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泽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doc

上传人:h**** 文档编号:1230082 上传时间:2018-12-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光泽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光泽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光泽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光泽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光泽县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光泽县 20102011 学年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期末笔试卷质量分析【总体情况】城区四校参考人数 552 人,总分 45513.5 分,平均分 82.45,及格人数 530 人,及格率96.01%,优秀人数 407 人,优秀率 73.73%。农村七校参考人数 471 人,总分 35995.1 分,平均分 75. 41,及格人数 421 人,及格率89.38%,优秀人数 254 人,优秀率 53.93%。【考试内容】一、下列选项中拼音全对的一组是( )2%A、 踮脚(din jio) 倾诉(qn s) 磨难(m nn) B、 损失(sn sh) 雹子(po zi) 泥丸(n wn)C、 即使(j

2、sh) 沮丧(j sn) 振兴(zhn xn)【分析】1、出卷意图语文课程标准 “评价建议”的“识字与写字”部分有“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评价识字要考察读准字音”此题的考试正是基于此。正确答案是 C,其中 A 中“踮脚(din jio)”应为“踮脚(din jio)” ,B 中“雹子( po zi) ”应为“雹子( bo zi) ”。2、答题情况及思考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选 C 的还是占大多数。选 A、B 的也都有。由此可知,还有多位学生读字是“读半边的” 。 “踮”读“店”音, “雹”读“包”音。当然在 C 中的

3、“即 j”字很多学生会读成“既 j”。其实记这两字个有窍门,这两个字都是左右结构, “即”和“既”的左边相同,右边不同。 “即”右边二画,就读第二声;“既”右边四画,就读第四声。我们南方人,地方口间比较重,如果在教学中多想些巧记的方法,那也是事半功倍的。 “即”“既”是这样, “已(y) 半巳 (s)满不出己(j)”也是这样。【考试内容】二、看拼音按田字格要求写词语。5%yu y yu fn xin y o ji tn xi1、出卷意图。田字格中要填的词依次为“犹豫” “幽芳” “嫌疑” “告诫” “誊写” 。这些字词应该都是精读课文中的出现的生字新词。出此题的目的就是要告诉老师们,在小学中高

4、年级生字新词的读写也是很重要的教学内容,平时教学中一定要落实到位。2、答题情况及思考。从抽查的三叠试卷看,学生正确率在八成以上,其中“好”的那叠基本没有扣分。由此可知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对生字词的教学还是比较重视的。这里我也想谈谈自己对生字词的做法:我一般不占用上课时间去教生字新词。高年级孩子了,经过四、五年自学能力的培养,生字新词是完全有能力独自自学的。我们要做的是检查,其实检查也就是查那些不自觉的学生。检查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听写。听写一定要我们老师自己批改,这样我们才知道哪些字是学生容易错的,我们再有针对性地点拨一下,学生就记得更牢了。对那些因懒惰而不能达标的学生,必要的惩罚是要的。我的

5、做法是错一个字,把这字重抄遍四遍。对那些“屡教不改”的学生,我也有罚抄课文的。【考试内容】三、下面每一组中都有一个错别字,请画上横线,并改在( )里 4%捕捞 收获 蔬理 操纵 ( )可贵 信赖 柔和 免强 ( )台藓 废水 石榴 电钮 ( )奋斗 奔赴 忙碌 鼓历 ( )【分析】1、出卷意图。“蔬理”应为“梳理” , “免强”应为“勉强” , “台藓”应为“苔藓” , “鼓历”应为“鼓励” 。这是在考学生同音字的正确使用。2、答题情况及思考。从学生答题来看, “勉强”正确率最高,我想是它最常见,使用率高的原因。 “苔藓”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因为苔藓学生知道是一种象草的植物,要用“草字头” 。错

6、误率最高的是“梳理” ,学生知道“蔬理”中的“蔬”字错了,但“梳理”的“梳”多写成“疏” 。 “鼓历”学生也知道“历”错了,但多位学生改为“鼓厉” , “厉” “励” “历”三字不分。如果我们老师在教孩子形近字时,多懂些“字理” ,那对学生一定有益的。如“梳”从“木” ,整理头发用具,用木头做的。“疏” ,从“足” ,从“流” ,表空隙大,含有稀疏之意。 “鼓励”既“加油,给人力量”之意,因有“力”从之。另“厉”是通“砺”的,意为“磨利” ,因而有“厉害”一词。 “再接再厉”不能写成“再接再励” 。【考试内容】四、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再用“ ”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10%舍( )取( ) (

7、 )荆( )棘 安然( ) ( ) 众志( ) ( )藕( )丝( ) ( )光( )彩 不容( ) ( ) 奋发( ) ( )【分析】1、出卷意图。成语是中华文库的瑰宝、汉语言的精华。在课标的第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就有“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的要求。在“积累与运用”的“读读背背”中,每册教材总会按排一次以上的成语读背。本题就是考学生对成语的正确读写。2、答题情况及思考。这道题除部分学生基础实在太差而写错字别字外,大多学生还是完成得比较好。这道题倒是“考倒”了阅卷老师。 “舍生取义”老师判错, “舍身取义”老师认为对。 “不容分辩”老师认为是成语, “不容置疑”却认为不是。 “舍生取义

8、”和“舍身取义”似乎都说得通。 “生”者, “生命”也;“身”者, “身体”也。 “舍身体”也可以说是“舍生命” 。细究起来就有差别了, “身体”可以说是身子的某一部分,如头、手、足等;而“生命”却是身子的全部。查阅成语词典 ,也只有“舍生取义” ,没有“舍身取义” 。 “舍生取义”出于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原意是说,生命,也是我所要的,正义,也是我所要的,二者不能同时都得到,就选择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来用“舍生取义”泛指为了维护正义而牺牲生命。 “不容分辩”不是成语,它没有收入成语词典 , “不容置疑”才是真正的成语。本题还可填“不容置

9、喙” , “喙,嘴也” ,意为“不可插嘴” 。当然,做为小学五年级学生,老师把“不容分辩”判对是可以的,但“不容置疑”判错实是不该。改卷老师自身的文化素养真是重要呀!这道题中还有“用“ ”画出表现精神品质的成语” ,它分别是“舍生取义、披荆斩棘、众志成城、奋发图强” ,有一半以上学生都忘了做,这可是 4 分呀。在平时的考试中,我们一定要教学生认真审题,形成做完后认真检查的习惯。【考试内容】五、按要求作答。8%1、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2、雪从天空飘落下来。 (改成比喻句)3、鲸的主食是虾和小鱼。 (改反问句)4、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圆明园是建筑艺术的精华。 (用一个关联词把两句话合并成一句

10、话。 )【分析】1、出卷意图第 1 小题考学生对古诗的积累,2、3 、4 小题考学生对句式的变换。2、答题情况及思考第 1 小题写思乡的诗句,那学生学过的就太多了。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明月有情应识我,年年相见在他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备思亲。 ”等等。当然也有学生写不来而空在那里的。我个人认为,小学毕业了,没有背会百首古诗的学生是不合格的。2、3、4 小题难度不大,学生也完成得较好。只是学生在写比喻句时,句子不是很美,也没什么新

11、意,都是把雪比作鹅毛。平时对学生比喻句的练习还是要多进行的。【考试内容】六、课文回放 9%(4+1+3+1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 )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 ,传到( )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1、按原文填空。2、这段话选自课文: 3、这庄严的宣告是由 宣布的。他的一生中写下了许多气势磅礴的诗篇,我印象最深的诗句有: 4、我从这两个长句中我体会到: 【分析】1、出卷意图。这段话节选自开国大典 。课文后有明确要求背诵,1、2 、3 小题就是考学生是否真背诵,老师对课后作业是否有真落实。3 小题后半部分是考学生拓展迁移

12、能力的。4 小题是考学生对本段话乃至对全文的理解。2、答题情况及思考。第 1 小题的填空,并不是答得很好。 “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和“全中国人民的心一起(欢跃)起来” ,学生有填反了的。我说这填空的考试是颇具匠心的,因为“心”是不能“欢呼”的,心只能因激动而跳得更跳,这激动的心跳,用拟人的手法,就“欢跃”了,作者遣词造句是多么精到呀。三十万人一起大喊,当然是“欢呼”了。学生填错了,有老师上课对文本解读不到位的原因,也有学生背书“囫囵吞枣” “张冠李戴”之过。第 2 小题学生知道课题开国大典,但有多位学生没写书名号。第 3 小题前半部分填 “毛泽东” “毛主席”都行, “毛泽东主席”更

13、好。后半部分,学生都能从长征中选一句填上,因本册有“走近毛泽东”单元,相信老师在上课中还补充了很多毛泽东的相关知识,学生填这空是不算难的。第 4 小题“我从这两个长句中体会到” ,很多学生都是写上一题中自己写的诗句中体会到的。如学生填“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学生就答:“从中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结果都被判错了。造成此原因,主要还是在出题者没有把题意写缜密。如果改为“你从所填的这一自然段中体会到” ,相信学生会写“新中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全国人民高兴、自豪、激动的心情”等。由此也想到出卷是要下功夫的事。【考试内容】阅读实践 ( 32 分)

14、(13+19)(一) 狼牙山五壮士片断五位壮士( )在狼牙山顶峰,眺望着群众和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他们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班长马宝玉( )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把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 )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 ( )从悬崖往下跳。 1、按原文填空。4 分2、给这段话拟个合适的小标题: 。2 分 3、用“ ”画出文中表示“看”的意思的两个词,我还积累了许多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如(至少写出 4 个) 3 分4、他们的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 2 分5、我从“纵身跳下”和“昂首挺胸”

15、等词中感受到五壮士 光辉形象。2 分【分析】1、出卷意图。这题是在进一步考查老师对精读课文的解读和学生对精读课文的学习情况。2、答题情况及思考。从第 1 题答题情况看,百分之八十的同学都能写出“英勇跳崖” 。 狠牙山五壮士是传统老课文,这篇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写的。依次写了“诱敌上山引上绝路顶峰杀敌英勇跳崖” ,学习这样条理清晰的课文,文章脉络,写作顺序肯定是要告诉学生的。但也有一个学校的 34 份试卷,写出 “英勇跳崖”的只有 4 人,写“跳下悬崖”的 2 人,写“胜利了”的 3 人。这份试卷的答案是不容乐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老师连此文最基本的教学目的都没达成。这对学生是极不负责任的。第

16、2 小题完成得较好,但还有学生忘加书名号。上面谈过这个问题,不再赘述。第 3 小题,文中表示两个看的词是“眺望” “望望” ,写出四个表示看的词难度不大,学生也完成得较好。第 4 小题, “他们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是因为” ,学生答“胜利了” “完成任务了” “胜利完成掩护任务”我们都给对。其实,这些答案并不严密,是可以扣分的。正确答案应是“胜利完成了掩护连队主力和群众转移的任务” ,但学生写这样完整答案的极少。可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并不真到位。第 5 小题,从“纵身跳下”和“昂首挺胸”等词中感受到五壮士 光辉形象。学生填“不怕牺牲” “舍已为人” “不屈不挠” “视死如归,大义凛然” “坚贞不屈

17、”等都行。当然, 34 份试卷的那叠试卷学生的答案可就五花八门了。 “不怕死” “不当敌人的走狗” “毫不犹豫就跳下去了”等不一而足。由此我们难以想象课堂上老师是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的。【考试内容】(二)感 动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儿子很年轻,却已是一位大名鼎鼎的作家。母亲为此心里感到骄傲( ) 。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 )键盘的嘀嘀嗒嗒声。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惟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

18、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进。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这么厉害,便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弄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nin )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盯着针孔再穿一次,还是失败。穿了几次,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儿子回过头来,见到母亲这样,他怔住( )了,眼睛却不知不觉热了。妈 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 只一刹那 儿子就把丝线穿针而过了 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1、给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空白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3 分2、请根据下列解释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2 分(1)形 容 极 其 有 名 ,名 气 很 大 。 ( )(2)行 文

19、 思 路 像 泉 水 奔 涌 那 样 迅 速 、 丰 富 。 ( )3、 把 第 一 、 第 二 和 第 五 自 然 段 加 点 词 的 近 义 词 填 在 括 号 里 , 句 子 的 意 思 不 变 。3 分4、第四自然段描写母亲动作的词是 ,从这一系列的动作,我体会到 5 分 5、请你回忆父亲或母亲做某件事的情景,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至少用上 4 个动词。4 分6、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儿子今后该会怎样做吗?2 分【分析】1、出卷意图。本题是课外阅读能力测试,课外阅读能力包括“认读能力” “理解能力” “信息提取、建构与概括表述能力” “记忆能力” “评价欣赏能力”

20、。2、 3、4 小题主要测试信息提取能力;5 、6 小题为建构表述能力测试;认读理解能力测试各题中都有应用。2、答题情况及思考。第 1 小题,标点参考答案为“妈,我来帮你。 ”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儿子就把丝线穿针而过了。这里主要考引号的用法, “说话”在前,在后,在中,引号如何正确使用是小学生的一个难点,此题的答题情况也正说明了这点。这样的题目没捷径可走,只能多读,多练,从中感悟。这句中“你”后可用句号,也可用感叹号。 “电脑”后可用逗号,也可用句号。不是有“个性化解读文本”之说吗?标点的使用,是个性化解读文本的体现。第 2 小题, “大名鼎鼎” “文如泉涌”学生很容易找到。可“鼎”字很多

21、学生把上部的“目”写成“日”了。不知这字学生接触过没有,如果学过,那学生写错,就是我们老师的责任了。如果没有,那就是学生写字不认真。在为人民服务中有“鼎”字,我当时告诉学生:该字部首是“目” ,共 12 画。我还指导学生书空写下面那两个象“片”字的东西。告知,有时是最好的学习方法。顺带讲一下, “凹” “凸”我们一定要引导孩子书空,告诉他们这字五画。第 3 小题, “骄傲” “敲击”近义词学生容易写出, “怔住”就有很多学生答成“停住”了,也有空在那做不来的。 “呆住” “愣住”应说和它意思最近,多位学生知道“愣住” ,可“愣”写不来。由此题可看出,学生积累词汇还是不够的。让孩子多阅读,多做笔

22、记,是我们语文老师永远不可放弃的责任。第 4 小题,文中描写母亲动作的词有“伸” “捻” “抬” “穿” ,有学生把“盯”也列入,我们没有判错,其实“盯”更偏重于写母亲的神态。从这些动作的词,可以看出母亲穿针的困难。也可以看出母亲想快点帮儿子把扣子钉好。学生答“母亲爱孩子” ,也可得些分。第 5 小题, “请你回忆父亲或母亲做某件事的情景,仿照第四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至少用上 4 个动词。 ”学生在审题上有出现问题,他们认为还是要用找出来的那四个动词写句子。在平时的练习中,审题训练我们不可忽视。这题孩子们完成得也不是很好,到五、六年级了,我们一般注重篇的训练,而忽视片段的练习。其实,篇正是由段构成的。我们在阅读课中,一定要找准训练点,有机地结合段和写话的练习。集腋成裘,写篇也会变得更容易的。第 6 题,实际上可以说是“续写” 。我上网搜索了一下,原文题目是母爱是一根穿针的线 ,原文结尾是“儿子知道今后该怎么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过一根针,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试题真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