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2663 上传时间:2018-07-0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用计算器计算”的教学实践与反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15 教学内容 : 苏教版课程标准教材六年级下册第100-101 页 教学目标 : 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会学习方法。 3情感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 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应用公式进行计算 。 教学难点 : 探索计算公 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 教学准

2、备 : 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多媒体,实物投影仪。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1我们学校操场边有一块空地,现在想在上面建造一个小花圃,想请我们班同学帮忙设计,假如你是小设计师的话,你准备把花圃设计成什么形状?(生答 师把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 6个平面图形贴于黑板上) 把这些形状的花圃都围上栏杆,要求栏杆的长度,就是求什么?(周长) 我想计算一下这些不同花圃的占地大小,就是求什么?(面积) 2揭示课题 今天这 节课,我们一起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 (板书课题 ) 二、梳理知识,引导构建 (一)复习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意义 1 (师指刚才贴的 6 个平面

3、图形 )看到这些平面图形,我们自然就想到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是怎样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请你结合具体事例说给同桌听听。 2全班交流: ( 1)谁愿意把你的理解说给同学们听听。 ( 2)师拿出一个圆,这是一个圆形,什么是这个圆形的周长和面积呢?请你用手指一指摸一摸它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与刚才所说的周长有什么区别?(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教学设计及反思 王 爱 武 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16 是由曲线围成的圆形,而长方 形是由线段围成的) 小结:周长和面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周长是从边来研究问题,面积是从面来反映图形的特征。 (二)

4、复习周长与面积的计量单位 1 合理运用长度、 面积单位 ( 1)提问:计量周长与计量面积所用的单位一样吗? 课前布置同学们用长度单位或面积单位描述身边的事物的。准备好了吗? ( 2)全班交流,交流时请同学们仔细听听他们的描述理是否合理? ( 3)提问:你觉得他们单位的运用合适吗? 2单位间的进率 ( 1)你能有条理地整理出这些常见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吗?思考一下,整理在作业本上,并标出它们之间的进率。 ( 2)投影展示学生整理内容,学生自己到讲台前说明,整理得出: 长度单位 千米米 分米 厘米 毫米 突出 1 米 =100 厘米 面积单位 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练习完成

5、课本 101 页习题 2 面积是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有多大,你能用纸折出 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吗?想一想怎样折方便?(生折) 1 平方厘米有多大呢,请你在折出的 1 平方分米里画一个 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想一想 1 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最多能分成( )个1 平方厘米的正方形,你怎么想的呢? 摆 100 个。(多媒体说 明) 生 2:边长是一分米的正方形用厘米做单位就是边长 10 厘米的正方形,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 ,沟通长度单位与面积单位之间的联系 ,让曾经学过的相邻两个面积间的进率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知识系统。 (三)复习周长和面积公式的推导 我们理清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概念,理清了

6、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相关的知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还记得吗? 1周长公式 ( 1)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是怎样计算的呢?你知道哪些平面图形周长的字母公式? 指名回答,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周长的字母公式。 ( 2)长方形、正方形周 长的计算方法有联系吗? 在 C= d 中,是什么意思?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 7位的人是谁?这个发现比欧洲早 1000 多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也是我们民族的骄傲。 ( 3)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周长如何计算? 2面积公式 ( 1)我们除了可以计算图形的周长,还可以计算它们的面积,这些平面图形面积计算的公式你们还记得吗?请你用字母表示出来,指名写

7、在黑板贴图上,其他同学写在作业本上。 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17 ( 2)这些公式给我们计算平面图形的面积带来了方便,它们是怎么推导得来的呢?请同学们每人选择 1-2 个图形,在小组里交流一 下推导过程,注意运用学具演示。 ( 3)小组汇报: 学生运用学具演示一一回答,全班补充交流 。 电脑一一演示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圆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3构建网络 ( 1)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发现在推导面积计算公式时,可以把新图形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图形与图形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你能整理出一张网络图,让我们能一目了然地看出它们之间这样的联系吗?有信心

8、完成吗?看谁整理得有条理,更合理。 ( 2)展示作品,请 2 3 位同学说说怎么想的。看怎样的构建更合理 ( 3)通过整理,你有什么体 会? 三、总结反思: 这节课我们回顾整理了平面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有关知识,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对今后的学习有什么启发? 突出要善于沟通整理知识间的联系。 四、回归生活,巩固知识。 我们一起再来看学校操场的花圃设计,老师也设计了两组方案,( 101 页第 5题图)请你分别比较一下这两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探讨:每一组中两个图形的周长相等吗?面积相等吗? 【设计意图】本练习是要让学生认识到:两个平面图形周长相等面积不一定相等;面积相等的两个图形周长不一定相等。在第

9、一组图形中,用长 方形的宽和平行四边形的斜边比较发现长方形的周长和平行四边形不一样,而面积都是用 6 3所以相等。第二组图形只要比较两个圆周长的一半,学生就会明白周长相等,面积则通过观察很容易发现不等。 教学反思 : 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与复习的教学中,依据了新课程 “ 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 ,通过 “ 回忆整理 构建网络 实际应用 ” 等环节,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耳、动眼,在学生自主探索中合作交流,理清知识脉络,形成知识网络,构建知识体系,提高学习与运用的能力。 1 联系实际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以设计花圃导入新课,这很好地抓住了学生的兴奋点,自然引出

10、课题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这大大激活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积淀,使学生以良好的心理态势进入后继的梳理复习。 2 先回忆后点拨,全面梳理知识。梳理知识是复习课中很重要的一环。让学生在老师点拨下自己整理,及时反馈,从而理清知识间的脉络,及时查漏补缺,找准各平面图形周长与面积的意义、计算公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首先,让学生在设计花圃中再现六种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18 平面图形,然后分层次先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再复习平面图形的面积,强调了 各面积公式的推导 ,唤醒学生的思维链接,促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 3 在合作中交流,在体验中发展。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

11、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还要注意培养学生吸取别人意见、与人合作的精神。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安排了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合作中回想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让学生在合作中思考各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等。教师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融为一体,既分工又合作,既能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思维,获得成功的体验,又使学生学会协作,互助互补,活跃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的辩证性。 4 注重电化教学,体现信息优势。本课在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的同时,很好地引入多媒体教学,使教学形式更为生动、活泼,教学过程更加紧凑、高效,充分显示了现代化教学手段无可争辩的优势。 尹 友 胜 “用计算器计算

12、”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七册的内容 , 下 面是 P100-101 内容 笔者两次的试教 与思考。 一、 第一次试教 (一)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2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 3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4使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 ( 二)初步研究教材后,我设计了本课教学的基本流程 1认识计算器。 2用计算器计算 并体验其优点 。 3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4全课总结。 (三)我的设计意图 1认识计算器 本教学环节,除利用例题中的两幅场景图外,我又找了几张不同的场景图,主要是让学生充分感知计算器的广泛应用 ,接着出示两种常见的

13、计算器,教师介绍显示器和键盘,说明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是计算,最后引导学生交流主要键的功能。计算器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有些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已经接触过计算器。因此,在介绍计算器功能 和认识计算器键盘作用时,我注重让 学生自主学习、交流汇报。 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19 2用计算器计算 大部分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因此,我主要让学生尝试操作,自主探索。在掌握基本的计算操作方法后,要求学生用笔算或口算来验算,使学生体会使用计算器的优点。 然后,“试一试”安排了 9 道式题及“想想做做” 1、 2两题,这当中虽然有些题是一步式题,但绝大部分都是过去没有接触

14、过的,属于是大数目的计算题, 主要是提高学生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器的速度和能力。 3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 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先让学生用计算器分别算出结果,再通过观察和 比较,发现其中的规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4全课总结 主要引导学生谈谈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有哪些?用计算器算有什么优点和作用?有哪些收获?并提出:计算器还有哪些应用? (四)本节课教学 存在的问题 第一次试教时间大约多余 5 分钟 , 教学 时 我主要采取了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操作、自主探究 的方法 ,由于课堂过于放手,缺少了教师必要的引导,课堂秩序显得有 些 乱。基于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

15、、使用有了一定的基础,学生对学习内容缺乏新鲜感。用计算器计算探索一些简单的规律这个内容, 安排 在课的最后教学且有一定的思维难度 ,学生 学习的兴趣并不浓。学生对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体会不深。 二、第二次试教 第二次试教前的思考 1接下来第二次试教,要处理好这样几个问题:充实教学内容 ; 突出教师的主导地位 ;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大数目用计算器计算比笔算要优越; 设计的教学环节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鉴于第一次试教后存在一些问题,第二次试教,我增加 了 一个教学目标 : 让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史、种类、理想中的计算器等,丰富学生的数学文化,渗透爱国、爱科学的教育。 改进的 措施 1为了使教学内

16、容丰富充实,课前,我布置学生了解“计算器的发展史”、“计算器的功 能及优点”、“计算器在生活中的应用”、“计算器的种类”、“我心目中的计算器”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内容,课上,按学生准备的内容分组,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了解的相关信息,由小组长筛选汇总,在全班汇报。 2第一次试教前,我认为绝大多数学生已经认识计算器,并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所以我大部分的时间采用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由于缺少了 我的引导和指导,教学秩序和教学效果不好。第二次试教时,我注重了问题引导。比如 :大家都在哪些地方见过计算器?键盘上又有哪些常用的键?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你为什么算得这么快?看到结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有效的问

17、题紧紧抓住了学生的心,他们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有序地开展学习活动,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20 3第一次试教时我是按照书上的例 题进行教学,试教后,感觉学生不能科学合理地使用计算器,对用计算器计算走入了误区, 因此,第二次试教时,先完成例题的教学后, 增加了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就是 : 辩证看待计算器 。 我出了一组题,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算一算,看谁最先算出结果。 41600 128 716 98 458688 23 0 300 3 25 77 4 816 68 27 ,学生完成后,我再评议小结,在对比中,学生清晰地

18、认识到:要 根据 具体 情况,灵活运用 计算器 。 4前面学生学习“认识计算器”和“用计算器计算”时,学习热情已经达到一定的高度。把“用计算器探索 简单的规律”这一内容安排在本节课的最后, 这一内容是本节课的难点,要使学生学习热情再次高涨,教学设计必须要充满挑战性和趣味性。因此, 我设计了一个游戏情境,让学生 在游戏中去探索规律,学生不感到学习疲劳 。 教后反思 1这部分内容许多教师教学时,都把 教学的绝大部分精力和时间花在“用计算器探索简单的规律”上,而“认识计算器”和“用 计算器计算”这两个内容教学时轻描淡写,这是导致第一次试教时间多余的一个原因,也是三维目标 达成 度不高的原因。事实上,

19、就 “认识计算器”这个内容而言,其教学内涵很丰富,如果学生对计算器的认识不到位,对计算器没有产生亲切感,接下来怎么能使用好计算器?只能把计算器当做一种“纯工具”来使用,学生对它的价值和意义根本没有体验。 2第二次试教,对教学内容进行了补充,增加了一个教学目标,使学生对计算器的功能、 种类、应用以及开发等 方面有一个充分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对计算器产生积极的情感 计算器是 人类的 好帮手 ,有 义务和 责任去认 识它,使用它,开发它。 再伴随着有效问题的引导 ,学生才能真正投入 到 学习 中去 。 第二次试教后 , 听课的 老师 都 说教学效果很好。 (上接 29 页) 1 玩一玩 师: 我国著名

20、数学家吴文俊先生曾说过 “ 数学好玩 ” ,如果我这有 4 张纸牌,按照一定的顺序操作:把四张纸牌排成一行,将第 1 张和第 3 张交换位置,再将第2 张和第 4 张交换,翻开看到的结果。 你能猜出原来这四张牌是怎么排放的吗? 2 拓展: 过渡:其实我们今天研究的这类问题,在古代早就有人研究了, 一千多年前唐代数学家张遂就以大诗人李白喝酒为题材,编写了这样一个数学问题。 ( 课件演示) : “ 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遇店加一倍,见花喝一斗(斗是古代酒具,也可作计量单位)。三遇店和花,喝光壶中酒。借问此壶中,原有多少酒? ” 借问同学们此壶原有多少酒呢?感兴趣的同学回去用我们今天学的策略解决这

21、个问题。 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21 朱 月 萍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 三年级(下册)第74 75 页 的例 1、例 2 和 第 76 77 页 的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 : 1.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初步理解面积的含义。 2.学生经历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体验多种比较策略 。 3.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信封(小纸条、透明方格纸)、剪刀、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 : 一、 创设情境, 感知面积 1揭示面积的含义。 师:同学们,今天来了这么多听课老师,让我们用最

22、热烈的掌声表示欢迎。好吗? 师:我们这样拍手的时候,两只手碰击的地方就是手掌面,谁来摸一摸老师的手掌面? 师:你们的手掌面在哪儿?摸一摸自己的手掌面。 师:同学们,你的手掌面跟我的手掌面比的话,谁的大? (学生回 答) 师 小结 :我们把这种直接用眼睛观察出来的方法叫观察法。(板书:观察法) 师 (好奇问) : 同桌两个人 的手掌面比呢? (生: 手掌与手掌重叠) 师 小结 :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比一比 , 这样的方法叫重叠法。(板书:重叠法) 师:现在请大家拿出数学书,摸一摸数学书的封面。数学书的封面和黑板的表面比较呢?谁大谁小? 师 小结: 物体的面是有大有小的。我们把黑板 表 面的大小就

23、叫做黑板 表 面的面积(板书:黑板表面的 大小 黑板表面的 面积 )。既然黑板表面的大小就是黑板表 面的面积,那么课本封面的大小就是(课本封面的面积)今天 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认识面积。(板书:认识面积) 2摸一摸, 画一画, 说一说。 ( 1) 师: 请同学们摸一摸并说一说,什么是课桌面的面积。凳子面的面积呢? 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物体 , 这些物体都有面,这些面的面积也有大有小。请选择其中的两个面比一比,用大得多或小得多,大一些或小一些,还有差不多这样的词语来说一说。 (师评议) ( 2) 教师电脑演示我们看到的黑板面是一个长方形,请 2 名学生说一说什么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24、- QIUSUO 22 是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教师电脑演示:涂色表示出这个长方形的面积。) 再请学生画一个平面图形,并用水彩笔涂 色表示出它的面积。 学生展示作品,并选两个图形比一比、说一说面积的大小。 3 练一练。 ( 1) “想想做做 ”第 2 题。 生 读题 并 回答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 教师追问:“湖南省的面积呢?”(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面积的大小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要看它跟谁比。” ( 2) “想想做做 ”第 5 题。 师:接着咱们再来参观一所学校的平面图。从图上你知道了些什么? 二、承上启下、探索方法 师:到底是生活区的面积大,还是办公楼的面积大呢?你能一眼看出

25、来吗?能不能想出其他的办法? 师:课前老师把这两个平面图形印在了一张纸上,另 外配了些材料给你们,都装在信封里呢!同学们可以利用信封里的材料也可以用自己身边的工具进行研究,再 小组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 可能出现 以下 几种方法: ( 1)剪下两个图形后重叠着 比。 ( 2)用小纸条量。 ( 3) 数方格。 ( 4) 用尺量。( 5) 比周长。 师:我们这里比较的是什么?周长与面积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哦!不过这里你量出了长方形的长和宽来比较倒是可以的。 师引导学生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并小结。 三 、实践运用,解决问题 1 “想想做做 ”第 3 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组织汇报。 2 辨析周长和面积。

26、( 1) 早晨,值日生把教室 的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他们一共打扫了多大的地方呢? ( 2) 体育课上,同学们沿着操场的跑道跑了一圈,他们跑了多长的距离呢? ( 3) 工人师傅在黑板的四周装上了铝合金框子,一共用了多少铝合金呢? ( 4) 窗户上的玻璃坏了,工人叔叔要为我们重新划一块,该划多大呢?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 小结 : 这节课你学到了些什么? 2 游戏(猜猜看)。 在同学们创作图形的时候, 老师也画了两个图形, 请大家 猜一猜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出示游戏规 则:分两组,分别看老师出示的图形。一组同学看图形时,另一组同学不能看。 (师生共同游戏) 师 小结 :用数格子的办法来比较两

27、个图形面积的大小时,格子的大小要一样。专门用于计量面积的这种小方格,就是“面积单位 ”,我们下节课再来研究。 【 设计意图 】 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例 1 是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获得初步的面积概念。例 2 是让学生用不同方法比较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图形的面积。而这个正求索 2011-1 -$数学花园 $- QIUSUO 23 方形的边长正好就是长方形的宽。也就是说,比较的是两个同宽不同长的平面图形的面积。针对这个例题,教参上是这么说的:可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两张这样的纸片。比较大小时,不仅要让学生说出结果,还要说出理由。如有学生是直接看出大小的,要在肯定 的基础上提醒学生:直接观察大小,有时

28、不太可靠,从而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索其他的比较方法。至于用同样的小纸条去量,可能大部分学生不大容易想到,因此教学时也可以作为一项要求,直接让学生去量一量。看了这个例题,读了这段话,我就在想,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最有用、最必要、最优化的方法。就拿例 2 来说吧,明显能看出来的就用观察法,就算担心看得不够准确,要想用其他办法验证,我估计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重叠法。既然孩子想不到用小纸条量,老师去要求的话,学生就变成了老师操纵的一个工具,而不是动手实践的主人。 所以我考虑要把这一例题改动一下,而且出示给他们的时候不是剪下来的两个图形,因为拿在手上他们就会去重叠,我把它们画在纸上

29、就“逼着”他们去想其他的办法,这样就把策略的探求从“外压”转化为求知的“内需”。有了这个想法后,再结合后面的练习(本节课的练习量较大),我决定要重组练习,把练习题穿插进每一个环节,并充分利用练习题。我用“想想做做”第 5 题 校园平面图“承上启下”,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通过教师设疑“生活区的面积与办公楼的面积比较呢?”引起学生的争论,激起他们探究的兴趣和意识。 构 建 学 生 眼 中 理 想 的 数 学 课 堂 蔡 爱 兵 新课改以来,不少人都曾争论过理想的数学课堂究竟是什么样,其结果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有各的观点,那么学生眼中理想的课堂是什么样了呢?最近,我在班上 36 名同学中展开调查,

30、得出的结果很令人深思。现择其主要观点与同行分享,以引导我们重视正视现实的课堂,为学生打造理想的学习氛围。 一、 教师语言的幽默性 翻开学生的日记本,其中有多名同学是这么记载的: “数学课,不像语文课那样往往充满激情,充满感染力,往往都是枯燥的数字与符号,那烦人的计算让人感到的只是一种煎熬!如果我们 的数学老师不仅教给我们书本的知识,而且再讲些说几个笑话,这样的课是多少有趣,多么有生机呀!” 看到学生这样的幼稚的语言,确实令我们感动。是的,我们平常的数学课堂确实比较枯燥,尽管数学有其蕴含的美感,它让你在 无形之中变思维敏捷 ,但这种美感是深层的,是要学生在“思维的体操”求索 2011-1 -$数

31、学花园 $- QIUSUO 24 中能形成的,这与人文学科的中所流露的美感相比,简直是“ 小巫见大巫 ”。所以,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应努力让自己的语言幽默有趣,创设良好的愉悦的学习气氛。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兴奋状态,从而去主动探索新知识。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艺术的本 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和唤醒。” 例如在学习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时,一节课下来,学生们通过列表、讨论等途径初步理解了假设法的运用,但如果此时来句让“兔子立正,举起双手”等幽默的语言,往往会迎来同学们阵阵的掌声。同样,此时教师再渗透“金鸡独立”法,往往也能吸引学生们的注意,这就是幽默性的语言的魅力,它能促

32、使学生形成的的深刻的印象,此时学生的记忆力也最强,精力也最集中,所以教学的效果最佳。 再如一次同学们正在讨论回答练习题第一题时,我发现某一位同学注意力不集中,便请他来回答问题,这名学生答非所问, 回答了第二题,当时我没有批评他心猿意马,而是说:“答得是不错,只不过刚才老师把问题问错了,要是问第二题该多好呀!”一句玩笑话,使课堂教学顺利进行,也让那位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误。 值得一提的是,运用幽默语言时,应该注意将幽默与无聊的插科打诨和耍贫嘴区别开来,不能人为地穿插一些与教学无关的笑料,讽刺挖苦学生,那 样 就会产生极大的负面效应了。 二、 学习环境的静谧性 虽然有部分学生认为数学课很单调、乏味,

33、但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还是很感兴趣的。究其原因,可能“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吧,大多数学生还是在思维的训练中,体味数学的严 谨、精确、朴素之美!当然他们更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 我班有不少学生在日记中直接写到:“我心中理想的课堂是一个安静的课堂,同学们都能认真的听课、认真的做作业。”也有人写到:“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理想的课堂,我心中也有一个理想的课堂。我希望课堂上能有一个很安静的思考氛围,我希望课堂上不要大声起哄,不要随便说话或做其他事情,课堂上所有的同学能够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认真举手回答老师所提问题。”还有同学这样写道:“ 在课堂上,最理想的状态就是 有时 安静 有时活跃, 听讲或者思考问题时,同学们都能象渴望新鲜空气一样渴望学习。 回 答问题时,也要安安静静,听同学把问题说清楚,而有的同学自认为自己很懂,不顾别人自己大声乱说一通,搞得班上乱哄哄的,还有学习不好的学生跟着乘机起哄”,我认为这是很不好的。 确实,正如同 学 们所言那样,在学生接收新 知 时,往往都像在 看一部悬念大片一样, 同学们应该是沉静在思索之中,认真品味着师生间的对话,只有这样才会出现“ 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 ”的壮举 ,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没有学生独立思考,独立体验的过程,数学知识是永远不充实的。“热热闹闹”的课堂,往往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