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肺复苏(CPR),心肺复苏(CPR)法简介,概述:心肺复苏(CPR),既是专业的急救医学,也是现代救护的核心内容,是最重要的急救知识技能。它是在生命垂危时采取的行之有效的急救措施。,心肺复苏(CPR)法简介,1958年美国医生彼得 沙法(Peter . Safar)等人通过研究助产士怎样应用口对口呼吸来复苏新生儿提出口对口呼吸有确实可靠的效果。1960年,考恩医生等人观察到用力在胸外挤压,可以维持血液循环。从此,沙法确认了口对口吹气式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联合应用技术,并且大力宣传普及,致使CPR在20世纪后40年代时间里风靡全球。,实施CPR的紧迫性,紧迫性:时间就是生命。人的心跳呼吸停
2、止后,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终止。而人脑细胞由于对缺氧十分敏感,一般在血液循环停止后46分钟大脑细胞即发生严重损害。,实施CPR的紧迫性,在常温情况下,心搏停止3秒时病人感到头晕,1020秒可发生昏厥或抽搐,60秒瞳孔可散大,呼吸可停止,同时大小便可失禁,46分钟后大脑细胞有可能发生不可逆损害。,时间就是生命,大量实践表明,4分钟内进行复苏者可能有半患者被救活;46分钟开始进行复苏者,10可以救活,超过6分钟者存活率仅4;10分钟以上开始进行复苏者,存活的可能性更小。,生命链的概念,广义的争取时间的概念可以扩展为四个及早,即目前广为流行的生命链:1、及早呼救2、及早进行生命支持3、及早除颤4、及早
3、进行高级生命支持,生命链的概念,早期呼救的意义第一目击者的能力是有限的早期呼救的内容,生命链的概念,早期的基础生命支持(CPR)正确的CPR仅能达到正常心输出量的3040%,维持大脑最基本的需要;,生命链的概念,早期除颤大多成人突发性心脏骤停的原因是心室颤动,对这些患者除颤时间的早晚是决定能否存活的关键。每延迟电除颤一分钟,其死亡率会增加7-10%。,生命链的概念,早期进行高级生命支持在这一过程中,医疗急救人员采用先进的医疗设备、技术及药物进一步治疗和抢救患者,使得生命支持的效果更加可靠。,CPR操作程序,1、判断意识、高声求助、放置体位;2、开放气道,检查呼吸;3、人工呼吸;,CPR操作程序
4、,4、检查脉搏;5、实施胸外心脏按压;6、检查呼吸、脉搏体征;重复25项。,心肺复苏(CPR)法简介,1、判断意识的方法;,心肺复苏(CPR)法简介,2、求助的要点:大声呼救,起到明示作用;以及如何拨打120?,心肺复苏(CPR)法简介,3、如何安置患者的体位。,心肺复苏(CPR)法简介,对于昏迷的患者,将其安置于昏迷体位,心肺复苏(CPR)法简介,开放气道的意义及三种方法仰头举颏法;仰头抬颈法;双下颌上提法。,如何检查呼吸,一看二听三感觉,人工呼吸的基本知识,空气中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含量(21;0.04)呼出气体中氧气及二氧化碳的含量(16;4)无效通气腔的问题少量的二氧化碳对呼吸中枢的兴奋,
5、人工呼吸法,人工呼吸的方法有三种方法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用手掌的外沿按于患者的前额,并以拇指及中指捏闭患者的鼻孔,另一只手的食、中二指提下颌,急救员深吸一口气,接着用口完全密封患者的口部,舒缓地向其口内吹气,直至患者胸部上抬。一次吹气完毕,应立即同时抬头将口离开患者口部以及松开捏紧的鼻孔,再次深吸气,以便做下一次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当患者有口部创伤、溃疡或牙关紧闭不能开口时,可施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用手掌外沿按于患者的前额,使头后仰(开放气道),另一只手置于患者的下颌,向上提,使其两唇紧闭;急救员深吸气后用口密封
6、患者鼻孔,舒缓地向其鼻内吹气(吹气入肺),直至患者胸部上抬,每次吹气持续1.52秒。其它要点与同口对口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在对婴儿做人工呼吸时,由于婴儿口、鼻开口较小,位置较近,因此,急救者须用口同时密封住他的口和鼻,吹气须更轻缓,胸部升起即止。因吹气量小,故耗时亦少,每次约1-1.5秒。,要点及注意事项,吹气时暂停胸部按压;每次吹气量约为7001100ml,过多时可造成胃胀气或肺泡破裂;对儿童吹气时要视其年龄不同而异,以胸廓上抬为准;吹气时也不能太快及太用力,以免将气吹入患者胃内或将肺吹爆,每次吹气持续约1.5-2秒;,要点及注意事项,用眼的余光注视患者胸部,观察其有无抬起(抬起证实
7、有气体入肺);吹气之后一定要放松捏鼻的手,以便患者从鼻孔呼气,此时患者胸部向下塌陷,有气流从口鼻排出,同样持续1.5-2秒。,心脏复苏,血液循环的概念胸外心脏挤压的原理胸外心脏按压:如果触摸不到脉搏,表明患者心跳已停止,此时必须建立人工血液循环,既胸外心脏按压术。,判断脉搏的要点及注意事项,1、对专业人员的要求;2、对公众培训的新概念;,确定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处),首先用靠近患者下肢一侧之手中指沿患者肋弓处向上滑移,直至探出肋骨与胸骨的交汇之处(胸骨下切迹),将中指定位于切迹之上,食指与中指并排,另一只手掌根紧贴于胸骨之上食指一侧,接着将定位之手抬起,将掌根平行重叠放于另一只手背上,手指
8、互扣,使手指脱离胸壁。,确定按压位置(胸骨中下1/3处),操作要点,施术者上身前倾,双臂绷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利用髋关节为支点,以身体的重量,结合腰、肩、臂的力量垂直向下按压、。,操作要点,操作要点,按压深度:成人45公分,儿童2.54公分,婴儿1.52.5公分。按压频率:成人80-100次/分,儿童100次/分,婴儿110120次/分。,注意 事项,按压时受臂应伸直,用力应平稳均匀、有规律、有节奏地进行,不能以冲击式的猛压,这样易导致骨折等损伤;下压及向上放松的时间应大致相等,使心室有充盈时间;,注意 事项,下压时上身及重心不应前后、左右摇摆,而放松时定位的手掌根部不可离开按压位置,
9、但要令其在胸骨上的压力完全解除,使胸壁恢复正常位置,胸骨不受任何压力;,注意 事项,按压时眼睛要注意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一旦患者出现痛苦或其他自主的表情动作时,就必须立即停止CPR,马上检查呼吸及脉搏。,注意事项,每做15次胸外按压,需做2次人工呼吸,开始一分钟后,检查一次脉搏、呼吸,以确定患者是否恢复自主呼吸及脉搏,以后每间隔45分钟检查一次,时间不超过5秒。,儿童及婴儿区别,儿童及婴儿有自己的生理结构特点,同时成人施救者与其体形相差较大,因此对他们进行的CPR与对成人进行的CPR有所不同。我们把1岁以内的称为婴儿,18岁的称为儿童。以下就其与成人CPR的不同之处作分别说明。,儿童CPR的要
10、点,儿童的CPR基本与成人相同,但在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时定位后仅用单手按压,以免用力过重,造成意外损伤。,儿童CPR的要点,吹气时以胸廓扩张抬起为限,按压呼吸比为5:1,按压深度为2.54公分,按压频率大约100次/分,每分钟约做20个循环。,婴儿CPR的要点,判断意识:用手拍击婴儿足跟部,或捏掐其合谷穴,如婴儿能哭泣,则判定为有意识。,婴儿CPR的要点,检查脉搏:由于婴儿的颈动脉检查较为困难,故以检查肱动脉代之。肱动脉位于上臂内侧,急救员将拇指置于婴儿上臂中段外侧,食指及中指轻轻按在内侧即可。,婴儿CPR的要点,按压位置:婴儿两乳头连线中点下一横指处(或两乳头连线与胸骨正中线交点下一横指处)。
11、人工呼吸: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婴儿CPR的要点,用食指在两乳头之假想连线之下定位,中指及无名指并拢紧贴于定位的食指旁按压频率每分钟至少110-120次。,婴儿CPR的要点,按压呼吸比为5:1;每分钟做20个循环按压方法:用定位后的中指及无名指垂直于胸廓往下按压;按压深度约为1.52.5公分。,心肺复苏的有效表现,CPR有效的征兆:如果急救员CPR操作方法正确,而患者又出现以下征兆时,则可以证明所做的CPR有效。,心肺复苏的有效表现,(1)患者恢复可探知的呼吸及脉搏;(2)面色(口唇)好转,如由紫绀转为红润;(3)瞳孔由大变小,可有对光反射;(4)患者出现知觉反应,甚至有呻吟及四肢活动等。,终止
12、CPR的时间,(1)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已有效的恢复;(2)有专业的医疗急救人员到场接替抢救;(3)医师判断患者已死亡;,终止CPR的时间,(4)现场出现威胁急救人员安全的情况;(5)急救人员已筋疲力尽而无法继续进行CPR操作。,终止CPR的时间,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包括高级生命支持在内的有效连续抢救超过30分钟以上,病人仍未出现自主循环,则可以停止复苏。,气道梗塞急救法,海姆立克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海氏法原理:通过冲击患者腹部及膈下软组织,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双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气体形成一股气流冲向气管,将堵塞住气管或咽喉部的异物驱除,气道梗塞的表现,患者突然的刺激性剧烈咳
13、嗽、反射性呕吐、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特殊表现:“V”字型手势,气道梗塞的类型,气道不完全阻塞: 患者可以有咳嗽、喘气,呼吸困难;吸气时可以听到异物冲击性的高啼声;皮肤、甲床、口腔黏膜青紫、发绀。,气道梗塞的类型,气道完全阻塞: 患者面色灰暗、青紫,不能说话、不能咳嗽、不能呼吸,窒息后很快呼吸停止,失去知觉。,成人救治法,自救腹部冲击法适合于不完全气道阻塞的患者,且意识清醒,现场没有一定救护知识、技能的人员在场的情况。方法,自救腹部冲击法,互救腹部冲击法,立位腹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者,互救腹部冲击法,仰卧位腹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醒者,互救胸部冲击法,立位胸部冲击法:适用于意识清醒者仰卧位胸
14、部冲击法:用于意识不清醒者,婴儿救治法,背部扣击法 胸部冲击法,注 意 事 项,尽早识别气道异物梗塞的表现,作出判断;实施腹部冲击,定位要准;注意胃返流导致误吸;预防为主,自动体外除颤器,在抢救猝死病人传统的BLS中,按ABC抢救顺序首先是开放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进行人工呼吸,其次是胸外按压,建立人工循环。然而,猝死病人以心源性居多,室颤(VF)又是心源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约占90%以上),因此,能否早期除颤就与复苏成功率密切相关。,自动体外除颤的重要性,病人的室颤(VF)如不能及时处理,其心电图将很快转为直线,以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为基本抢救措施的CPR,只能延缓或维持大脑细胞的衰亡,
15、而对于处在心室纤颤状态下的心脏是无能为力的。电击除颤才是心室纤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每耽搁一分钟,除颤成功率将下降710%。,自动体外除颤的重要性,因此,要使猝死、濒死者获得复苏成功,除了基本的CPR技术外,尽早的进行电除颤已成为现场早期救护措施的焦点。,自动体外除颤的重要性,目前,除颤技术和设备经过数十年的改进和完善,已发展为当今基础生命支持(BLS)的技术之一,即由ABC发展为ABCD。,VF 的 发 病 机 制,VF的发病机制有两种学说,一种认为是心室肌自律性增高,在心室内形成单个或多个快速异位兴奋灶所致;,VF 的 发 病 机 制,另一种认为是当心肌缺血、缺氧、心肌坏死及严重心动过缓时
16、导致心肌细胞复极速度与不应期长短高度不一致而形成的心室肌内一处或多处微折返,经过大小和方向不同的传导途径,传向心室各个部分,使心肌的收缩与舒张失去一致性。,电 除 颤 机 制,一种机制认为利用除颤器瞬间释放的高压电流,短时间通过心脏,使大部分(约70%以上)或全部纤颤的心肌在瞬间同时除极,此时无论处于哪一期的心肌也都能除极,导致心脏各部分的心肌在此瞬间处于相同的兴奋状态,从而迅速消除异位兴奋灶或中途折返环,使具有最高自律性的窦房结重新控制心脏搏动。,电 除 颤 机 制,另一种机制认为,仅用较低的电能通过心脏,虽然不能使整个心脏瞬间除极,但可使折返环路中的某一部分心肌除极,当下一个激动到达该处时
17、恰逢不应期,激动折返被阻断,从而制止VF,但仅对折返机制产生的VF有效,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不适用于8岁以下儿童),AED即简易自动心脏除颤器。当操作者认为病人需要进行心脏除颤时,只需将电极片分别按指示贴在患者右胸上部和心尖区,按分析键后仪器将自动分析患者心律,当确定需要除颤时,仪器能提示旁人离开,操作者按除颤电钮,仪器将迅速放电。,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辨认心律的整个过程由仪器完成,操作者只需按仪器提示进行操作,达到了准确、快速、有效。,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应用,首先需要评估患者的情况,如患者无意识、无呼吸、无心跳,或经心电图检查患者有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此时才能使用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应用(P54),将除颤电极安置于患者身上;启动AED心律分析按键,AED自动分析患者心律;确认需要除颤后,AED发出除颤指令;除颤后AED自动分析心律,确定除颤是否成功或再次除颤。,谢 谢,