响下,精神层面的生活遭遇了不应该有的困顿和压制。物极必反,人们终于意识到,面临新的挑战,我们必须呼唤生命意识的回
2、归,呼唤生活中诗性的回归!应当说,在新课程引导下的语文教学对诗情的渴望和诗意的追寻,正是时代之光的一种投射。 2.语文教学的现状。 从语文教学的历史积疾来考察,在应试教育魔棒的指挥下,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分强调了思想性,文本中弥漫着的人性、诗性 的光辉熟视无睹。在应试教育的羁绊中,教师的工作受束缚,贴标签似的说教、支离破碎的分析,陈陈相因的教学模式屡见不鲜,导致学生课堂没有吸引力。教育的人文价值,精神内涵却被消解、异化了。应试教育将树人、育人的基础教育沦为一种高度工具化、技术化的训练,充满人性之美,富有情性之趣的语文变成了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乃至应试之学,这种畸变在一个曾经有千年“诗教”
3、历程的国度里,是一道“尴尬的风景”。在科学和人文之间寻求平衡,在理性和感性之间寻求归路,这就是“诗意语文”存在的最大理由,也是“诗意语文”在今天课改中呈现 的最大价值。 3.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新的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对作品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审美感受和审美创造的把握,把创设审美意境、让课堂充满诗情画意放在了一个突出的位置。实质上是努力让学生在课堂上接受美的熏陶,而这种熏陶不仅有利于学习本身,还有利于学生心灵与人格的健康发展。因此,语文课应该给人以美的愉悦、美的享受。而且新教材的选文及其文本语言突显了人文性这一特点,诗意人生与诗化语言成为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感受和体悟的主体,教与学就是在对人生的诗
4、意感悟和对文本的诗化语言的解读体味中,得到情感的共鸣、感应与升华。 4.孩子天性的召唤。 好说、好动、好问、好想、好表现,是小学生的天性。如果走近学生,蹲下身子,走进学生的心灵,就会看到一个又一个奇异精彩的世界。这世界里,充满着生命的活力,弥漫着诗意的光辉。置身于这般诗意的世界中,你也会情不自禁地要说、要动、要问、要想、要表现。然而,某些课堂上,学生的天性被无情地泯灭了。无聊的“启发”、变味的“多练”、痴 台州市 2005 年度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课题组组长: 丁为群 课题组成员: 潘敏燕 林 君 执笔: 丁为群 2 情的“多媒体”抢走了学生的 时间和空间,剥夺了学生的说、动、问、想的权利,实在
5、是对学生天性的泯灭。 5.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求。 现在的社会有一种浮躁,浮躁之气开始向校园扩散。浮躁实际上是一种功利,也是一种肤浅。当今有些语文教师也在缩减为看教辅材料和“快餐读物”,把学习缩减为看电视,把思考缩减为一次报告会的考试,把教学设计缩减为教学案例的组合。总之,丰富的过程简单化,精神价值被缩减成了实用价值,于是,有些把精神追求异化成官能享受。这样,理想和追求在旋涡中被冲走了,流逝了。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内心涌动着精神的诉求和理想追求的激情,与缩减的旋涡 抗争,应时时勉励自己,严格要求自己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高超的教育智慧,远大的职业境界,要有挚着的追求和期盼,这样,才能师生共同“诗意地
6、栖居”在语文这片土地上。 6.案例研究与新课程同行 。早在 19 世纪 70年代,案例开始被运用于哈佛法学院。 1986 年开始,案例研究被卡耐基工作组推崇为教师教育的核心,成为“联结理论与实践,揭示教师在复杂的认知活动中如何运用高层次决策技能的有效途径”。在国内,案例研究是与第 8 次课程教材改革一起盛行起来的。新课程体现了教育的转型,也包含了教师应当以“研究”的观点来看待自己的教学生活, 并采取相应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案例研究作为一种教育世界观,不仅影响着教师的价值取向,而且影响着老师的行动方式。以叙写有问题情境的案例,记述自己的教学生活并作出教学的思考,无疑是最适合教师的工作要求和言说方式
7、的研究方法。这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责任。案例记下的不仅是诗情的奔流,它同时也是困惑中的历练,思索后的蜕变;反思中的体验,博采后的惊羡。 二诗意语文 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象学与接受美学理论 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立足于全新的视角,高举人性大旗,针对科学主义思潮提出了相对的观点,明确指出 “ 人是大地上的诗意的栖居者 ,人脚踩着大地,在大地上留下属于自己的足迹 ”在人与外界的联系中,只有人的参与,人用整个生命去参与,才能感受到世界之美、知识之美,学习就会成为一种 “ 诗意的旅程 ” 。从接受主体来看,因为每个人的经验世界、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人们在阅读同一个文本时,对作品中的见解也是
8、不尽相同的,正所谓 “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 。从某种角度来说,阅读就是读者与文本作者通过文本这一凭借,经过作者表达与读者理解两个过程达到 “ 视界趋合 ” 的过程。 2.母语学习的规律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有着自己的文化特色。从语言本身 来说,一个民族的语言积淀着本民族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传统、风骨情操,著名学者赵鑫珊说过: “ 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国度,只要你能背出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这些诗句,那么,你就是一个中国人,你的灵魂深处浸润着祖国的文化书香。 ” 语言是根,汉语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语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
9、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 在我们看来,语言不只是 交际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生存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离开 “ 人 ” , “ 言 ” 无从依 3 附,离开 “ 言 ” , “ 人 ” 难以自立。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普遍缺失的情况下,语文教学在关注学生个体价值观、文化观以及生命意识上应该投入更多的目光。 3.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更多的是以直觉的形式去感知这个世界,用想象的心灵去解释所见事物。儿童本身就是一首纯朴
10、天然的 “ 诗 ” 。 “ 几乎任何一个孩童都能在没有事先计划的情况下即兴创作一支歌、一首诗、一个舞蹈、一幅画或一个剧本、一个游戏。 ” (马 斯洛)我们的语文教育应该考虑到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不应让我们的教育扼杀学生个性,把这种纯真天然的本性无情地 “ 格式化 ” ,成为一个个早熟但不甜美的 “ 果实 ” 。建构主义学说认为,学生进行学习时,他本身带着原有的知识经验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在原有的知识积累基础上,对新学的知识进行同化或顺化,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从而产生新的认识。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不能对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视而不见。 三 课题概念的界定及特征 本课题的完整表述是
11、:小学 “诗意 语文 ” 教学案例研究。 诗意,指“像诗里表达的那样给人以美感的 意境”。(现代汉语小词典) “诗意语文”,一言以蔽之:将生命融于语文教育,将语文教育融于生活,让语文教育成为生命的诗意存在。 诗意语文,是自由对话的语文 ; 诗意语文,是唤醒意会的语文 ; 诗意语文,是精神契合的语文 ; 诗意语文,是追寻幸福的语文 ; 诗意语文,是实现自我的语文。 语文教学应该追求的理想境界是诗意,这是因为: 1.语文的生命是诗意的。 与其他诸多学科相比,语文最显著的特征就是诗意。语文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其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工
12、具,而是 不能脱离思想、情意,为着表情达意而存在的工具。不要说每一篇课文、每一段话,往往一个句子、一个词语,甚至是一个字,都反映了一定的思想,表达了一定的情感。一个汉字就展示了一个世界,就表达了一种意思,它是这样的神奇,这样的富有诗意!鲁迅说:“语言有三美: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语文的“意美”“音美”和“形美”,共同营造了立体的、浓郁的意境。应该说,语文没有了诗意,就等于没有了活力,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生命。 2.学生的天性是诗意的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一定意义上,人都有追求美的天性 。“在孩子的眼里,山啊,水啊,星星月亮啊,都是活的,会跑也会飞,会说也会唱
13、。儿童的眼睛,就是喜欢瞧着这陌生的世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李吉林语)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我一千万次的相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的和审美的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思维的天性本身要求富有诗意的创造。美与活生生的思维,如同太阳与花儿一样,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3.教师的劳动是诗意的。 斯大林说:“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夸美纽斯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没有再优越的职务。”这是由教师劳动的特点决定的。高尔基有句名言,即:“人 按其天性来说,就是艺术家。”教师“掌握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他们能唤醒自己,也唤醒他们接触的人”,是“人的问题这个艰难领域中的美的创造者”。教师的劳动,可以使学生
14、受到美好意境的熏陶,产生自然愉悦的体验,达到情感的升华和心灵的净化。同时,教师在劳动过程中也享受着诗意:和学生一样,心理上和生活上得到满足,要求和愿望得到实现,自身的价值得到显示, 4 产生幸福的感悟,呈现积极的状态。 既然如此,语文教学就应该努力成为语文的生命诗意飘溢的过程,成为学生的天性诗意盎然的过程,成为教师的劳动诗意弥漫的过程。换言之,语文教学应该是 学生感知、感悟、感受语文的音律美、形象美、个性美、情趣美、意蕴美的过程,是师生互动交往、心领神会,共同获得文本精神和言语智慧的过程,是享受自由、享受愉悦、享受生活、享受人生的过程。显然,语文教学的过程,应该是生机盎然、充满诗意的! 四诗意
15、语文课堂教学操作的策略性 (一 )教师要有“三真”:真心、真诚、真爱 真心 。从宏观上讲,教师要有坚定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从微观上讲,教师要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真心实意地为学生服务。教师要“真的用心”去教学生,把学生看成是学习上的伙伴,生活上的朋友,成长中的知己。 真诚 。真诚的具体内涵是:体察第一位学生,洞察每一个行为,把每一位学生、每一个行为都纳入教师的视线。这是一种真诚的关注。课堂教学只有做到了真诚关注,才会真正体现生活化,学生生命的亮点才能得以发现。 真爱 。教师对每一位学生都示以善意,对每一个行为都报以善待,始终都要有一个“爱”字在闪烁,善待学生的奇想,尊重他们的理解和思考,尤
16、其要宽容学生的错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面对的是会思考、会生发的心灵世界。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生活化。 (二 )学生应实现“三动”:主动、互动、全动。 主动 。综观眼下的语文 课,学生尚处在被动的学习之中,不能令人满意。生活化阅读学习的语文课堂,学生必须在四个方面表现俱佳:( 1)勤于思考;( 2)善于发现;( 3)敢于质疑;( 4)勇于否定。换句话说,学生的学习始终是伴随着“脑子”进行的。 互动 。提倡伙伴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相互切磋,相互鼓励,相互竞争,相互帮助。互动的形式有:同桌互动、小组互动和自由寻找伙伴互动。 全动 。其意思包括两方面:一是所有学生都动起来
17、,指的是面要广;二是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动起来,指的是质要高。要使所有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做到“三个有意识”:有意识 地控制发言对象和人次;有意识地关注中下生,尤其是后进生;有意识地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互交式的合作学习活动。要使学生的所有感官都动起来,教师要追求三个字:新 设计新颖;活 方式灵活;放 身心开放。 (三 )课堂活动要有“三和”:和谐、和睦、和悦。 和谐 。和谐的课堂氛围能使人的精神松弛,心境坦然,能提高生命的张力。和谐的课堂气氛来之于平等相处。 和睦 。生与生要和睦,师与生更要和睦。和睦共处能提高生命的合力。和睦的人际关系来之于坦诚相待。 和悦 。课堂活动要以和为贵,以悦取胜
18、。这里,教师自身的和悦至关重要。课堂上 的和悦来之于教师的喜脸相迎。和悦的情绪能使生命更加健康、更加旺盛。 五诗意语文的教学方法初探 5 1.教师教学语言的诗意化 。 课堂上,教师优美的、充满激情的导语会营造出一个诗意的语言环境,学生浸润其中,语言被催生,情感被催化,师生情感在情意融融的场中激荡、共生,共同生成一个充满磁性与感动的“情场”。 (1)导语和讲解语言及问题语言要精心打磨。 教师的语言要具有绘声绘色的形象性,达意表情的准确性、辞约情丰的简明性,和谐悦耳的音乐性和严密准确的逻辑性。教师用这种语言描景状物、述说人事,说明特征,品味诗文,剖析事理,能 使学生受到美的语言的感染,激情的触动,
19、情理的启迪。如我在执教只教儿童多处行一课时,对导语、讲解语言及问题语言作了精心打磨,注意使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如排比等加强气势。 师:多美的海棠花,多旺的海棠花,多么饱满,多么烂漫的海棠花呀!春天就在这淡红的海棠花里,春天就在这密密层层的海棠花呀!春天就在喷花的飞泉的奇妙的想象里!同学们,我觉得冰心奶奶还得把那诗句改一改:“游人不解春何在”,应该改为“只拣花儿旺处行”呀!(停顿稍长)为什么冰心奶奶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呢?从文中看,写春色的句子就这一处!很多时候,很多地方,冰 心奶奶都在看什么?(看儿童)。那么,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儿童是什么样儿的,在她看来,儿童就是什么呢!请你仔仔细细地读课文,你从文中
20、的字里行间发现了吗?从中你又体会到了冰心奶奶的什么呢?(出示文字资料:在冰心奶奶眼里,儿童是 ) 师:同学们,颐和园的每个角落都充盈着孩子们的欢乐。从文中我们品味出了冰心奶奶对孩子的至爱,在她的目光中,那散发着太阳气息的孩子是芬芳的,那撞个满怀说声音对不起的孩子是快乐而真诚的,那“回答不出”的男孩,解围的女孩是聪慧的。(此处与学生共同总结 板书。)从她的笔端中流泻出的是无穷的爱意,喷涌出的是对纯真的挚爱!请同学们静静地再一次阅读冰心奶奶的文字或者合上书本闭目静想,你的脑海中出现了哪些画面?(静想画面 20 秒)你对今天文中的插图有何高见吗?需不需要换一幅插图,可以换上、加上一幅怎样的插图,如果
21、你认为不需要换,也可以陈述你的理由。 (详见附件:真爱永存) (2)评价语言也应与文本意境融于一体。 曾读到一位教师在课堂上使用了“独具语文韵味的诗化评价语言”。“你个性的发言是水,清澈过人。”“你个性的发言是树,挺拔参天。”“你个性的发言是土,博大 幽远。”“你个性的发言是金,灿烂夺目。”“横看成岭侧成峰,你说了你独到的见解。”“远近高低各不同,这是你的答案。”“领异标新二月花,你的发言富有诗意。”事实上这样的评价混沌一片,给人的只不过是一种“月朦胧,鸟朦胧”的感觉,不能说是真正的“诗意”。孙双金老师在执教只拣儿童儿童多处行时很注意使用激励人心的评价语言,使学生快乐、诗意地栖居在语文课堂上。
22、 师:还有不同的吗?展示你的不同,展示你的精彩。 师:写得精彩,读得振奋,孙老师听得也振奋,还有不同的精彩! 师:谁说你戴着和孙老师一样的近视眼镜,我说你有一双 慧眼哦,你能把这句话读一读? 师:你们组真厉害,三点理由, 98 分!其他组同学还有新的发现?能不能超载他们? 师:这是你们的发现啊!这是你们的感悟啊!你从冰心把儿童比作小天使,还读出什么? 师:听到没有!听到没有!喜欢儿童!我把“喜欢”改成“喜爱”。 师:暗喻的是谁 儿童!表面上写的是春光,实际上写的是儿童,我说你有一双慧眼!藏 6 在背后的东西你都能读出来,谁说你是近视眼,你有一双火眼金睛,读一读,带着不仅是赞美春光,更是赞美儿童
23、的语气,读一读。 读着这些语言,我们的心情随之激荡,儿童作为文本的阅读者,与 教师和文本三者之间进行着“对话”,教师的激励者角色被孙老师演绎得淋漓尽致,正是由于孙老师的热爱儿童的、充满激情的激励,才唤醒了孩子们强烈的探究欲望,孩子们走进文本,跳出文本,进进出出,精彩的语言在不断地生成,不断地发展,也正是由于这些精妙的激励语言贯穿全课,才使课堂涌动着生命的活力!才构成了诗意的语言课堂。 教师 教学语言的诗意化修炼实际上也是素养 的修炼。语文教师的素养也是直接关系本课题实施效果的因子。对于小学语文教师的素质构成,专家学者已经给予了明确的划分。然而,要追求和实 现诗意 语文的教学,对教师的人文素养
24、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只限于 “ 三字一话 ” ,更要求着从这些外显的表现形式转向为内隐的素养构成,那就是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的文学素养,具有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以及艺术化教学应机处理能力。 在课题研究的一年左右的时间里,我们课题组的老师积极阅读书籍,做读书笔记、写读书心得体会。一方面,阅读一些人文性较强的书籍,如:教师人文读本、妞妞、禅等,也阅读一些中学语文教学书籍,如听李卫星老师讲课等,同时参与课题研究的老师尽量做到每天读一首诗歌(古诗、现代诗等)。随着 课题研究的深入 , 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得到了 提升。 2.教材内容的诗意开掘与处理。 语文教学包括拼音、识字写字、阅读、习作等诸方面
25、,而每一个内容的展开,都要用全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发现教学内容中所包含着的能吸引儿童注意力的地方。 不论是汉语拼音,还是 重视感受的阅读或是重在表达训练的习作,都无一例外地蕴含着令人心驰神往的 “ 诗意 ” 因素。而这些因素的挖掘与处理,不仅是观念和技术性层面的,更是一种人文素养在教学视角的折射。 我们应该 对教材内容进行二度开发,重新组合,加以创造性处理,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成为学生愿意参与、乐于参与的形式和过程,这 是 本课题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例 如 拼音教学, 大多老师认为太枯燥,机械地拼读,学生乏味。然而,当你手捧一年级书本时,你会发现, 书上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这些可以帮助儿童建立直观的表
26、象。利用图画时,我们可以把儿童的认识水平与生活经验连接起来,或者用动作、情境表演等手段展示教学内容进行教学,学生就会学得更为投入更为轻松,也更为有效。在这种身心完全自由愉快的状态下进行学习,学生学习到的内容也必然是丰富而又深刻的。 如:教学 an en in un vn 第二课时,可以根据教材将整个教学过程编成一个生活故事:秋高气爽,拼音朋友们排好队伍去郊外秋游。(随 机复习前鼻音等)小朋友丁丁也很想去,于是就恳求妈妈。妈妈同意了,但是,妈妈提出了一个条件,要丁丁先整理好自己的书包。丁丁平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常常把学习用品随地乱扔,但这回为了能去秋游,他赶紧整理好了书包。(认读音节词)妈
27、妈见丁丁今天表现这么好,心里很开心,于是高高兴兴地带上丁丁到郊外去。在郊外,丁丁看到了美丽的田园风光。(随机学词学句等)这个故事本身具有较强的情节性和趣味性,再加上绘声绘色的描述,穿插其间的活动参与,深深地吸引了学生。整个课堂弥漫着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 又如: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 教学时,引导学生 走近“美丽小村庄”。先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读读。(课件出示句子:山上的森林郁郁葱葱,村前河水清澈见底,天空湛蓝深远,空气 7 清新甜润。)学生边谈体会,边指导感情朗读。接着教师边放课件师边动情描绘这是一个美丽的家园,这是人间仙境,人间天堂啊! 4、课件定格,师:如果让你给这幅图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
28、?(“世外桃园”、“美丽家园”、“美丽的小村庄”、“绿色的家”、“人间天堂”)既而改变文本呈现方式,以改成诗歌的形式朗读,学生更有滋味。最后出示树木的作用的资料让学生读读,是学生明白树对人类的作用是巨大的 。 又如:走近“平安家园”部分,教师引导学生读读二、三两自然段,树木还给小村庄的人们带来了什么后,让学生听树木倒下去的声音,你认为这时的声音在当时小村庄的人们听来是一种怎样的声音?( 1、这是悦耳的声音。 2、这是一种带来富裕的声音。 3、这是一种能带来快乐的声音。 4、这是一种美妙的声音。 5、这是交响乐!) 紧接着就让学生直面“悲惨家园”。课件播放:洪水泛滥的情景,画面定格,给画面命名。
29、(“灾难家园”、“残破”、“悲惨一幕”、“人间地狱”)出示资料:破坏森林的害处。再听树木被砍下去的声音,你觉得这时它又是一种怎样的 声音? ( 1、这是刺耳的声音! 2、这是树木哭泣的声音。 3、这是灾难来临时的声音。 4、这是自我毁灭的声音。 5、这是让人听了毛骨耸然的声音。) 算一算:一年年、一代代会有多少树木倒下?人们啊,在亲手砍下树木的同时,也在毁灭自己。补充资料四:家园不保 何以致富。最后引导学生披露 “内心话语”:选择“树木、人们”分别写些什么?学生在重组的文本中诗意地学习着、诗意地进步着。 3.学生走进文本方式的诗意化。 文本是巨大的存在,文本是教学的基石。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任务应
30、该是让学生充分地感知文本,走进文本,获得自我的体验和感悟。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为了从中读到一种大家认可的价值观,学生阅读似乎就是为了从中获得教育、训导。因此,学生走进文本、获得共鸣的过程应该说比得到结论本身更重要。诗意语文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虽然根据不同文本有所变化,但也有“范式”,那就是:境由心生 万象为境 朗读为本 化而为鸟 反身冥思。这样的教学流程充分体现了诗意语文的“儿童天生就是诗人”、“儿童有缪斯心性”的观点。 (1)境由心生。 可从学生的生活体验谈话引入,为学生进入情境作好铺垫。 如 掌声一课教学时,教师这样导入: a、童年就像一个七彩的梦,那美丽 的梦境里有象征生命活力的红色,有
31、充满生机的绿色,有预示收获的黄色,有充满幻想的紫色你的童年有一个怎样的梦呢?(学生自由畅谈。) b、略带忧伤的音乐响起,教师深情导入:有一个和你们一样爱做梦的孩子叫英子,残酷的病魔带走了她健全的肢体,折断了她梦想的翅膀。同学们,请你们走进课文,走近英子,仔细想想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c、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字音,读通句子;正音,难度较大的段落进行朗读指导。话题交流:英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太可怜了,很孤独,不快乐。)在这一环节中,整体诵读,积蓄了情感。 可从相关 的诗句入手,既拓展了文本资源,又激发了感情。 如称赞一课时,首先以一首小诗导入读诗生疑,称赞真有这 么大的魅力吗?这
32、是典型的抑笔、伏笔。课止,读诗融情,在引领学生将称赞的圣水洒向身边的伙伴的同时,也将全课教学推向一个高潮。如在教学慈母情深时,可以诵读英玛格利特 德玛诗妈妈的牵挂片断,配以温婉如丝藤般的小提琴声。诗意语文十分注意情境的创设和“进入”的铺垫。 (2)万象为境。 即用各种途径如语言描述、音乐、绘画等营造意境。如慈母情深的教学时,我在课前先播放一首阎伟文的母亲铺垫情感。在朗读妈 妈辛劳工作、拼命挣钱的句子时,配上一段忧伤、低沉的乐曲,更激发了学生的情感。在懂你的音乐声中,让学生写下最想对 8 母亲说的话。音乐和文本很多时候是相通的,音乐是语言的另一种形式,它有时甚至能超越文本的负载,三段恰当的音乐,
33、很好地营造了气氛,引发了人的共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在后面的许多教学设计中,就有很多的案例,如诗情画意学识字、称赞等。在有这样一个小村庄的教学中,砍树的声音被教师描述性的诗性语言,谱写了对真、善、美,对财富、贪婪等更为纯粹的歌唱;阐述了最本质、最具有形而上学的 生命体验。教师把文本的信息个性化,情感化,用诗性的力量使孩子的心灵得到了升华,陶冶了情操。 (3)朗读为本。 诗意语文高举“读”的旗帜, 诵读体悟是诗意语文感悟的基本策略。进行这一方法的操作,有许多的方式,但 将文本陈述方式转为“诗”的形式进行训练 ,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妙招。如鸟的天堂理解大榕树时,课件出示了精美的画面,
34、学生把它命名为“生命的赞歌” 后,教师一边播放录像,一边呈现改写后的文本: 榕树正茂盛的时期, 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 展示给我们看。 那么多的绿叶, 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 不留一点缝隙。 那翠 绿的颜色 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 似乎每一片绿叶上 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 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课文片段分行排列,像一首简短的小诗,更让学生触摸到了大榕树的精神力量。学生心灵的震颤与教师营造的语境融合,由景及情,产生了更为强烈的情感体验。学生的感情齐读把这种体验宣泄得淋漓尽致。随即音乐的响起,使得教师、学生和文本“天人合一”,形成了一个美妙的语境“场”。 (4)化而为鸟。 即将自己变为其中的角色进
35、入情境进行体验、言语诉说。 A、角色体验, 就是学生在一系列的情境营造中,进入文本,想象自己就是文本中的树、文本中 的老汉、老汉的儿子等。老师充当了催眠者(用诗歌般的语言,天籁般的乐音,美丽的画面),让学生进入情境,获得最深刻的、最真切的体验。请看:王崧舟老师的长相思设计,互文印证,读透词心。质疑问难:词读到这里,你有什么问题想问一问纳兰性德?互文印证。这次出行,纳兰性德写下了好几首诗词。在一首菩萨蛮的词中,他留有这样的词句:“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有几团圆月?”长亭外,杨柳依依,哀怨的妻子深情地问他 (齐读此句。)但是,圣旨铁定、君命难违啊!我只能 (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36、古道边,芳草 萋萋,伤感的朋友深情地问他 (齐读此句。)但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是男子汉的理想呀!我只能 (齐读: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月光下,秋风瑟瑟,孤独的纳兰性德深情地问自己 (齐读此句。)回归课文。纳兰性德真的轻离别吗?再读长相思,用心体会。就这样,纳兰性德将自己对故园的无限思念和依恋写进了这首感人肺腑的长相思。师引:山 9 一程,水一程,程程都是 生读:长相思。师引:风一更,雪一更,更更唤醒 生读:长相思。师引:爱故园,爱祖国,字字化作 生读:长相思。 B、言语诉说 ,是让角色经历充分 的体验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老师又充当了画外音,成为一个对话者。如周益民
37、老师的天鹅的故事中,有这样一个片段: 师:同学们读懂了老天鹅的行动,然而你们可明白它的心、它的情?你们就来做一回它的代言人吧。 老天鹅啊老天鹅,难道你就没有看到冰面上那片片白羽、斑斑血迹? 生:没有关系,为了大伙的生存,我愿意。 生:我看到了,如果这白羽、血迹能够换来大家的食物,我心甘情愿。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你像石头似的扑打冰面,难道真是钢铁之躯,就不怕那钻心的疼痛刺骨的寒冷? 生:我像石头是因为我攒足了劲,要竭尽 全力,我很疼,但我愿意! 生:不,我也知道疼痛和寒冷,但是为了我们的集体,我必须这么做! 生:我心里只有破冰的念头,疼痛和寒冷已经顾不上了。 师:老天鹅啊老天鹅,以你的声望,完
38、全可以命令年轻天鹅行动,何苦要忍受这般苦痛? 生:你错了,我要用自己的行动来号召大家投入战斗。 生:正因为我德高望重,才更需要做个榜样! 老师充当了拷问者,学生在言语的诉说中,获得了对老天鹅心灵世界的更准确的把握。 (5)反身冥思。 即从文本走出,走进内心或者身边的世界。如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一分钟的结课时,设计这样的一个环节:创意表 达,释放感情。看文中插图,展开想象:如果你是参加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由学生设想)或者你是在街道、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了的这一刻骨铭心的历史时刻,你最想说写什么?利用搜集的资料,自由完成练习:写一篇向往香港、赞美香港历史文化、风土人文、现代建设(任选一个
39、)的简报或手抄报。画一张表现香港的写实画或想象画。诗意语文认为:阅读是“披文 得意 及物”的过程,即不但获得书面材料意义,内化作者的书面语言,而且要把阅读所得的精神营养释放出来,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能量。说、写、画、做,为所有学生创设了倾吐 思想,挥洒情感的机会,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进行个性化,有创意地表达。 4.对 话层面的诗意化 。 诗意语文认为,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应该是“多重对话”的课堂,它是民主的、平等的、沟通的、合作的、互动的、交往的、创造 的、生成的,让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教学。诗意课堂呼唤“对话”教学的诗意化。 (1)教师的引领。 教师是“
40、对话”课堂构建的引领者,诗意 对话教学要求教育者首先是一个好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表达出想表达的东西,促进学生积极展开思维。思维,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问,不断解答,不断追问 ,不断明朗的过程。对话教学的核心问题就是问题,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用提问来引领,就是调动和拓展学生的思维。不少教师认为,提问的最大功能,在于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师讲授的内容上来。两种不同的提问观,反映了新旧课程背景下提问价值的分野。在 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学中有三个问题(具体见后面的设计):请同学们各自轻声读读描写海棠花的句子(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密密层层淡红的花。这繁花从树枝 10 开到树梢,不留一点空隙,阳光下就
41、像几座喷花的飞泉),想想应该强调什么字眼。在冰心奶奶的眼里,儿童是 ,她为什么不说“只拣花儿旺处行”?而说“只拣儿童多处行”呢?从中你体会到冰心奶奶的什么? 同学们,如果我们给这篇文章配上插图,你认为可以选取哪些画面?三个提问,切合作者、教师与文本,切合学生的阅读期待,切合课堂推进过程的实际,提要钩弦,聚合着、发散着学生的思维。教师没有用提问给学生障碍、束缚,没有“预设”标准答案,而是在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解读文本的过程中,引发认知冲突,促使“对话”牢牢地生长于学生内心,并展示学生情感体验的丰富性,表现了“对话”的鲜明的“多维度”、“多层次”。学生在“说服对方”的过程 中,不断地跟文本“亲密接触
42、”,寻求根据。与此同时,生生之间的碰撞,师生之间的交流,也有力地推动着对话不断地深入。师生在探究、过程的推进中,教师的提问引领要言不烦,切中肯綮。“应该强调什么字眼”、“觉得可以选取哪些画面”,这样的问题意味着学生个体理解的丰富性、非预期性与创造性,也正展示了他们各具风格的思维特征与阅读视野。然而,“哈姆雷特”再多样也决不会变成“林黛玉”。因此,这种多元解读又并非没有任何制约的纯个体主观心理的反应,而是主观心理与文本隐蔽信号等的一种契合,带有一定的客观性。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者的身 份也变成了对话者,老师积极参与,在学生交流各自的理解后 ,分别可作了这样的引导:“尽管咱们的处理方式不同,但有一
43、点其实是相同的,想想是什么?”“虽然图片内容不一,风格有别,但我感觉你们的意图都是一样的,能说说吗?”旨在通过一种价值的引领让学生领悟文本中对话的辩证规律。 (2)学生的参与。 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是“多重对话”平等的参与方,在“对话”教学中,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者和听话者,而是与教师完全平等、相互尊重具有民主合作精神的对话者。我们应让学生来“主宰”课堂,陆志平先生说得好:“把点拨、启发、引导、激励留 给自己;把阅读、理解、领会、体味、品味、感悟留给学生。”我们应该相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参与。 而在传统教育中,教学有两层内涵:一是教师教,学生学;二是教师教学生学。授人以笪是
44、传统教学的主题,传道、授业、 解惑的教学实际上是传授、接受活动,是“传话教学”。学生是教师“独白”的听众,是教师灌输的受体,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只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才能有效地打破各种被动的、不民主的、不平等的状态,使课堂有了主人公参与的互动与灵性,才能有效地真正地实现“对话”教学。 在只拣儿童多处行 的教学中,学生 对朗读的处理、对海棠花的旺盛、绚丽、充满生机的体验,对明媚的春光的感悟,对冰心奶奶喜爱儿童的情怀的解读,都是学生自己主动进入文本后获得的。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诗意地解读着文本。如:有学 生认为将“密密层层、满”重读,突出“密密层层”、“满”,因为只有强调这些词,才能让人感受到
45、这海棠花是开得那么旺的!有学生认为将“繁花”、“不留一点空隙”重读,因为只有突出这些词,才能把这几棵海棠那旺盛的生命力反映出来,才能让人感觉到这海棠花是那么的充满生机的。有学生认为还可将“从树枝开到树梢”这几个词再处理一下:声音轻而柔一 些,速度稍慢些,这样能留给人一个“欣赏”的时间,才更能使人有一种来到花下仰头观赏的感觉!有学生觉得应该突出“喷花的飞泉”,因为这儿作者看到海棠花联想到喷泉,说明海棠花是很美很美的!重音重读,能反映这一点。有学生认为“喷花的飞泉”,也可以像“从树枝开到树梢”那样“重音轻读”,而且拖长尾音,因为这句子的后面是省略号,这样更能让人产生一种奇妙的想象,海棠花还像什么?也更能让人感受到春光的烂漫!大家都认为这些不同的处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